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木桶原理——打造优秀团队的秘诀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八节 木桶原理——打造优秀团队的秘诀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一项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根据木桶原理,我们还可以作如下推论:

一、若一个木桶斜置的情况下,最长木板的高度同样也会影响到木桶盛水的多少;

二、木桶盛水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长短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桶各个木板之间的紧密程度。

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但在团队中,团队成员间的能力、素质往往参差不齐,就像一个木桶有长坂有短板一样。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在团队建设中,要想使团队取得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固长板,形成差异化优势

在一个木桶斜置的情况下,最长木板的高度决定了木桶盛水的多少。团队中有一些无论是在能力还是在素质上特别优秀的成员,这些成员就是团队中的“长板”,团队管理者应进一步提升这些优秀成员的工作能力,若能够充分集中高素质成员的优势,形成团队自己的鲜明特点,就能使得团队取得差异化的优势。

此外,团队中的先进个体在团队中起到引领作用,带动团队其他成员的发展,激活整个团队的活力。

2.抓住薄弱环节,使短板增值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尽管主管部门会对团队成员进行一系列的筛选,但是,团队成员的素质还是会良莠不齐。木桶原理指出,决定木桶盛水量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为了使木桶能盛更多的水,就要加长短板。对于团队建设来说,团队的成功与否,并非来自最优秀的团队成员,而是来自最薄弱的那个成员,也就是团队的短板。因此,因此,团队建设中不能简单否定一个人,更不能抛弃一个人,团队建设应该抓住薄弱环节,努力使“短板”增值。

有一名员工与主管的关系不太好,工作想法常常得不到主管的肯定,这名员工因此整天忧心忡忡,工作热情不高。恰好,这名员工所在的总公司需要从分公司借调一名技术人员去协助他们搞市场服务。于是,该员工所在公司的经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派这名员工去。去之前,总经理向这位员工交代说:“你去总公司那边工作,既代表我们分公司,也代表你个人。怎么做好,你心里应该有个底,如果觉得顶不住了就打个电话回来。”

一个月后,总公司那边打来电话,对该员工一阵夸奖:“这个年轻人真不错!”总经理也送了一口气。这位员工回来之后,部门主管对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觉得自信起来。后来,这名员工为公司做出了不少贡献。

该公司的总经理就很注重对“短板”的激励,才使得“短板”慢慢变长,从而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总体实力。可见,正确对待不同素质水平的成员对团队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团队的薄弱环节有可能是个别团队成员,也有可能是团队缺失的某项核心能力。作为团队领导者,应该保证团队的所有竞争能力得到均衡发展。当某项团队能力缺失,并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时,就应该及时地弥补,以免将来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3.减少木板缝隙,培养合作精神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的紧密程度。如果木板之间存在很大的缝隙,就会造成长期漏水,同样无法装满水。同样的,一个团队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每名成员的能力,还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团队领导者应培养团队成员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强调内部成员间合作的态度,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团队精神要建立在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的基础上,因为在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是一块木板,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在尊重每个员工的兴趣和成就的基础上,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从而缩小相互之间的缝隙,达到最大的储水量。

团队管理者应该成为一个箍桶匠,有责任把团队凝聚在一起,让团队中的木板结合得更紧些。只有实现无缝链接,才能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总之,团队管理者在团队建设中应遵循木桶原理,均衡发展个体,将短板变长,长坂变坚,同时使木板之间的缝隙变密,这样,企业的整体储水量才能变多,企业才能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