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自我的喜好程度和能力及效能的认知程度是很不同的。
这种自我感知就是自我评价。拥有积极自我评价的人喜欢自己,认为自己是有效能和能力的,能够控制周围的环境。拥有消极自我评价的人则讨厌自己,质疑自己的能力,认为无力控制周围环境。
心理学家做过许多研究,来看自我评价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杰克尔和兰蒂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些学生参加一个智力竞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笔不菲的钱。
然后,把获奖的学生平均分成A、B、C三组:A组由研究人员去把奖金要回来,理由是奖金来自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由于经费不足,所以要拿回奖金;B组则由秘书去把奖金要回来,理由是奖金来自系里的办公经费,由于经费不够,所以要拿回奖金;C组则没有人去要奖金,由学生自己归还。
最后,研究人员对全部获奖学生进行调查,问他们是否喜欢研究人员。结果发现A组学生比B、C两组学生更讨厌该研究人员;B组学生也比C组学生更讨厌该研究人员。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获奖的学生由自我评价主导他们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而且应该获奖,而拿回奖金导致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到威胁,进而就会对有关人员产生恨意。
在实际中,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巨大的人际障碍。相反,如果获奖学生没有这样的自我评价,例如他们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凭运气或者偷看获奖的,因此拿回奖金回被认为是取走了本来不应该拿到的东西,会感到自我评价并没有受到威胁,就不会怎么讨厌有关人员了。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为另外一个人帮了什么忙的时候,他在以后就会更加喜欢给这个人帮更多的忙。因为他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我有价值,我能够帮助别人。这就是积极的自我评价。
拥有积极自我评价的人,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1)他们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挑战,更容易得到满足。拥有积极自我评价的人也倾向于尝试更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工作有控制能力,他们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2)他们在工作中表现更好,因为他们有更为高远的目标,且对自己的目标更加坚定,为了达到目标更加坚持不懈。
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研究发现,自我评价是绩效预测的关键。在人寿保险的销售过程中,90%的电话销售都会被拒,因此,必须要相信自己能够坚持。这项研究表明,多数成功的销售人员的自我评价都是积极的。
那么,是否会有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积极呢?一项针对《财富》500强CEO的研究显示,很多CEO过于自信,这种绝对可靠性的自我感知经常使得他们决策错误。显然,人们会有过于积极的自我评价,并会带来一些损害性后果。
但是,这不意味着提高员工的自我评价失去了意义。如果一个员工认为自己没能力去做某些事情,那他我就不会去做,而不去做又会加深自我怀疑,降低自我评价,从而使工作无法进行。
因此,对管理者来说,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评价自己是很重要的。
要让员工积极地评价自己,关键在于树立员工的自尊和自信。这虽然是个人的自我心理因素,但是依然可以采取措施来影响它:
(1)尊重并积极评价员工,让他们产生认同感。
自尊心强的人喜欢自己,并且认为自己有价值。自尊心弱的人易受外界影响,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积极评价。为此,他们更可能寻求他人的认同,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敬的人的信念和行为行事。
(2)及时激励员工的积极行为,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员工的积极行为如果受到激励,有时候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赞赏话语,就可以使员工产生成就感,对自己的积极行为更加自信,保持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状态。
积极性是工作需要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关键在于让员工积极地评价自己。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