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阴雨绵绵(四)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八章阴雨绵绵(四)

有上就有下,十个部长上任不久,就有两个原专业组长主动辞职,这也正合了新校长的意,也是他意料中的,这叫软刀子割肉,不由你不痛,痛了就走人,不走的就挂在那儿,比上吊都难受,哼。Www.Pinwenba.Com 吧这阴招让老师们领教了什么是手腕,凡是耍手腕的都不用正面开战,就能成事;这不,他老头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队伍重组的问题、就拉拢到了一帮人、就如愿以偿了。可他没想到,他自己的形象在老师的心目中又再下了一个台阶。后来又有科组长陆续辞职。

自从人事调整起,整个学校的气氛都变了,那种其乐融融、自在亲和之感一夜之间就不见了。抬头低头、时时刻刻总是看见那么多“大干部”,还真不能一下子适应。

“一个专业要按人数来设定职务。”QQ上有人表态说。

“一个组就十三四个老师,还要叫什么部长,比大学的级别都高,还要两个,晕。”近视眼难得先看清楚了。

“以后都叫部了,不叫组了,你怎么忘了。”猫王子出来提醒。

“市里这些年一直在搞大部制改革,他这还不是学人家的。”八三哥叫着进来。

“是啊,他是说了进行大部制改革。”近视眼想起来了。

“可你听说市里给市长手下的那一帮人冠名部长了吗?”地老鼠也窜出来。

“拜托,说啥呢?大学里有部长,学生干部就说自己是部长,哈。”狼哥当年就当过。

“还不如叫村长,管的人还多点呢。”外来人就说过他想回去当村长。

“最多人的一个专业组也就有二十二三个老师,顶多叫个专业主任就是了。”阿哥哥这主意不错,很符合实际。

“按新的编制,总共就四个专业部,有三个专业就只有十五个教师,还要两个部长。”老树枝觉得这老头校长可能记不住这些“复杂”的数字,才弄成着样。

“就算要扩大也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扎稳打。”小活鱼当然知道那老头是啥意思。

“一个专业先选一个主任和一个组长就可以,即好分工、又不至于过多增加“财政”开支。”一河水还真想的周到,可他忘了组长一直都有。

“提高待遇也是选部长的重头戏,不然怎么拉拢人啊。”小活鱼亟不可待地往痛里咬了一口。可惜,那老头校长不懂上电脑。

“头衔和利益自然是有连带关系的。”一河水和小活鱼总是很默契。

“听说职务补贴都发不出了。”蒜苗苗说的已经不是新闻了。

“老师们不让挪用大家挣的辛苦钱呗!”香葱儿指的是大家挣的对外考务费。

“那当然不能随便动了,过去这些钱都是老师的福利专款。”大马路就没少出力。

“谁让他这老头子想当然做事,事先不计划好呢?”地道战最烦做事欠考虑的人。

“他非是没计划好,他是想独断专行。”蒜苗苗说的直接。

“他就是想把这里变成他的独立王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香葱儿就爱跟着蒜苗苗,那才有味儿。

“如今又多出那么多部长作帮手,普通老师还能说啥?”外来人就是不服,不竞选还当那么大级别的干部,凭啥。

“还部长呢,尽拉大旗作虎皮。”狼哥这一口咬的很。

“以后他都要开部长会了,比局长都厉害啊!”一河水一泛滥,冲击力就大。

“还真是啊,还真能过过官瘾呢!”小活鱼的泡泡冒的很及时。

“他在老家肯定就是这样当校长的,那多带劲。”外来人最知道他们乡里的校长可把自己当回事了,至少大院里的事都归他管。

“那就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啊。”老树枝等了半天,终于有机会说句实在话了。

“他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作为人才招聘来的。”狼哥能力强,从不服人。

“废话,现在只要是官职招聘,有几个不写‘人才’二字的?”大马路在街上没少看见这种‘人才’招聘广告。

“是呀,我们小区的物管招聘都写的是‘人才招聘’呢。”香葱儿每次看见那个招聘牌子就想笑。

“你说推销员都是人才了,招聘校长,不写人才招聘写什么?”地道战好像站错队了,可他说的一点没错,现在人才二字就与当年的‘师傅’俩字一样popular(流行)。

“写专家啊,没见电视上有那么多专家讲座吗?”阿哥哥说的也是,现在专家就是人才,人才就是专家,一抓一大把,比地上的树叶还多。

“如此说来,人才之称还是个一般称谓哦。”小活鱼这串泡泡吹得挺满意。

“没有名分的都叫人才,有点来路的叫专家。”一河水这一说也真够土的。

“‘人才’可以随便封,可以自我标榜的。”老树枝就是能说到点子上。

“没错,特别是新招来的人都说自己是参加了人才招聘而来的,就是人才了。”地道战是毕业后考进来的,没人说他是人才。

“无形中自然就比原单位的人高了几级,这是哪家的逻辑啊。”狼哥又不服气了。

“没听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吗?”老树枝点题了。

“外地调来的校长敢说自己是人才,本地的还都不敢如此自吹自擂。”蒜苗苗都为本地校长们抱不平了。

“不吹的天花乱坠能来吗?”香葱儿看不惯胡吹八吹的领导,也看不惯这老头。

“但凡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人才的人,多是王婆子卖瓜的主。”小活鱼就觉得这老头有这个毛病,第一次开会就说学校这不好那不好,还说他26岁就当上校长了,意思是他又能力,不是王婆是什么?

“选校长还是当地的好,特别是在咱们这里,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能胜任。”一河水哗啦哗啦,越说越来劲,他就不信当地的校长干不过这老头。

“特别是年纪大的,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捧着那老掉牙的经验,翻着心里的老黄历,都不知道什么廉颇老矣,唉。”阿哥哥这口气叹的让人透心凉。

现在衡量一个领导工作的标准不是只停留在他干出了什么业绩,还要看他是否受大家欢迎,是否营造出了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否廉正;年终都要接受群众的测评,就是让大家给领导打分,都来监督领导的工作,这也是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如果连续几年测评不及格,对本人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个有水平、受欢迎的校长,测评是机遇,可以给上级领导留个好印象;对于没水平的校长,测评就是个坎,就是块心病;对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心歪不正的校长领导,就要靠小聪明、小动作、小花招来提前布局,提前“铺路”了。争取快速提高分数最灵的办法就是多提拔干部,迅速壮大自己的队伍。就不信哪个被提上来的干部会不领情,会“昧着良心”给校长打低分。当然这人都是有良心的,人家有权利自行决定打多分,不然哪天给校长大人知道了,岂不吃不了兜着走,对不起良心的事谁都不愿意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官的都懂,校长也懂得。

“你看那谁都能当部长,真是时来运转啊!”有年轻的老师不服气道。

“那不是大家选的吗?”很多老教师都很无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可当初哪想到今日啊。

“谁也没看见票数,你知道是怎么回事?”

“唉,这些年过的太风平浪静了,没人想那么多了啊。”

“以后可要多长个心眼了,可别又中了那老头的奸计了喔。”

“还有那谁,怎么也给选上了。”还是年轻人有意见。

“那老头不让选本来就带‘长’的人,大家就矬子里面拔大个呗。”

“这叫啥事嘛。”

“这叫创新。”

“这招真损。”又一个年轻老师说。大家都是同龄人,谁服谁呢。

“你说一个组就那几个人,这个不能选,那个不能选,还要一下选两个人,你总不能选自己吧?”还是人民教师双高啊:高觉悟和高境界。

“早知这样,还不如都选自己了呢。”一个中年老师也不满意了。

“谁说不是呢。”又一个年轻老师说,“选的都是年轻的,以后就好管了。”

“如此说来,这老头还真狡猾的狡猾。”

“不仅仅是狡猾的狡猾,是大大的能力也不够,只好吓唬年青人去了。”

“也是,老的都不买他的账,看不惯还要说,他也惹不起。”

“以后好了,开部长会时他说跑题了、走调了也不用担心有人揭他的短了。”

“只要新干部们听话,就不会有麻烦,他就可以完全自己说了算,成了真正的一把手。”

“那他就达到目的了啊。”听这一声“啊”,就知道有多失望了。

看来这心有怨气的人还不少,但是生米都煮成熟饭了,说了也等于没说,不过是牢骚一下罢了。可让人担心的是,校园里出现了众怨,难免影响工作情绪,更不利团结,必然冲淡和谐的气氛。一个单位官少不怕,分工明确,职责到位,谁也别想偷懒;可这官爷一多,就有指靠,不是存心不尽心,就是怕越位,其结果是把简单工作复杂化,越管越乱;更烦的是,有事都不知道跟哪个官人讲。后来就出了个笑话:教室挨着厕所的班级学生说厕所臭得太熏人,林思问他们有否投诉,学生说投诉了,可没人管,再问投给谁了,答曰:学校修理工。“噢”,差点没给林思惊个大跟斗。那么多的大级别干部,学生却去修理工那儿去投诉,这说明什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