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民工团关于目前大跃峰渠准备工作的报告

2018-04-15 作者: 张培良
峰峰矿区民工团关于目前大跃峰渠准备工作的报告

峰团字(75)第1号区委、区革委:

在邯郸地区山区建设指挥部和区委、区革委的领导下,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四届人大精神为动力,从元月十七日开始,集中主要精力抓了大跃峰渠的准备工作。Www.Pinwenba.Com 吧目前,全区已组成了一支两千五百人参加的民工团。从团部到各营,对施工用的工具、材料做了积极的准备,炸药已备二十二吨,雷管四万发,钢钎、锤、镐锨等急需用具已备一万多件。在民工的吃住方面,已运进粮食十万余斤、蔬菜四万余斤,均已达到了半个月的用量;住房已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民工得到了解决,其他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现将前段准备工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兴建大跃峰渠,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现实意义,地委已把这项工程列为全区基本建设的首位,这是一场移山改河,造福于人类的伟大革命事业,也是形势发展、搞好战备,为邯邢基地建设服务和解决山区人畜水的需要。为了大干快上大跃峰渠,我们在准备工作上突出抓了思想发动、组织落实、施工准备、后勤安排等项工作。

(一)抓思想发动。在这一阶段先后开好了五个会(区直机关干部动员会、区对口单位负责同志筹备会、各营带队干部交底会、农村公社党委扩大会、大队党支部会),举办了三个学习班(团部成员学习班、党团骨干学习班、参展民工学习班),层层开展了“四大讲”,大讲了国内外大好形势;大讲了中央、省、地市领导同志关于兴建大跃峰渠的有关指示;大讲了兴建大跃峰渠的重要意义;大讲了兴建大跃峰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大学习、大宣传、大发动、大批判,使兴建跃峰渠这样一件大事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涌现出了许多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父子争出工,兄弟抢名额的动人事迹。王看公社山底大队党支部五名成员一齐报名,六十多岁的老支委许可祥积极表示说,“我是**员,工程越艰巨,我越应冲在前”。昔日枣树荒,今日新山庄的和村公社集贤大队听到传达兴建大跃峰渠的喜讯后,全村一片欢腾,从满头白发的老贫农到刚入学的儿童,都一起涌到大队。他们说,“旧社会,咱们要水比登天还难,新社会,**给咱送来幸福泉,咱们不去谁去?”。临水大队四十多岁的社员韩振江夫妇齐报名,齐出征,受到人们一致好评。北留旺大队二十三岁的女民兵刘天香听到兴建大跃峰渠,便三番五次找大队领导,积极要求到前线去锻炼,并再三表示“工程不完工不回家,渠水不通不结婚”。她的模范行动受到人们一致赞扬。

在四届人大精神的鼓舞下,兴建大跃峰渠有理、有功、光荣的口号已传遍矿区每个角落,人人争先恐后,个个积极报名,一致表示要:基本路线记心间,大干苦干拼命干,太行山上建银河,四年任务两年完,为我们兴建大跃峰渠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抓组织落实。**教导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想打好大跃峰渠这场硬仗,必须组织起一个坚强的革命化的,过得硬的领导班子。当兴建大跃峰渠的战斗号令下达时,许多同志包括主要领导同志还分散在各地,有的正在参加读书班;有的正在农村搞斗批改;有的正在搞推广小靳庄经验的试点;有的正在紧张地负责某一方面工作等等。而上级要求进点时间相当紧迫,头绪十分繁多,人员特别分散,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同志一接到任务,便迅速投入了战斗。民工团指挥部同志们,接到筹建民工团的通知后,便迅速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常常是觉顾不上睡,饭顾不上吃,为抓好各项工作的筹备忙个不停。领导带了头,群众劲更足,团部二十九名干部在短短的三四天时间内全部报到,决心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筹备工作做好。现在,团、营、连部等机构已基本健全。

团部领导有八人组成:区委副书记、区革委副主任侯春江;区武装部副政委闫志才;区农电局局长邵体超;区计委副主任谭继业;区组织部副部长李玉铭;区宣传部副部长李起荣;矿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吴增芳;市革委水利局副科长孙书祥。

团部设一室三处(办公室、政治处、施工处、后勤处)。

团部共有四十五名同志组成,其中党员二十七人,团员七人。

团部下设十一个营,分二十七个连。营、连干部一百零五名,公社党委副书记和革委副主任十一名。

和村公社党委为了更好地保证前线,做好对大跃峰渠的支援,还成立了“支援大跃峰渠前线小组”,有公社党委副书记杨贵银,公社革委副主任王存贞等五名同志组成。

(三)施工准备。为了使大跃峰渠尽快开工,我们在施工方面突出抓了以下四点:

1.现场观察,具体落实任务。我们于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利用两天时间,组织各营带队干部和指挥部成员,对全长三十华里的工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熟悉,并且落实了任务。

2.自力更生,积极筹备。各营连对施工用的钢钎、铁链、锤锨等工具,都本着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精神,以旧代新,因陋就简,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3.战地练兵,培训骨干。为了适应施工需要,我们从民工中选拔了六十余名放炮员和施工员,进行了培训,讲解了各种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并进行了实际操作。使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爆破和施工技术。

4.翻山越岭,大搞施工革命。我们矿区施工的地段,地质复杂,工程险要,山高坡陡,槽多洞长。为了搞好施工革命,区委副书记侯春江同志亲自带领团部二十多名同志,先后五次对三十华里的工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跑遍了二十多个山头,七八条大沟,访问了十五个大队,召开了二十余次座谈会,走访了七十多名社员,对多快好省地进行施工,提出了两项有价值的方案。一项小的修改方案已被地区指挥部采纳,一项大的修改方案即将提交到地区指挥部研究。

(四)抓后勤安排。从元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各营派出了二百六十多名先遣队盘火、立灶、运料搭棚,打扫房屋,拉煤运粮,本着因陋就简的原则,一切自己动手,以旧代新,一物多用,在天寒地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迅速地保证了第一线的供应。全团应建食堂十七个,已建十六个;煤炭基本供应到伙食单位;粮食局在民工集中的都党、张二庄设立了两个民工粮站;其他生活用品,暂时由当地供销社供应。

在整个后勤筹备工作中,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不少单位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了大力支援,有的成立了“支前小组”,有的主要领导同志亲临现场,积极帮助解决问题。基建局党委书记王文华,亲自组织了“支前小分队”到工地帮助建食堂。

二、总的看,兴建大跃峰渠的准备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有一些问题:

1.有的同志对兴建大跃峰渠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表现是:有的领导班子配备不够得力;有的公社党团员比例太少;有的营连技术力量薄弱,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占百分之六七十;有的对工程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怕苦、怕累、怕时间长的思想;特别是极个别的单位存有应付差事,“甩包袱”和推出门不管的偏面思想。

2.由于我们发扬冲天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不够好,在施工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一些民工就进了场,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一些营带队干部热情高,劲头大,但对复杂的施工工作缺乏周密的考虑,一遇困难,办法较少。

3.在施工材料准备上,有的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存有等靠要的思想,一部分急需工具至今还没有备齐。

4.和村、王看两个公社,居住在辛五庄的五道山沟里,住房、吃水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三、在**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四届人大”精神鼓舞下,一场兴建大跃峰渠的会战就要打响了,为了提前实现地委提出的“四年工程两年完”的要求,必须从思想上,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抓好民工的思想革命化。我们要继续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对四届人大文件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大干社会主义的群众运动,不断地端正广大指战员开山造渠的思想路线。要继续深入批判**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孔孟之道,批判资产阶级生活作风,批判怕苦、怕累的懒汉懦夫世界观,树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雄心壮志,树立革命开山的坚强信念,一鼓作气,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必须大上机械化。我们峰峰矿区担负的主干渠长达三十华里,途中有三个隧洞,长达三千六百二十米;有七座渡槽长达六百一十八米;有暗洞十九处;悬崖陡壁,险要工程八处,总用工约一百一十九万个。工程任务大,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如果单凭手工操作,两头掘进,仅隧洞一项就大约用十八年时间。因此,在土法上马的同时,必须迅速大干快上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当前,急需架设一趟二十华里的高压线路,解决三十台空压机,一百台风钻,其他机械化设备也要相应配套。

3.必须建立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过得硬的队伍。团营连班子得力不得力,坚强不坚强,过硬不过硬,对于整个大跃峰渠会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认为:团部应设党委、营部设党总支、连部设支部委员会。团部应充实一名区革委副主任。大社、王看、彭城、新坡、峰峰五个公社,要分别充实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

民工劳动力,要充实调整,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组织一支过得硬,技术强的革命化队伍。

4.必须大力组织各行各业的支援。各单位要把支援大跃峰渠的工作,作为党委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建立“支援大跃峰渠前线小组”。

在民工居住集中的张二庄,都党设两个综合商店,煤炭供应到民工团的伙食单位,粮食经常保持有半个月的储备。总之,希望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援大跃峰渠会战,保证工地需要。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区属各单位。

一九七五年二月十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