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带“刺”伤人怎么办

2018-04-15 作者: 耿军
孩子说话带“刺”伤人怎么办

有的孩子在口才方面很有天赋,表达能力很好,喜欢用开玩笑等方式吸引他人注意,或对他人作出评价,这种做法对继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有帮助。Www.Pinwenba.Com 吧但是,孩子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极容易误解幽默的真正含义,仗着自己的“幽默”对他人冷嘲热讽,并由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殊不知,孩子说出的一些带刺的话语,不管是无心还是有意的,都可能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致命的伤痛,这样的语言根本不表示真正会表达。

案例

小优是个性格开朗的孩子,从他嘴里说出的话,经常会让人捧腹大笑,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都称他为“开心果”。可是有一天,“开心果”的脸上不再有笑容,有的只是满脸乌云。

妈妈向小优询问后,得知小优最近喜欢给小朋友起外号,一开始他起的外号都很幽默,而且没有贬义词,大家听了后都觉得很有趣,被起外号的小朋友也都接受了自己的外号。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优起的外号逐渐变了味道。有个小朋友姓黄,喜欢穿有小狗图案的衣服,小优就给他起了个“大黄狗”的外号;还有个小朋友总是剃光头,小优想起一本书中有一个人物叫做“小癞子”,就把这个外号“给”了他。慢慢地,不仅被起外号的小朋友不再理小优,其他小朋友也开始疏远他。

小优被孤立,完全是他打着开玩笑的旗子挖苦别人造成的。他所起的外号不再是取悦别人,而是通过讽刺别人来取悦自己。他在给别人起不好的外号的同时,确实过了嘴瘾,获得了快乐,但这种快乐与他给别人造成的伤害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不仅如此,小优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有的家长知道小优的所作所为后,在背后说他为“没有教养的小孩”。

确实,一个真正有修养、会说话的孩子,是不会随意讽刺别人的。你的孩子如果也有这样的现象,那么就一定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帮助孩子纠正,别让它变成孩子的一种表达习惯。

1 洞悉孩子的心理

孩子出现嘲讽他人的行为,虽然并不总是表现出明确的目的,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原因,像案例中的小优就是想赢得大家关注,成为大家的焦点。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嫉妒、排斥等心理也会成为孩子爱嘲讽他人的原因。对此,家长要仔细分析,并根据不同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对方道歉并加以改正。

2 家长注意言传身教

家长就像是一面镜子,将自己的想法、做法反射给孩子。如果家长平时喜欢用负面词语议论别人,孩子听到后就可能不自觉地将议论的内容纳入自己的大脑中,在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就会脱口而出。因此,家长要观察自己的行为,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 对孩子的表扬、奖赏及批评要适度

表扬、奖励和批评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不当表扬、奖励或批评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生活中经常给孩子不切实际的表扬或夸奖,就会滋生孩子的骄傲情绪,让他变得自大自满,认为他人都不如自己,从而爱嘲讽他人。再比如,对孩子的错误,采用嘲笑、挖苦等言辞,如孩子玩得浑身脏兮兮的,大人对他说:“你可真干净啊。”孩子一开始只会觉得惊讶,以为大人真的没有看见自己身上的脏东西,但时间长了,就会“无师自通”悟出背后的真正含义,并且一有机会就会使用在其他人身上。因此,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家长一定要秉着准确、求实的态度指出来,既不夸大事实,也不故意混淆,让孩子以一个健康的心态接受褒奖和批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