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阴谋诡计

2017-06-18 作者: 千秋风少
第198章 阴谋诡计

接着。三人又商议了许多事情。王华提出将任命郑羽的圣旨与任命吕布为将军的圣旨写到一起。让董卓看着办。同时。汉献帝还下了一道密旨。让郑羽率部接管皇宫守卫。

郑羽虽知这招走得有些急了。但还是接过密旨。心说这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他与吕布联合起來。长安城就等于是他的了。但郑羽还是提出。让汉献帝下一道圣旨给刘将军儿子刘政。让刘政立即率部回到京城。陪同郑羽一起拜祭刘将军。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刘将军为国捐躯。他的儿子理应得到朝廷的照顾。此时又有其父部将前來祭祀他父亲。刘政是唯一儿子。自应陪侍在身侧才是。当然。郑羽出此招。一者是挑战董卓权威。二则是不想刘和在前线出事。三则是看上刘和这支羽林骑了。

对郑羽來说。长安若加上刘政的一千羽林骑后。他连吕布都不再担心。必要时。他就让吴涛率五千神射营西渡黄河进入长安。到时实力大增。干脆就将长安给夺了。与董卓摆开架势。公开对战。

这件事的关键。还是要迫使董吕分裂。

在想明白这些关节后。郑羽振作精神。他建议献帝立即召王允、黄琬、士孙瑞、吕布等人前來廷议。让刘和立即前往传旨。须臾。这些大臣前來未央宫议事。汉献帝将他的想法与众人说了之后。立即得到大家赞同。

“啸云远道而來拜祭刘将军。刘政须在场尽将军儿子之孝道。这是礼节。”王允严肃说。他自然知这是郑羽的主张。也知汉献帝此举将会带來何种结果。但这是个契机。可以拉郑羽加入反对董卓。甚至是颠覆董卓政权的阵营中。

吕布心中虽觉突兀。但也想明白这肯定是郑羽主张了。关键是郑羽站在理上。他说不出反对意见。心中则是对董卓是否认可沒把握。他对董卓之权利欲望和滔天权势十分了解。士孙瑞和黄琬更是举双手赞成。

参与廷议的人在说到刘将军时。都是心生敬重。故而。召回刘政之事一致通过。献帝大喜。立即让内侍草拟圣旨。并将之送到太师府李儒处盖玉玺。李儒是董卓女婿。也是他的重要幕僚。此时正在太师府内。董卓出征后。太师府的一切就由他负责掌管和决策。

董卓从皇宫拿回玉玺后。就让李儒负责保管。并言明重要事宜要他亲自认可。一般内容由李儒把关即可。李儒见了这份圣旨。心中觉得突兀。想了一阵就知定是郑羽在捣鬼。但这事说得在理。他也提不出反对意见。只好在圣旨上盖上玉玺。送回皇宫办理。

献帝见盖着鲜红大印的圣旨。心中激动不已。是他第一次擅自主张写的圣旨。并得到太师府认可。虽这是郑羽主张。但他内心中还是觉得这是自己对董卓权威的第一次挑战。且取得成功了。

此时。他的小脸上露出笑容。兴奋之情难以抑制。

王允和黄琬、士孙瑞也是满脸激动。王允感叹说:“传国玉玺在洛阳时丢失。这枚玉玺是太师代为制作。说暂时放在太师府内。由李儒把关和保管。所有圣旨只能送到太师府内盖上玉玺后才能生效。”他认真向郑羽解释着当今朝廷的规矩。

说起这些事。其他几人也是面现惆怅之色。

献帝顾不得这些事。对他來说有了第一次。今后就会有第二次。故而。立即让王允派人快马前往洛阳向董卓传旨。且说董卓看到这份圣旨。心中骂娘不已。但他确实提不出反对意见。只好让刘政立即率部启程回长安。此是后话。

廷议散去。郑羽与王允、吕布、黄琬和士孙瑞等人离开王宫。出宫门后。大家各自散去。郑羽登上王允马车准备回到王允府邸。

马车上。王允严肃说:“刘将军于国有大功。其子必须得到朝廷关照和庇护。估计董卓也说不出什么。一旦刘和之一千羽林骑回到长安。啸云可设法让他驻防城内。必要时将之加入皇宫守卫。对陛下安全是有好处的。”

郑羽自然知道王允话中意思。但他心知此时急不得。否则定会出事。故而只好说:“此事牵一发动全身啊。董卓大军在外。吕布态度不明。且董卓在长安城内还有五千兵力把守皇宫。一旦出错。必是人头落地的结局。”

对军事行动。郑羽的思虑要比王允成熟得多。故而。他不再敢吭半句。刚回到王府不久。王允就得到报告称快骑已派出。三日后董卓就可收到圣旨。估计七至八日就能收到回信。

刘政能否及时回來。就看这段时间董卓的态度了。

王允心中有话。但他与郑羽之间关系还不够深。彼此间说话都是点到为止。回到王允府邸。郑羽直接进了后院。躲在书房里想事。对他來说。是该将前來长安的任务思虑清楚的时候了。

在历史中。王允在与黄琬、士孙瑞和吕布等人密谋杀死董卓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王允得手后。骄傲自满。加上气量狭小。未能维持住关中局势。不到一个月。董卓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王允。控制了东汉政权。

这些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由于郑羽到來。长安局势肯定会发生变化。今后如何发展很难评估。但王允此人在当权后的性格也彻底暴露。加上吕布有勇无谋。郑羽觉得这些人很难成事。故而只能是互相利用而已。

长安局势复杂。如何在这种复杂诡异的局势中获得最大利益。且能将汉献帝带走。确实是考验郑羽智慧的时候了。

貂蝉走了进來。亲自为他泡茶。坐在郑羽身边与他默默相对。也不说话。

“你心中有事。”郑羽关心问。

貂蝉点点头。又摇摇头说:“不知董卓是否会尽快回京。”这话意思很明显。就是董卓回京之时。也是她与郑羽缘分到头的时候了。故而。心中惴惴不安。

对此。郑羽只能无奈摇头。貂蝉的使命是注定的。对郑羽來说。长安之事却是须王允和吕布的配合。当然是希望他们刺杀董卓能够成功。且貂蝉意志坚定。估计沒法让她改变想法的。

只是让郑羽憋屈是。虽然貂蝉每次都是说。这是给董卓和吕布戴绿帽子。可换个角度说。等于是郑羽的女人被董卓和吕布给泡了。故而心中不爽。但也无可奈何。

“前线战事吃紧。估计短期内是回不來的。反正咱们是兵來将挡水來土掩。假如董卓真回到京城。自然有法子对付他。”郑羽无奈说。

“都督大人。貂蝉想忘了自己。”她说忘了自己。就是疯狂与他做夫妻之事。那刻。她真是彻底忘我了。

两人从下午至晚上就沒出过房间。连晚餐都是在卧房里吃的。

次日。郑羽主动前往吕布府邸。吕布见郑羽來访。连忙热情将他迎入客堂内。又让下人送上茶來。接着斥退左右。笑着说:“啸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前來奉先府邸。肯定是有事了。说吧。你我之间可无话不说的。”

郑羽一边喝茶一边“呵呵”笑了起來。心说。吕布还有这一面。真是好笑。接着。他将献帝有意让他当奋威将军之事说了一遍。“奉先。这可是位列三公啊。献帝说。吕奉先守卫京城。劳苦功高。非如此无以表彰奉先为大汉朝廷所立下的大功劳。”

这纯属屁话。吕布是什么人。郑羽自然清楚。一番恭维。加上奋威将军这个超级馅饼。对吕布來说等于是一步登天。故而。满脸都笑开了花。“谢谢陛下恩典。只是不知董太师是否同意。”

“这是陛下旨意。他让啸云前來与奉先相商。当然。太师那一关还是要过的。但献帝是大汉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剩下的事是让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來考虑了。当然。啸云也有私心。陛下说。我打下大片江山。对国家有大功。要表彰呢。唉。咱们现在是同病相怜。陛下虽有旨意。但要如何变成咱们的功劳。可是要认真可虑啊。咱们当兵打仗。为的就是光耀门庭。封官进爵。可连皇帝都答应了。咱们还拿不到这些官爵。岂不羞煞咱们这些军人。”

郑羽的一番话很有煽动性。也挠到了吕布的痒痒处。

吕布并沒多想。而是神情坚定的说:“啸云说得对。咱们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加官进爵。现在是皇帝主动提出。假如还达不成目的。岂不委屈这丈八之躯。呵呵。啸云是封侯。奉先是封帅了。”

“此事有两关要过。一是朝臣廷议。此事由啸云來做工作;二是董太师这一关。困难会大些。按照朝廷规矩。奋威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差不多与太师平起平坐了。故而。奉先要有心理准备啊。依啸云看。太师同意的可能性要小些。或许同意啸云为建安侯的可能性还大些呢。毕竟我这是虚职。无关痛痒的。”

吕布想了一阵。脸色变得阴沉起來。

郑羽见他神色不定。心中暗喜。接着说:“既然咱们共同谋官谋爵。此事就捆绑起來处置吧。假如太师不同意升奉先为奋威将军。啸云也放弃建安侯的爵位。”

郑羽的话十分真诚。让吕布感动。他说:“谢谢啸云了。人多力量大。咱们两人合在一起。估计太师会同意的。总之。事在人为。”

郑羽提醒说:“还是要小心些。若把握不大时。咱们就不提。升官进爵虽然重要。但脑袋安全更重要。否则。咱们脑袋丢了。其他都是浮云。”

从吕布府邸出來时。郑羽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