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雾沉霜重 (5)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五十章 雾沉霜重 (5)

生活中人都是需要鼓励的,老师上课总离不开时时表扬学生,那其实就是一种鼓励。Www.Pinwenba.Com 吧工作中老师也需要鼓励,年终的评优评先,就是一种鼓励和奖赏,可最大的奖励还是这难得的优秀园丁奖。

还说这优秀园丁奖,若是真的给这老头拿去,老师们就太冤了:他才来了几个月啊!试想,就这样靠速战速决把个大奖抢走,那他才是最牛B校长了。现今能速成的东西多半是假的,如:大的就有速成婚配,为的就是抢个眼球;中的有速成留学,弄好了能挣个快钱;小的还有速成瓜果,图的不过是提前上市,当然也是瞄准钱去的。而这个园丁奖可是个名利双收的大奖,是鼎鼎有名的真奖,只是这真东西也经不起有人算计,就像那名牌手表,没交钱时它是真的,交了钱人家就变成假的了,能气得人吐血。评奖也是这样,评前它是真的,评后就有可能含金量减少,或成了假的也不意外,这次就是如此。这个奖若是真给他老头速战夺走,那才真是弄真成假,还不得气倒一大片。当然,在学校里能搞提前量速成的事项也不是没有,那是什么呢?

这么说吧,在学校里能速成的就是参加各项比赛。比如,上面发个比赛通知,下面学校就开始忙活,就是找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前训上一两个月即可拉出去比赛,这些年学校派出去的参赛项目每每捷报频传,获奖师生不计其数,特别是还出了个“王牌老师”,说她王牌是因为她带的学生每次都拿一等奖,而且她的项目含金量颇高,是个技术活,在所有参赛学校中她是个佼佼者,为学校赢得了很多荣誉。

学校有如此强的教师队伍,新校长来了肯定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今后不愁不出名,担心的是万一搞砸了,就不好交代了。首先在这参赛一块地上,就得好好想办法保住这历年的好收成,绝不能欠收,更不能青黄不接。所以,现如今这块速战速决的阵地也变味了,毕竟僧多粥少,奖项有限。不过这难不住这新校长,他有办法,就像他申报优秀园丁一样,一搞提前量,就有希望胜人一筹了。要拿奖,首先要早早准备,准备的时间越充分,胜算就越大,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该停的课就得停,不然时间肯定不够。他不打无准备之丈,要有备而来,要精心备战,特别是比赛之事,他认定这一备一战不花上足够的时间,还真难出战果。老师们当然没啥说的,大家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全力以赴,没有攻不上的山头,只要花时间去训,就一定能捧上大金奖。

新官上任,要做的工作很多,可这新校长还是给自己下了个死规定,无论多忙,有比赛时他一定要亲自带队,以防不测。原校长则不同,他不跟着去,每次都沉着地静待佳音,那才叫自信。其实比赛只是教学工作中普通的一项事情,就是冰山的一角,你若是看重了、想多了,它就不普通、不一般,就是大事、是有超级分量的事,是变态之事。可以说,这是快速出名、迅速走红、制造成绩的时机,且赛出来的都能成为领导同志的显绩。

当了一辈子校长,这个火眼金睛他老头绝对有,绝对不老眼花。再说了,这么肥的“田”,这么强的教师队伍,也让他提前吃了个定心丸:深圳不愧是个人才济济之地。当初把他放在职校,他还有情绪,现今才知道,在这年轻精英聚集之地,能谋到个职校校长的位置也多亏五年下乡支教的卧薪尝胆和那越活越小的年龄。别看这是职校,名气可却很大,那都是原校长带领着这帮有事业心的精英们实打实地干出来的。一想起学校从前的辉煌,这新校长还是不放心,为了保险,还是要在训练上好好做文章,那就是要加长训练时间,要马上落实。“咱不是笨鸟,那也要先飞,还是要有提前量,让时间说话。一个学期不行就提前两个学期,一年半载都不长,必要时学生就停课,专心准备比赛项目。”他想。他知道,上面还有个规定,只要拿到一等奖,报考高职院优先录取,说是优先录取,其实是一定录取,这也是潜规则。可是,这制定政策的人不知道,为了这份业绩、为了这优先录取,就有学校铤而走险,不按常规出牌,让学生停课,全力搞专项训练,这也是中国式比赛的特点,“造成了学生为高考而学的功利现象”,这是专家发现的大问题。(所以13年高考后,教改呼声大起,省教部提出给高考加分瘦身,大刀阔斧地把26个加分项目锐减成6项,还特别强调职校比赛项目均不再加分。这样做,可以避免在校生只训练,不上课,影响学生自身的多方面发展。不然,如果学生拿到了头奖当然好,如果拿不到,学校也不会给学生补习因准备比赛而影响的课程,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学生。)林思就发现过,她上课时有一个座位总是空着,就问班主任那学生是否转走了,没想到那班主任说:“你不会认识他,他在准备比赛,几个月没上课了。”一个学期才个把月,也就是说他整个学期都不上课了。

带学生参赛的老师压力也很大,没有常胜将军,每一次成绩都会成为过去时,每次比赛都要从头开始。为了比赛,辅导老师要加班加点,没有双休日是常事,寒暑假也都要压缩,节假日也休不到头,为了出成绩,可以说是拼了。可这新校长还嫌这“持久战”不够劲,又加了个“刺激战”,就是用奖励的方式“鼓励”相关老师往更更好里干;他就是不放心,担心有人不尽力,争不到名次。他要放个“狠话”,相信一定能拉动起老师们的情绪;他还相信有钱就能拉动内需,就能让大家好好干、拼命干、加油干。出了成绩当然要表扬,这是必定,可后来有一件事大家想不明白。

有那么一天下午开教工大会,出乎意料,会前会后校长都没有提本月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奖之事。

“你说这校长那么看重比赛,开会时他怎么不表扬获奖老师呢?”会后蒋老师问钱老师,

“忘了?”其实蒋老师是故意问的。

“这怎么可能,这是他亲自备战的,还都亲自挂帅上阵了。”蒋老师表示不同意。

“或许有人只对一等奖感兴趣呀。”钱老师绕着弯子说。

“不过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不至于吝啬到连提都不提。”蒋老师不想都知道原因。

“无论是几等奖,都是立功,都值得庆贺、值得拥有。”钱老师这话该说给校长听。

“是啊,都是每个老师用汗水换来的,都应获得老师们的掌声。”蒋老师叹了口气,“不然,下次得了一等奖,大会上提不提?这分明是看奖下菜碟。”

“这种做法不利调动积极性,更无益于今后的工作。”钱老师又说,他觉得这校长的工作方法还是有问题,“‘要奖得大家眼红’,你还记得这句话吗”。钱老师忽然问道。

“记得,那是他第一次看见有老师获得一等奖时,兴奋过头,在大会上说的话。”蒋老师当时就对他那话很反感:什么叫,奖得大家眼红。不过那老头说时眼睛可红得充了血。

“发奖是好事,特别是重奖,确实可以令人欢心鼓舞,士气倍增。但是,用红眼病的方法来激励教师工作、参赛、拿奖就不妥了。”钱老师认为一校之长不该说这话,这也太功利,太**裸了。

老师和学生是需要鼓励,但要注意鼓励的方式和用语,不能说那不招边际的雷人话,那只能招致大家嗤之以鼻。

“要奖得大家眼红。”这是他刚上任不多时日发出的最让大家乍舌之语,当时就把大家雷得张大嘴巴:这是校长该说的话吗?这是老师们的第一问;第二问就是,他这人是不是有“红眼病”?谁不知道,如今这社会上功利思想作怪的官人多患有这“红眼病”。

大家都记得,他刚到学校,就跟着老师和学生去观战比赛,那次比赛的备战都是原校长在任时安排的,而他该是个旁观者。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家都非常高兴。看见得了那么多大奖,他就在教工大会上说:“没办法,新华的老师就是好!”喔,这句话听起来怎么怪怪的?什么叫没办法?老师们觉得他这话说的没有逻辑性。应该说那是师生共同努力拼搏的成果。他还说今后还要积极参赛,他要给拿奖的老师发大奖,说到兴奋之时,就冒出了一句雷人之语:“要奖得大家眼红”。

“阿!”大家都嘴巴大张。

“嘘!”下面传出一片不赞同之声。

“哧!”有人强力反对。

“喔?”有人极度怀疑。

“扯呢!”有人态度鲜明。

人家当校长时比赛取得了好成绩,他就说没办法,新华的老师就是好,明显对原校长没有表示丝毫的敬重。如今他接管了,要有新规:要奖得大家眼红。这以后都是在他的领导下了,那再得奖就是他的功劳了,他绝对不会再说什么没办法,新华的老师就是好,因为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后再拿大奖,就是他激励得法的结果。信不信由你,反正他确信无疑。

拿不拿奖,这也不是“奖得大家眼红”就能搞定的事。不过透过这句话,倒是能明显看出校长本人对拿奖还是真很红眼。话之心声,明摆着的。

这人要是得了红眼病,还不如发个烧。红眼病不仅让人难受,还常遭人调侃,不像发烧,多能博得同情和问候。发烧友生病躺在病床上,还会有人带着东西来探望,说说宽心话;可红眼病没那么幸运,没人会不怕牺牲,冒险去探视:那可是个传染极快迅的、防不胜防的怪病。昨天还好好的,可不知无意和谁对上了眼,今天一照镜子,咦:“这人是谁?怎么红眼了?”可恨的是,这病一夜之间就赖上了,没十天半月还不肯走。就算你是工作狂,轻易也不要上班,不然就搅得人心慌慌、意乱乱,大家惟恐躲避不及,不幸成了你的“同党”就糟糕了。真若那样,你岂不是罪该万死?可这老头不怕,他巴不得大家个个都患上“红眼病”。而那真正的红眼病与他的速战速决的打法还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让人防不胜防。

“你说,近几年高考后,炒状元风大势已降温,重奖重赏风气也逐渐退去,这对学生、家庭和社会无一不是好事。但是,当老百姓拥有了平静和谐的生活后,总有当官的耐不住寂寞,把原本为促进教学经验交流的比赛,硬生生地用金钱分出了等级,这叫啥事嘛。”那次会后汪老师也跟林思说过这事,她觉得这校长的话说得太露骨、太没水准、太跑调了。

“是啊,他这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急功近利,哪里能出名,他就看哪里,没有好办法就拿钱说事。”林思对那“红眼奖”也极端反感。

“他这哪里是激励老师,这是贬低大家。”汪老师过去是北方某大学的政治教师,用从前的话说,就是思想觉悟高。

“他满心想着钱,还以为别人也那样呢,太失望了!”林思这回确实大失所望。能力差些不怕,有这么多有能力的老师在这儿撑着,不会出问题;可这思想还跟不上趟,就麻烦大了,这就是学校老师总说的:“双差生”。

“首先,老师不是为了奖金而带学生参加竞赛。其次,奖金再高也买不下老师付出的汗水。”汪老师深知为了比赛师生付出了多少辛劳。

“没错,大奖小奖都是奖,谁抱怨过。这就不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事。”林思知道备战是十分辛苦和有压力的。

“哪个率兵参赛的老师心里不是把学校的荣誉放在第一位?”汪老师对自己学校的老师还是十分了解的:走到赛场,哪个老师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学校。

“现如今,比赛可以称作是个工程活,因为备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捧杯而归是最幸运的,空手而返也大有人在。有落选的老师会流泪,可有谁是为奖金哭泣?学校在老师们心中的重要位置他校长怎么就看不到?把一个好端端的比赛场变成了名利的叫卖场,那不是老师们参赛的初衷啊。”林思无不叹息地说,她就是不明白,他当了一辈子校长,怎么不懂老师们的心呢。

可以说,没人会去争当重赏之下的勇夫,拿到几等奖都是好事,所有的老师都为他们欢呼庆贺,并分享他们的喜悦。就算没有奖,也能获取经验。发奖金也是应该的,哪有眼红之理?

要说到眼红,也许校长很得意:别的校长该眼红他了。关上门,在校园里,老师是英雄,打开门,走出学校,校长的光环就更闪闪发亮,光鲜无比,而老师们永远是蜡烛。

本来老师们都可以毫无杂念地备战,可他这样一放红眼风,就难免要做做梦,想想奖金和多少人会闹红眼病等,多累啊!

教师工作是个神圣的职业,老师是凭职业操行和良心而工作。做好本质工作,那是一种高度敬业的责任心。想让老师红眼,那是低估了老师们的人格,把教师看小了、看矮了、看没了。为钱参赛的人想必不多,而为名利嘉奖的就大有人在,纠其因,就是功利名望思想作怪。当然,政绩、业绩也要和比赛结果挂钩,就像GDP一样,不是普通的重要。

“我认为发奖金是好事,但要让别人眼红,就是别有用心”汪老师还接着说。

“获奖的老师越多越好,但患红眼病的老师还是越少越好。”林思的话有点戏弄之味。

“该表扬时就表扬,该鼓励时就鼓励,可不能吝啬!”汪老师是在担心什么,“以后得了一等奖首先要归功于校长领导的好了。”

“可得了二、三等奖,也还是领导领导的好啊,就怕他又看不上了。”林思说。

“刚看了一篇文章,记住了这句话:名声崇拜是分数崇拜的延续,是功利思想在作怪。”汪老师的意思是:现在的领导就是名利场的追逐者。

“对一等奖的崇拜,更是功利思想在作怪。”林思已经看出,这校长是盯上这大奖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