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雾沉霜重(十一)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五十六章 雾沉霜重(十一)

一转眼,期末考试就到了。Www.Pinwenba.Com 吧第一场考试八点开始,监考这一场的老师都匆忙吃过早餐赶去拿卷子。按规定要提前十五分钟拿试卷,老师们都很守时,有的路上塞车,早餐都免了,进了校门就直奔四楼的教学处取试卷,这学校最认真的还真就是第一线的教师。第二拨吃饭的该是那些头头脑脑,他们不要监考,也不巡考,可以慢嚼细咽地享用早餐。

这一场景与先前形成鲜明对比。那时考试领导都十分重视,校长到得都很早,他们也参加巡考,而且是第一批,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和教师们知道学校格外重视教学。那时监考一看见校长第一批“咔嚓咔嚓”走过教室,就能听到个别抬头看见校长的学生情不自禁发出的“哗哗”声音,无形中考试也似乎更严肃起来。自从换了校长,这一幕就消失了,一到考试,那老头就放飞不见了踪影。平时他从不下班看学生,在大会上他也承认这方面做的不好,可明知不改。主要原因是,其一,他对学生没感情,不过拍照宣传时另当别论;其二嘛,他不关心教学上的细节,他只关心最后的分数;也就是,过程与结果,他选择后面的。都说百姓重视过程,领导重视结果,还真是如此。

为了这分数,上次期中考试总结会上他还特地推出了他的全新独创的提高分数激励法(与他那奖的大家眼红的刺激法一样雷人),并当场实施。前面说了,他弄出的东西总是一石激起千重浪,掀翻老师没商量,这下又让大家跌碎了眼镜,不知此人咋了,那会开的,要多雷人就多雷人,九成九没第二个校长能如此创新。

那天开会时就见他老头往话筒前一坐,显得神气活现。他一有重要决定,脸就变得黑红,该是血压在升高,而那张猪肝色的老脸在情绪的左右下则老的更不能看了:暮色苍茫。也许是看惯了年轻校长的朝气,再转看一张暮气沉沉的老脸,总难免发出一声惆怅的叹息。按照议程他先让管教学的男二副校长总结考试情况。这二校长也许是受了大校长的感染,话匣子一开就关不住,越讲话越多,越多毛病也越现,最后大校长也听不下去,让他赶紧打住吧。二校长自己都没想到,这第一次想好好露一手,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能,竟如此尴尬收场,可惜他那精心的准备了,他想。但是他不知道,他的所谓精心准备,暴露了他工作经验不足,令更多的人对他的工作能力开始摇头。

记得那二校长上来一开口就说要表扬四个老师,说他们“最认真”,而这后三个字很有吸引力,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下文,生怕漏听自己的名字,因为个个都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可接下来二校长的话让老师们啼笑皆非,原来他心目中最认真的含义是另外一个概念。就听他说:

“在今天的期中考试总结会上,我首先要表扬四位老师,他们监考最认真。”他有意停下来看一眼下面的老师,见大家都抬起头,就满意地又说:“他们四个都抓到了作弊的学生。”

“哇,”下面一下子惊叫起来。

“那没抓到的就是不认真了?”

“谁说的,我没抓到,是因为我看的紧,没人敢作弊。”

“就是,看得严,没人敢动抄袭念头,不是更认真吗?”

“按他的逻辑来说,没抓到作弊的就不是最认真的,那下次我能毫不费劲抓一大把。”

“这就是高高在上,犯了官僚病了,这可比红眼病害人啊。”

“这样的校长谁都会当,多简单啊。”

“下去多看看,就不会这么搞笑了。”

听见下面有议论,二校长停了一会儿,等声音小了,又开了口:

“这次考试,学校启用了监控系统,我看到了老师们很尽职。”话音一落,下面大家不乐意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靠,原来他躲在暗处偷看呢!”

“SICK,有病,有这样工作的吗?”

“过去启用监控系统都事先通知,让师生都知情,更有利考试次序。”

“他们别不是脑残吧,不懂何谓防患未然吗?”

“他这是隐瞒情况,诱导学生反错。”

“没错,这就是眼下最时髦的钓鱼式工作。”

“学校花了那么多钱安装的防作弊设备,关键时刻却不通告学生已经起用,是不负责任。”

“没做好防范工作,是真正的失职。”

“脑瓜少根筋,耍大家呢。”

“是不尊重大家啊!心冰冰凉啊,二校长。”

“全国高考都事先告知考生启用监控系统,学生有知情权,这都不懂哦。”

“这有无水平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啊。”

“要是没有咱们这些爱岗敬业的老师撑着,这考试还不乱套了。”

“不能垂帘听政,那也不能背地里偷窥啊。”

“他怎么就不懂学生有知情权呢,这么点事都干不好,还敢耍咱们。”

“不说别的,论工作能力哪个不比他们三个强?”

“这话说的实在,这三个校长能凑在一起还真说明些问题呢。哈。”

谁都知道,让学生打消作弊念头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防范工作,现在条件好了,有监控设备就应该充分利用,事先告知学生那不是更好么?过去学校这方面做得就好,事先通知学生考试要开监控系统,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做好防患工作,这也是学校的责任。不客气地说,校长这次来了个耍猴监考,有才啊。他怎么就不知道,对于未成年人,是先打预防针好,还是抓了再教训好?学生作弊该抓,但如果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就能有效减少学生犯错,不比抓现形更有意义?是抓住他们进行处分好,还是事先告诉学生学校启用了监控系统好?是表扬抓住作弊学生的老师有意义,还是让学生了解实情不敢作弊更有实在意义?这么简单的事情,这校长怎么就弄不清掰不明呢?唉,反正老师们都特清楚。针对这件事,有人在QQ群上贴了个段子说:“经专家鉴定,某座桥被定为危险桥。主管单位知道后没立牌警示,而是马上在桥的周围埋伏好暗哨。3分中后,一辆大货车行驶到桥中心,‘轰隆隆隆隆’,大桥轰然垮塌,人车一起滚掉河里。主管领导非常高兴,表扬了暗哨工人及时抄下了车牌。”

换言之,如果事先不告知启用了监控系统,就是为了窥视监考教师,那性质就变了,那是明摆着与老师为敌,要抓老师的现形。可惜让校长失望了,他没抓着!老师们也很失望,领导太不了解大家了。可以说,这次考试,每个老师都比校长认真。

刚巧有新闻说:某地的在建高架桥梁倒塌,官方称系破坏性实验。专家说实验是不该有十几名工人正在现场施工,更不应出现有工人受伤的事。

看,典型是低估群众智商,还愚弄百姓,都不知道是哪个蠢!

对学生应爱护,对老师要相信!“逗你玩”是失职的表现!领导工作也是门艺术,只是这门艺术不是一时或每个官人都能学好的。

再说那二校长,刚露了怯,还没感觉,也听不清下面在说什么,就停了一下。他等了差不多一分钟,见声音小了,就又接着说起来。这一说,又是一个大浪砸来。原来这段时间他做了一个学生问卷调查,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过去也有这一项,也不隐瞒,不过最后的结果不公开,都放在网上,老师们用自己的密码登录自行查看。

可眼前这二校长,把“地雷的秘密”一股脑地和盘托出,大家都听傻听呆了,应该是觉得二校长人不正常了!他平时一讲话就好两手一起比划,绕来绕去划拳似的,再加上那典型的广东普通话,绝对有戏。他总是把学生两字说成“邪生”,开始下面老师还学他,后来都习惯了,一个有能力的人,在深圳这个外来人众的年轻城市里,听也听出一口标准普通话了,他咋就不行呢?这里根本不用推广,各个都自觉讲普通话,他怎么就讲不好呢?邪门了啊。

尽管会场难以肃静下来,二校长依然兴致不减,手里拿着他的记录,开机关枪似地“突突”起来。他知道自己用了太多时间,可又不想删减,只能加快速度,越说越曲里拐弯没个正调调,别说老师们受不了,连大校长都看不下去,催他快点结束。这一催还真管用,也许他自己也感到不对劲了:怎么说不完了呢?最后他快速又说了几个典型,终于因面子挂不住而闹个大红脸退下了。

他这一退自己解脱了,可有人不乐意了。刚才他差不多点了百分之**十老师的名,而且学生多说老师的好话,他就照说给大家听,可还剩下那几个人他不说了,当然让人家心里不舒服:是好是差总得给个结论吧,单单把咱几人下放了,这是啥意思嘛。

还有伙人也不舒服,那就是在教高三的老师,大老远地把他们从新校区招回来开会,竟一个字也没提他们,也不说些鼓励的话给他们打打气,让他们白来一趟,好像没看见他们,能不让人家窝一肚子气吗?自然,人家认为是他不重视他们;而实则还是工作不得法、能力不到位而忽略了人家。

那天会议的第二项就是大校长展示他的最新教学激励法,这才是重头戏,没想让二校长抢了彩头,占用了一大把时间。说是教学激励法,也没什么高招,还是看分数,还是他找人精心计算的,分毫不差地排名,把高三语数英三科最高分数的学生的任课老师找出来,要给他们发证书,还真是个特大新鲜玩意;反向思维该是:高三老师就他们三个好。且看那三本证书,制作精良、红彤彤、光亮亮,有本书那么大,上面写的啥不知道,但肯定有个大红印章和校长签名。在校园里,这校长签名八成和玉玺一个分量。就见校长当着大家的面说:就凭这个证书,今后评职称就可以优先了。听他这么一说,下面又有人咧起嘴来:

“这分数高低原因很多。”

“首先分班就不能保证每个班的分数是平行的。”

“监考的严度也很难一样。”

“他这么一弄,以后给他参点水分他也不知道。”

“看他还激励个啥。”

“考不到第一就不给发他那‘老蒋的嘉奖令’,就影响你评职称,这是啥土政策嘛?”

“在他眼里,那校长可是个大官,至少是县官不如现管,人在屋檐下啊,你能怎样?”

“就没见过工作手法这么简单的校长,真是不懂教学,更不懂心理学啊。”

“是呀,一拿发奖金说事,二拿发评职称的‘通行证’说事,这是个啥思路呢?”

“啥思路?这两件事肯定是他自己最在乎的,不是说打蛇打三寸吗,这就是他要打的三寸,看你还说啥。”

“目前最好的激励办法就是集体表扬鼓励一下高三老师,这比发啥证书都强,比打几寸都灵光。”

“不见兔子不撒鹰,就别想了。”

“只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校长也好当啊。”

唉,意见归意见,看法归看法,会议还要继续。

“现在请XXX、XXX、XXX三位老师上台领奖。”校长说完就带头拍手。

领完证书,校长又开口了,他还有更牛的招数。就见他冲着话筒,声音高亢地说:

“接下来请这三位老师给大家讲讲他们考出好成绩的教学体会。”

“天啊,他这是玩啥花样呢?”蒋老师真是想不到还有这一出。

“这是讲用会,‘文革’时可吃香呢。”钱老师说,“我们当年天天讲,天天吹自己,吹得越响就越安全。”

“什么是讲用会啊?”旁边的一个小年青问道。

“你们年轻人没见过,50后的人都印象深刻,简单说,就是说自己的思想有多进步多好多红,干脆地说,就是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好,能好到天上去就最好了。”蒋老解释起来。

“开那讲用会就是要不搞生产,天天都开讲用会,介绍学老三篇、红宝书的体会。”钱老师补充着,没想到,早就忘到脑后的事,又给这老头给折腾出来了,可真逗,他想。

“这老头,该不是当年也没少讲吧。”蒋老师也许还真没说错。

“得,没治了,就让他瞎折腾吧,这人越老越忘不了过去的事,典型的‘文革’情节。”钱老师冷笑了一声。

“悲催啊,这不是倒退吗?”小年青看来是听懂了二位老将的话。

“没听他老头刚才说吗,以后都要如此办,没有他那‘证书通行证’,评职称还麻烦了呢。”蒋老师又来了一句,并认为,那不靠谱的话就是拿来吓唬年青教师的。

“真是不着调,乱弹咱们这好端端的现代琴了啊。”钱老师的话态度鲜明。他与蒋老师都是老教师,能看不出校长大人的把戏吗。

老师们说的没错,这新招确实不咋的,被大家拍了砖,后来也自动取消了。这极端的做法只能说明他对自己不自信,怕这届高三考不过上一届的,才出了这么个行不通的绝招。先不说这绝招多无聊,单看他的工作思路就不难想象他的能力。不过也不用愁,大校长不是都说过吗:“没办法,这学校的老师就是好。”再说了,老师们都是凭良心工作的,用不着他那怪异招数来刺激。他老头就算过官瘾也不该这样过,那不是随便拿大家开涮吗。

会后,大家都很不开心,高三老师更觉受伤。

“你说,如果要问在学校谁的贡献大,领导会怎说?”吃午饭时钱老又跟坐在他对面的蒋老师说了起来。

“当然是他自己了,汇报工作时都少不了要说在校长的领导下。”蒋老师哪能不知道这些,哪个领导不说自己好。

“那要是问那个学校好,校长会如何回答?”钱老师又问。

“当然说我们学校好啊,你看那高考分数多高。”蒋老师不用想都知道他会怎么说。

“现在看出谁的贡献大了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动力。”钱老师很是得意。

“教师,只有教师,才是学校不断取得丰硕教育成果的主力军。”蒋老师这话那大校长当然知道,可不会说。

“说是在校长领导下,可他那馊主意谁会恭维?就是个权利强迫症。”钱老师把“强迫症”用到这里,还真挺有独创性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