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

2017-06-18 作者: 千秋风少
第189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

开国是大事,庆典是门面工程,是向社会各方展现自我,当然更是大事。

为了搞好开国大典,蔡邕和田畴可是忙死了,宋姬和苏婉也是忙前忙后,各项准备工作终于完成,那些邀请的客人和沒邀请却主动前來的客人也都到了,万事俱备,就等着那激动人心的日子的到來。

乌桓建国得天独厚,庆典这天连老天爷都跑來帮忙,阳光明媚,几丝淡淡云朵在天空中飘來飘去,微风习习,很是凉爽。

庆典仪式被安排在王宫前大广场,來了许多百姓,当然,他们都是站在远处观礼,郑羽所控制之各地方官府都派來代表,其中包括高句丽、原扶余、挹娄和沃沮等地知名士子、豪门富户,地方乡绅等。

也因此,整个庆典被推迟了三个月,至八月份才正式举行。

参加的人都有一万多了,加上当地百姓,广场上人山人海,这种做法等于是开历史先河,与此同时,郑羽还加上后世阅兵这个超级元素,使得整个庆典可看性明显增强,为此,众人都在好奇等待着。

王宫边上搭起巨大台子,当日,各主要贵宾,郑羽一家子都早早登上台子,看着广场上的热闹景象,人人笑颜如花,心情振奋,仪式由蔡邕主持,他才高八斗,智冠天下,对宫廷礼仪十分熟悉,一番下來倒是有板有眼,既庄严又热闹,气氛热烈。

郑羽的娘子们站在后台,此时正交头接耳,神情好奇喜悦,台下嘉宾更是好奇,如此开国可谓旷古烁今,从沒见过,至于那些在远处的百姓,更是满脸兴奋,心说,啥时朝廷还让百姓参加开国庆典的,也只有郑羽大人才会如此亲民,故而,对郑羽和宋姬的拥护度和亲和度升至最高点,此时,他们心中自豪和荣誉感顿生。

第一个讲话的是刘虞大人,他代表朝廷和幽州牧,对乌桓开国给予高度赞扬,再次畅谈了他的怀柔政策和民族和解政策,此时,刘虞在这北方各州郡威望极高,他的怀柔政策深入外族心中,在他说话期间,不时出现欢呼声。

郑羽心想,这个时代沒有扩音设备,后方和远处的人估计是听不清了,刘虞倒是中气十足,嗓音洪亮,说话抑扬顿挫,很有演说才能。

接下來的仪式很有意思,中间摆着一张皇椅,宋姬端坐其中,接受各地官员和百姓跪拜,她虽是女子,这年代男尊女卑,可女王陛下还是要跪的,且宋姬才智高绝,在乌桓享有声誉,故而,大家倒也沒说什么,包括那些前來庆祝的宾客们,也长身而起向宋姬跪拜。

这时的宋姬是最美丽的,雍容华贵,不时带着淡淡笑容,如花姿容让天上太阳都稍稍逊色,郑羽和刘虞、蔡邕和苏婉、李姬等女都站在宋姬身后,作为见证人,好长一大排,不需跪拜的人都请到台子上,台下呼啦啦一大片,跪满一地,真是壮观。

仪式进行时间不长,最后是郑羽讲话,他欲起身时,苏婉拉了拉他手,小声说:“相公莫紧张,如往常般就行了,”

郑羽无奈说:“不紧张是假的,我长这么大就沒演讲过,现在这么多人听我说话,真是有些紧张了,”话虽如此说,但还是挺胸抬头迈步走到台前,脸上充满自信。

这事还要从蔡邕的讲演稿讲起,他为郑羽拟了个稿子,郑羽读了三天,愣是沒搞明白文章内容和要表达的意思,文章虽华丽,只是太高深了,真是太高深了,最终苏婉只好提建议,“相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些都是相公的子民,只要将心中话说出來就行,”

故而,他此时讲话竟是沒带讲演稿。

郑羽上了台前,边走边想,激动人心的话,蔡大人已讲过了,暖人心的话,刘虞大人也讲过了,他该讲什么,无非是表个态度而已,且他是监国又是女王的夫君,还是整个北地的实际控制者,在百姓中威望崇高,随便说上几句就成,关键是沒扩音设备,这后面远处的人,估计是听不清的。

站在前台,郑羽清了清嗓子,认真注视着台下,直到“嗡嗡”声完全停下,整个广场变得安静至极时,他才说:“乌桓立国是件大事,我要说的是,乌桓国将永为大汉属国,这点是不会改变的,也不能改变,长期以來,北方不断出现战争,百姓遭殃,地方糜烂,社会动荡,乌桓立国后,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今后这北方就不打仗了,沒人敢來招惹咱们,否则必让其灭亡,”

顿了顿,郑羽又说:“乌桓立国,以及随后将要开国的新高句丽王国,都负有同样使命,就是为大汉守边防,与外族和睦相处,让各族百姓安居乐业,……”

“乌桓立国是大汉之福,是中原百姓之福,是边疆各族人民之福,边疆各族人民与汉族百姓之间并沒本质差别,大家长期相处,如不是那些贵族统领们总是率部骚乱边防、抢夺财物,欺压百姓,就不会出现这么多人生悲剧,”

说这话时,他想到吕纤说过的那些悲惨故事,脸色变得严肃,他绝不会让其再次发生。

“从现在开始,无论是汉族百姓,还是乌桓、鲜卑、挹娄,扶余和高句丽等各族人民,都在女王统治之下,都是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有道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从此后,汉族百姓与边疆各族人民之间,就是兄弟关系了,必须和睦共处,真诚相待,……”

郑羽讲话不长,但很有气势,台前宾客们都起立欢呼,远处百姓更是大声欢叫,虽然他们并沒听清郑羽都说了些什么。

立国仪式和女王登基仪式就算是结束了,接下來是大家最好奇的阅兵礼。

这是郑羽的提议,说这样搞会更加热闹,也是对其他各族一种威慑,当然也是展现军队雄姿和风貌,从各部队抽调一万人,组成十个方阵,在广场上走一圈,就算是阅兵了,三个月的训练还是有效的,虽无法走正步,可毕竟此时代的人根本就沒见过阅兵式,故而,都充满新鲜和好奇,队伍走过时,得到百姓热烈欢呼。

“这是啸云的主意,有意思,真有意思,”刘虞笑着说。

此时,广场已被清理出來,宾客们都上了大台子,大家你一堆我一堆的观看着,倒也沒了此前的庄严肃穆,显得兴致勃勃。

“我只是出了个点子,具体还是由子义在负责,他很能干的,”郑羽说这话时,心中却在想,此时兵种少,部队还不懂走正步,威风不够,且此时的盔甲戎装,又是扛着冷兵器,自然好看度降低不少。

反正他也管不了这些,大家图个热闹就行,倒是军队走起方阵來,也有模有样,让从未见过阅兵式的这些宾客和百姓,都大呼过瘾,“威武,郑家军真的威武,难怪在辽东战役中会所向无敌,”曹操从远处挤过來认真说,刘备跟在他身后,不时对着方阵指指点点,“啸云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如此阅兵真是从未见过呢,”

一万人方阵走过,也花了不少时间,仪式终于结束。

回到王宫内,搞了一场内宴请尊贵客人,其中包括朝廷特使、刘虞和各地州牧,曹刘还沒资格参加这个宴席,宴席上,刘虞兴奋的说:“啸云,你说得真好,四海之内皆兄弟,这话真好,今后汉人与乌桓、鲜卑等其他塞外民族间,就是亲如兄弟般了,乌桓国的建立,须在民族和解和融合方面做最大努力,如此方可保江山长治久安,”

蔡邕接过话说:“乌桓也好,鲜卑也罢,今后在乌桓国内的都是百姓,故而,他们的某些习俗还是要尊重,不要强求之,加入汉人以自愿为原则,咱们要多做感化事宜,我汉民族上下数千年历史,这是最宝贵的遗产,可以文化统治之,统一之,数十年之后,方能将其完全融入汉族这个大家庭中,”

今日参加宴席的都是雅人,饮酒点到为止。

宴席中,刘虞再次畅谈了他的怀柔和民族和解政策,虽是老掉牙了,但郑羽还是得认真听,席散后回到内宫,苏婉、宋姬将他拉去询问,郑羽只好将宴席上的事说了一遍。

“刘虞大人要与岳父大人一起去勘察汉城选址,还有两个王宫的建设之事,他们也十分关注,有他们亲自把关,肯定能做得最好了,其后,刘大人还要去丸都、扶余和挹娄、沃沮等国考察,安抚百姓和地方乡绅,做民族融化事宜,”

苏婉却有些急迫的问:“都出來好几个月了,也不知蓟城如何了,现在婉儿是蓟城都督了,当多费心些才是,”

郑羽认真说:“朝廷特使三日后回程,我要亲自护卫他回到长安,唉,也该去给刘将军墓祭奠一番了,”说到刘将军,郑羽声音显得低沉,苏婉接过话说:“那咱们就三日后回蓟城,邹芳和邹圆以及其他众姐妹,后日就要上山修炼去了,此番就婉儿一人回蓟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