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丽的大石头乡

2018-04-15 作者: 彭行勃风
第三章美丽的大石头乡

李文化两口子,来接范文喜,到自个家里生活的这天。Www.Pinwenba.Com 吧

范爹(即范来平)一家人,因没有提前收到,李文化要来自家里,学雷锋的信息。所以,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家业已习惯的农家生活,作息着,一天的活动。

范爹两口子早晨,早起床后。先是,窝在狭小的厨房里,熬了一锅红薯玉米粥。

等饭做好后,又忙着,到村边的荒沟土岭上,割了一堆猪草。

赶着范爹范妈,各自扛着一大捆猪草,背回自家的小院时。小范文喜,还在家里的木头床上,梦孙悟空呢!

昨天,范爹瞅着大石头乡,又临闹集。就琢磨着,将自家六个老母鸡,在半个月内,积攒下的几十个鸡蛋。送到集市上,去换钱。

注意打定后,范爹就背上装鸡蛋的小竹背篓。牵着儿子范文喜,去了大石头乡街道。

大石头乡,一面靠山,其余三面,皆朝平原。

平原内,满是肥沃的稻田。每到春秋两季,这里,总是处处展现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要不是?被文革人为性打击了发展的积极性。大石头乡还会,将延续了上千年的地灵人杰优势,可持续保持下去。

在大石头乡高龄老人们的记忆里,有史以来,本地,不仅在经济上,比外头镇子要发达。在人才方面,也出了不少的秀才及进士。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人杰地灵之宝地。

到了民国时代,虽说,国内大范围情况,并不稳定。但大的战火,并没有殃及到,这一方小天地中。

一乡民众们,依然,能在安逸中,享受平静生活。

倒是本乡内,有些不安于悠闲的愤青们,愿意外出打拼,以开阔自己的生活。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那种,内战外战混战成一团的乱世中。竟然,没有丢掉性命。反而是,都在不同的阵营里,混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于是,就有,那么几个人。在国民政府里,干到了将军级的地位。

只可惜,那个蒋独裁的大陆政权,没多久就垮了台。他们这些,满脑子还残存有愚忠的人,无奈之下,也一股脑,随去了那个小岛。

不过,现在,他们的后人们在小岛上,生活得,比大石头乡里,任何一个现在人,要幸福。

这种幸福,从他们回乡后的精神状态中,就可以看得出。阔绰的出手,饱满结实的身躯。足以证明,这些已经挂上台湾标记的亲人们,生活水平不低。

所以,大石头乡的老人们,一提起,当年出去打拼的这几个人。言语间,就不由得,流露出羡慕。

当年,老蒋兵败如山倒后,如丧家犬一般,溜到台湾。多数人,都认为,他的朝代气数已尽。

那个小岛,被拿下,应是早晚的事情。并没有想到,历史会有这么多的意外变故。当然,一切巨变,是在老蒋死后,才产生。

现在的台湾政权,虽说地小人寡,但民众的生活水准,已达欧美的世界标准。人生活的目标,无非就是,去追求这种幸福生活。

既然,幸福指标,已经到手。也就没有人,去在乎,国家的大小之别了。

大石头乡里,当年,一起去打拼社会的那批人中。还有几个人,受了**的影响,加入了**阵营。

毕竟,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比较混蛋。不由人不去反对它。

虽说,他们从大石头乡走出去的时候,还是一群穷小子。只是,空抱着平等自由思想。但没有想到,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政权,简直就是纸糊的统治。

实在经不起,**人的三敲两击。才上台三十几年,就垮得,一塌糊涂。

政权易手后,那几个大石头乡人,因帮着**,打下了江山,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

从而,坐上了,国民党人曾盘踞过的权位。转眼间,他们就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混成了,炙手可热的新一代权贵。

消息传到大石头乡,老乡们,同样睁大了羡慕的眼睛。且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只夸他们这批人,有眼光。把人生的荣辱之宝,压在了**阵营里,只能说,属于聪明人。

只是,一头钻进国民党阵营里,那几个大石头乡人。因为政权垮台,不得不,逃到台湾,

此时,他们的狼狈相。倒成了,自己老乡们,讥讽和嘲弄的反面材料。

虽说,他们的后代们,现在的生活,令人羡慕。并在,可持续稳定发展状态中。但这些事情,毕竟是后话。

当年,大石头乡里,老乡们的眼睛,都盯着他们前辈们的业绩,来作比较。

按说,一乡之地,出了王侯将相。自古以来,就是该处的绝好福音。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可以,让乡亲们,找到有别于以前的感觉和收获。

所以,刚解放时,大石头乡的民众们,自然,就很传统地,在内心里。对那几位,已在京城里,作了**大官的老乡们。充满了,幸福的期冀。

可是,事与愿违。大石头乡的乡亲们,没有盼到,当了大官的老乡,回到家乡里,来一番,省亲答谢的幸福赐予。倒是,在大跃进的口号声中,踏入了人间地狱。

那年,大跃进造成的饥荒。让大石头乡的乡亲们,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亲人们。

因此,现在的老年人,一提起,那年月的饥荒。不由自主,在言语中,就揉进了,对大官老乡们的哀怨。

于是,每当大家在一起,谈起了他们时。就会有人说:“他们当了那么大的官,自己家乡人,都饿死人了!竟然,还无动于衷!也不回来看看,帮助解决困难。真是绝情!”

也有人,替他们辩护说:“人家,那叫不徇私情。听说!只要,当了**高官的人,都会将全国民众们,装在自己心里。所以,哪能?为一己之私,而损天下公呢!”

听了此种话语,大石头乡,淳朴厚道的民众们。倒是,为自己的私心,而生出惭愧。

惭愧之余,他们也只能,将自己所受的伤害,打掉牙往肚里吞。转而埋怨自己,只配当贱民。

只是在以后,听去过外地的乡亲们,私下里传说,外地人生活的状况后。才知道,原来,外地同自己家乡,一样的倒霉。

都被大跃进,拖垮了经济基础,而死掉了不少的生命。

听到这样的传闻,多了后。大石头乡的老乡们,在相互间的谈论中,对那几个大官老乡,就多了层纳闷和愤懑。

有人就说:“咱们那几个,当了**大官的老乡们。不就是?为了优先关心外地人,而舍弃自己的家乡人。怎么?被关心的外地人,也会像咱们一样,因为无助而饿死。他们这帮当大官的人,究竟?在关心照顾谁呢!”

听了这样的话语,大伙儿虽然,不愿将大官老乡们,往自私方面去想。但委实,又找不出解释的理由。

诚然,他们的大脑,确实,也想不出。大官老乡们,究竟?为谁服务!

从此,大石头乡的老乡们,再也不愿,在人前,提起那几个大官老乡们了。都想抹去,曾经,投射在他们身上的一切愿景。

大跃进刚过去,又一场大混乱,紧接着登场了。

整治正常人性为目标的文革,来临了。彻底崩溃了,大石头乡人的人性与思维底线。许多人,品尝到了,生不如死的极度折磨。

于是,经历了,这么多曲折磨难的大石头乡人。彻底,对那几位,当了**大官的老乡们,失望了。

接着,心里面,又涌起了,对他们无比的愤怒:“他们怎么当的官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