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姓张是个商人,据说他这些年来从“海”里捞得的人民币,已足可以买下一颗原子弹——假如允许原子弹买卖的话。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贵姓张仅是一个商人而已。不,至少他本人是决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我同时也是个文人呢。”他说。“我从三岁时就喜欢上了语言和文学呢。”他又说。
他还说:“像我这样能商懂文的人,大概才真正称得上是这个社会的栋梁呢……”
我是在与贵姓张首次见面时听到他说这番话的。生怕我怀疑,他还向我特别强调指出:“你想想,如果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商人,我会主动来结识你这位作家么?”
此话还真不假——这年头,纯粹的商人与纯粹的文人,简直就是根本没法相容的水与火呢!因此,那时侯的我不禁深受感动:真是难得呵,在商人队伍这块文化沙漠中,居然有着张全前这样的一方绿洲!
对啦,贵姓张的真名应为张全前。这“贵姓张”,其实是我第二次跟他见面后,由我自作主张又事出有因地给他取的外号。
那天晚上,有位外地文友风尘仆仆前来寒舍相聚。正当我俩交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张全前来了。他一见我那文友,便非常主动又非常热情地上去一把握住了对方的手,说:“看得出来你也是位作家,咱从此也交个朋友吧!”
“您贵姓?”我那文友显然是被张全前的友好感动了,就一边同样热情地摇着张全前的手,一边文质彬彬地问道。
“哦,本人贵姓……贵姓张。”
张全前这样回答。张全前的这一回答,使我的那位文友当天晚上从梦中笑醒了整整三回,而我,则在刹那间有如听到了原子弹的爆炸声似的,只差一点儿要将眼珠子滚出眼眶来……
这之后,大概是感觉到了那晚上我和我那文友对他的冷淡的缘故,张全前便再也没来找过我。他留给我的记忆,也就只有那“贵姓张”的笑料了。
不过,我怎么都不会想到,过了快一年的时间,正当我要将那笑料也给遗忘了的时候,我那远在千里之外的文友却来信告诉我说:“你知道么?那贵姓张日前在我省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研究语言现象的书呢!”
这?这可能吗?太阳会从西边出来么?
但我的怀疑看来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就在我接读文友那封信的当天晚上,贵姓张第三次敲开了我的家门,而且,一见面,他便给我递过来一本还散发着我所熟悉的那种淡淡的油墨香味的《语言的严肃性与趣味性》,说:“这是我刚出版的书,今天特地来请你这位大作家改正。”
那时侯,由于手被那本很有些厚度的书压得很沉,耳朵又被那句怎么听都听不顺的话刺得很疼,我便一边搜肠刮肚地想着“改正”与“指正”(或“雅正”或“教正”等等)到底哪个词更具有严肃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一边忍不住脱口问道:“你真的对语言的严肃性和趣味性作过研究么?”
“研究?你老兄至今还不懂得它的真正意思么?让我告诉你吧:研究就是烟酒,说得更明白点,有了钱还用怕没‘研究’么?”听了我那问话,贵姓张竟肆无忌惮又洋洋得意地拍起了我的肩膀,接着,在一阵同样肆无忌惮又洋洋得意的大笑之后,他又正色对我说道:“怎么样,老兄你肯不肯放下架子,替我接着写一本《文学的严肃性与趣味性》呀?反正,你不见的只是自己的那个名字,却可以此换得十五万元的人民币……”
那么,我究竟有没有得到那十五万元的人民币?我相信读者诸君是一定能明察的,而我的这篇不足一千五百字的《贵姓张》,不知是不是也多少体现出了一点“文学的严肃性与趣味性”呢?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