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严冬(一)

2018-04-15 作者: 宣门寺卿
第一十九章严冬(一)

雪纷纷,洋洋洒洒天地间一片白。一条马路贯通南北,群山之中,便是汇丰公司。路旁两棵冲天杨矗立在厂门口,硕大的树冠,枝条纵横。一个乌鸦窝盘恒其上,两只乌鸦在雪天里发出刺耳的叫声,让人听了心头发麻。

罗舒凡开着吉普车,缓慢的来到汇丰公司门口,门卫已经很熟悉他的车,几年来,这位乡长从建厂第一锹土挖起,就和这个企业熟悉起来,他年方四十,很热心为这个企业服务,水、电、人工、交通等等,都尽心尽力的帮忙。他觉得自己做为一乡之长,有必要为全乡人民带来福利,但乡财政多年来一直上不来,如今,来了汇丰公司,收入大幅度提高,所以,对于这个重点税源大户,他表现出非常大的关心。更为重要的是,章总拿他当朋友看待。

而顺宁银行最终没有同意给汇丰公司贷款,原因仅仅是电业局的签字问题,电业局坚决没有同意贷款签字。罗舒凡希望市区领导做做顺宁银行的工作,便下力气找了市区很多领导,希望他们出面,帮助这个企业解决这个不算大的问题。但一些人的态度,让他感到异常失望,几乎没有人管!借口说今天这个经济形势,政府不敢轻易说话的,毕竟,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全球都知道今年的经济危机,解决这个危机,不是他们能做到的,找别人想办法吧!罗舒凡想,仅仅是五百万的贷款项目,能有多大问题?也许一句话就能搞定。最后,他的一位官场老上司,告诉他,一个民营企业,在经济形势严峻恶化的今天,不会有哪个重要领导会在意的!所谓汇丰公司,就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没有人关心的。小企业就让它自生自灭,这也符合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原则。如今的政府态度,就是乡看着区,区看着市,市等着省,省等着中央,就这样等待吧!罗舒凡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再往上找,也是徒劳,弄不好,还会让有心人说三道四。只是想到,平日里官老爷架子十足的人们,究竟把什么放在心里?!

章总得知后,很是开心的笑了,电话里除了几句感谢话后,说:“我本来不差这个500万的,家底扫一扫也就有了。但我之所以申请贷款,很大程度上,是想维护汇丰公司的形象,汇丰公司必然要在顺宁长足发展,需要沟通好政企、银企三方面关系,如今看来,确实很难了!不过,花落自有花开日,来日方长!”罗舒凡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说汇丰公司停产时,他会去看看!

今天是2008年的最后一天,汇丰公司车间上完最后一车料后,就开始拆卸设备,总部的宁总昨天就来了,督促工人们,按着编号拆卸设备配件。晏子初穿着军大衣在车间里跟着忙碌,虽然不懂生产的细节,但还是指挥工人干活。

因为是最后一个车间生产,所有机器设备拆卸很快。工人们没有了往日的热情,脸上多了些迷茫,有的人讪笑着问宁总什么时候恢复生产。宁总平静的说:“估计得三四个月吧!”晏子初不想看工人失望的目光,独自走到另外的车间,静悄悄的平台,空旷的地面,外面的雪花从窗户外飘进来,地面都是白的了。晏子初叹了口气,林枫打电话说罗舒凡来了。晏子初急忙出来,却看见罗舒凡已经来到车间里,“罗乡长,大雪天您也来了!”李总早告诉他,罗舒凡会来看看。

罗舒凡看看车间,笑着说:“你们的工人干活真麻利,收拾得这么好!”晏子初说:“都是熟练工了,机器设备啥的,都弄懂了!”罗舒凡叹口气,说:“多好的工人啊!”

两个人在车间里走了一会,罗舒凡说:“企业停产了,一定要防盗,我和乡派出所说了,让他们每晚都要到这边巡逻,你们也要搞好安全防范工作。”晏子初点点头,说:“已经做好安排了,把一些技术骨干都留下来了,一方面厂区保护,另一方面留住人才!”罗舒凡点头,说:“对,企业目光一定要长远!”

二人转到办公楼前,看见二十多个工人正在屋檐下排队领工资,雪花模糊了他们的身影,晏子初生气的说:“都进去,都进去,别在外面!”工人们看着他,陆续进来。罗舒凡笑笑,拍怕他的肩头,说:“子初,来日方长,别灰心,一切都会好的!”

送走罗舒凡,晏子初回到办公楼,工人们把大厅地面弄得全是水,邱萍萍不耐烦的嘟哝着。晏子初说:“邱萍萍,你把采购欠款对对,过几天就要付款了!”邱萍萍回来之后,晏子初很少和她交流,甚至想到,是她的回来,导致这个企业的停产。虽然这种想法会很幼稚,但对于邱萍萍回来后的工作态度,晏子初确实很生气。邱萍萍原本以为自己回来后,会一如既往的和晏子初和睦相处,但日子久了,却发现再也回不到从前。晏子初明摆着不欢迎自己的回来,自己想要单独办公室,晏子初没有答应,认为以前采购员没有单独办公室,还是章总打电话,才给安排了,当然自己办事情还是不稳妥,采购开发票,都能开错名头,弄得晏子初都不想说话了,停产通知下来以后,章总给她打了一个电话,问她想在哪上班?邱萍萍还是选择了汇丰公司,她觉得,自己回广昌,早晚都得让人挤兑走,在汇丰公司,自己多少可以轻松些,虽然让自己负责卫生,但还是很好的安排。听了晏子初的话,邱萍萍转身回了自己办公室。心中也在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晏子初上楼回自己办公室,林枫从后面追上来,说:“总部把汇丰公司留守人员名单制定好了,你看看吧!”晏子初早就知道名单有谁,说:“算了吧,你打电话通知吧!”林枫很高兴自己能够留下来,却明显感觉到晏子初的不高兴,没有再问。

晏子初上得楼来,门口遇到车间负责捡斤的李嫂,李嫂在汇丰公司已经三年了,和晏子初很熟悉,这回放假,她也在名单之列。晏子初进了屋,示意她坐下,李嫂没有坐,说:“经理,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上班,一放假,我们什么收入都没有,能不能考虑一下,安排我们在这留守!”晏子初说:“李嫂,我也没有办法,上面直接定的留守人员,我不好更改!”李嫂眼睛红了,说:“我们是一老本实的工人,真不会说啥,眼看还有一个多月过年了,现找工作都找不到,你说我们回去吃啥啊?”晏子初见她流眼泪,心也是发酸,起身道:“我问问上面吧,你也做好心理准备!”

晏子初等李嫂出去,眼睛也湿润了,不仅仅车间工人放假,行政上财务仅仅留下自己,办公室留下林枫,采购留下邱萍萍,食堂更换了厨师,让张伟做饭,当然,章总很仗义的,给行政放假人员缴纳保险费,同时给开三分之一工资。晏子初忽然很担心降工资,自己一家的生活费用,可都是自己来承担,不能亏了孩子,是自己一直的底线。

晏子初站起身来,看着窗外的大雪,心里空旷得和大地一样,干干净净……

大雪天于松和岳红正常推车出摊,雪下得很大,很快路面就是厚厚的一层。天冷的缘故,卖菜的人不多;自家的菜卖得很快,邻近中午时,大雪变成了小雪,夫妻二人坐在自己搭的塑料棚子里,吃着自家的馒头,喝着白开水。于松问:“今天卖得不错吧?”岳红点点头,说:“基本上卖没了,家里没有菜了,明天你去菜市场批点吧!”于松望望天,说:“明天是元旦,菜一定贵,路还不好走,拉菜的车进不来!得了吧,我们都卖了快六年的菜了,明天我们也歇歇,逛逛商场,过一个新年!”岳红点点头,眼睛亮亮的,看着丈夫说:“你也买个手机,联系都方便!”

格格没有去幼儿园,木子让她睡到八点,才叫醒她,格格让妈妈穿好衣服,忽然看见窗外的大雪,高兴地说:“堆雪人!堆雪人!”木子笑了,说:“先吃饭,然后我们出去堆雪人!”格格听话的点点头。

父亲的病还没有结果,大哥很忙,没有时间去省城,而晏子初一天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也有些指望不上。木子想自己去,又有孩子跟着,木子想想心都烦。还好,父亲吃了一些药,精神状态好多了,烟酒都戒了,每天陪妈妈看电视,闲聊这些儿女们。大哥两口子忙着站柜台,自己的儿子小浩都交给庄兰父母管了。二哥在南方,至今未婚,回家也仅仅是过年那几天。女儿木子因为孩子小,一直在家,晏子初倒还可以,在外面混得不错。老两口感叹说,还是念书好,可以出人头地,自己的三个儿女,也就是老二念的书多了,木子原本可以念好大学的,都是家穷给耽搁了。

正说时,木子来电话,问明天是元旦吃些什么,妈妈说不用她管了,家里早准备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