温端政先生《忻州方言四字组俗语的构成方式和修辞特色》(载《语文研究》1986年第1期,收入《山西方言研究》一书)言:“忻州四字组俗语数量多,应用范围广。它在修辞上最明显的特色是同义现象丰富,表达十分细腻。”文章对此特以“A眉C眼”式为例而言:
“‘眉眼’作为一个词,在忻州话和普通话话的词义一样,都是指眉毛眼睛,泛指人的容貌。在普通话里,用‘眉’‘眼’组成的四字格成语,常用的只有‘眉开眼笑’‘眉来眼去’‘贼眉贼眼’等有数的几个。但在忻州话里,用‘眉’和‘眼’构成的四字组词语,数量却很多,已经收集的,仅‘A眉C眼’式就有二百来个。其中最常见的用法是形容人的容貌。既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
《语文研究》1987年第1期又有张光明先生《忻州方言“A眉B眼”式俗语例释》一文,所言实际也就是“A眉C眼”式(因A与B是紧相连的,而“A眉B眼”式中的这两个字多数并不连在一起使用,所以本文统一称为“A眉C眼”式),共解说一百四十个词语(包括少量的“A眉A眼”式),按意义分为五类:描写人的外貌肖像、性格品质、表情动作、智慧才能、其他。
作为《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地方分卷的温端政、张光明编纂《忻州方言词典》中收录了一些这种格式的词语。沈明编纂《太原方言词典》也收录了二十几个。除去重复的外,词形不同的这种词语约一百七十个,其中不同的A和C约有一百五十个之多。这种情况,在别的方言未见报道。这种词语家族繁衍得如此巨大,显然是有它奇妙之处而为当地世代人喜闻乐见,才会层出不穷。这奇妙之处是值得作语言学研究的。
这些词语明显的可以分为两大类。“毛眉毛眼”形容妇女小孩眉毛、睫毛长。使人感到可爱。又如:细眉细眼、柳眉杏眼。别的方言也这样说,或者说已经成为通语。“标眉致眼:形容人容貌端正”;“分眉利眼:形容人眉目清秀”;“曲眉曲眼:形容人眉眼之间的距离过短”;“光眉俊眼:形容人漂亮”,别的方言不这样说,但也易于理解,因为合乎情理和语言常识。这些是一类,但属少数,仅约40个。
另一类占绝大多数数,约140个。共同的特点是字面与词义不一致,甚至有很大的格碍。如“秃眉秃眼:形容人眉毛稀短,眼睛肿胖”,但“秃眉”是眉毛稀短,“秃眼”却不是眼睛肿胖,也竟然说成“秃眼”。又如“倔眉鼠眼:形容人性格倔强”,而词义与“鼠”风马牛不相及。要知道为什么不合情理的这样说,是难而有趣的。趣难,是文学乃至生活中的美学情趣的一种类型,这也正是忻州话这类词语的显著特点。忻州人充分发挥这种巧智,大量创造而使用它们。本文对它们的趣难作辨析。
讨论的词语均引自张先生文与词典。基本是一词一说。引录原来解释的词义,文字或有节缩,所以不标引号。按“C眼”的不同分类讨论。
一、“丢眼”
人眉丢眼:五官端正。
很显然,“丢”绝不会是失落的意思,应是“都”的近音谐音,用古义:美。《诗经》中的“子都”即指美男子。汉代蔡邕《青衣赋》:“都冶武媚,卓铄多姿。”唐薛用弱《集异集.王维》:“风姿都美。”近代也有用例《醒世姻缘传》第48回:“丢丢秀秀的个美人。”第66回:“丢丢秀秀的美妇。”
二、“鼠眼”、“蹙眼”、“处眼”、“出眼”
黑眉鼠眼:①面部又黑又脏。②眉眼周围又黑又脏。也作:黑眉蹙眼。
①中“眼”是“颜”近音谐音,指颜面。因虚假的“眼”而再粘连虚假的“眉”。②的“眉眼”是实际用字。而“鼠”都是“数”同音同调的谐音,指程度甚。“数九寒天”的“数”。
白眉鼠眼:颜色白得难看。也作:白眉蹙眼。
“鼠”、“蹙”都不能表示词义。“鼠”是“素”同音异调的谐音,指白色。并非专说眉眼的颜色,则“眉眼”也是虚假的用字。“眼”是“颜”近音谐音。因虚假的“眼”而再粘连虚假的“眉”。“蹙”是“处”近音谐音。忻州话有“蹙皮处拉:形容物体表皮开裂或皱纹很多”词。“处拉”是后缀成分。
灰眉蹙眼:颜色灰得难看。也作:灰眉鼠眼。
灰眉处眼:①颜色灰白难看。②灰尘满面。
“眼”字的曲折情况与“黑眉鼠眼”中相同。
倔眉鼠眼:性格倔强。
“鼠”是“数”同音同调的谐音,指程度甚。“眼”是“样”近音谐音。忻州方言“眼”与“娘”同音,失声母就与“样”同音。
淡眉鼠眼:颜色暗淡。
“鼠”是“数”同音同调的谐音,指程度甚。
文眉鼠眼:文绉绉(含贬义)。
“眼”是“言”近音谐音。
蔫眉鼠眼:人柔弱,性子慢。
“眼”是“恹”近音谐音。可比较该词典“恹头打脑:无精打采。”
羞眉出眼:羞涩胆怯。
是“羞蹙颜”的理据。
涩眉蹙眼:①表面不光滑。②眼发涩。
①“蹙”是“粗”近音谐音。“眉”是“麋”同音同调的谐音,以小颗粒的麋子比喻。因虚假的“眉”而再粘连虚假的“眼”。②“眉”是“迷”同音同调的谐音,眼发涩即视力迷糊不清。
闷眉处眼:眉目不清秀。
“处”是“搐”同音同调的谐音。
瞎眉处眼:①眼瞎。②不留心看。也作瞎眉鼠眼:
“眉”是“迷”同音同调的谐音,视力迷糊不清。“处”是“搐”同音同调的谐音。搐眼犹如合眼而看不见。“鼠”是“输”同音同的谐音。输,是失败。输眼,犹如说没有眼睛,眼睛坏了。黄眉鼠眼:①面色发黄。②东西黄得难看。
“鼠”是“数”同音同调的谐音。①“眼”是“脸”近音谐音。②“眼”是“颜”近音谐音。
疵眉鼠眼:眼神发呆。又说:疵眉正眼。
“疵”是“瓷”同首同调的谐首。该词典“瓷球激:呆头呆脑的人。”许多方言都以“瓷”指呆、笨。“鼠”是“竖”同音调的谐音:立。立眼,犹如说愣眼。方,就是正,而谐音“怔”。该词典未见“怔”字注音。
尿眉鼠眼:能力低下。也作:尿眉蹙眼。
“尿”是骂语,只传示鄙夷神情。没有具体含义。“蹙眼”是“搐恹”的谐音,指拘束,不振作。“鼠眼”都是“数恹”的谐音,指不振作的程度甚。
尿眉出眼:吝啬。
穷眉鼠眼:穷而吝啬。
“鼠眼”与“出眼”都是“搐蔫”的谐音,指不爽快。
囚眉搐眼:拘谨,不开朗。
“囚”是“锈”或“绣”同音异调的谐音:固定;死结。
三、“二眼”
斜眉二眼:眼睛歪斜。
如果要说两眼都歪斜,必是说:二眼斜。可见“二”不是指数目,“二”是“儿”近音谐音:斜儿眼,即斜眼。因虚假的“眼”而再粘连虚假的“眉”。
倔眉二眼:倔强。
“眉眼”与词义无关。“眼”是“羊”近音谐音:倔儿样。忻州话“眼”与“娘”同音异调,可见可以与“样”谐音。
猪眉二眼:眼睛深洼,上唇上翘,嘴向前突,像猪的面孔。也说:猪眉猪眼。
像猪的面孔,最特征的是上唇上翘,嘴向前突,但在词中都没有承应的语素,可见“眉眼”并非实话实说。“眼”是“颜”近音谐音。猪儿颜,把眼睛深洼,上唇上翘,嘴向前突都统在其内了。
狂眉二眼=狂眉赛眼:妇女、小孩撒娇,使人讨厌。
忻州话“狂”是撒娇的意思。“二眼”是“日眼”近音谐音,该词典“日眼:显眼,引人注目(多指使人厌恶的行为)。”
四、“失眼”
变眉失眼:变了脸色。
“失眼”是“颜势”近音谐音而倒序。
糊眉失眼:两眉相连,眉目不清秀。也作:糊眉合眼。
“失”是“势”同音同调的谐音。
朦眉失眼:眼皮厚长,眼睁不大。也作:矇眉合眼。
是“蒙弥势眼”的谐音。眼皮把眼睛蒙住,眼睛像弥合住。
瞒眉失眼:反应迟铺,言行拘束。
“瞒”是“慢”同音调的谐音。“失”是“势”同音同调的谐音。“眼”是“言”近音谐音。
五、“六眼”
灰眉六眼:言行不一。
“灰”是“回”同音异调的谐音。或是“悔”的谐音,未见注音。下棋“回棋”或“悔棋”是退回去而重下。“六”是“溜”同音同调的谐音;是“言”近音谐音。溜言,即从所说的话溜掉。
贼眉六眼:东瞅西瞅,很不老实。也作:贼眉滑眼。
“六”是“溜”同音同调的谐音。
六、“霸眼”
灵眉霸眼:眼睛很黑,很机灵,很有精神。
霸犹如王,而谐音“汪”,即眼睛灵汪汪的。未见“汪”字注音。
急眉霸眼:庄稼颗粒饱满。
“急”是“极”同音同调的谐音。“眉”是“弥”同音异调的谐音。霸犹如王,而谐音同音异调的“旺”。即词是“弥眼极旺”的谐音而倒序:满眼是极旺盛的样子。例句是:“庄户长得全是急眉霸眼的。”可见是从长势而说,不是从脱粒后来说。这是张先生文章的例词。
急眉霸眼:①小孩聪明伶俐,长相好。②睁大眼睛寻东西。
这是该词典的解释。①“急”是“积”近同音同调的谐音。霸犹如王,而谐音同音异调的“旺”。②的例句是:几个人在兀儿急眉霸眼哩寻甚哩?可见词义中没有“寻”的内涵,只是睁大眼睛望的意思。则词是“急眼望”的理据,因“眼”而粘连“眉”。即:霸一王一望。望,可以指寻。也就是说“急眉霸眼”实际是不同的三个词,理据与结构不同,因而词义不同。由于谐音而字面相同了,这就是谐音趣难词的“同形异构”现象。
睁眉霸眼:因焦急而瞪大眼睛。
这也是这是该词典的解释。“霸眼”是“眼霸”的倒序而谐音“眼望”。
七、“舀眼”
挣眉舀眼:眼睛发怔。也作:瞪眉舀眼。
“挣”是“怔”谐音。未见“怔”字注音。“舀”是“妖”同音同调的谐音。妖眼,即怪眼,不正常的眼神。因“眼”而粘连“眉”。
八、“掖眼”、“夜眼”
小眉掖眼:没有见过大世面。
这是张先生文章的例词。
小眉夜眼:①眼睛小而难看。②比喻没有见过大世面。
这是该词典的解释。①“夜”是“养”的谐音。“眉”是“弥”的谐音。“养小眼弥”:生下的小眼睛,像弥着一样不显著。小与没有见过大世面无丝毫关系,非比喻。②“小”是“笑”同音异调的谐音。“掖”与“夜”都是“野”同音异调的谐音。笑,指见大世面时的喜爱。野眼,指四处乱看。
九、“至眼”“眦眼”
爬眉至眼:奔波操劳的样子。
这是张先生文章的例词。爬,指辛苦挣扎。“至眼”不辞,“眼”是“晏”的谐音:晚上。未见“晏”字注音。
爬眉眦眼:①目不转睛地看。②爬沙至命:奔波操劳的样子。
这是该词典的解释。“眦”“沙”字都标同音代替号。②“眦眼”是“至晏”的谐音。“至命”是“至冥”的谐音:到晚上。①“眦”是“睁”同音异调的谐音,词的理据只是从“睁大眼睛”指目不转睛地看。是虚假粘连上②的“爬眉”。
十、其他
“渗眼”
黑眉渗眼:眉眼黑得好看。
“渗”是“森”的谐音,未见“森”字注音。即黑森森眉眼。
“秃眼”
秃眉秃眼:形容人眉毛稀短,眼睛肿胖。
“秃眉”自然是眉毛稀短,而“秃眼”却不是眼睛肿胖,“秃”是“突”或“凸”的谐音。
“眨眼”
老眉眨眼:面容衰老。
“眨”是“匝”的谐音。理据与结构本是:颜老匝了,即容颜老得很。
哭眉眨眼:形容悲哀。
理据与结构本是:颜苦匝了,即容颜悲苦得很。
“杀眼”
扁眉杀眼:脸不周正,而且带有刁钻的表情。
“扁”指不周正。“杀”是“煞”同音同调的谐音,表示程度甚。“眼”是“脸”近音谐音。“带有刁钻的表情”不在词义之内。
“剜眼”
瞅眉剜眼:眼力或光线不好而集中精力看。
这是张先生文章的例词。“瞅”是“凑”同音同调的谐音。未见“凑”字注音。“剜”是“绾”同音同调的谐音:束,集中。
瞅眉剜眼:①以憎恶的眼色看人。②瞅眉握睛:眼力或光线不好,看得很吃力。
瞅,就是看的意思。①“眼”是“厌”的谐音:厌恶。未见“厌”字注音。
当年刘复再版所谓以“鬼话”(指充满情趣)的吴方言著名的小说《何典》时,请林守庄考订其中的方言。林守庄为此书写的《序》的末段说:“我看考订方言固然是一件难事,但是各方的人如能专管本方的事,先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倒是容易成功的。我很希望有志于此的,大家‘一方燕子衔一方泥’,把自己的‘大方’或‘小方’里的‘言’,着手捜集、分析、综合、注释起来,做成《□口方言考》、《口谚》……一类的书。或者就学半农先生的办法,多著些《瓦釜集》来,给贵方言出风头,交外方人赏赏异味。”
李荣先生几次说过:“对研究语言的人来说,山西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是无穷无尽的宝藏。”
忻州话的“A眉C眼”式俗语是值得出风头而让外地人欣赏诙谐趣巧的。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