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野心产生魅力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六节 野心产生魅力

“野心”开始了变化了,一下跃进了人们的心中,开始大作文章,人们刚要摒弃,可细一品味,“野心”还真是不错,它竟是一种动力,给人无穷成功的**、强大的力量。

在微软中国总裁,白领丽人吴士宏心中“野心”一直都占着很大的分量,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动力吧。关于这一点,吴士宏说:

“1997年初,当我回到北京IBM总部时,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南天王’不做,却还要读什么书?我确实想休整一下,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这已不是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拿到美国的机票,准备8月15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使我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我每天奔走在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母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而当事业与亲情交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是这样吗?我竟沦落为这类人了吗?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1998年2月5日,经历了五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方醒地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么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么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微软和中国给了我广阔的天空,我又想张开羽翎,让风声在耳边回响,再次超越自我,去迎接绚丽的梦想: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中国软件写下丰盛的一页。

很多老板们都对在同一职务上超过3年的人感到不信任——他们视这种情况为怠惰或缺乏野心的标志。在我们便要特别强调极重要的一点,亦即个人事业规划的一条重要法则之一:你停顿得愈久,你对其他老板将愈没有吸引力。

如果你的事业正处于停顿状态,你在履历表上只是增列时间的资料,其余便没有别的了。而你事实上应该好好掌管自己的事业:惟一有所改变的方法就是要采取行动。只有行动才能使事情发生——让你自己成为主动的事业规划者,而不是被动的员工。主动的人会向前迈进,被动的人则留在原地或甚至向后退步。要向前走你必须要有向前看的本事。此刻你也许正无所事事,但不要让这种情形持续下去,积极一点,试着想象你未来可能的情形。

一开始你的行动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只要先将时间列入你个人事业规划的考虑即可。首先,你可以把尘封已久的履历表拿出来更新:你可以作些自我分析,找出你的需求和可能阻碍你达成目标的障碍因素;写下你的其他选择;找出你的目标为什么应该且能够达成的原因,并摒弃采取行动“太困难了”的思想;你可以把所有能应用到其它行业的技能列出来,好好研究一下你未来可能的就业机会。

你一开始可以采取的行动多得不胜枚举,这时,那些行动还不至于让你做出重大决定而离开你现在的老板。在重新撰写你的履历表时,很可能你会发现你的事业并不象你原先所想的那么停滞。不过,至少你会因此预测出什么时候这份事业将会变得停滞,你可以事先做好应变计划——而这时你就是在运用你的远见了。

想好一份计划并设定目标,或许你可以谨慎地向老板表示你有意向外扩展你的事业。你会意外地发现:在你想离去之际,老板对你的态度变得十分可亲。万一老板对你的待遇依然没有改善,那么显然你想离职的念头是正确的了。

切记:应征职务和被人录取,并不表示你一定得接受那份职务,正如某老板刊登招募的目的只是要评估市场的情形,而没有真的打算招募任何员工。同理,当你应征职务被录取后仍然可以不接受那份职务的。

“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作为要想在21世纪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吴士宏的话是一种启发,是一种财富。她告诉我们:要想在21世纪生存,成为21世纪的成功者,就一定要具有狼一样的野心。野心是一种力量,一种无比强大的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