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三圣传说

2017-08-01 作者: 天洁红沁
第二十八章 三圣传说

微微瞌睡的小松灵,根本没有注意到昨夜见过的这位年轻道士,只记得明洁交代的事情,问清楚谁是武侯诸葛亮,跟随村里人回村的和尚道士们,肯定知道诸葛亮是什么鬼!

松灵捉住旁边穿短褂的小伙子问:“哥哥,请问谁是诸葛亮呀?”

院中所有人注意到墙角边的可爱小男孩。短褂小伙子微笑,蹲下身,还未等说话,旁边有人开口说道:“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是道法家,集天下大成创立了八阵图。”

松灵追问道:“什么是八阵图呢?”

“八阵图…..。”

“哎呀,师弟,三岁的小娃娃懂什么,浪费唇舌。”

“哈哈哈,饿了好几天,吃饭了。”

父亲、母亲招呼这十多人吃饭,推小松灵说道:“去,取碗筷。”

眨眨眼睛,松灵点头转身,年轻道士跟着松灵进厨房,悄悄问松灵道:“怎么只有你一个呢?另外还有你哥呢?”

松灵推年轻道士说道:“大哥哥,你干嘛?”

小松灵什么都不说,年轻道士心中苦闷,叹口气说道:“算了,想来想去,我也猜到了。万幸中的万幸,是你们不小心触动阵法,救了误闯八阵图中的所有人,并非你们有多么厉害,如果我点破你们的身份,可能会害了你俩。”

“道长,既然来了,也一起吃饭吧。”父亲跟了进来。

年轻道士扭头横眉说道:“既然来了就是有缘,当然要打扰你家啦!不过我吃饭一定要付钱,可不能像某些人,冒名顶替不说,还很虚伪。”

跟进来的短褂小伙嘿嘿笑道:“这位师兄想必是茅山的高徒,失敬失敬,若有得罪之处,还请能够见谅。”

年轻道士上下打量短褂小伙子说道:“你是武当弟子?不可能吧。我只记得武当掌教真人收了七个徒弟,外面的那一个三徒弟,徒有其表。”

“师兄,天下道门是一家,我三师兄本领极高,你对他有成见,其实他很好,师父他老人家也很器重。”

年轻道士冷冷一笑说道:“器重的应该是你吧。至尊真人的八卦镜,传给你了吧?”

短褂小伙嘿嘿笑道:“师兄真是好眼力,八卦镜藏在我胸口,都让你看出来了。”

年轻道士笑道:“小魔孩受伤逃了,也亏你身上的八卦镜,我们才能安全的脱离了幽冥谷的万鬼窟,否则封在鬼窟之中的恶鬼都出来了,神仙也挡不住。罢了,谁让你们是至尊道人的高徒,冲着他老人家的名头,任谁都得给你们武当派三分薄面。”

二人相谈甚欢,小松灵来回跑了好几趟,年轻道士拍松灵肩膀,遭到松灵嫌弃说道:“大哥哥,手好脏。”

“哈哈哈哈,好吧,我去洗手啦。”

可爱的松灵,短褂小伙子也说道:“多好的小孩儿呀。”

才一会儿功夫,奇怪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往角落中坐下,院中的道士们不能吃肉,母亲和父亲又忙着去备素菜,反而便宜了这位武当的俗家弟子和茅山道士。

端了小碗肉,松灵和小海涛凑在一块吃。

年轻道士频频对松灵侧目,然而短褂小伙子却对刚刚进来帮忙做菜的老奶奶,很是敬畏。既然两人引为知己,说出对对方的疑问,两个人都惊呆了,谁也想不到小小的山村,隐藏了神秘莫测的真龙般人物,难怪魔孩到此也不敢造次,还有各自师父的叮嘱,不谋而合。

跑进来一个小男孩,拽松灵说道:“小灵,小灵,外面有人打架,去看看吧。”

吃饭中的两个小娃娃听说此事儿,端着碗儿出门看热闹,一边吃一边奔跑小海涛出门时候绊倒,双手捧着碗丝毫无损,爬起来追出去。

年轻道人看了,大跌眼镜,松灵还是那个跟着哥哥可以飞行空中的小神仙吗?一切太出人意料,分明和普通的小娃娃无异,很奇怪,昨夜看见的松灵,恍然如梦。

传言有人打架,院中道士们惊诧,派人出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一边和尚,一边道人论经谈道起了冲突,因而引发了双方之间拳脚轮输赢的闹剧,领头的分别为蜀山派和白马寺的弟子。

此次天下中原宗门,居然来了大半,虽然都不是门中高手,却也是马前卒,传言此地魔孩出没,大有龙气飞升,纷纷代表门中精英前来打探消息,各行其道,误入法阵之中,最终酿成惨剧,死了好多人,唯有武当山弟子不损一人,甚至还救了很多人,途中明洁的父亲和村人,也因为跟随武当山道士,一夜平安无事。

引发冲突的大多为哥宗门的外门弟子,这些平日挂名寺院、道观修行的俗家弟子,虽然不及门内子弟,也学了一些术法武功,掺杂部分游士散修,鱼龙混杂,于村边的大晒谷场便比武,引来村中人围观,年轻小伙和孩子们最为兴奋,看见这些练武之士比武,不懂门道只能看热闹,觉得新鲜神奇。

挤在人群中,一边啃鸡肉,一边观看,松灵也未见过武功,别人叫好自己也跟着叫好。赶来劝架的年轻道人和短褂小伙子,越看松灵越普通,甚至短褂小伙子怀疑年轻道人所说的昨夜事件真实性,索性也在旁边围观。

这两位年轻人看了今日所发生的一切闹剧,觉得很丢脸,身为世上少有的修行之人,一言一行却如同世上追名逐利的凡俗之人,为了声明利益,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斗,年轻道人一怒之下,冲入打斗的场合中,拳打脚踢如抓小鸡,将这些俗家子弟教训一番后,在无人出来闹事儿。

年轻道人摆平此事而以后,蹲到松灵身边问道:“怎么样,大哥哥身手很厉害吧。”

松灵竖起大拇指点点头。

年轻道人追问道:“想不想学,我叫你功夫。”

松灵连连摇头说道:“学功夫干嘛?我不喜欢打架,好野蛮。”

小海涛旁边附和说道:“不好看,还不如老黄牛打架精彩。”

短褂小伙子捧腹大笑,晒谷场边吵吵嚷嚷的人群戛然而止。

一声尖利清脆声音传来,傍晚放学归来,明洁野马般飞奔回来,落日余晖之中,一抹蓝色辉煌。

村边晒谷场很热闹,明洁狂奔过来,人群之中看见年轻道人,吓一大跳,眉毛挑动,挎上书包走过来,假装傻乎乎的样子,问松灵说道:“村里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干什么,赶集呐?”

松灵附和说道:“大概是进山寻宝的吧。”

明洁呵呵笑,偏头对年轻道士说道:“大哥哥,听说我们村的深山里,发现金矿了,什么时候可以开采呀,往后我们村也不用这么穷了,是吧。”

年轻道人让明洁搞糊涂了,皱眉盯着明洁不言语。

明洁很机灵,完全不像松灵傻乎乎老实巴交,闪动眉眼传递暗语。忽然年轻道人恍然大悟,赔笑说道:“还不知道,金矿很难找,还需要我们分金寻气,再请专业人士,用探测器寻找,说不定可以找到藏在山中的金矿,如果真有金矿,开采以后,有钱了,修公路进你们村,给你们盖楼建别墅,你觉得如何。”

年轻道人也很能忽悠,明洁听了直咬牙,心中咒骂,却不能表露出来,万一惹年轻道士不高兴,泄露昨夜的事情,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麻烦。

“喔,这样呀,太好了。大哥哥,请你们去我家吃饭吧。现在刚好是吃晚饭时间啦。”

“好呀,累了一天,我们也饿了。陆昊你说是吧?”

短褂小伙子踢年轻道士一脚笑道:“装!”

“松灵,我们回家啦!”明洁拉松灵。

小海涛也想跟明洁走,却被明洁喝住,噗嗤噗嗤欲哭的样子。绍云也不知道迷上什么,跟在刚才几个比武的年轻人身边,像是要拜师学艺。

一行四人,来到小河边,年轻道人抓住明洁问道:“老实交代,昨夜是不是你们引发阵法?”

明洁也不做隐瞒问道:“你们来我们这儿所为什么,找寻什么东西?”

年轻道人看一眼短褂小伙子,对明洁说道:“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来此找寻曾经遗失的半部预言书,可惜坟墓早已经被盗,什么都没有留下。无意之中,有人发现此地龙气强盛,藏有大墓,因此很多很多的人都为盗墓而来,昨夜误闯山谷,居然发现了失传的武侯八阵图残阵,险些丧命,多亏你们俩小鬼触发阵法,救了好多人的性命。”

一旁短褂小伙子说道:“所以,我们很想知道你们俩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学会飞行,是不是神仙灵童转世?”

思索片刻,明洁说道:“我也不知道,半月之前,我们才发现可以飞行。至于灵童转世是什么东西?一点儿也不清楚啦。”

年轻道人无奈笑笑,解释了灵童转世的意思,明洁直接否认,很多问题搞不清楚,便转移话题问道:“武侯诸葛亮是谁?”

这是明洁最想知道的问题,学校老师只能照本宣科,告诉明洁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等等,却从未涉及关于武侯诸葛亮关于八阵图的说法。因此,一放学以后,难得这么早回来,最想问清楚武侯诸葛亮真正身份。

年轻道人清清嗓子,转入河边的柳树下,坐在洪水冲来的巨石上说道:“陆昊师弟,你乃我最崇拜的至尊道人收下的弟子,可知道历史上,传说最为神秘的鬼谷子传下的鬼谷门?”

短褂小伙子言道:“听说过一些,但也不太了解,师父只传我道法,很少跟我言及历史知识。”

年轻道人微笑说道:“武侯诸葛亮乃鬼谷子秘传的鬼谷门人。”

明洁嘿嘿说道:“我知道鬼谷子。”

年轻道人笑言道:“别打岔,你们听我说。”

小松灵不关心此事,更不明白哥哥为什么一定要知道武侯诸葛亮是谁,现在又提及鬼谷子,更是满脸呆萌。

“鬼谷子,乃是战国最辉煌灿烂的大思想家,可媲美道门鼻祖老子,儒家孔子,传说三人并称三圣,神话传说之中,老子乃道德天尊转世传道,孔子乃灵宝天尊转世传道,元始天尊转世正是鬼谷子。”

短褂小伙自呆了,惊讶说道:“入门时候,曾经听师父言及老子乃道德天尊。”

年轻道人微笑说道:“一部封神榜,虽为神话,却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的神话背景。”

短褂小伙自震惊之余,大气不敢出,冲眼睛闪光的明洁摇头,害怕明洁扰乱年轻道人的讲话。

“三圣的真实历史和三位天尊的神话,并非是人胡乱杜撰,而是有历史根据,封神榜更是说明了三圣历史长河之中的传道之路。道德天尊崇尚无为而治,《道德经》成为我道教的最根本教义,我道教传至今日,成就今日之辉煌,尊老子为道家始祖。孔子为灵宝天尊,就像封神榜中,绝大部分天神弟子都是通天教主的门徒,古本的封神榜并未丑化通天教主,而是更加推崇灵宝尊天之高尚强大,至今孔子的儒家思想依然为世人奉之为治世之大道。然而鬼谷子,其所传思想,如同鬼谷子一样神秘莫测,弟子在战国时代叱咤风云,兵家的孙膑、庞涓;纵横家的张仪,苏秦;法家思想也出自于鬼谷子,代表有商鞅、荀子等等,也都自称鬼谷子门徒,即便最牛哄哄的墨家的墨子大师也要奉其为半个老师。为什么这么多人自称鬼谷子门徒,根本原因在于鬼谷子思想涉及极广,无所不包,又别于老子、孔子思想,整个战国时代几乎都让鬼谷子弟子们玩弄于股掌。后中国一统,鬼谷门看似销声匿迹,实则依然大行其道,整个古中国历史的发展,似乎都在鬼谷门思想引导下前行,若隐若现的鬼谷门弟子,最是璀璨耀眼,汉代的张良神仙传道,而后的诸葛亮,用兵亦妖亦道,鬼谷门最辉煌的时代,隋唐时代的李靖,李靖兵法传过太宗、徐世绩,即后来的李绩,裴行俭,苏定芳,这些人可都是牛得不行的人,后来的明代还有一位鬼谷门弟子刘伯温;鬼谷门弟子好像封神榜之中元始天尊弟子不多,却一个一个如同泰斗,大罗金仙级别人物,所以元始天尊的神话,和历史是不是太巧合了?”

久久的静寂,明洁打破沉默,点点头说道:“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大哥哥你讲故事,很有深度,却杂乱无章,一点儿也不吸引人。说了一大堆,你是说武侯诸葛亮乃鬼谷门弟子?一个亦妖亦道的神仙!”

年轻道人说道:“差不多吧。”

明洁气得翻白眼说道:“什么鬼,听得我一头雾水,小灵你听懂了吗?”

小松灵摇摇头,气得年轻道人想吐血。旁边短褂小伙子哈哈大笑道:“多大点小娃娃,你跟他们说这些玄道,怎么可能听得懂,除非灵童转世。”

年轻道人呵呵笑道:“俩小娃娃会飞耶,以为真的是灵童转世,怎么可能听不懂我说的玄道呢?”

争论不休的两个人,提到灵童转世,明洁追问道:“灵童又是什么鬼?”

“灵童是什么鬼?”

年轻道人和短褂小伙子听了明洁的追问,气不打一处来,无奈摇头,无力再搭理明洁,转头往小桥对岸的房屋行去。

挠挠后脑,明洁看着松灵问道:“发现什么?”

松灵摇头说道:“什么都没有发现呀,一群怪人。”

明洁咬牙说道:“对对对,一群怪人。说故事,倒是精彩,我喜欢杂毛哥哥说故事。”

松灵吐舌说道:“我不喜欢!”

牵着松灵的手,远远的小海涛跟跑过来,捧着小碗,指着前面的两个大小伙说道:“为什么那些人不吃肉?”

明洁眨眼说道:“有吗?谁不喜欢吃肉,是不是有病呀?”

松灵点头说道:“哥哥,今天有肉吃,妈妈炖了鸡肉招待那些人,一个都不吃,特意留给我们吃啦。”

三个小孩儿,一路狂奔,跳进家中,明洁嗅到喷香的鸡肉,叹气说道:“我们家打鸣的大公鸡,我惦记它好久了,今天一定要一饱口福,多久没有吃肉了?”

小海涛抓明洁衣服说道:“小哥哥,我还要吃。”

三个小男孩儿,穿行于道人之中,一群身穿灰袍,头上挽着发髻,脚蹬布鞋,的确很怪,明洁统称之为怪大叔,陌生人中间,一点礼数都不懂,挨了父亲训斥,灰溜溜跑门外玩儿,也不知道是谁的木剑,被明洁顺走,晒谷场边刺杀稻草人,玩儿腻了,倒插牛粪上。

这位武当派的三师兄,发现自己的木剑让主人家的小娃娃插牛粪上,气得嘴唇发抖,又不好发作,自认倒霉。短褂小伙子见了,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年轻道人憋出内伤,又不能笑,修行者视自己的木剑法器为重宝,普通人眼中却一文不值,何况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