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相见无言

2018-04-15 作者: 祝方婷
第二十一章 相见无言

早春二月,依然有着几分料峭寒意。Www.Pinwenba.Com 吧站在江城会馆正厅内等候的青玉,穿着一身厚厚的蓝布棉袍,脚下是一个简易的木箱。因为赶路的缘故,清秀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红,几缕散发落在眉间,稍稍遮掩了些眼帘,这让她看上去更多了些沧桑与落寞。

沈孟怀见到她,却是十分的漠然,不仅没有丝毫的惊喜,甚至,他只是面无表情地说了声:“苏小姐,你来了!”便吩付在他身后的一名手下去替她安排食宿,而他,则一言不发地离去。

看着他高挺的背影消失在会馆门前,青玉的心仿佛坠落深渊。

沈孟怀的态度与之前在唐府差了太多,青玉一时不知所措,她以为他会热情地欢迎她,就象她想象中的一样。

但现实却令她啼笑皆非,也许,那只是青玉自己一厢情愿意的想法罢了,她不过是一个贫穷的孤女,而他也只是偶然对她生出一点点的怜悯而已。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

但此时青玉已别无选择,既然不能回头,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您是苏小姐吧?早听说我们义学馆要来一个能干的漂亮小姐当教员,学生们都很开心呢!”耳旁有人在说话,青玉这才发现自己身边有个人。

这个是个精干的小伙子,他一边拎起青玉的简单行李,一边说:“我叫程力,也是刚来会馆不久,现在是沈先生的助手。他交待过了,您有什么要求,对我说,我一定尽力满足。”

青玉看了看程力,他戴着一顶浅灰的鸭舌帽,身上是一件合体的深灰西服,笑容满面,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青玉心说,这样清爽的人,确能跟随在沈孟怀身后,不致于给他丢面子。

青玉勉强挤出一丝笑:“程先生!其实我没多大本事,来这里,也是托唐太太、沈先生照顾,混口饭吃罢了。”

“苏小姐,您过谦了!听沈先生说起过您,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秀才,人既漂亮又斯文,今日一见,果然人如其名,真的象块温润的玉一样!”程力一面走一面兴奋地说,可惜他的夸赞,此时听在青玉耳中,却成了个实实在在的冷笑话。

青玉没有听进去别的话,她只是反复在想,沈孟怀早就提到过她?说她既漂亮又斯文?可今天他的态度,为什么又是这样冷淡呢?让自己来离开荣城暂避风头,来到江城会馆,难道不是他提出的吗?

“苏小姐,到了!”

也不知走过几条长廊,程力在一个院门前停下了脚步,他指了指里面,说:“就在这里,这里是会馆的南院,是专供住宿的地方。”他又笑了笑:“不过,我们可住不到,从沈先生来这里之后,到现在,好象也只有您才是第一个客人。”

他的话将青玉从沉思中唤回,她忙抬头看,只见眼前一个小小的庭院,院内只种了些细竹松柏之类,四面建有几排精致的平房,简明而干净。

程力打开最东边一个房间的门:“苏小姐,房间简陋,您就凑和着先住,沈先生说了,住在这儿,方便您教课,义学馆离这里最近。还有就是,目前我们会馆还在发展中,往后有条件了,再给您安排好的住房。”他又努努嘴:“沈先生也住在这儿,就是最南面那一间。”

青玉顺着看过去,沈孟怀的屋子与她的隔了一座小小的假山,分别在小院的两头。

程力见青玉呆呆望向沈孟怀的房间,以为她有什么顾虑,忙解释说:“其实沈先生以前一直住在会馆外面,就是唐先生的府第,唐先生很少来住。可前些日子沈先生说唐府太远,做事不方便,就干脆住在会馆里,正好离染坊也近。沈先生做事,向来是很认真的。”

一连几天,沈孟怀都没有出现,程力倒是来过好几次,领着青玉熟悉了会馆内的环境。义学馆就设在会馆内,离她所住的小院只有几步之遥。馆内接收的学生共有二十六名,大的十三、四岁,小的,不过才七、八岁,都是江城的贫寒子弟。

唐恒德在江城商会设立义学馆,同太太沈佩珊有很大关系。

沈佩珊小时候,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早早离开人世,家里兄妹六人,病死的、饿死的,最后只剩下大哥沈梨君和她自己两个人。

沈梨君少年时便跟随同乡外出挖矿,几年后,意外挖到一处金矿,从此发达。而一次在随兄长的江城之行中,沈佩珊无意中与唐恒德相识,心中爱慕顿生,因此自已作主嫁给了他。

那时的唐恒德,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小学徒,沈佩珊看中他的俊俏与忠厚,沈梨君也看好这个勤奋的年轻人。实际上,唐恒德在江城能有今天作为,他的这个大舅哥确是出了不少力,这也是他待沈佩珊不离不弃的原因之一,而让沈孟怀接手江城的一切,也算是他对沈梨君知遇之恩的一种报答吧。

沈佩珊诞下一女后,一直未能再育,她为此自疚,便不断行善积德,以求来生。江城会馆的义学,也是由她提议,对此,唐先生并不二话。现今,义学馆交在沈孟怀之手,他夫妻二人,自然十二分的放心,所有一切,便放手让沈孟怀去做。

青玉已经正式教课,义学馆的教员在她来之前,本来是一位刘先生,可惜他老家父亲病重,急召他回去,因此还没做满两个月,就辞了职。青玉正好顶了他的空缺。

忙忙碌碌,也不知过了多久,这天清晨,青玉起了床,想着今天是休息日,要给屋外刚种的几棵兰花浇些水,松松土。打开门,一股寒意扑面而来。但是,那寒意也只是在面上游荡,却进不了身体里,青玉知道,等过一时,太阳照进庭院,很快就暖和起来。

假山后转出个人来,静静站在了她的身旁。

低头专心干活的青玉,第一眼看见的是一双做工考究的圆口布鞋,鞋面的面料是绣着几朵淡云的深黄绸缎,青玉不觉缩了缩自己的脚,她脚上的青面布鞋边缘早已磨得不成样子。

“早!”是沈孟怀的声音。

其实青玉不用抬头,就知道是他。能这么早站在会馆这个小院中的,除了他,还能有谁?想来昨天晚上他回来的很迟,因为青玉休息前都没有听到院落中有任何动静。

自进了江城会馆,直到现在,有多少时候了?青玉才第二次见到了他。平时都是程力跑来跑去的,有什么需要,青玉也是直接向程力说。

其间程力也说过一、两回有关沈孟怀的事:“沈先生在忙染坊的事,听说要在江城成立一个印染总局。”

“听说徽州会馆的阮老先生希望最大,咱们唐先生现在也不大来江城,要将重担子都交到沈先生身上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