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指标进行定义
在完成了指标的分析之后,还需要做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详细的定义。对指标定义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通过指标定义,使指标相关者更加了解该指标的来源、考核目的和达成指标要求的努力方向,便于指标的落实与达成;
·通过指标定义,反过来验证公司战略目标分解的充分性、科学性、适宜性和目标指标化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指标定义,使公司在未来对指标实施考核的时候,数据统计口径一致,避免因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指标理解存在偏差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和考核责任的不清。
对指标定义需要考虑的问
一般来说,对指标定义的纬度太少,可能无法清楚和全面表达指标涉及的各种信息,很容易使考核双方对指标的认知产生偏差和歧义;定义纬度太多,虽然考核双方对指标的内容很容易达成一致,但需要指标管理部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考核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也会使整个指标体系显得非常繁杂。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通常对指标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指标编号
为了便于管理,特别是使用HR软件的企业,通常需要对指标进行系统标号,以便杏询和管理。
考核周期
因为公司对每个指标的关注程度不同,每个指标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不同,需要对每个指标的考核周期在年初进行充分识别,通常我们对指标考核周期的描述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四种。
计量单位
通常指标的计量单位有:数量单位(个、斤、次等)、财务单位(元)、时间单位、(小时、月、年等)、比例单位(百分比等)。
指标定义
对指标的内在性质及范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界定和说明,避免理解上的差异。
设置目的
阐述指标设立的意义,帮助大家对指标正面理解,当然有的公司还直接采用类似“指标来源”等栏目描述该指标具体是从哪一个策略性目标中分解得来的。
计算公式
清晰界定指标量化评价的方法,一般将完成结果输入公式中就可以产生结果了。
相关说明
许多备注信息需要在本栏目中阐述清楚,或者表面需要参考的相关附件等。
指标误差
说明指标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
数据输出
确定该指标评价数据是由哪个部门或岗位负责输出的。根据我们的经验,指标数据输出的常见部门或岗位有:专业管理部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企管部或公司专门成立的监察组。
强相关部门
指标通常与多个部门相关,需要识别出来。至于什么叫强相关,已经在第三章中作过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考核方法
即该指标采用哪种考核方法会最有效、成本最低和效果最好。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