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5 作者: 吴中伟

教案(一)趋向补语

课文

何聪:你早!

马丁:你早!

何聪:你是外国留学生吧?

马丁:对,我叫马丁,是美国留学生。Www.Pinwenba.Com 吧你叫什么名字?

何聪:我叫何聪,在你们学校附近的一个机器厂工作。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你们宿舍。

马丁:哦,怪不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何聪:我看到你好多次了。你每天六点钟就起床了?

马丁:是的,我要跑出来锻炼身体。

何聪:就在这条马路上跑步?

马丁:对,打完太极拳以后,就在这条马路上跑步。

何聪:跑完步以后呢?

马丁:我就跑进浴室去洗澡。洗好澡,我跑下去吃早饭。

何聪:早饭吃中餐还是吃西餐?

马丁:吃西餐。一杯桔子汁、一瓶酸牛奶、两个鸡蛋、一个面包。

何聪:吃完早饭就去上课了?

马丁:不,我还要走上楼去喝咖啡。喝好咖啡,我才下楼去教室。

何聪:教室离宿舍远不远?

马丁:比较远。走过去差不多要二十分钟。

何聪:教室在几楼?

马丁:四楼。

何聪:教学楼有没有电梯?

马丁:没有电梯。我们每天都是走上去、走下来的。

何聪:这样也不错,可以锻炼身体。

马丁:对,现在我们一口气就可以走上去了。上上下下一点也不觉得累了。

何聪:你们几点钟上课?

马丁:八点钟上课。

何聪:大家都很准时吧?

马丁:一般都很准时。有的时候起床起得晚了点儿,或者忘了带作业,走到半路上又跑了回去。这样也常常会迟到的。

……

(《新汉语课本》第二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导入语法点

1 提问:汉语里有哪些趋向动词?

一边启发学生回答,一边板书: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2 说明:这些动词放在别的动词后面,就构成“趋向补语”。

板书: V+趋向补语

举例:走上去走下来跑回去

二、 练习

1 听后填空

听完一句话以后,填写句子里的空格(完成全部句子以后,再完整听一遍)。

(1) 电梯坏了,我们只能走。

(2) 走饭店,我们一坐,服务员就走,给我们看菜单。

(3) 我朋友从日本来看我,给我带了一件礼物。

(4) 昨天我去看朋友,给他带了一件礼物。

(5) 我在马路边看到一条没人要的小狗,快饿死了,我就把它带家了。

(6) 他从包里拿一张报纸给我们看,报纸上有他的照片。

答案:

(1) 电梯坏了,我们只能走上去。

(2) 走进饭店,我们一坐下,服务员就走过来,给我们看菜单。

(3) 我朋友从日本来看我,给我带来了一件礼物。

(4) 昨天我去看朋友,给他带去了一件礼物。

(5) 我在马路边看到一条没人要的小狗,快饿死了,我就把它带回家来了。

(6) 他从包里拿出来一张报纸给我们看,报纸上有他的照片。

2 口头表达

放映几个人物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情景填空:

(1) 他走,坐,准备回答我的问题。

(2) 他试了几次,终于爬了。

(3) 他打开包,从包里拿一本书。

(4) 他站,走教室了。

答案:

(1) 他走进来,坐下,准备回答我的问题。

(2) 他试了几次,终于爬上去了。

(3) 他打开包,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来。

(4) 他站起来,走出教室去了。

三、 强调处所宾语的位置

1 说明:如果动词后面既有趋向补语,又有宾语,要注意它们的位置。

提问:我们是说“回去家”还是“回家去”?

(学生回答:“回家去”)

好,那么,下面的意思应该怎么说?

板书:

走出去+教室?

带回来+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走出去+教室走出教室去

带回来+家带回家来

总结:

如果宾语说的是一个地方,一定要放在“上来”、“上去”、“回来”、“回去”等等的中间。

板书:

2 练习

根据听到的内容,说出完整的句子:

(1) 他把书放进去+包里

(2) 那个小孩爬上去了+树

(3) 他明天就要飞回去+美国

(4) 他走下来迎接我们+楼

[(1) 他把书放进包里去。

(2) 那个小孩爬上树去了。

(3) 他明天就要飞回美国去。

(4) 他走下楼来迎接我们。]

教案(二)“把”字句

课文

李华:田野,这几天你一定很忙吧?

田野:是啊,正忙着布置新房呢。

李华:新房布置好了没有?

田野:还没有呢。

李华:把新房布置得漂亮一些。

田野:怎么布置?

李华:新房面积有多大?

田野:卧室有十五平方米。

李华:那好办。你把写字台放在窗户下面,把桌子放在房间中间,桌子上再放一瓶花儿。

田野:床和沙发呢?

李华:把床放在门的左边,把沙发放在门的右边,再把衣柜放在门的旁边,把电视机放在沙发的对面。

田野:照片和画儿怎么挂?

李华:把结婚照片挂在左边墙上,把画儿挂在右边墙上。

田野:冰箱和洗衣机放在哪儿好?

李华:把冰箱放到厨房里去,把洗衣机放到卫生间去。房间打扫过没有?

田野:没有。

李华:你要先把房间打扫干净,然后再把家具搬进去。明天我休息,我来帮助你布置新房。

田野:那太谢谢你了。

李华:谢什么!我一直把你看成是我最好的朋友。

田野:是吗?谢谢!

李华:看你,又谢了。

(《新汉语课本》第三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语法点

1 提出要求:把课文里的“把”字句找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 先把房间打扫干净。

(2) 然后再把家具搬进去。

(3) 把新房布置得漂亮一些。

(4) 把写字台放在窗户下面。

(5) 把冰箱放到厨房里去。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黑板上的句子。

对句子做简单的分析,板书:

S把OV ……

2 说明“把”字句的意义:

“把”字句表示通过某个动作、行为,让某个对象受到一种影响,发生一种变化,产生一种结果。

3 结合语境说明“把”字句的意义。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一位同学的词典:

大家看,马丁有一本词典,在桌子上放着。

好,现在,请马丁把词典拿过来。

(马丁把词典递给老师。)

(对马丁)请你把词典放在我的桌子上。

(马丁把词典放在老师的桌子上)

好,现在,请注意看。(把词典放进包里)我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你把词典放进包里。

教师:对。我把词典放进包里去了。

请学生回忆刚才三个句子。教师板书:

请你把词典拿过来。

请把词典放在桌子上。

我把词典放进包里去了。

请学生读以上句子。

总结:

所以,如果这儿有一个东西,我们对这个东西做了什么动作,让这个东西发生了一点变化,这时候,我们就常常用“把”字句。

二、 说明结构特点,进行操练

使用“把”字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1 “把”的宾语是确定的。我们可以说“把房间打扫干净”、“把这个房间打扫干净”、“把那个房间打扫干净”,但是不能说“把一个房间打扫干净”、“把两个房间打扫干净”。

2 “把”字句中,动词的后面总是要有一些其他的成分。例如,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等等,来说明动作行为影响的结果。(联系黑板上的例句)

让学生完成句子(口头练习,听后回答):

(1) 请把书打。

(2) 房间太脏了,我们把房间打扫吧。

(3) 昨天,我们忙了一天,把房间布置。

(4) 这张桌子没用,我们把它搬吧。

(5) 请你把词典递。

(1) 请把书打开。

(2) 房间太脏了,我们把房间打扫一下吧。

(3) 昨天,我们忙了一天,把房间布置得非常漂亮。

(4) 这张桌子没用,我们把它搬出去吧。

(5) 请你把词典递给我。

3 “把”字句中,下面的词语应该放在“把”的前面:时间词语、否定词语、能愿动词。

让学生组织句子(口头练习,听后回答):

(1) 他把我的照相机借走了+昨天

(2) 他把画儿挂上去+没

(3) 把写字台放在门旁边+别

(4) 你把洗衣机放到卫生间去+应该

4 改正错句:

(1) *我把一本词典买到了。

(2) *他把房间没打扫干净。

(3) *我把他打。

(4) *我把饭吃得很满意。

三、 练习

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介绍一下田野打算怎么布置新房。

2 假定学生A今天搬家,搬家公司已经把家具都搬到了新居的门口;学生B是搬运工人。A应指挥B把这些家具搬进房间,放到事先计划好的地方。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学生A看插图1和插图2,发出搬运指令。

学生B看插图2和插图3(不能看插图1),根据A的指令,在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标上家具安放的位置。有不清楚的地方可随时询问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