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是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作为贾府运营的中枢部门,二奶奶每日除了晨昏定省,伺候老祖宗并姑娘们吃饭,巳时回屋自己吃饭时,已经是许多媳妇管事的赶着来回话了,这一日日的勤劳冗杂,无需赘述。
我们家的使唤媳妇们,前面平儿也说过了,三四辈子在贾家服侍,都挣了不小的家产,买地的买地,家里一般的也都有几个使唤丫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看见今日这吃肉的得意,不见那当年做奴才的辛酸,都是一家子几代人积累出来的。但就有这么一位刘姥姥,向来与府上无甚瓜葛,却能以七十五岁高龄,两次面试,就成功攀上贾府核心管理层,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看官里那些觉得三十而立了还郁郁不得志的,倒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低如草芥的一介极高龄村妇,是怎么成功创业的。
初次见刘姥姥,还是有些唐突的,周瑞家的带了来,说是今日大远的特来请安的,当日太太是常会的。这周瑞家的也自诩是有些体面的,虽未明说,但肯亲自出面为这穷苦的老婆子来通传,向来个人跟她也是有些瓜葛的;而作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说王夫人往年常会,我自然信的,于是传唤她带了姥姥来屋里坐着等。
打量着姥姥虽然衣着粗陋,却是满脸堆笑。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我再疑惑,也只得客客气气地让座问好。看官中许多人,总觉得别人对自己冷言冷语,碰不到温暖和善之人,正当应该拿面镜子来瞧瞧自己,是否也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在公司里面,尤其是职场小人物,极其容易像我们大门上那群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一般,狐假虎威,以貌取人,殊不知林子大了,说不定就碰上个扫地僧一般的存在,因此祖先教训的中庸之道,在这里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这刘姥姥来打秋风,必有所图,听说天未明就出发了,这时候才蹭进我们院里的门,饭都没吃,想这一路辛苦,但也必是有些手段的,倒不可被她那略显踌躇又尴尬、手脚不知往哪里放的外表给迷惑了。刘姥姥见了我,固然是满脸堆笑,我见她嘴唇张了张,听见周瑞家的喊我“平姑娘”,忙把张开的嘴裂成了笑,就知道我这身份已经被这老婆婆探了个清楚。
话说见了二奶奶,虽未明说,二奶奶什么人物,三言两语已是知道了她的来历,无非是家里艰难,仗着祖上连宗的情分,来投亲靠友的。虽说刘姥姥看着是经历了世故的老妪,那周瑞家的又频频使眼色,但众目睽睽之下,要她开口借钱,也是脸皮涨的通红,我便有些可怜她。有些人喜欢做“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事,平时消失不见,一从雷达上显示必是有求于人之时,这样办事的效率,求人的效果,怕是人人都有像刘姥姥这般坐如针毡的时候。
人脉的培养和积累,并不是钻入一个场合,见了些陌生人,交换了些名片,就成了自己的人脉。局散了,人也就散了,一把废纸一样的名片握手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比你体面些。
对于陌生人的人脉,要知道人所欲,己所求,要有适当的等价交换,我请你来学校做场演讲,不给钱,但可以顺便帮你做个新书签名会和推介,可以;客户聊天,向对方索取一颗烟,不是我没有,而是一则搭上了话,二则下次有理由还礼,顺水推舟才能成行,一来二往,才能从陌生人渐渐变成人脉。这是对陌生人而言的,利益交换,简明扼要,要共赢的结局,自己有价值最重要。一个更直观的例子就是现在流行的换物,一个发卡可以换一个手机壳,一部手机可以换一个微波炉。妙就妙在,对你来说价值不大的东西,可能是别人所急需的,所以通过交换,你能够实现比现在多一点点的利益,这样积累下去,那从一枚胸针起步最后换成了奥迪的事情,也就不是天方夜谭了。对于陌生人之间一上来就需要进行的利益交易,就不要想着苹果砸头上就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么巧的戏码了,那是牛顿,我们都是钝牛而已。
刘姥姥便是这种情况,如果她有的选择,也不会这么急头白脸地,见了二奶奶没几分钟就要开口要接济,而且更要命的,就她这短时间内可以衡量目测的,她没有合适的对价可以支付,说白了就是来空手套白狼的。可是二奶奶那管家奶奶的范儿一起,虽不能像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镇压住孙猴子,但压住个把个刘姥姥还是不成问题的,因此更是让她难出口。
刘姥姥走到这步尴尬地,也不能怪她。不是没有门路,毕竟有连宗的身份,不然这次她也不能够这么轻易摸进这个门,只不过家里头有个没成算的姑爷,不肯拉下脸来常走动,关系渐渐疏远了,再想修补,难度堪比陌生人变人脉这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若是同窗、老乡、战友、旧时相知、朋友的朋友,这是天赐的圈子,断不能暴殄天物,任由这圈子散了消失不见。虽说有理论坚持一个人的朋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有新人笑,自有旧人哭。但并不是说让天天召集这150人开大会那么紧密,即使是不常联络,逢年过节发个短信,跟那爱讨论时事的时不时就海峡两岸关系慷慨激昂一番,跟那初为人母的讨教讨教育婴心得,见面三分情,将来真有事情联络,才不显得唐突,又有朋友的情分在,才好办事。有看官说,那红灯记里的铁梅还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可还不是“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但人家那是因为“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了**而奋斗,上升到了信念和理想的层次的,我们却都还在世俗红尘里打滚,跟人家比起来,那就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
世俗中人,就像我们这儿首席嬷嬷老赖,也知道时不时来我们屋里坐坐,她儿媳妇也知道借着个花花草草的,去园子里姑娘们面前凑趣一番;宝二爷要使唤晴雯去看黛玉,晴雯也知道白眉赤眼的不好空手跑去一趟,带句话、送样东西,才好搭讪。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个翻版刘姥姥来。你道是谁?便是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名唤贾芸的便是了。这贾芸不似蓉大爷和贾蔷那般时常在二奶奶面前奉承,只在琏二爷处唧咕。这一天不知怎么开了窍,收拾了些冰片麝香,在大门口等着二奶奶。二奶奶何以理会这些,一径走着,却不想这贾芸最是乖觉,知道二奶奶喜排场,双手逼着,恭恭敬敬上来请安,又说了些“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的话。
客官听着熟悉不熟悉?那俨然就是水月庵老尼求二奶奶办事时候一番话的翻版,老尼都可以告他侵犯著作权的!那怎么素不相识的俩人能说出同一番话?可见二奶奶这点子弱点几乎是人尽皆知,这篇话一出,就等于喊出了“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曼”一般,都是一击即中。只不过老尼登时就达到了目的,贾芸开篇开的好,起承转合的力道不够,露了点狐狸尾巴,当日没办成事儿。可见贾芸也不如老尼。
誉而不喜,毁而不怒,所谓宠辱不惊也。看似是二奶奶手段大,翻云覆雨,我却看着是那些枭雄借了二奶奶的手,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说是双赢也行,毕竟前回坐享了几千两银子,这次又趁机办了端阳的节礼;但说是被人利用了,也未尝不可,溜须拍马加激将法,管家奶奶又如何,还是为他人做嫁衣。
再说这刘姥姥,我见她有羞赧之状,便知她不是那奸猾欺诈的寄生之辈,人人都有走短了的时候,她说的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不似作伪。而且一开口就是“你侄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越说越粗鄙,可笑又可怜。王夫人吩咐过了的,二奶奶自然要接济,但这个底线,刘姥姥不知道。若是二奶奶痛快地拿出了银子,这刘姥姥虽是感激,但也是没有出乎意料,得偿所愿而已。看官若是求风得风,求雨得雨,可还会感恩戴德?人性如此,不然何来贪心不足蛇吞象只说。
反倒是二奶奶一番世道艰难的话语,看那刘姥姥的脸色,仿佛蔫了的茄子,已经去了妄想一般。这时候再亮出20两银子,便把个刘姥姥喜得浑身发痒,手舞足蹈起来。本是锦上添花,让二奶奶演绎成了雪中送炭,这银子的分量就更重了一层。倒不是为求她回报,只是管家奶奶的风范和心机罢了。所以看官们看到二奶奶出行皆是十来个媳妇簇拥着,也不要怪她爱排场,在其位谋其事,管家奶奶排场不够,外人看着不像,掉的是贾府的价,空城计可不是人人都唱得的。
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有些人求人办事,又不爱欠人情,口口声声为别人考虑、为别人好,最是伪君子,看官若有这样的朋友或者同事,还是早早敬而远之为好。这刘姥姥表现的粗鄙不懂规矩,尽显庄稼人的憨厚老实,那是她本色不作伪,更容易引起人的同情。前方说了,没有能够回报的对价的时候,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放下身段、真心实意,走人情,才是唯一途径。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至此得偿所愿。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