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校长来了(三)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三章新校长来了(三)

已经过了十分种,会还没开始,也许是路上塞车吧。Www.Pinwenba.Com 吧现在开通了校园网、又有校内教师QQ群,学校不常开大会,有什么事都在网上或QQ上发通知,特别重要的还在黑板上通知。局长要来的事就是临时通知的,看来局长对这个学校依然十分重视。过去局长也常来学校视察,有时还带市里其他部门的领导来学校参观,市委书记也来过,这说明学校的发展确实不一般,不然怎么能引起市委书记的关注。

又过了十分钟,还不见人来,大家心急地等待着。不仅是好奇新校长会以什么形象出现,而且也希望再见到原校长。这段时间他没来学校,已经去教育局报到了。

原校长是当年市里倡导干部年轻化时,区里培养的第一批年轻校长,算来任职也十年有余。虽说那时校长要5年一轮换,就是换到别的学校当校长,但因为这里是职业学校,需要一个懂行、有经验的领导,所以他一直留在学校工作,这也是局里对他的信任。

林思是十年前两个职业学校合并时与其他一批老师一起落户到这个学校的。来之前大家都心有余悸,毕竟从“主人”变成了“客人”,总是不舒服。当时分配校时有很多种选择,可以自己写申请到自己想去的学校,不写申请的由教育局分配,分配不满意的还可重新调整;总之,教育局做好了充分准备,保证每个人满意。很多老师都没写申请,因为不申请就有可能到这个学校,那是老师们求之不得的,而不主动写申请到这个学校,是怕人家不要。

这两所职业学校只有5分钟的路程,为了强强联合,就决定把两校合并,好做强、做大。

那时,林思他们的职校也有一个好校长,学校也经营的有声有色,听说要合并,大家都不情愿,可大势所趋,只能面对;好在新华职校比她们的沙田职业校名气稍大,能落脚到这里也说不定还是塞翁失马呢!

记得最后一次开大会公布分配去向时人人都极为紧张,写了申请的紧张、没写的更紧张,生怕天有不测风云。要想离家近、又想单位好,满足了这两点,就十全十美了,岂能不紧张?

三点半,校长开始公布名单了,会场静得让人窒息,大家都屏息静听,生怕漏听自己的名字。

林思也特别紧张,手脚都冰凉发抖,好像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虽说不满意可以调整,可那会多麻烦,还是一步到位好,可以免除不少烦恼。听,三分之一的名字过去了,林思没听到自己的名字;再听,三分之二的名字又过去了,还是没有林思的名字;剩下的人不多了,林思觉得情况不妙,怕是凶多吉少了,她觉得手心都出冷汗了,耳朵好像也听不清楚校长的声音了。“某某某去某某学校、某某某去某某学校,某某某……,”林思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去某某学校”,可还是不太确定,听到最后名字都公布完了,再没提自己的名字了,她才相信自己幸运地被分配到新华职校,这段时间悬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总算可以放宽心了。新华学校离她家很近,对林思来说这是最佳分配。过去林思总认为自己运气不好,什么好事都轮不到自己,什么倒霉的事都有她一份。如,往小说:排队买东西(从前物质缺乏),排到她时东西就买光了;去银行取钱,刚等到自己的号(那时只能在窗口取钱),人家又到了吃中饭的时间;去医院看病,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人家又说上午到点了,下午再看吧。说的多轻巧,可下午没时间,又看不成了。最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和大家去一个朋友家玩,那朋友很好客,拿出家里烙的馅饼请大家吃,每人一个,不多不少,可奇怪的是别人吃的都有馅,林思吃的就没有,朋友笑了起来,说:“就一个没馅的!”唉,运气真差!往大说:年轻时看着那么多朋友都出去留学了,等自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也去留学,待办好了所有手续时,签证又被收紧,最后给拒签了。这些年幸亏有个好单位,工作的还顺心。本以为再轻松地上两年班就可退休了,没想到又要换校长,这两年肯定不会好过了,真是天大的不幸。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还不知道会怎么烧呢。如果是一片荒地,怎么烧都行,可我们这儿是一片沃野,不能乱烧,不然就遭殃了。

9

9点半了,门口一阵骚动,“可能是来了!”好多人都说。

果然,只见吕主任带着一行人进来了,走在前面的是区教育局局长,后面跟着两个人,待三个人都坐好后,主任宣布正式开会。会议有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是欢迎新校长,第二个是欢送原校长。

林思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台上的领导,局长大家都认识,也很年轻,也是从第一批年轻校长中走出来的年轻干部,讲话干脆利落,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坚定、果断、有魄力之人;那个穿着学校校服的人,就是学校的原校长,他也年轻,不能叫成“老校长”;中间那个比其他人都抢眼,并不是他个子高,台上的人除了他都很高,也不是因为他年轻,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同代人,他好老。那他为什么招眼呢?一来,他是唯一的一张新面孔;二来,没错,是他那粉红色的衬衣领夺人眼球,林思第一眼就看见了,虽然颜色不中看,但抓眼球是一定的,这也许这就是“凤姐”效果吧,不简单啊!看多了年轻的领导,猛一面对老面孔,还真有些不适应,这新校长太老了,让人看着不给力,不像原校长那么有精神气、那么有召唤力。你看新校长那老脸,怎么那么黑,总使人联想到这些常年公款吃喝的长官,因营养过剩、血压过高,脸都呈猪肝色:特黑。瞧他又老又黑、再衬上个粉红色的衣领,这搭配,可不敢恭维。

“哎哟,比咱们校长老多了。”大家唏嘘不已。

“可不,怎么说都有五十六七岁。”

“这把子年龄,怎么露个粉领子!”

“黑人穿粉色衣服不好看。”

“老头穿粉色衣服更不好看。”

“他那外套衬粉色领子也不好看。”

“人家那是精心设计的,没看还系着领带吗?”

“人一黑呀,怎么穿都不好看。”

“那你说蓝黑色的西装应该配什么领子和领带?”

“如果年轻、不黑,怎么穿都行。”

“他还不如穿便装可能更顺眼,人家局长不就是穿的便装吗。”

“人家这是第一次亮相,要留下个深刻的第一印象。”

“是呀,这叫形式比内容重要。”

“你看咱们校长,穿西服没打领带不也挺好。”

“还咱们呢,从今天起就换姓了。”

“唉!”

“我怎么觉得有点别扭阿。”

“我也是,形式要符合内容,不然,就适得其反了。”

“反了咋了,这叫反其道而行之。没听说不对称美吗?没听说以丑为美吗?

“那是哗众取宠,是做秀。”

“做秀咋了,是宣传需要。”

“抬什么杠,你不是也不喜欢凤姐吗?”

“她那是炒饭,是导演故意编排的。”

“那人家就不会编排啊?

“行了,别说了,跑偏了。”

“人不可貌相,等会儿听听他讲话吧。”

“看他那一脸横肉,讲话肯定不中听。”

“是啊,你看他那脸绷的多紧。”

“这你就不懂了,人老了,肌肉松弛、肌力下降,脸上的肌肉也不例外,保持微笑状态基本不太可能。”林思深有体会道。

“那麻烦了,以后开会多难受啊。”

“还是章校长好,看着就亲民。”

“我怎么觉得这新校长好像有高血压,那脸色真吓人。”

“发起火来怕是会滴出血喔。”

“别说了,要开会了。”有人小声提醒,会场马上肃静了。

只见坐在中间的局长碰了一下话筒,抬起头来,扫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会场,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台上三个领导中他最年轻,干部年轻化,深圳确实做的不错。局长的讲话不长,先介绍新校长,表示了欢迎,再说说原校长,表扬并肯定了学校这些年的工作,听着就让人高兴。最让大家感动的就是局长说的这句话:“我们学校这些年发展的又快又好,每次上边有领导来参观,我们都安排他们到新华来,因为无论啥时来这个学校,我们都放心!”多真诚朴实的话语啊,啥都不用说了,老师们知足了。

局长还说新来的校长姓崔,五年前就是新华学校的人了。当年他们从江浙把他招聘到后就把他派到局里对口帮困的某县一所中学去任校长,一干就是5年。那时他的工作关系就挂在新华学校,工资也在此发放,回来后他又在局里干了一年,如今到学校正式上任当校长。

接下来是原校长告别讲话,大家都抻长脖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望着他,不知这最后的演讲会如何幽默开头。出呼意料的是这次他一改往常那种大家喜欢的幽默风格,不仅没有“开口秀”,还郑重其事地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一字字、一行行地读了起来。望着他那有点紧张不自然的样子,老师们真的意识到他在与大家告别,顿时就觉得百感交集,多少往事一下涌上心头。当时都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校长越说越控制不住情绪,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十多年的战友之情、十多年的甘苦共享都让人难忘;发展了、壮大了、晋级了、有成绩了,怎能不畅快、不欣慰、不骄傲!可眼下就要与这一切告别了,怎能不心潮澎湃、激动感慨万分!慢慢地他的声音开始嘶哑、有点断断续续、忽高忽低,后来就听不清楚了。下面也有老师开始哽咽抽泣起来,有人给校长递了一张纸巾。林思是追求完美的,没想到校长的告别讲话怎么会这样结束。现在一年多过去了,从前那么和谐欢快的学校已不复存在,她终于明白了,那天校长为何流泪:把学校交出去,他不放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