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地下的宫殿

2017-03-23 作者: 任性的虾饺
第238章 地下的宫殿

众所周知,蓬瀛国的君主元首与国家象征名为皇主,皇主这个称号源于道教,道教出于史官,故“皇主”并非道教神仙体系中的虚拟仙号,而是出于史书。据“史记”中秦始皇本纪,载:“秦博士议曰:‘皇主、地皇、泰皇指人皇"”。皇主是盘古后裔之中第一位最有卓越成就的领袖,曾经帮助盘古治理日益增多的人民,乃龙朔国上古时代的一个部落首领。

在那一场侵入战争战败之后,在西天池的极力主张下,蓬瀛国建立了议会民主制。但为了顺应蓬瀛国民意,“允许皇主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大家总以为“皇主”的存在意义,不过是作为出席礼仪性的外事活动抑或是国家典礼等等罢了。

其实,都是假的,哪有这么简单的,就连一向自信的西米人,抑或是大多数的蓬瀛国子民,他们都不知道打从蓬瀛国有了皇主这个称谓之后,其实皇主并不止得一个,而是两个皇主,一明一暗。

无论他们的称谓怎么改变,明皇主就是明冶皇主,而暗皇主则是暗治皇主。

明冶暗治,一直从公元前400年流传至今,从来不曾改变过,也有人说蓬瀛国的第一个皇主,实际上就是那个奉了秦始皇之命,出海采仙药来到蓬瀛国的那个黑术士徐福,其实也是假的。

当日,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便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五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直到秦始皇死翘翘也不曾找到神山,真的是这样么?

当日,徐福的确是来到蓬瀛了,神山也找到了。而且还落户到这里,自此就没有离开过。徐福醉心于辟谷修仙并没有多问世事,每天除了修仙便是修仙。所以,时日久了,代表徐福与本地山民接触交流的权力便下放到那些带来的童男童女身上,包括了教育本地山民开垦田地,传授养蚕、织布技艺等等,而其中最被徐福信任看好的两个童男童女,一个名为秦天照,一个本名秦见月。某日,二人得知徐福终于找到了长生不老药,更打算派人回禀秦始皇,二人不甘就这么回到暴秦的统治之下,便串通了一些本地山民谋害了徐福,最后,二人更以皇主自居,称本地山民为天孙,并正式统治了这个落后地方。

不错,当时徐福带领的所有童男童女,为了纪念故土都被改名为秦。据说,蓬瀛国的后代凡姓秦的,或者带有福字、羽田、波田、吉田、畑字、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皆与徐福东渡所带来的秦人童男童女有关。

而蓬瀛国对龙朔的蔑称“支那”二字,则起源于天竺。天竺古代人称龙朔国为“ChiNi”,据说便是来自“秦”的音译了。

且说秦天照与秦见月二人在谋害徐福之后,又偷了徐福的几件随身法宝,并立下了自此两家子子孙孙互相永不背弃的血誓,由秦天照的后人出任了明面上的君主,是为明皇主。而秦见月的后人则奉道教圣训无名无己、无为思想,不恋世俗,崇尚隐逸,避世修行,行迹飘渺,少为世人所知,是为暗皇主。

数千年传承下来,一明一暗两皇主虽然偶有争斗,却一直依照祖宗圣训共同维持着蓬瀛国的更迭,他们二者之间兴许有着各自的利益冲突,同样也有共同利益。一旦涉及到各自利益的时候就会明争暗斗,反之却是一致对外,明暗二皇主的存在意义就在于此了。

明冶皇主的宫殿在哪里,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青山皇居。一年对外开放两次:一次是新年,另一次在皇主诞辰日那天,每到此时,总会有大批的蓬瀛民众拥到青山皇居,并聆听皇主的新年祝辞。

那么,暗治皇主的宫殿又在哪里?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在青山都的地下世界之中的某个角落,那里便是暗治皇主的宫殿,而宫殿的入场口正正就设在正国寺庙,这究竟是纯属巧合,抑或是故意为之,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据说,凡出任蓬瀛国最高元首之人,皆必须出身自天道神教‘对外则称之谓:神道教’,他们每年都必须进入地下宫殿参拜暗治皇主,并接受其祝福加持。

假若你对龙朔历史比较熟悉的话,便能够看得出这个地下宫殿的装饰设计,压根就是依照秦始皇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式而建成的。这宫殿的构成主要是砖瓦木结构,整个宫殿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殿‘地宫’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现如今,地宫的日向大殿上正进行着一场君臣奏对。坐在须弥座上的是一个穿着秦朝帝皇服饰的白皙无须老者,在他那张异常煞白的脸上,一丝表情都看不见。只是微微眯起了眼睛,正接受着蓬瀛国新任首席的参拜,而最令人诧异的是,堂堂蓬瀛国首席,他的参拜礼仪居然是龙朔传承已久的三跪九叩式。

在接受了新任首席的参拜仪式之后,须弥座上的老者并没有任何训话的表示,只是手指轻轻一抬,示意首席可以离开了,首席又连忙再拜,神情略显慌张的被带离了大殿,自行回到地上世界去当他那道貌岸然的全国一把手去了。

老者的手指再次轻轻一抬,肃立在须弥座旁边的那个身穿金袍的年轻人登时心神意会,高声宣道:“奉旨!传二圣、传三神上殿。”

便见四名年龄大概在四十到八十岁的男人躬着身徐步从大殿外走进来,其中还有一个身穿紫金袈裟的光头和尚。他们的态度极为严肃,上前跪倒便拜,齐声说道:

“臣等参见皇主陛下,天道成就永生,神教万载流芳!”

接着又再次高声喊道: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个身穿金色长袍的年轻人见状,随即朝须弥座上的老者稍稍颔首示意,便面露微笑的朝着下拜的四人说道:“免礼!众位爱卿!请平身。”双手更做了一个凭空虚托的手势。

“谢皇主陛下,谢太子殿下!”四人又朝拜磕头叩谢,这才缓缓地站起身来,垂手肃立到一旁。

那个站在须弥座旁边的年轻人,假若大家没有忘记的话,便记得是曾经到过琓城的那个喜欢穿着金色的天道神教太子爷秦真熙。

而坐在须弥座上的当然就是当代的暗治皇主,天道神教的教主喽。

大殿上垂手恭立的四人,则是天道神教除皇主以外最高层的核心成员。

那个有着一双桃花眼的光头和尚乃是二圣之一的佛圣迦男。

他身旁的那一位面容和蔼的老绅士则是跟佛圣齐名的道圣和夫。

随后二人,身材极为高大的那个正是三刹神之一的,凶神武藏小太郎。以及一脸阴冷笑容的蛇神八歧英机,这二人正是与被任侠爆头的血狼神君同一位阶的其余二位神君。

这时候,道圣和夫迈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大喜。”

瞧见自家老爸对此并未作出任何反应,秦真熙哂然问道:“道圣,何喜之有?”

“禀陛下,寻找多年的九阴厄体初女鼎炉,终于安全抵达本土。”道圣和夫恭声说着,老迈的语气之中显得有点激动。

暗治皇主蓦地睁开眼睛,喝问道:“此话当真?”

“微臣岂敢瞒骗陛下,此女在三天之前已经被安全押送到蓬瀛来,为了进一步确定,微臣先不敢声张,又替此女进行了多次详细的检查,直至今天微臣终于能够确定此女就是陛下花了多年时间所寻觅的九阴厄体血脉,而且百分百确定是个上佳初女鼎炉。”

“呵呵呵呵!太好了,实在是好极了!寡人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暗治皇主猛然站起身来,抚掌大笑道:“想当初,上一任皇主为了寻找这九阴厄体的初女,不惜发动了一场大战争,也不过是稍稍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知道九阴厄体的血脉降生在西川地区,可惜最后功亏一篑,战争失败了却是依旧一无所得。

后来,寡人仍然陆续寻觅了多年,想不到今天终于能让寡人得其所愿,好极!好极!道圣你功不可没!寡人自当重重有赏!”

暗治皇主却没有注意到一直肃立在他身后的太子熙,在听到了九阴厄体血脉终于找到之后,他那眼神之中却是掠过了一丝异彩。

秦真熙躬身笑道:“儿臣恭贺父皇大喜!”

大殿上的其他人也同时齐声称道。

“禀陛下,微臣不敢居功,这次能够找到此女,太子殿下实在是头等功臣,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前往龙朔国督促挑选,微臣等竟不知此女居然隐藏在三千特选优姬之中,微臣有罪。”

“好好!寡人有个好儿子!道圣,起来吧,寡人赐你没罪。太子在这事上功劳也不小,寡人论功行赏,赐太子七珠冠。”

想到自己就快能够通过这九阴厄体血脉的初女鼎炉进行双修,暗治皇主禁不住便面泛红光,兴奋得差点便要手舞足蹈起来,犹幸还依稀记得自己的那一份帝皇尊严,顿时脸色一敛道:“道圣、佛圣,你二人负责尽快推算出一个良辰吉日,准备血祭仪式,寡人从现在开始便闭关斋戒以迎吉日。寡人闭关的这段时间,一切大小事务可与太子协商处理。”

暗治皇主正要摆手让大家退下去,却见佛圣迦男迈前一步,肃然道:“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哦?”皇主从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之中清醒过来,眉毛一扬问道。

“禀陛下,臣夜观天象,又自卜了一课阴阳求得一卦,经过推断,臣大胆禀奏,神教三大圣器之一的八咫镜,已经回归蓬瀛。”

“此话当真?”不仅仅是皇主本人,就连大殿上的诸位也登时被佛圣迦男的断言所震慑,禁不住皆面面相觑起来。

所谓的天道神教三大圣器,乃是一剑一玉一镜。

一剑名曰天丛云、一玉乃是八尺琼勾、一镜则是佛圣迦男所说的八咫镜,据说是当初天道从高天原降临蓬瀛之时,天照大神所授予蓬瀛皇主世世代代继承的三件至宝,代表着天壤无穷神敕,蓬瀛国民自称为天孙民族。

也有另一个说法,指出这三件圣器事实上乃是徐福当初从秦朝带来蓬瀛国的,皆有着非比寻常的妙用,后来不知道因何缘故,分别被明暗二皇主拥有了天从云与八尺琼勾,传承至今。而至于那所谓的八咫镜却是不知所踪。

现如今供奉在伊势神宫的八咫镜却是一面破镜,据说能够显现出天照大神的御灵,在蓬瀛民俗中占了相当高的地位,有关八咫镜的信仰和传说有很多,有说它具备了一股神秘的魔力;有说它可以引来吉祥,映照出人心;也可暴露出恶魔的本质,预见生死吉凶等等。

不过,一般蓬瀛国子民都不知道,那一面被视为传说中的圣物的破镜也不过是一面赝品而已。真的八咫镜,早在徐福归天之时已经消失不见。而今天,佛圣迦男居然说,八咫镜已然回归?

这事情可就闹得有点大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