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

2014-08-14 作者: 侯发山
有病

去年夏天,在我工作的那家医院,有两个病人引起了我的注意。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医院的高干病房里,住着一位83岁的老人。高干病房里的设施跟三星级宾馆的标准房间差不多,有沙发电视空调独立卫生间什么的,病人一个床位,陪护一个床位……总之,条件相当好。老人是一位离退休干部,两年前因中风住进来的。虽然经过各种仪器与药物的治疗,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老人始终处于昏迷状态,跟植物人差不多。老人的两鬓稀疏,颧骨高耸,面孔清瘦,没有一点光泽……完全处于灯油点尽、已届弥留的状态,只有口鼻还能呼出游丝样的气息。如果没有先进仪器和进口药物的作用,恐怕早就到阎王爷那儿去报到了。

老人是公费医疗,因此他的家人是不用担心医疗费的。他们不知道,在这两年时间内,为老人治病,累计各种费用已达300多万元。在药房里,我从药费清单上看出,其中“美多巴”627盒,如按正常剂量服用,可以每天不间断地吃22740天,62.3年;拜糖平857盒,可连续服用8570天,23.5年;有一个月时间里,医院给老人输入各种液体1吨多。输入液体总量最多的一天将近170公斤,相当于一名正常成年男性体重的两倍;医院在48小时内给老人做了43次血气分析……当然,掏钱的是国家,没有人来查这个账目的。

高干病房的隔壁是一个有着四个床位的普通病房,陪护病人的家属累了,只能倚着个凳子伏在床帮上打个盹……其中靠门口的那个床位,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患的是脑积水。由于家里穷没钱治疗,只能天天输液维持病情,小男孩的手背上布满了针孔,而且开始发黑。有一天,我随着主治大夫去查房,当着主治大夫的面,我忍不住鼓起勇气说道这种病光输液会行?主治大夫不满地看了我一眼,冷冷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但我们医院的规矩你不是不知道。我尴尬着没了下文。待主治大夫走后,我着急地交代小男孩的父亲,让他赶快去筹钱。小男孩的父亲愁眉苦脸地说,为了给孩子筹集医药费,他们一家把值点钱的家当全卖了,新建的房子也抵押出去。我叹口气,说如果再不采取其他措施,小男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小男孩的父亲说这我知道,输液也只是暂时维持,起不到治疗作用。家里有钱就输一天液,没钱了就不输,只能等死……说着,小男孩的父亲已经泣不成声了。据小男孩的父亲介绍,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村民眼里也是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们一家已经花了五千多元了,而且亲戚邻居基本上都借过一遍。他又不能外出打工赚钱,家里的重担全落到了妻子身上,而妻子又于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一刻也不能离开,他家里没有其它任何经济来源。有时,小男孩疼痛难忍,他的父亲只好用绳子捆住他的手脚……小男孩很乖,看到父亲愁得直揪头发,说爸,咱回家吧,我不看病了。小男孩的父亲扭过头去,眼里的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我从主治大夫那里了解到,要完全治好小男孩这个病,初步估计整个医疗费用需要两万元,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忽然想起我的一个远房侄子在市报社工作,如果能把小男孩的情况在报纸上呼吁一下,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献出一点爱心,给这个已经山穷水尽的家庭一点帮助,小男孩不就有救了?

第二天我请了个假,等我把侄子叫来时,小男孩被推到了太平间——因无钱医治,主治大夫不给开药,他已经死了。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那个死去的小男孩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那个84岁的老人还在医院的高干病房里住着,有先进仪器和进口药物在维持他的生命,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生命危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