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暮潮风急(九)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三十章暮潮风急(九)

这个揩油消费并不“新鲜”,它危害的是公众的利益。Www.Pinwenba.Com 吧而这老头校长搞的“喝酒评审”才够“创新”,受伤的还是自己下面的老师,“蒜你狠”啊。明明是该在学校里大家一起来做的事,他却想了个绝招,在大酒店搞定了。吃着美食、品着名酒、住着舒适的高档客房,就把评定的事了结了。他这校长做得“真有水平”呢。他认为这次到酒店来是公干,不算公款吃喝,纳税人的钱花在这上没啥的说。要说这人一老啊,对吃喝的感觉就大不一样,毕竟是吃了一餐少一餐,岁月不饶人嘛。上了年纪的贪心官人还更注重吃的质量和地方,当然要发掘机会用阿公爷的钱去吃,那才心安理得,才能出滋味。而事实上,管它是大权小权,都不影响吃纳税人的钱,妙就妙在此。

除了工作,这老头校长最喜欢的就是酒桌饭局,只要有机会,他都设法去撮一撮。他还总结出一句名言:“千难万难,陪领导喝酒最难”。有一次他还把他这名言在教工大会上说了,遭到了老师们的哄笑,也把大家“雷”的够呛。看见下面在笑,他还挺高兴把大家都给“轰”笑了。有人以为他那是前晚的酒劲还没过,说得漏嘴了;也有人认为他那是喝的次数太多了,抒发一下感慨;还有人说下次让他去,他不怕难。

再回头来细说。当老师们看到黑板上的《专业技术岗位评定》名单排列顺序,都莫名其妙,自己都没参与,这名单怎么就神不知鬼不觉地长出来了。正在大家一头雾水时,更大一颗炸弹爆炸了,空气一下就紧张起来。人人都没心上课,都被这老头搅的心烦意乱。

退一步讲,你要左右这次岗位评定,你要偏向一部分人,那也不能把事情做绝了,也不能不给别人留后路,把人家往绝路上逼,否则,人家就来个鱼死网破,光脚的还怕穿鞋的?心里有鬼,还要自作聪明,超常规出牌,赢是侥幸,输则丢人,还得重新洗牌。

出其不意、速战速决,是这老头惯用的法宝,也是致人于死地的绝招,这次他一开始就是这样设计的。这人的心啊,真是黑透透了。

原来,当大家看到黑板上的通知时,名单早就上报给教育局,也就是说,他给大家看的东西是不能变的了。他跳过了那么多程序,连最后的公示他都取消,就直接上报了,这不仅是狂妄、胆大、独裁,这是真正的无知啊。他这还真是投了一颗重磅炸弹。看来他这人还像个生活在“文革时代”里的造反派,就知道胡来,不讲道理;他还沉睡在那个年代里,还没醒来,就他这年龄醒来也难,不信,还有张照片也能作证。

他上任后,变得最快的是校网。最明显的是,校园网首页很快就改了头换了面,增加了一个挂图区,占了很多版面,怎么看都不协调,肯定是他的意思。除了那些“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照片像走马灯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外,还有一张扎眼的就是新校长的招牌照,也是他的得意照片,不然就不会成为第一张挂网照片了。每天一开校网,“呼”,那招牌照就冒出来,不由你不视觉疲劳。最抢眼珠子的是他那划时代的动作,使人一下子就想起了“文革时期”家家墙上都贴过的一张画:**身穿绿军装,臂戴红袖标,在观礼台上向红卫兵招手。当年每看到这幅画确实激动不已,“**万岁!”也喊了无数遍。没想到,**他老人家的招牌动作,如今嫁接到他身上了。

招手是主席当年的招牌动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那也是倍受崇拜的象征。还有一个“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招手照片,当年也红遍了全国,那首歌也唱了无数遍。还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长江大河波连波,我们最爱延水河,**河边挥巨手,黑暗的社会亮了天!”,这首歌的旋律非常美,是当年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用现在的话说,招手动作当时就是**的专利。当年没人敢公开模仿,不然,让别有用心的人给算计了,就遭大殃。不过在家里偷偷地学一学还是常有的事,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神气啊!

可这新官一上任,也来了那么一张招手相片,片上那模仿绣不仅用心,而且实用:他这一挥手,咱们的天就骤变。当乌云密布时,就是该下雨了。这回这雨还小不了。他这么一个里里外外都僵固在那个年代里的人,想民主管理是指望不上的了。

在报纸上看过一句话,说,“民主的精髓就是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协商还要有人有协商的意愿,方可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话说得多透彻。这次评审,他是绝对没有协商的意愿,现成的好方法他也不用,就是不要民主管理了。

在这里谁都比他干的年头多,上下左右总有人有些关系,纸里包不住火,你不怕小鬼敲门,却挡不住小道消息。当时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说:名单早就上报了,不能改了。想想吧,最得意的当然是校长,气炸了肺的自然又是老师们;一下子,整个校园又开锅了,开到一百度的当属饭堂。

“他是不是党员?”很多人都有疑问。”

“他的简历上是没写,可他是党支部书记。”

“八成是入得太晚了吧。”

“看他干的那些事,哪像个党里的人啊!太不光彩了。”

“好好的学校,让他炸的面目全非,个个都气鼓鼓的,哪有心干活。”

“这段时间就没舒畅过,好不容易盼到要放假了,他又唱了这么一出大戏。”

“我丢,你说他哪来那么大的胆子?”这位也顾不上斯文了。

“俗语说,人贱胆大,人做成这样,真丢份子。”

“如不是公布了结果,我都不知道这事。”

“很多人都不知道。”

“他老头根本就不想让咱们知道。”

“这个土八路的,哪里来的?土皇帝的,坑害百姓的,有?”这位在演《地道战》。

“他很懂地道战术,打你个措手不及、晕头转向,他就赢了。”

“这老贼,狡猾狡猾了的,有?”这位是个老家伙,当年没少看电影《地道战》。那年代演鬼子的电影都这样给他们配音,很有语言特色和风格,比现在直接上日语更有看点。按那种配音,这老头就“死啦死啦的,有?”

“你说《专业技术岗位评定》,这是多大的事啊,他怎能瞒着咱们呢?”韩老师坐在马老师对面问,打死他他也不相信,会有这种事发生。

“我看他是想钱想疯了。”坐在他旁边的龚老师说,他现在更明白这老头想要什么。

“我看他是脑瓜少根筋。”邻坐的洪老师接了过去。

“要我说他就是权利在作怪。”万老师道,她坐在洪老师旁边,她第一眼看见这新校长时,第六感就告诉她,这老头狡猾。可现在她觉得他狡诈。

“权利至上就冲昏了头脑。”韩老师又说,他对这老头的人格早已持怀疑态度。

“我说这还是个道德品质问题,没有高尚的品质,就会干不地道的事。”马老师总结道,他认为品质有问题,那是大问题。

“特别是当官的,没个好人品,下面就遭殃了。”韩老师放下筷子,不想吃了。还吃什么呢,多大个肚子,也吃不下这么多气啊。

是气啊,不然谁吃饱了撑得想告状。杜老师之所以要告状,主要也是因为没有退路了。那校长老头捅了马蜂窝,不改正、不道歉不说,还谎称因上面要的紧,没时间公示。看,又拿时间说事,这是逼着别人告状。好在这比评剧里的扬三姐告状容易,局里一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的,这状是告定了。

一听杜老师要告状,这校长还是不能坐视不管。他不怕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嗓门大着呢;他怕告状,是心知肚明自己这回大错特错了。他不能让杜老师他们去,他得拖延时间,得先稳住他们再说。马上就要开散学教工大会了,可不能让他们上来闹。这样一想,他就决定和杜老师谈谈。

杜老师毕竟是老教师,思想觉悟高,既然谈话时校长都答应他下学期再说,还劝他不要心急,要给他时间云云,杜老师想那就等等看,能不告状是最好的,年纪大了,也不想惹气伤身体。他还下了保证,教工大会上不提这件事,总算让那老头吃了颗定心丸。

几天后,就开散学大会了,尽管大家都一肚子气,但听说还有转机,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可没想到,那校长老头进了会场,往台上一坐,根本不想道歉,还不点名地大骂别人的不是,好像错不在他,是别人错了,是别人有意与他作对。

“有些人是惟恐天下不乱,到处去说。”校长落坐后说了几句程式话就忘乎所以了。

“‘霍霍’,看把他神气的,好像错在别人。”不知谁说了一句。

“这干了亏心事,还好意思怪别人,想啥呢?”大家在下面听出他指的是什么,马上就交头接耳起来。

“还到处煽风点火,没事找事。”校长把话筒拿近些,声音更响了。这老头容易激动,平时的稳重都是装的,要想让他原形毕露,最好的办法就是快点激怒他。可这会儿还没人跟他较劲,他就按耐不住了,可见是要给大家一个下马威。这开会前他就精心设计了这个开场白,目的就是把大家都吓回去,开学也不要再生事了。当然,他那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多数人都听出来了,杜老师也听出来了。他就不明白了,前两天不是都说好了暂时搁置这事,等开学后再说吗,他怎么说变就变,不守诺言呢。

“我哪不公平了,我连你的大名都叫不上来,怎么不公平了?”这老头又说,他的脸也由晴转阴,他已经等了好多天了,他要把这些天挨的骂都还回去。他这段时间最怕去饭堂吃饭,怕看老师们的脸,可马上就放假了,也没什么理由项目可请领导吃饭,不然他就到外面吃喝多好啊。

杜老师忍了这么多天,不想与领导发生正面冲突,但这不等于人家软弱可欺。人家答应会上不来提这件事,不等于你就可以信口雌黄、乱打棍子。杜老师是很讲信誉的,可眼下给那老头气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不由分说,就上了台。会场气氛一下子由气愤变成紧张,一场“大戏”马上开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