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回城21

2018-04-15 作者: 彭行勃风
第八十二章 回城21

李文化怀抱着外甥,跟着人流下车,何婷自然跟在丈夫身后,虽说她坐在丈夫座位外面,按说应该走在李文化前面,但丈夫抱着一个负担,让她面子上下不去,只好让着丈夫走前面。Www.Pinwenba.Com 吧

何婷走在后面,好似丈夫身边保镖断后,很多领导人喜欢女人从事保卫工作,女人心细,可以快速洞察潜在威胁。

不过现在丈夫身上已经没有值得看护的钱财,何婷跟在李文化身后不需要浪费精力,任凭贼混们下手,却无财可发。

假如有人要对丈夫身体下手,玩类似于廖仲恺或者宋教仁行为,何婷压根就是摆设,至多在行凶者逃离后张开嘴大哭大叫,以期获得帮助。

李文化抱着范文喜快到车门口时,怀中的小家伙突然扭着身子嚷到:“舅舅!咱们公鸡没带。”

范文喜在家里喜欢两只大公鸡,想到鸡,他幼小脑袋里只有大公鸡,母鸡也是大公鸡,李文芳这次送给弟弟一家人是两只下蛋母鸡,虽说心疼母鸡能下蛋,却要送到弟弟一家餐桌上,但李文芳打心里愿意。

鸡再值钱,还是动物,不能和人比,况且送给形若自己的弟弟,李文芳喜欢弟弟接受自己奉献,就像弟弟小时侯一样,凡事依着她,处处体现姐姐的责任心。

她知道母鸡滋补人,弟弟两口子都是知识人,费脑操心事情多,刚好用母鸡炖汤清心养神,作为知识程度不高的农村人,发自心里崇拜知识人,总觉得他们就和神一样法力无边,只需动动脑袋,就能创造美好生活。

要是换了丈夫范爹独立操作弟弟的礼物事宜,即便照常送鸡,一定是两只大公鸡,说不定还是一只公鸡,家里只有两只大公鸡,还想留下一直配种,以便来年孵化小鸡使用。

母鸡能下蛋,范爹也舍不得送,但又不能不送,只好送一只母鸡,单只鸡不吉顺,范爹就会多抓几只鸭子顶替短缺的鸡。

农村里长期以来总认为,鸭子不如鸡子贵重,所以多数家庭并不在乎鸭子,只是一味器重鸡子,人际迎来送往中,鸡子系列食物总是饭桌上重头戏。

听到范文喜提起鸡,李文化来不及细辩公鸡与母鸡,本能上回头看看曾经的座位,倒是走在身后的何婷反应快,经过丈夫提醒,她决定照顾丈夫感觉走,丈夫手中的权杖远比吃食重要,何况只是普通几只鸡鸭?

她忙瞪范文喜一眼,不悦道:“那有什么公鸡?下车了才可以看见。”

说完,她怕范文喜孩子脾气上来,一定要刨根问底,引起周围人关注,自己和丈夫很难圆场,碰到热心人,恰好又是贼混们下手时的目击人,这事情还真得闹大,不管追不追回来那些土货,肯定丈夫不高兴。

于是,她跟着又安慰范文喜:“儿子!公鸡在家里,等你回到家,大公鸡一定在门口欢迎你。”

范文喜高兴了,觉得又可以追着大公鸡玩赛跑,在自个家里,他就喜欢追着鸡鸭玩,尤其爱和两只大公鸡逗乐,好几次惹恼了大公鸡,差点被公鸡尖尖嘴叮住。

也许大公鸡感恩于李文芳辛苦养育之情,在即将咬住范文喜的皮肤时停止行动,显示自己知恩图报的本能感情。

大公鸡不咬范文喜,让小家伙自认为厉害,大公鸡都怕他,却不知离开父母的恩护,什么动物都会欺负他,幼小的孩子,还不知大人的舐犊之情,更不懂得感恩回报,只有当他大脑成熟后,有一定社会颠簸经验时,范文喜才可能体会到父爱与母爱的真谛。

听舅母说大公鸡在家里,范文喜高兴之余,小小脑袋却不解:“大公鸡怎么会飞呢?似乎一起上的车,现在不见了,舅母说在家里,一定是先飞回家了,大公鸡长着很长的翅膀,自己在家里都见过它们从树上飞下来,或者飞上树。”

小孩肚子里有疑问总想说出来,于是,范文喜张嘴想问大公鸡是怎样飞走的,却不能用语言有效表达出他的疑问,没上过学的孩子缺少语言表达逻辑,即便心里有疑问,要准确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却是不易。

所以,范文喜张了张嘴,愣是没说出话,虽说有点急,拼命鼓着嘴想说话,但说不出一个字,只好在喉咙里哼哼唧唧,何婷听见,以为他坐车烦恼,心情不好,忙指着周围新鲜街景说给他。

三人很快下了车,李文化长出一口气,总算逃离令他憋闷的大客车,要是没有这段被偷插曲,或许心情会好点,说不定转身冲大客车说声亲爱再见之类的开心话。

他想放下怀中范文喜,让他自己走,就问他:“你想下来吗?”

实际上,他觉得这样的话有些徒劳,孩子什么都不懂,只会顺着自己的本能感觉往下走,很多时候需要家长强力去指导,一昧心思只听孩子意见,等于推孩子进火坑。

李文化道德学研究太深,人人平等观念深入他心,即便面对孩子,他本能中也想发挥孔子精神到彻底,所以,他宁愿听听范文喜的想法。

再说范文喜不是亲生儿子李双双,是他的亲外甥,假如有点对不住外甥的话,就是亵渎姐弟情深的真挚,他宁愿对待自己儿子残酷点,讲究绝对领导,也不愿让姐姐的儿子心有不满。

学做孔子的人,自古以来都是吃苦在前,享乐拖后,宁愿舍身面对残酷,留下安宁于众人,要求身边亲近人的标准高,没有头脑还不能吃苦的人很难与这样人相处。

由于不同时代的社会氛围不一样,孔子类型人物总是在孤独中徘徊,表面上似乎没有啥朋友,如若能安静慎独下去,一定是流芳百世的标准人选。

实际上,自古以来的真正伟人,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孤独中度过,那些总生活在繁华热闹人海中的名人,并不是真正内涵人物,只是一种社会氛围下的托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