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主任借助常到林云天拜访的时机,一眼就吃定了林林,他没话找话与林林套近乎,那时林林已经大学毕业,全靠老爸一张老脸换来毕业证,否则,林林准在大学里呆一辈子,总是多门学科不及格,没有关系很难摆平大学里貌似严谨的教授导师们。
学校里风气比起社会上强不到多少,只是一张读书育人的面子,让许多不善于做孔子的教育人公开处不得不夹起尾巴谈正气,私下里却尽情放纵自己过分的私欲。
虽说康生精神影响学校风气,尤其是大学风范早已被康生的邪恶人性勾引到物欲深渊中,但不能一棍子全打在他与他的系统身上,人性中的恶本能促使一些人只为满足物欲却不在乎他人的正常权益,学校里只要有不自觉之人,纵使康生是雷锋焦裕禄式人物也白搭,并不能感化大家去学雷锋。
当然,光奉献不索取的雷锋有点走极端,直白说,雷锋精神就是一种精神病,不按经济市场规律去行事,自然唤不起大多数人的响应。
现实生活中,任谁也别强求获得雷锋式关心,只要本份做人,踏实学习工作,就是绝对的好人,对于那些不按规矩生活的人,强化监管是帮助他们走对人生的唯一手段。
所以说,单从人性接近兽性的本能观点看,世上本没有天生的好人,只是后天的教育和监管,才让一部分人成为自觉的好人物。
王爱英初始见到潘主任印象不好,虽说他长得有些男人样,但说话里的虚伪成分过重,不像自家丈夫那样实诚,咋看不像好人。
王爱英虽然自私,但在一身正气丈夫熏陶下,单从面子上就硬不下心肠自私过度,因此看见表现不好的人,打心里还是忌讳。
只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大,通过时间磨合,财大气粗的潘主任凭借物欲潜力慢慢改变了王爱英的印象,让她觉得他就是天下最可爱的人。
儿子林林爱花钱,仅凭清廉丈夫一点工资收入,就是全家人不吃不喝,也不够林林花销,好在权力的跟屁虫多,愿意物质马屁林云天的人都有挣大钱的路数。
王爱英心里羡慕这样能挣钱的人,远比丈夫空抱一身权力实惠,起码眼前看得见的花销不发愁,站在物欲角度上,人要是没有花不完的钱只能算白活一世。
她知道丈夫脾气,不敢当面与潘主任钱来钱往,只有背着丈夫接受潘主任奉上的大把钞票,两人的来往有点地下工作味道,当然,就他们行为来讲,更像是做贼。
不过,时间长了后,王爱英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没钱了就找潘主任要,反正她张嘴,潘主任没有拒绝过一次,全凭林云天的面子,林云天的面子就是手中权力与他的革命背景。
林林大学毕业,本来准备到政府基层锻炼一番,但林林苦于衙门麻烦,年轻人并不全是喜欢当官耍派头,许多娃子们情愿钻进钱海里尽情享受生活,也不愿钻进官海中勾心斗角,林林就属于胸无政治的生活人,他只想快乐人生。
知道儿子不擅长官场活动,林云天看他小子也不是做官材料,将来做了官也只会折杀林家官风,糟蹋光他一辈子创造出的清廉形象更不划算。
通过王爱英,潘主任拉拢上林林,知道这个孩子脾气直,通过交往,更明白林林脑袋发育慢,压根不懂现实社会中的苦与辣,纯粹温室中长大的弱不禁风。
当然,林林除了脑袋不开窍外,身体很强健,不属于体力弱势人,他爱打篮球,仅靠篮球运动足以练就他一身好肌肉,林林爱上篮球还有另外一层深意,从初中到大学,林林总觉得学校里的漂亮女生喜欢看篮球,通过观察,小美女们更喜欢篮球学生们矫健敏捷的身架子。
有着篮球衬托,男孩子长相差点似乎可以原谅,不像那些永远走不出教室门的男学生们,即便貌似潘安,却很难勾起聪明漂亮女生们的心情,主要是男孩子们长期伏案苦读,导致身体发育完全走形,缺乏动感魄力。
看来,女人就是一颗跳动的篮球,全靠娴熟掌握篮球技巧的男人去开发。
于是,林林疯一般爱上了篮球,不!准确讲,他找到了击破漂亮女人心的杀手锏,为了青春的爱,主要是满足年轻身体内春动的生理**,林林需要奋起努力打篮球。
林林通过篮球吸引并且勾引了很多漂亮女生,从初中到大学,无数女孩子愿意为他奉献一切,当然,学生妹们只有身体本钱,多数没有房子和票子,纵使有几个家境不错的女孩子,甚至超过林林的家庭背景,却不屑于和林林深层次交往,责怪林林太高傲,让她们同样高贵的心态受不了。
林林就是太喜欢女孩子才转移了他的学习兴趣,致使他不能从书本中获取别样乐趣与权财之道,好在他有个权力爸爸,能为他撑起一片生活天空。
当然,畏缩在爸爸身子下吃口饭没问题,只是饭菜档次比较低,仅仅满足于温饱,碰上林云天这样讲原则的爸爸,林林只能自叹投错了胎,远没有几个要好哥们的爸爸尺度宽。
他的几个哥们家庭如同他家一样,多少有点革命背景,家里面不是爸爸就是母亲拥有一定权力地位,只是他们的父母没有林林父亲这样古板,都将钱权含在嘴中藏于心中,生怕谁会抢走一样小心。
他们不像林云天,只爱权不爱财色,这样的权力者活得莫名其妙,还不如下到农村当农民,直接断了钱路色径,专心于土地里找罪受。
大家都知道农村劳动累,并且脏,任谁也不愿意待在农村里土地一生,稍稍有点文化的人更是挤破脑袋钻城市,只为那里的水泥街道干净平整,却没有坎坷泥土那般令人龌龊。
于是,多数人宁愿挤在脏乱臭的低级工厂里做工,也不愿意回到农村里吃土地饭,按照物极必反的原理看,只要农村生活程度较低,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手段调控得当,广大农村必将成为提升国家经济与人文水平的新引擎。
中国幅员辽阔的农村只需牵手睿智的政治领导人,一定可以紧追城市水平,也许没有多少年,城市生活惯了的人却需要到农村去调剂物质与精神生活,城乡一体化的前提下,农村独显不一样的发展特色。
西方国家的城乡差距很小,甚至看不出城乡间的区别,除了满意就是幸福,一切的成果得益于人文理念提升,知道人生最大快乐就是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对比西方,中国最大的差距是人文素质,一个历经几千年的人口大国,同是世界最大的文盲半文盲国度之一。
林云天深知中国社会之隐晦,他努力想改变这种不利于良性发展的杯水模式,只是压力巨大,传统人性环境只求温饱不讲质量的立场占据基层广大认识空间,加上康生精神不断渲染这样的观点,致使中国发展时不时需要彷徨甚至回头。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