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2018-04-15 作者: 张培良
规划设计

1965年11月,邯郸专署水利局组成跃峰渠测量队。Www.Pinwenba.Com 吧测量队有原专署水利局副局长张魁武带领10名技术人员,并招收了10名徒工,进驻涉县太仓村,开始对跃峰渠进行初步勘察。在完成初测后,制定了《跃峰渠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随之河北省水利设计院制定了《跃峰渠北干、南干设计任务书》。至1966年夏,历时10个月,完成了干渠定线、支渠定线、总干渠地形图、大比例局部地形图、物探、土壤试验、横断面设计、建筑物设计、工程预算等规划项目。测量队制定了《清漳灌区规划要点(初稿)》和《跃峰灌区总体规划》。

1972年9月7日,邯郸地区革命委员会水电局在经过进一步勘察、测量、物探、校队、修改后,重新向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局报送了《邯郸地区跃峰灌区工程设计任务书》。

规划灌溉范围:东自京广铁路、高级渠以南;南至跃峰渠北干渠以东;北至武安县午汲公社、城关区。总耕地面积53.9万亩。

水文分析结果:灌区计划在清、浊漳河分别引水。因此在《总体规划》中着重进行了清漳匡门口、浊漳天桥断两水文站和天桥断至引水口区间的年径流分析。分析结果:在保证率P=50%的情况下,年径流总量为15.27亿立方米;在保证率P=80%的情况下,年径流总量为10.11亿立方米。扣除上游灌区用量(1972年)5.54亿立方米,得净水量分别为9.73亿立方米和4.57亿立方米。水量有余,只是月份分配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水的要求,需依靠现有水库和计划的水窖来满足调节水量。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拟采取天桥断至台庄引水段流量10立方米每秒,总干引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常年灌溉面积可达40万亩,季节灌溉面积可达11.5万亩。

工程规模:在《规划要点(初稿)》中,曾比较分析了槐疙瘩、合漳和清、浊漳河分别引水3个方案,由于槐疙瘩渠首高程不能满足灌区要求,合漳引水口无可靠保证,且渠口易淤塞,最后选择了清、浊漳河分别引水方案。即在清漳河台庄建一座220米拦河坝,把进水闸、冲刷闸设在坝的左端;浊漳河天桥断上作无坝引水口,使引水渠段沿浊漳左岸经张头、段曲、白芟、黄龙口、合漳行进,然后逆清漳右岸在台庄拦河坝上入清漳河,全长14.45公里。

总干渠从台庄进水闸经邰家口、石梯、太仓、下庄、西郊口、丁岩、吴家河、五合二队、杨花庄、寨沟、都党沟至张二庄岭,全长58.7公里。

总干渠在五合公社桩号30+000处与磁县小跃峰渠接通,作为南干渠。

总干渠张二庄分水枢纽以下分北干渠和超级支渠。

北干渠为避开煤田塌陷区,沿山坡经宿凤村西、西王看、胡村西、尧庄西、和村西、曹庄西南、四矿与工人村间、八特西、念头南、岗头北、东苑城西、羊二庄西、罗义南、庄晏东、伯延南、同会南、杜家庄北、鲍家庄北、胡峪西至流泉北,分为一、二分干渠,全长48.97公里。北一分干由流泉北经胡峪南、北史村北至西河口,全长7.97公里。北二分干由流泉、北大社东、南大社东、薛村东至南岗村,全长6.83公里。

超级支渠由张二庄分水枢纽引水,经宿凤南、刘起沟、苏村西、张南、北黄沙北、老鸦峪西南至马家荒东南,全长21.43公里。

支渠共布31条,总长165.5公里。支渠以上建筑物1055座,拟建调节水窖13.84万个。

总工程量504万立方米。总投资1205万元。用工1176万个日。

工程计划于1975年3月正式开工。按此设计执行。

1975年6月24日,河北省委副书记王金山一行10人到工地检查工作时,决定把引渠流量增加到15立方米秒,总干渠流量由原来的20立方米秒增加到30立方米秒。

跃峰渠指挥部紧急组织技术力量,本着对铺开工程采取补救措施,不作大的改动,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原则。到1975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包括引渠、总干渠)扩大全部设计。

规划原则:跃峰渠工程首先为发展农业灌溉、为邯郸市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用水增加水源。本着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办水利的原则规划安排。

规划范围:根据地形和水量,东起京广铁路、高级渠以西丘陵山区,以高程260米为界,南起磁县跃峰渠,北至南?河,控制面积75万亩,其中常年灌溉50万亩。

灌溉保证率采用50%,渠首防洪设计标准按50年一遇,1963年洪水校核。建筑物标准渠首按Ⅲ级标准,总干渠建筑物采用Ⅳ级标准。

水文分析:跃峰渠从清漳河引水并有引渠退水,因此着重对清漳框门口水文站、浊漳天桥断水文站及观台水文站径流进行分析。

水电部十三局会同河北农业大学和岳城水库管理处调查资料,浊漳上游灌溉面积约100万亩,用水量按4亿立方米计算,保证率50%,尚有5.57亿立方米水流经天桥断。月份配以1958-1959年为典型,引渠引浊漳水量的85%退入清漳,在渠首以上扣除蒸发和总干渠沿程损失水量约15-20%,尚有水3.22亿立方米,跃峰渠按常年灌溉50万亩,灌溉用水2亿立方米计算,还剩余1.22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节,用于工业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丰水月份引30立方米每秒灌入水库、塘坝、池窖。这样就形成:千百长藤千颗瓜,平时蓄水灌时用。

渠线走向:本设计渠线走向与1972年设计渠线走向基本相同,大的变更主要是,原规划作为跃峰渠南干的磁县跃峰渠脱离大跃峰渠;北干改为主干,其走向改为从四矿东行,凿穿鼓山洞,沿鼓山东脚北行至流泉;原北干四矿下改为二分干;原定超级支渠改为一分干;共开6条分干。渠道、建筑物、支渠设计,根据总干渠扩大后的流量,进行了相应的改设或扩设。

渠线改动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绕线明渠,开凿山岭隧洞,缩短渠线,减少水头损失;预留落差,为将来兴办水力发电创造条件。

总干渠原设计总长58.7公里,改线后为35.242公里,缩短渠线23.458公里。

渠线施工改动大的有3段:1.裁撤原绕太仓、下庄明渠,开凿老君寨下1791米跃峰洞,缩短渠线10公里。在飞跃渡槽出口留有4米落差,拟建一座低水头大流量循环用水电站(此电站已于1989年10月26日建成投产)。2.裁撤原定吴家河绕线明渠,开凿总长2400米的隧洞,穿过三绝脑、桑树岭,缩短了渠线,抬高了水头,在海螺山拟建高水头电站(此电站已于1997年6月29日建成投产)。3.裁撤原定寨沟、都党沟绕线明渠,凿通上寨岭下“十里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