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宋小明先生提议做忏悔“文革”行为的书,我以为很有意义。我们面见岳建一先生,亦不谋而合。岳建一即帮助联系,组织编委会,并提出编辑《我们忏悔》文库的长期构想。在2008年12月9日召开的《我们忏悔》编委会会议上,宋小明先生提出的选题,和岳建一先生提出的构想,得到了编委们的支持。
2008年初执笔《我们忏悔》编委会约稿信时,我得到岳建一、吴思、郝一星、史铁生、宋小明诸位先生的真知灼见。因约稿信无法广泛面世,故以六年时间默默组稿,慢慢积累,使文库得此第一本书。
本书“特别前言”的编委文字,以各位编委提供文字时间先后排序。
《我们忏悔》文库将收入“文革”一代人的个人有关文章,和阶级斗争年代历次运动参加者的有关文章。在一个没有忏悔传统的文化中,这代人开始忏悔;在一个不准记忆苦难的民族中,这代人叙述真相。叙述事实真相是道歉忏悔的前提,理性反思认识是人性复兴的必要。在拒绝赞同**主义的底线上,《我们忏悔》文库赞同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认同思想价值多元和历史认识多元,敬重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我们忏悔》文库认为,忏悔是个人行为,非可以劝导、动员和强求者。由于个人忏悔有益于民族忏悔精神的生长,因此感动于每位个人对事实的记忆和叙述、对精神的反思和追求、对历史的道歉和忏悔——哪怕只是轻轻的悔意。
感谢各位编委数年来对编辑本书的支持,感谢吴琰、张华、吴思、岳建一、卢晓蓉、邓鹏等编委为本书勉力组稿,感谢本书各位作者提供文作。感谢甲丁先生应宋小明之请支持会议场地,杨利川编委为本书支持启动费用,卢晓蓉编委提供多方面帮助,并感谢张晓鸥先生和陈希米、刘瑞琳、王津津诸位女士对本书的支持相助。
还感谢一年来,从《南方周末》开始的诸多记者先生女士对本书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极有价值,推动了忏悔反思观念的传播,推动了“文革”叙述公开化的进程,推动了“文革”认知和记忆的深化。他们的工作也推动了这本书的出版。
值此《我们忏悔》文库开始出版之际,我们怀念参与策划这个选题的已故老友史铁生,他在其著作中关于忏悔话题的大量论说,极富启发性。
王克明
2014年1月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