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2018-04-15 作者: 王宗仁
第二十八节

金振中营长心中还一件事放心不下:

铁路桥东头的我军阵地是日军望眼欲穿的目标,也是中**队守卫的重点地段。排长李毅岑带领全排士兵守卫在那里。金营长把李毅岑排放在桥头是经过慎重考虑后的最佳选择。绝对放心。

在一木清直率领第三大队主力排成四路纵队凶神一般向回龙庙及铁路桥发起进攻时,金营长的心活泛了一下,生出一个问号:

“李排长他们能顶得住这伙土匪吗?”

他没有再往下想,也没有犹豫,像山洪下来之前加固堤坝一样,派去一个排协助李毅岑守桥。

这个排是从11连抽调来的,排长叫申仲明,是个说话声音如洪钟、走路能带起一阵风的角色,说一句话地上就能砸个坑。

金营长用战前动员时的那种口气和申仲明说话:“从现在起,李排长的任务就是你的任务,你们要并肩作战,日军从哪里扑上来,你们把它在哪里消灭掉。记住,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是!营长请放心,我们一定狠狠地回击来犯的侵略者。”

震撼天宇的声音。

申排长带着小分队穿过敌人的火力网,迅速赶到桥头阵地。

一个战士在行进途中倒下。日军已经发现了这支增援部队,恨不得一口把它吃掉。

来不及掩埋自己的战友,只能踏着他发烫的身躯铺平的通往前沿阵地的路,义无反顾地冲锋!

申仲明站在桥头一处隐蔽的地方,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此刻,牺牲了的战友那还没有冷却的热血在他的周身流淌,冲击着他的脑门和胸膛,唤醒着一个中国士兵不应该死去的良知。

申排长望着永定河中倒映着的幽幽山影,耳畔不时滑过的流弹声竟像小琴弦一样拨动了他的心。他回忆起了生命里令他永远心花怒放的事情……

那个深冬,春风流火,一夜间融化了千山雪。

申仲明加入了中国**。

这是1935年。当然是秘密地入党了。

从那一刻起,他有了新的血液,有了新的追求。入党介绍人这样对他说:从现在开始你是个全新的人。

但是,他仍然是国民党29军的一名排长。这个既合法又不合法的职务虽然使他连走路都小心翼翼地担心踩死了蚂蚁,却也使他“合法”地做了大量的抗日工作。他鼓动他的士兵和战友要毫不怜惜生命地为民族的生存而抵御日寇的侵略。他对他们说:

“热血男儿,在这连我们的父老乡亲们眼看就要变成亡国奴的关键时刻,如果都不能站出来夺过鬼子手中的枪,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话是不是说得露了点?有些人用诧异的目光打量他。这些人也许会想:这个人怎么啦,一天老是宣传打鬼子,他的嘴为什么就不停会儿喝口水呢?

申仲明当然会在这些疑虑的目光中变得谨慎一些。不过有一点那是肯定的:他不会放弃宣传抗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个**员!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申仲明的鼓动和带动下,29军的不少士兵成为抗日的积极分子,在当时或以后都是国民党军队中抗日的中坚力量。

……

今夜,日军在中国的卢沟桥上挑衅闹事。

他站在桥头,是守卫大桥的第一哨兵。他的身后还有许多战友,他一点也不孤立。这儿有一道铜墙铁壁。

面对冻土,他的心被7月黎明的野火烤热。

黎明鸟的叫声戛然而止。

从回龙庙方向走来一队日军,直逼桥头。

申仲明大声喝道:“站住!”

日军趾高气扬,依旧前行。

申拉开了枪栓:“什么人?不许动!”

吼雷一般的喝令,日军被镇住了。

从日军队列里走出一个人,显然是他们的长官了,他向中方提出:要到中国驻军阵地搜寻失踪的一名士兵。

申仲明回答:这里是中**营,我们没有见过日军士兵。

那日本长官不理申的答话,往前走来……

申:“我已经说过了,这儿是中国的军营不许任何人来搜查。”

日:“谁规定的?你们绑架了我们的士兵,没有权利讲什么不让搜查的规定。”

他手舞足蹈,怪声怪气地吼着,却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随着他这旱蛙似的喊叫,本来站在10米开外的那队日军也冲了上来。

申仲明和他的排的士兵岿然不动地立在营门口。

日军无法超越,被迫停步。

申仲明警告敌人:你们再朝前跨一步就闯入了军事禁区,一切后果由你们自负!

短暂的对峙、沉默。也许只有10秒钟、20秒钟,也许还不到……开枪了!这是日军侵犯中国领土的枪声。

桥头一片正义与邪恶交织在一起的枪声、硝烟……互相厮斗着,互相吞噬着!

只要海活着,大山就不会死。

申仲明和全排士兵始终紧守营门,不许日军前进半步。申指挥大家到一个工事里,占着这有利地形向日军射击。他以一棵树杆作掩护,狠狠地揍着冲上来的鬼子……

就在这时候,那个日军的长官喊了一声什么口令,鬼子们的所有枪口都转来集中对申仲明,一排火舌喷吐出来,像无数条火龙,扑向那棵大树……

申仲明中弹,倒下。

大树杆上留下点点露着惨白木质的弹洞。

地上一片血迹……

申仲明牺牲了!

他身体周围的血迹渐大,变黑……

永定河溶进了新的生命和血!

申仲明去得太快了,他没有留下一句话。他牺牲时手臂还指着桥头的方向,那是告诉战友:要保卫这座桥!

日军还在强攻卢沟桥。

大树前的那滩血,点燃了冬天徐徐升起的朝霞,这是雨后的朝霞,缕缕硝烟映衬得它更加鲜亮,绚丽。

李毅岑指挥着他的排、还有申仲明排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名士兵,继续在桥头战斗。

血海。怒涛。

卢沟桥头的自卫反击战始终是一次强与弱的较量。

敌人的人数三倍于我方,敌人还有六挺机关枪,这是李排长根本无法拥有的。

敌人像羊群一样冲上了阵地,犹如刚刚出山谷的洪水。即使有一座堤坝,并不可能拦住每一次山洪的冲击。当李排长和他的战友们击退了敌人的几次进攻后,在几乎弹尽粮绝的困境中,不得不端起刺刀,冲进敌群……

阵地上丢下敌人一片尸体……

黑沉沉的夜幕被枪声震得一颤一抖。

这样的夜,再红的血也会变淡。

人血不是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