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朝事

2017-02-22 作者: 三月樱桃
第95章 朝事

在湛蓝的天空下,紫禁城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显得格外辉煌。

远远望去,各色殿宇连绵起伏不绝,一眼竟是望不见底。

殿内金碧辉煌,殿内殿外的内柱皆为红色,是各大殿宇的支撑点,每个柱子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的金龙,虽形状不尽相同,却都栩栩如生,分外壮观。

朝堂之上,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端坐于金銮殿之上,明亮的眸子里幽深似谷,静静睥睨着天下,俯视着百官,下面朝臣位列两班,垂首而立。

诸葛辰有着一张如玉般雕刻的完美脸庞,精致的五官让他更加的英气勃发,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代美男子。

或许是高处不胜寒,作为统治者,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他永远都是一幅冷酷的模样,就如此时,只见他薄唇紧抿,眉头紧皱,好似被什么事所烦恼,可就是这皱眉的模样,更让人从心底生出畏惧之感。

他登基虽不久,可一幅君临天下之势不可抵挡,天生的王者之气令人不得不折服。

可偏还就有人似发现不了天子之怒,迎难而上。

只见李部侍郎出例,对着当今天子道:“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右手如玉般修长白皙的五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扶手,漆黑的眼眸内如漩涡般深不可测,只见他薄唇轻启,道:“李爱卿有何事可奏。”

他的声音低沉浑厚,极富磁性,却处处透着冷冽。

李部侍郎垂着的头已浸出了汉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无可奈何,上面压着他一定要他出头,即使明知皇上不爱听,他也不得不说。

“禀皇上,皇上登基已是数月,朝政早稳,然皇宫却仍无皇嗣,宫妃亦只得皇后与月妃二人,还请皇上为着皇嗣着想,充盈后宫。”

说得义正方辞,李部侍郎自己却是再不敢抬头看看上面,连瞄都不敢。

明之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毫无办法之举。

他家中并无女儿,只有儿子,是以,由他来说这个话最合适不过,他的上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一再叫他出头。

他话一落,众人皆感觉整个殿宇的气压都低了不少,上面的人一时没再发话,下面众人静默,无一人再敢开口,霎时之间,殿内落针可闻。

凌厉的视线从下面一一描过,诸葛辰问得很轻,却透着无尽的冷意:“哦……李侍郎是坚持要朕选妃了。”

李侍郎吓得立马跪了下去,紧张道:“微臣不敢,只是皇上后宫实在……”

“好了。”诸葛离打断他,看了诸葛离一眼,接着道:“离王留下,其他人要无事可奏,退朝吧。”

他一发话,其他人哪还敢再有意见,纷纷道:“臣等告退。”

……

勤政殿

与刚刚的冰冷严肃不同,只见诸葛辰闲肆的坐在藤椅之上,看着自己的弟弟,一脸的无奈:“早知道当初就应该让你来当这个皇帝得了。”

诸葛离今日穿着雪白的袍服,纤尘不染,身姿修长,背脊挺直,头发墨黑,衬托出他发鬓下珍珠般的脖颈盈润而富有有光泽。

他皮肤犹如昆仑山上洁白的雪莲花,眸子如同天山之巅神对的池水,沁人心脾。

只见他低垂着眼帘,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一只手搭在支起的腿上,动作自然而随意,却处处透着完美与优雅,认人不自觉的被其吸引。

闻言也只是淡淡道:“皇兄不必忧心,你后宫确实清冷了些,不妨应下,便可少了此等烦心之事。”

看着诸葛离不温不火的性子,诸葛辰顿觉无趣,气愤道:“我怎么可能就如此如了那帮老头子的意!后宫乃朕的家事,岂能由着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正事干不好,尽想着一些有旁门左道。”

“皇兄不必着急,如今朝政已稳,万事循序渐进即可,至于你的后宫……你自己看着办吧。”

“你……”看着诸葛离出神的侧脸,诸葛辰到嘴的话就生生的给咽了下去。

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从小就与自己交好,当初为了自己的这个皇位更是不惜取了慕容家的小姐,并应下三年不得纳妾之事。

此事虽未对外公布,但他却是知道的。

“你在想什么?今儿怎么老是出神?”见他视线又飘远,诸葛辰奇怪问道。

敛思回神,诸葛离看着自己的哥哥,当今天下的统治者,突然问道:“皇兄为何如此反感选妃,臣弟见你对皇嫂和月妃也无特别之处。”

被他这一问,诸葛辰也不得不沉思起来。

从小在这紫禁城长大的他们自小就比一般人早熟,且知之甚多,对男女之情更是看得多。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他们比女子更了解的通透,知之更祥。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无情,而是事实并不需要他们有情。

在这紫禁城内,情之字是奢华是毒药,伤人伤己而已。

起身,双手背后,跺走而走,位于窗前,平视前方,缓缓道:“离,你有爱过的人吗?我没有。皇后是父皇下旨取的,她为人端庄贤惠,是个贤内助,可朕对她……只有敬重,却与男女之爱相距甚远。”

“至于月妃,则是跟我最久之故,亦是有情无爱。离,我也不怕你笑话,三宫六院我并不喜欢。”

看着明黄色的欣长背影,诸葛离翘卷的睫毛微眨,道:“皇兄,高处不胜寒,你自己愿意就好。”

当初娶慕容珊他并不后悔,婚后相处虽无甚特别,却也并未让他讨厌。所以,他并不觉得是一种委屈。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已是一大幸事。

他还记得某人对他说过,‘如果自己真的是特别反感到彻底没法接受,宁愿和家里闹翻都在所不惜的话,那么我会拒绝到底,可如果不是那么严重,我或许会想个折中的办法劝服家人,如果实在没法,或许我是会接受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听了这翻话会照着做了,还一直对这话恋恋不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