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那些鸡贼的奴才们(1)

2018-04-15 作者: 郑路人
第四章那些鸡贼的奴才们(1)

话说这贾府赫赫百年之威,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虽是不如以前支派繁盛,外人看来,宁荣二府宅邸相连,也是占了大半条街。这百年兴盛,看得见的,自是有主事老爷并族长们掌事管教有方;看不见的,是四墙之内一代代管家奶奶们操持把控,运筹帷幄。而具体执行的,就是奴才辈儿的人们的事儿了。

都是基层工作者,也要分个老员工、新员工的资格,这其中更不乏祖辈服侍在贾家的老一辈奴才们,更是比年轻媳妇们更有体面的,偶有一次老祖宗起兴给二奶奶攒局过生日,奶奶们地下站着,赖嬷嬷们都能小杌子坐着。逢年过节的,荣、宁两府自是要大开筵席,这些个有体面的大管家们,也都有个底子,按着地位辈分,赖大、赖升、林之孝、吴新登,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是日日摆酒,老太太太太们也赏脸肯去。

说起最年长一辈的老奴们,那都是伺候过贾府老人的了,比如赖嬷嬷,得了老祖宗赏识,又会做人,来家一次,我给她倒个茶,赖嬷嬷还忙站起来接,道声折受,这就是经了事儿的老嬷嬷会做人的地方。她儿子赖大便是荣国府现任的大管家,省亲别墅大观园的建造,赖大一家掌握着账目出入,连贾蔷这主子辈儿的爷,也要喊一声“赖爷爷”,讨教算计大笔银子的来路。赖大的儿子倒不做奴才了,按赖嬷嬷的话说,祖上熬了两三辈,主子恩典,放了出来,也是丫头婆子伺候着,长到这么大,竟又拖赖着主人捐了个前程,不日就要上任去了。赖大媳妇倒也会做人,时时在园子里逛着,腊梅水仙地往姑娘们屋里送,混个好人缘。

这一家子从家生奴才拼起,能奋斗到自己也有个迷你大观园般的所在,赖嬷嬷在那小花园子里置酒,请老祖宗并太太们去赏光,老祖宗太太们也都赏脸。这哪是奴才,按照鸳鸯姐姐的话说,都是奴字号的奶奶!

可以说便随着企业共成长,在贾府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中,赖家前期凭着忠心建立起主子对其的信任,后来逐渐掌握了企业中关键职位。在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当一把手和决策层的企业里,就要认清楚哪些是最有实权的部门,做个接地气的小部门领导,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比如财务,以及一衣带水的采购和买办,或者人力,比如贾府丫头小厮的分配惩罚,甚至生杀予夺。贾府的大观园建成了,赖府的小观园也建成了,泉石林木,楼台亭轩,也有好几处动人的,虽不敢与主子家的比肩,但作为几代家奴出身,能混成这样,也算洗白了。这庭院里的一草一木,哪儿来的银子,还不是从主子牙缝里抠出来的。所谓你好我也好,摊上贾府这样自祖宗依赖皆是宽柔以待下人的人家,家族又争气,才能有这洗脱身份光耀门楣的一天。所以前面我虽说没得选择,但在没得选择的前提下,不要自怨自艾,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加强自身建设,赖家就是个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积极典型事例。

更重要的,连我们那俊眼修眉、精明强干的探丫头,在托管大观园的期间,也借鉴了人家赖家小园子承包制的管理方法。可见英雄不论出身,谁说奴才就没有经济头脑。在我看来,贾府里现在是说不尽的繁华,却无应对将来的危机意识和长远打算,别说我们二奶奶,就是贾府未来的大当家宝二爷,连林姑娘闲时都能筹谋计算,得出个“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俨然又是个女中豪杰,那宝二爷却停留在“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未免短视。相比而言,二奶奶都说了,赖嬷嬷现在在家,闲了跟老太太抹抹骨牌便罢了,回家俨然是个老封君,还知道教育着孙子,别忘了那“奴才”二字是怎么写,为官做宰的,仔细折了福。这话虽粗鄙,若儿孙听的进去,这赖家私企将来不求大富大贵,成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但平安喜乐倒是无虞了。

赖家的成功自然是可借鉴而不可完全复制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自赖嬷嬷起,到赖大兄弟和赖大家的,无不和气恭敬,也不托大,一个家族的人抱团发展,得到的是全家族的荣耀。

赖嬷嬷自然是一枝独秀了,老一辈的乳娘们,在府里的地位也不差。我们琏二爷的乳娘赵嬷嬷,也是经常来走动的,倒是跟我们二奶奶更亲。那说不得,二奶奶对下人严厉,对外人自然也要摆出管家奶奶的威严来,那都是摆出来的,领导都是千面的,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放到偌大的贾府来,我是陪房丫头,自然是自己人,除了来旺媳妇,也就是乳母最能拉拢了,虽说外面办事的旺儿和兴儿也是,但是分仔细点,那又是琏二爷的人了。所以二奶奶拉拢赵嬷嬷,那就是适时培养扩大自己的心腹了。

这不赵嬷嬷也不见外,求了琏二爷和二奶奶来,为的就是自己两个儿子,在建园子的工程上找点事儿做。那府里蓉大爷本就鸡贼,素来和我们二奶奶是极好的,这蓉大爷又和宁国府正派玄孙贾蔷素来亲厚。那府里珍大爷派了贾蔷来回琏二爷,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珍大爷派了贾蔷带领管家儿子并两个清客相公首尾。琏二爷听了略有顾虑,我在一边伺候着给赵嬷嬷夹那滚烫的火腿肘子,瞧见那蓉大爷就在灯影下拽了拽二奶奶的衣角,果真二奶奶笑着求了两句,琏二爷也就应了。二奶奶趁热打铁,就把赵嬷嬷俩儿子安排给贾蔷带着一起去办事了。

这蓉大爷和贾蔷遂了意,自然记着二奶奶的好,也是素日里讨好着,才能得了这肥差,这时候也叫阖府里见识见识,谁是掌握着调动升迁大权的人。他们那点子好处,琏二爷和二奶奶自然都不放在眼里,但与了他们这点子方便,他们捞的够了,便可十年无饥馑也。我若是他们,便不肯把这得意之色挂在脸上,小孩儿家没经过事儿,刚入职就领了季度奖一般,多少钱的得意都在脸上了,若是老员工看见了,不用看你那红包,就知道奖金的厚薄了。

这蓉大爷和贾蔷欠了二奶奶的人情,后面在瑞大叔的事情上才为二奶奶马首是瞻,二奶奶只筹谋策划,不用动一个手指,便收拾了那没人伦的混账东西。瑞大爷,你在天有灵,别怪我们心狠,女人的名节在这个年代,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二奶奶当的这个家,归根到底,那是因着琏二爷正妻的身份。你只瞧见贾府宅子中的纨绔子弟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无所不至,便打量着素日里要好的蓉哥他们,与二奶奶也不清不楚吧?却不知那蓉大爷在我们二奶奶跟前,恭恭敬敬,垂手侍立,这才是规矩。还是那句话,利益相关,你贾天祥又是什么东西,人要有自知之明,望你泉下有知,好好学习。

凡是奶过哥儿的嬷嬷们,也自知都是有些体面的,在府里,都是有尚方宝剑一般的存在。因此哥儿姐儿屋里哪怕最得脸的大丫头们,也要恭恭敬敬喊声“奶奶”,一个不小心,还像袭人一样被抢白一通,受个闲气。那宝二爷倔脾气上来,摔了茶盅,一杯子茶全撒茜雪身上,要撵自己乳母李嬷嬷,虽被袭人掩饰下来,后来王夫人查起来,二奶奶并不敢瞒,乳娘自然不能动,企业文化如此,不能坏了规矩,事情的是非曲直倒不是那么重要了,走一个新员工,保一个老将,终归是茜雪顶了罪,被撵了出去。物伤其类,况且那茜雪也是一等一的人物,我听了消息,也禁不住一声叹息。

这些个老一辈的嬷嬷们,早年出过力,又有哺乳之功,别人争不得,就像早期分了公司原始股的创业员工,打过江山的,现在享着红利,安生度日罢了。

年轻一辈的媳妇们,却热闹了。别人不说,这林之孝一家倒不得不提一句。外人说这两口子一个天聋一个地哑,那是人家低调本分,心思主意却是不差。林之孝在我们府上管理田房事务,原按着东府里仙逝了的小蓉大奶奶临死箴言,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将来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从这个角度讲,贾府在经历高速增长的扩张期之后,来到平台期,有没有发展瓶颈的先不说,这田地置办之事务,是贾府退可守的长久之计。若是二奶奶肯听的进去,这林之孝又低调勤谨,应该是不亚于赖大这类大管家的重要人物。可惜空占着个好位置,却不是领导发展企业的重心,你只道这林之孝无用武之地了么?此言差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