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银杏村出现的神秘驻军

2018-04-15 作者: 扶琴扶琴
第一十三章银杏村出现的神秘驻军

辛锥得到惟一一间四面墙壁被刷成天蓝色并用玻璃做屋顶的房间,根据辛作的设想整栋房子里外都刷上紫色,祖炎怕他糟蹋了旧墙上的壁画,仍把墙壁刷成以前的白色。Www.Pinwenba.Com 吧然而,当粉刷工人把整栋房子刷到一半时,又接到房主要求把一间房的内壁刷成蓝色的指示,这个指示是祖炎在光滑岩石铺就的走廊上碰到辛锥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下达的。二岁的辛锥已经长高了,几个月前给她做的衣服已经快不合她的身材了,会走路时起她就不愿再呆在母亲身边听着讨厌的机器声(主要是缝纫机缝制衣服的声音)。她到处走动,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房间,再到堆着各种工具和材料的院子里,工人们不得不提醒她不要妨碍他们干活,她倔犟的似一头牛,从不听话。

几乎都由老虎与斑冠鬣蜥照顾的孩子使人确信正是动物的性格影响了她,以致她到了该说话的年纪仍不愿开口说话,但是这并不妨碍她表达自己的想法,别的孩子用嘴,她却奇怪地用眼睛,当母亲在走廊里碰见她的那一刻,她就从女儿的眼睛里知道了她希望把自己居住的房间内壁刷成蓝色,这跟建房初期孩子要求做玻璃屋顶时一样。祖炎首先把它告诉了粉刷工人,让他们照孩子的要求去做,然后又去告诉了丈夫,带着担忧的神情说,“这孩子太古怪了,从不象其它孩子到了呀呀学语的年龄时积极学习说话,也不屑与任何一个孩子一起玩耍,甚至从出生时起就不哭闹,经常拿泛着幽蓝淡光的眼睛瞧人(祖炎一直都不知道正是女儿眼里带磁粒的光帮她解除了不能成眠的痛苦)。”

辛作认为后代怪诞特征是上代基因遗传的结果,所以没有过分担心。整个扩建竣工之后,他用建房的余款重新武装了它的新试验室,一间处于整幢房子东南角四面墙壁都有窗户的卧室,象辛锥一样是他要求这样设计的。过了两个星期,他收到鸽子带来商武纪的第二十五封信,信的内容与之前二十四封的大致相同,是那个商人用特别实际的口吻写成的,那人说,自己是在忙碌的空隙之间写下那些信的,寻问他发明的机器是否已经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使用,为此他等了很长时间,并做好了推销它的一切准备,同时也自信的表示在广阔的本辑地区,没有谁可胜过他的销售团队。他认为,好的货物不配上优秀的经销商,它几乎就是一仵废物。

与往常一样,辛作取下信把鸽子扔到院子里,那里有之前的二十四只鸽子正在来回踱步,它们都是完成了送信任务后定居在此的,并隔三差五飞往森林去与其它鸟类相聚玩乐。已经承诺妻子不去任何地方的辛作在几年内没给那个等待消息的人任何回信,因为鸟儿们已不愿离开村庄再去那个吵闹得令它们精神衰弱的城市。此后,他和那位居住在遥远城市中的人断了联系,或许商武纪再也没有鸽子为他送信了。辛作乐于平静,又象往日一样在试验室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漫长时刻,孜孜不倦地发明制造,除了吃饭与睡觉,几乎不到试验室外面去,逐渐地,房间里的机器品种超过了以往旧试验室的储存量了,全部整齐地摆放在一层层的木架之上,就象商店里等待出售的商品一样。

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十六两天,孩子们才有机会一整天与父亲呆在一起,砍伐竹子,把它们分段成筷子大小,但长度要长一些,一头被菜刀削尖,几张床单大小的黄色宣纸被裁成一个个长方块,面粉做的浆糊把它粘成圆筒状。相差不到三岁的辛巢与辛氏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一群亲人带着一个山头翻过一个山头去埋葬祖先的墓前把那些弄好的竹签尖头朝下的插下去,三根一组,插成三角形,外面罩上糊好的纸筒,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照亮死人出行的蜡烛燃尽之前被山风吹灭,这才算不忘对祖先的纪念。

尽管他们不知道埋在大山多年的人是什么模样和有什么特征,但是,男孩们小时就必须熟记每个墓的准确位置以及那里埋葬的是些什么人,等到父母临终以后,接替他们的任务,一代传一代。当然,十五晚上的祭祖活动远比不上十六日热闹非凡的庙会令孩子们感兴趣,敲锣打鼓中的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之类的节目,总叫人百看不厌。

往往这个时候,辛作一手拉着一个孩子,怕他们在混乱中走失,他们一个是四岁,一个是六岁零九个月大的孩子。元宵节过后不少时间,一个积雪才溶进土里空气潮湿的星期天,载着一批士兵的军车驶过镇中心的道路,停在通往银杏村的入口处,他们在土路旁的田地里安营扎寨,早在半年前这些田地就被政府征用了,他们是奉命来修筑镇子至银杏村的这条公路,村里的居民们以为,他们无数次的联名申请最终使当局政府下定决心来筑造这条公路了,因为他们的服装加工业可促使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当那群士兵在修好的公路尽头开辟大片的空地建设营房时,他们才知道修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军用,但他并不妨碍居民们的商业贸易,谁也不知道在平凡村落建设军事基地并派重兵把守的原因。辛后景曾带着与全村人一样的疑虑想去正式拜访一下那位少校指挥官,但走到戒备森严的军营门口,就被卫兵礼貌的拦截回去了,他去过几次,都是如此。

村子驻军过了三周之后一个星期五的夜晚,辛后景正在自己的房间思考难解的问题,忽然感觉到土地似乎晃动了一下,他拿着手电筒走到走廊,孩子们都睡着了,只有织布机房、缝纫机房和试验室的灯还亮着,三个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压根儿没有听到什么动静,辛后景悄悄打开大门溜了出去。在屋后那片松树林中他发现了那个致使大地晃动的物体,它状如圆盘,全身金属色,周围只有一个舷窗。由于它的撞击,周围倒了一大片树林,并且全部烧焦,连地面的石子都压成粉末,这是几天之后来造访他的那个军营指挥官向他透露的调查过程,但是,他们奇怪并没有找到从雷达上监测到的那架坠毁的不明飞行器。

当时辛后景把飞行物托进地窖藏匿以后,他就意识到那个拜访多次不愿露面的人终究会找上门来,因为过去的一周内,少校的士兵接连造访了村内居住的所有居民,而且还向他们打听是否见到一架奇怪的飞行器。他家是他们最后一个亲自由左班少校本人来拜访的。从少校跨进客厅的片刻起,他那整个魁梧的身躯都显出极大的威力,但他的声音却是彬彬有礼的温和:

“难以置信,你管理这个村庄已经三百多年,但外形看起来一点也不象那个年纪的人。”

“事实上,”辛后景回答说,“我的确活了三百多年。”

这次会见是他等了很久的,也准备了很多问题,甚至思量过得到的回答,但是谈来谈去还是谈些家常。他俩都在避免双方的机密泄露在谈话中,所以,措词都是小心翼翼。直到彼此都感觉到该结束这次会见的时候,那个少校才有意透露那天松树林的调查结果,接着说了这次造访中惟一一句与事件相关联的话。

“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老大爷,如果你看见或发现什么,还希望你能告诉我们。”

“实际上,我知道的并不比你们多。”辛后景用特别平静地声调回答了他。

少校极度失望的站起来向他行了一个军礼,一转身走出了大厅。辛后景继续站着沉思,直到院子的大门关上,他才回到自己的卧室。从那天少校来他家拜访过以后,他经过长久思考得出结论,在银杏村驻军特定与这一地区频繁出现的不明飞行物有关,因为他经常看到一些士兵在山林中到处搜索,甚至有好几次都搜到离他藏飞行物的地窖不足几米的地方。而且从兵营建成之日起就装着导航雷达,整个村庄置于控制之中。但对这儿的居民丝毫没有什么影响,农民照旧耕作,学生照旧上学,在镇子上班的人照旧上班。

由于公路带来的便利,每周都有货车进入村庄把妇女们制作的奇妙服装拉往周边地区的各大商店去出售,祖炎正准备在村子开服装厂的事宜。军事当局一点也没有破坏银杏村紧张的宁静空气,士兵之间谁也没向谁公开谈到什么,唯有辛后景看出破绽,官兵们奉命在此执行侦查任务,他们想利用先进的仪器,查获地外飞行船与捕捉外星人。又过了一周的一个星期日,辛后景打算去看看藏匿在地窖中的飞碟,自从上次把它拖进去之后,迫于官兵们的搜索压力,再也没去看过。他想去冒一次险,他认为自己私人的地方是雷达监测器绝不会侵犯到的。事实正是如此,被官兵们掌控的一台台机器的屏幕上是把居民们的私秘之地排除在外的,在一次少校带辛后景参观控制区时得到的证实。

因为是星期日(学校里的休息日),这个家里的孩子们都聚集在院子里,辛思在桂花树下的小木桌上看小说,双胞胎兄弟与辛氏和辛巢两兄弟在院子里举行赛跑比赛,他们其中各派一名兄弟一人骑老虎一人骑班冠鬣蜥围着院子跑上五圈,谁最先到达指定地点谁就是赢家,奖品是半包饼干。

辛锥却一人坐在走廊的栏杆上看书。当辛后景穿过这群孩子出了院子走到家宅门口时,被冲上来的辛锥拦住了去路,“我要和你一起去”他说,尽管这个古怪的孩子经常用眼睛表达思想,但家里的大人们认为她在一岁的时候就会说话,因为他们曾在那个年龄一次午睡的时候发现她说过一句相当完整清晰的话。谁也想不出其他更近情理的原因,借以说明那孩子为什么大部分时间总用眼睛说话,而不是用嘴。辛后景把这种情形看作与辛鱼一样的与众不同,给她与辛鱼一样的关系与爱护,他用手摸了一下她的头,温和地说,“去与兄弟姐妹们一起玩吧,你还从来没和他们一起玩过呢。”

辛锥并未听从祖父的建议,她拉着祖父的衣角,寸步不离。“好吧,”辛后景最后说,“但是你必须保守秘密。”当那孩子跟着祖父顺着木梯下到地窖,在烛光的照明下看见那艘飞船的时候,她就把地面向祖父承诺守密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她围着金属飞行物转了一圈,轻而易举的打开窗门,就钻了进去,发动了飞船,飞行物垂直升空,几乎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人与机器就离开了辛后景的视线。如此同时,地面上的人就惊恐得看到它在半空中胡乱飞行。当辛后景匆忙从地窖出来跑到家宅门口的时候,那艘飞船已是倾斜而下擦着树梢坠毁在森林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