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智力观中,智力的核心就是数学逻辑智能。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统一于数,罗素认为逻辑是必然的,而过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数理逻辑是思维的核心。他们都认为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
这种智力观在如今看来并不是十分科学,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把七种智能等同看待。尽管如此,我们并不否认孩子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的重要性。
数学逻辑较好的孩子,与同龄儿童相比更具有下列能力:
1.对因果关系有概念;条理性好;思考方式比同龄儿童更抽象化、概念化。
2.听得懂别人说话的重点。
3.做事情较细心,不会丢三落四。
4.喜欢推理的故事或做问题解答。
5.喜欢玩棋类游戏。
6.喜欢数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
7.喜欢自己安排生活中的事情。
8.喜欢将事物分类或分等、排列整齐。
9.喜欢数学,心算快。
10.喜欢问问题,尤其是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
11.对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一套整理与找寻东西的方式。
12.对计算机的使用很好奇。
13.善于解答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14.对于测量、归类、分析都很感兴趣。
15.喜欢动手做实验。
优秀的数学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适时的科学系统训练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数学能力的发展关键期得到理想的训练。
我们可以大致将孩子数学智能发展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9~12个月:这几个月是婴儿对语言理解开始发展的阶段,在理解了人类的一些字词句之后,就能够理解最初级的数概念了。在他们的行为中已能表现出对数量的理解。如,10个月左右的婴儿已能明确区分大小、轻重,这一时期是人类辨别物品大小的关键期,到1岁左右已能正确区分“多”、“少”。
13~22个月:此时是婴儿掌握初级数概念的关键期,可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按自然数口头数数“1、2、3……”
2岁半左右:2岁半左右是孩子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能掌握初级的数概念,如知道一个皮球或一个苹果等。
5岁左右: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进入学龄期则是孩子心算能力、掌握数学概念以及掌握空间概念的运用关键期。这与婴儿时期进行的系统训练是分不开的。
研究表明,婴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并且具有个性化的训练,幼儿相应的数学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而一旦错过关键期则会造成发展不足,以后就是花费几倍的气力也难以补偿。若是在关键期受到非科学而杂乱的教育则会严重影响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偏差,为以后的发展造成阻碍。
要让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得到提升,父母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意识地培养。
案例分析
讲述人:李女士
宝宝资料:JOHN,男孩,6岁,混血
我的宝宝JOHN今年6岁了,由于我孩子的爸爸是做育婴方面工作的,因此,自从孩子一出世,我们就制定了一套培养计划。我们坚持写宝宝成长跟踪表,在培养孩子数学逻辑智能方面,我们有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可以和别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孩子的表现
大人应该做的事情
0——1岁
(1)开始分不清自身与客体,逐渐能分自身与客体了;
(2)活动的东西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3)喜欢颜色鲜艳的、能发出响声的物品。
(1)多在孩子眼前晃动物品,并伴以说话;
(2)多让孩子接触物品,感知物体的个别性;
(3)逗引孩子抓握物品。
1——3岁
(1)能区分物品的一些显著特征,区分明显的颜色,区分熟悉物品的形状;
(2)笼统地感知多的、少的,能从许多中拿出一个。
(1)多动用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多看、多听、多闻、多摸、多动;
(2)让孩子按指示取、放物品;
(3)在生活中让孩子比较多与少。
3——4岁
(1)能指着物品数数,但是常会手口不一致,数完后说出总数很困难;
(2)能把具有明显特征的物品分类,例如按颜色、按名称分;
(3)能把物品一一对应起来比较多、少;
(4)能按要求取出几个物品;
(5)能区分较明显的大小、长短、高矮。
(1)让孩子多摆弄实物,一边摆弄一边数数;
(2)要让孩子手口一致地数数,不能只满足于说数;
(3)让孩子摆弄自然物,如石子、树叶、蚕豆等,一边玩一边数;
(4)用重叠的方法让孩子比较大小、长短。
4——5岁
(1)喜欢玩动脑筋的游戏;
(2)能认识数字(10以内),认识数目的实际意义;
(3)能辨认排在第几;
(4)能比较物品的厚薄、粗细、宽窄。
(1)在生活中随机让孩子亲近数目,例如数一数买了几个苹果;
(2)和孩子玩数学游戏;
(3)供给孩子一些好玩的数学学具、数学玩具;
(4)不要急于让孩子脱离实物学数。
5——6岁
(1)喜欢下棋、玩牌;
(2)能进行简单的运算;
(3)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例如用脚步量距离;
(4)能认钟表,看整点、半点;
(5)会认货币,会计算用钱,会在大人帮助下买东西。
(1)让孩子解答应用题;
(2)和孩子下棋;
(3)和孩子玩智力游戏;
(4)不要搞题海战术让孩子害怕数学;(5)在生活中认时间,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6)放手让孩子去买东西,让孩子参与家中用钱的算计。
解析: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孩子在各个阶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案例中李女士的跟踪记录非常实用,符合大多数孩子的发展过滤,可供借鉴。
亲子课堂
数学逻辑智能是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数学逻辑智能有利于发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抽象性和做事的条理性;有利于培养孩子运用数字的能力,理解数概念。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我们有如下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将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东西分类,并数出数量,例如让宝宝帮忙收拾衣服,请他将衣服分类。或者要求宝宝整理鞋柜,以培养他的量词与分类观念。更或是让宝宝每天数家中水果的数目,让他试着平均分配食物。
除此之外,让宝宝多做物品的比较,例如哪一个大?哪一个多?水果哪一个成熟?要求宝宝走路时数出步伐数。
计算花费
平时和宝宝上街购物时,让宝宝帮忙计算花了多少钱,也可以给大一点的宝宝一笔钱,让他自己决定想要买的东西与数量;或者让宝宝自己掌握自己的零用钱,并学着记账,顺便培养他的财商。
陪孩子玩数学游戏、数字游戏、策略游戏
在家里和宝宝玩学数数、看时钟、看温度计、看体重计等数学游戏,例如将游戏时间定为长针由2走到7,让宝宝形成时间的观念,或要求宝宝背电话号码。跟宝宝玩扑克牌、骰子、宾果游戏等数字游戏,例如21点的游戏,可以培养宝宝加法与补码的观念。教宝宝玩策略性的游戏,例如中国象棋或国际象棋,这些都需要布局与推理对手的策略。5、6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尝试着玩有关数学的计算机游戏。
阅读数学家与科学家的故事
让宝宝多阅读一些数学家与科学家的故事,培养他对数学和科学的好奇心与追根究底的精神。同时数学中有许多符号与公式都是属于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多多培养宝宝的语言与阅读能力,才能提高他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体会大自然中的数字
自然界有许多现象都有其规律,这些规律是不变的,如大至四季的周而复始,小至昆虫的一生,父母可以时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体会万物生生不息的道理。当孩子接触美丽的花朵时,请他数一数,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总共有多少花瓣呢?或着问问孩子,一只蝴蝶有一对翅膀,一对就是代表“有两个”的意思,那么3只蝴蝶有多少翅膀呢?请孩子数完后,再告诉孩子其与九九乘法的关连性,相信孩子很快就能理解。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了解生命的奥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父母不要一味地只想提升孩子的智力,有时也要让孩子透透气。
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
和宝宝一起看动画片,试着跟他讨论事情的演变,培养他独立思考与找出合理逻辑的能力。在生活中不要直接告诉宝宝解决问题的方法,多问问题或反问宝宝所提的问题,如“你想下一步会怎样?”“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让宝宝有机会自己思考解决方法。
训练方案:
方案一:认识钱币
目的:教给孩子简单的数字概念
方法:
1、先准备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币。
2、教宝宝排列形状,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
3、并教他认识上面的数字。
4、告诉他数字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买比较多或贵的东西。
“钱”对宝宝来说,刚开始可能只是能用来买东西的工具,爸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慢慢让宝宝了解钱不是凭空而来的,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年龄再大之后,可以进一步教导他试着学会存钱以及爱惜物品的观念。
方案二:跳蚤市场
目的:让孩子建立数学常识
方法:
1、爸妈先准备一些要卖的物品,例如书本、玩具、文具等。
2、然后准备一些零钱给宝宝。
3、由爸爸妈妈来扮演老板,宝宝演客人,请宝宝来买东西。
4、由于宝宝金钱概念不清,家长不要定太复杂的价格,可以把每个东西都定一样的价格,例如全部定价1角或1元。通过买卖可让宝宝建立买东西要使用钱的常识,也让他知道钱用完了就不能再买东西,同时,建立简单的物品价值观念。
方案三:涂颜色,画格子
目的:让孩子清楚倍数的概念,认识颜色
方法:给孩子一张纸,上面由1写到100,每一行写10个数字,然后要求他们在每隔一个数字的格子上填上颜色,这会给他们“2的倍数”的视觉图案;接着再给他另一张,要求他们每隔两格画一个格子,标出3的倍数……以此类推。每一张图会形成不同的图形,这不但可让孩子更清楚倍数的概念,也使他易于形成乘法的观念,并且有助于记忆。
这种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不同的颜色,也可以让他透过视觉来锻炼空间感,还能帮助孩子提前记忆乘法表;游戏中,如果发现孩子无法分辨颜色的不同,则可能要注意孩子是否有色盲的情况。
方案四:玩游戏,学乘法
目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推理能力
方法:用一些糖果、弹珠、彩笔、小石头等物品,让孩子自己排成两个、3个或4个……一组,在游戏中发现乘法规则。例如,3堆小石子,每堆有4个,你可以问孩子总共有几颗小石子?如果孩子正确答出有12颗,你可以再问问孩子如何知道答案;如果孩子答错了,你可以改用较少的数量,再引导孩子作推算。这种锻炼,最能够了解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程度,但不须要求孩子的运算一定要正确,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才是重点。
方案五:听儿歌,学数学
目的:让孩子很快学会乘法表,提高数学逻辑智能
方法:选一首节拍自然而规律的儿歌,让孩子照着旋律唱九九表。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儿歌,父母打拍子代替亦可,父母应视孩子的学习状况调整节奏的快慢;还可以每隔一个数字、两个数字,故意大声或故意小声,让孩子透过声音的变化,来感受倍数的不同及概念。
通过儿歌或者节拍能够很快让孩子背下九九乘法,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及乐感,对音乐智能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孩子背下九九表之后,你也可以请孩子自行选择歌曲,试试不同的节拍来背诵。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