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胆小的鸟脚类恐龙

2018-04-15 作者: 龚勋
第四章 胆小的鸟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会有这个名字,主是因为它们的后肢和鸟类比较像。Www.Pinwenba.Com 吧它们一般都有角质的嘴喙、叶状颊齿、脊状突起的坐骨和坚挺的尾巴。鸟脚类恐龙的个头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大,从早期的像狗一般大小的鸟脚类发展到了白垩纪晚期的巨无霸。如果你想认识它们,那就要轻手轻脚了,因为它们的胆子特别小,喏,它们来了……

莱索托龙为什么能跳得很高?

莱索托龙的后肢修长有力,大腿部分粗短健壮,小腿部分则比较细长,因此具有很好的弹跳力,往上一跳的话就能跳很高,算得上是恐龙世界中的跳高能手。与它修长的后肢比起来,莱索托龙的前肢就比较短了,但还是比较强壮的,手掌能够抓握东西。除了这些特征以外,莱索托龙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这是因为它的整个身体都非常轻巧。

莱索托龙怎么才能逃离危险?

莱索托龙生活在半沙漠化地区,这些地方没有可以隐藏的地方,它很容易成为肉食性恐龙的猎物。莱索托龙又不具备任何自卫武器,为了躲避危险,它经常和同伴们生活在一起,给自己壮胆。如果发现有肉食性恐龙来了的话,莱索托龙会迅速跑掉。幸好莱索托龙的奔跑速度比较快,否则这个种群很快就会灭绝。

莱索托龙怎么处理食物?

莱索托龙一般以低矮的植物为食,它的嘴边有角质的覆盖物。这层覆盖物的作用是把植物快速地剪切下来,然后,嘴巴里那些形状不一的牙齿再对这些到口的食物进行处理,在它颌骨两边的牙齿像箭头一样,很适合咬住食物。莱索托龙在吃东西时,也是保持高度警惕的,它会时不时地抬起头来看一看四周,一旦发现有敌人来了的话,它就立刻跑掉。

异齿龙有几种不同的牙齿?

异齿龙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第一种是它上颌最前端的上前齿,这种牙齿小而尖锐,可以咬住树叶;第二种牙齿是它上颌前部的獠牙,有点像野猪向外翘起的那两颗牙齿,獠牙是用来对付敌人的;第三种是颊齿,这种牙齿位于异齿龙嘴巴中靠里面的位置,排列得非常紧密,用来咀嚼磨碎食物。

在弯龙的头骨上,有何特殊之处?

古生物学家发掘了很多恐龙的头骨,其中弯龙的头骨与大部分恐龙头骨都不太相同。弯龙的头骨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它的眼眶处有一块突出的骨头,古生物学家把这块骨头称为眼睑骨。不过古生物学家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这块眼睑骨有什么作用,不知道它是不是弯龙用来保护眼睛的,也不知道它会不会阻碍弯龙的视线。

弯龙最怕遇到谁?

在弯龙看来,最恐怖的事情就是遇见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比如像高脊龙这样的恐龙。这些肉食性恐龙生性非常凶残,总是悄悄地躲在隐蔽的地方等待猎物的出现。当弯龙正在悠闲地寻找食物的时候,它们就会突然冲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向它,弯龙就这样成了肉食者的美餐。

棱齿龙的嘴巴里有“切刀”吗?

棱齿龙的嘴巴里确实有“切刀”,这些“切刀”就是它锋利的牙齿。棱齿龙的牙齿上有几条明显的棱,而且还非常耐磨,它的牙齿两面都可以作为磨蚀面。当棱齿龙找到食物后,它会把这些植物送到它嘴巴里的“切刀”处,这些牙齿能使植物在它嘴里充分磨碎,即使最硬的植物也能很快被研磨成松软的浆汁。

棱齿龙为什么喜欢和同伴在一起?

棱齿龙觉得自己单独活动时太不安全了,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它都宁愿和它的同伴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尤其是在赶路的时候,它们会边走路边左顾右盼。它们可能还会分工合作哦,哪些盯着两边,哪些看着前后,这样才能在发现危险的时候及时逃脱。而且在大个子的肉食性恐龙威胁下,大家待在一起,行动也更加安全。

禽龙有多大?

禽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草食性恐龙,与梁龙等侏罗纪时期的大家伙比起来,它的个头儿并不是很大,但它又比美颌龙要大得多,它算是恐龙世界中的中等个子。禽龙的体重约为四吨,体长为十米左右,身高有四五米,也就是说,如果妈妈站在爸爸的肩膀上,你再站到妈妈的肩膀上,你才能看到禽龙的眼睛。

禽龙的拇指为什么“长”到了鼻子上?

格丁·曼特尔医生发现了禽龙的骨头化石,他就想把这些化石拼起来。这时,一根长钉一样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格丁·曼特尔想:这根长钉可能是禽龙鼻子上的一个尖角!于是他就把长钉安在了禽龙的鼻子上。可是,人们后来发现了禽龙有两个这样的长钉子,原来这长钉子是禽龙的拇指。

禽龙的真正模样是什么?

禽龙是一种身材高大、但又笨又重的恐龙。它的两条前肢长而有力,完全可以触及地面以分担全身的体重。由这些迹象我们可以得知,在一般情况下,禽龙喜欢用四条腿走路。但是,有时它也会把两条前肢给腾出来,只用后肢行走。它有一条僵直而又扁扁的尾巴,在禽龙奔跑和走路的时候,这条尾巴一直与地面保持平行。

禽龙的自卫武器是什么?

禽龙的自卫武器就是它前肢拇指上的大尖钉。当敌人想来抓它的时候,它就会举起前肢,用拇指狠狠地戳进敌人的颈部,使敌人致命。但是禽龙是一种性情温和的恐龙,它不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遇到敌人时,它一般都会选择逃跑,只有在跑不掉,被逼急了的情况下,它才会使用它的拇指钉来保护自己。

禽龙吃东西时会狼吞虎咽吗?

禽龙在吃东西的时候,不会像有些小朋友那样狼吞虎咽,它会细嚼慢咽,仔细品尝食物的味道。禽龙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马尾草、蕨类植物和苏铁,幸好这几种植物在白垩纪比较普遍,所以它可以每天不停地吃。当禽龙发现它喜欢吃的食物长在高处时,它就会依靠后肢站立起来,然后用前肢把食物摘下来塞到嘴巴里,慢慢享用。

大多数禽龙化石是在哪里发现的?

大多数禽龙化石是在欧洲发现的,这也证明禽龙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今欧洲地区。最大的一块禽龙化石是在1878年发现的,当时比利时的矿工们正在地下深处挖煤,偶然发现了数百块禽龙的骨头化石。人们像玩拼图玩具一样把这些化石拼凑到一起,竟组成了四十多具骨架。这些骨架揭开了禽龙的很多谜底。

意大利发现的禽龙足迹证明了什么?

2000年,古生物学家在意大利的东南部发现了大量的禽龙足迹化石。从这些足迹化石来看,它们的主人脚掌大约有四十多厘米长,呈三趾式。这些足迹也表明在中生代时期,意大利是和非洲大陆相连的,而不是像人们以前所认为的意大利在当时是一些群岛,因为如果那样的话,禽龙就无法找到充足的食物。

豪勇龙怎么调节自身的温度?

豪勇龙依靠背上的背帆来调节自身的温度。当时,豪勇龙生活的地区气候条件很不好,白天又干又热,而晚上却又很寒冷。当清晨来临时,冻了一晚上的豪勇龙会把背帆对着太阳,吸收热量温暖身体。到了中午,热得不行的豪勇龙则会躲起来,让阳光照不到背帆上,及时把热量给散发出去。

艾德蒙托龙鼻子上的皮肤为什么是皱皱的?

艾德蒙托龙的鼻子上那块皱皱的皮肤是它的鼻囊,是它用来发声的。当需要时,艾德蒙托龙的鼻囊就会胀大,发出响亮的声音。一般情况下,艾德蒙托龙在遇到敌人时,它的鼻子会发出吼叫声,吓唬吓唬敌人。另外在它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或同伴时,它的鼻子也能发出召唤声,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或同伴。

艾德蒙托龙有多少颗牙齿?

艾德蒙托龙有七百多颗牙齿,你听到这个数字时是不是像古生物学家当时发现艾德蒙托龙的牙齿化石时那样,被吓了一跳呢?它的这些小牙齿密密麻麻地紧挨在一起,对它的日常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艾德蒙托龙是一种草食性恐龙,当它在咀嚼植物时,这些牙齿能够帮助它把食物充分嚼烂,以便它消化吸收。

艾德蒙托龙的美食是什么?

人们曾在一具艾德蒙托龙的骨架化石中发现了还没有被完全消化的种子、果实以及针叶,这个证据证明艾德蒙托龙是一种草食性恐龙。不过,它可能并不像有的草食性恐龙那样挑食,它对于各种植物来者不拒。至于艾德蒙托龙能不能嚼烂那些坚硬的植物,你就不用担心了,它那几百颗牙齿就像碾磨机一样,还有什么嚼不烂的呢?

恐龙会得癌症吗?

恐龙也会得癌症。2003年10月,美国古生物学家对97具鸭嘴龙化石进行了检测,他们发现这些鸭嘴龙身上有29处肿瘤,其中在艾德蒙托龙身上发现的肿瘤最多,而且有些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也就是说艾德蒙托龙得的是癌症,它是目前为止唯一被发现患有癌症的恐龙。至于它们为什么会身患癌症,古生物学家目前还不太清楚。

巨鸭龙和艾德蒙托龙有亲戚关系吗?

巨鸭龙和艾德蒙托龙之间可能存在血缘关系。古生物学家发现艾德蒙托龙时,还发现了三个和艾德蒙托龙相似的头骨以及部分骨骼,古生物学家把这种恐龙命名为巨鸭龙,巨鸭龙的体形比艾德蒙托龙要大一些。不过,最近有古生物学家提出,中生代并不存在巨鸭龙这种恐龙,它可能就是大型的艾德蒙托龙。

恐龙中的“好妈妈”是谁?

慈母龙是恐龙世界中的“好妈妈”。慈母龙非常疼爱自己的宝宝,当它的蛋一产下来之后,它就会悉心照顾,直到孩子离家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古生物学家才会给它取了这么一个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像马一样长着一个长头,在它眼睛的上方有一个实心的骨质头冠,不过,这个头冠非常小,可能只是起到一个装饰性的作用。

慈母龙是怎么孵蛋的?

慈母龙喜欢群居生活,就连产蛋孵蛋也是集体行动。在白垩纪末期,慈母龙生活在森林里,一边游荡一边寻找食物,但每一群慈母龙都有一个固定的产卵区,它们每年都会来到这个产卵区产卵。当小恐龙到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它就会离开这个产卵区,加入到队伍中去,开始自己的集体生活。

慈母龙怎么照顾小宝宝?

当慈母龙妈妈把蛋产下来之后,它会在窝边保护着蛋,以免它们被其他恐龙偷走。当小宝宝出世以后,它们的爸爸妈妈就会细心地照顾它们。找到那些坚硬的植物时,爸爸妈妈会先嚼碎,然后再喂给它们吃。小恐龙会在“家”中生活15年左右,当它们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就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

盔龙长了一张鸭子脸吗?

是的,盔龙长了一张鸭子一样的脸,嘴巴也和鸭子一样是扁扁的。除了它以外,还有一些鸟脚类恐龙的嘴巴也和鸭子一样,古生物学家把这些鸟脚类恐龙称为鸭嘴龙类,比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艾德蒙托龙、慈母龙和后面即将介绍的兰伯龙、副龙栉龙等都属于这一类恐龙。

所有盔龙头上的头冠都一样大吗?

所有的盔龙头上都有一个头冠,但是各自的头冠不一样大。因为到目前为止,从已经发现的盔龙的骨骼化石来看,并不是每个盔龙的头冠都一样大。古生物学家联合其他学科的科学家对盔龙的头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年轻的盔龙或雌盔龙的头冠都比较小,只有成年的雄盔龙才拥有比较大的头冠。而在那些年幼的盔龙头上,是几乎看不到头冠的。

盔龙的爪子锋利吗?

盔龙的爪子一点儿也不锋利。盔龙的爪子虽然很大,却很钝,所以,它在走路的时候不用像恐爪龙等恐龙那样把自己的脚趾弯曲起来,因为它不用担心地面会把自己的爪子磨钝。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有肉食性恐龙来袭击它的时候,它的爪子不能作为自卫武器保护自己。

兰伯龙长什么样?

兰伯龙的体形和暴龙差不多,但它是一种温驯的草食性恐龙。兰伯龙的脑袋有将近两米长,像盔龙一样,它的头上也有一顶“帽子”,不过它的“帽子”更加引人注目,因为这个“帽子”形状比较特别。在兰伯龙的嘴巴里也有上百颗小而尖的牙齿。它的四肢指(趾)端还包着一层肉垫,有点像骆驼的蹄。

兰伯龙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

兰伯龙的“帽子”像一只大手套。它的头冠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一个冠状物,后面是一个短角。如果以一只大手套进行比喻的话,那么前面那个冠状物就是连指手套放四个手指的那部分,而后面那个短角就是手套上的大拇指。以前,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兰伯龙的头冠是它潜水的工具,不过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头冠是兰伯龙用来发声的。

兰伯龙为什么不会挑食?

兰伯龙对吃的方面一向不太讲究,只要是能吃的植物它基本都会吃。其实并不是兰伯龙不想讲究,而是因为它的嘴巴太宽了。它不能像那些嘴巴窄窄的恐龙那样,从自己喜爱的植物上 “挑剔”地咬下嫩枝和幼芽,所以只能胡乱地吃些东西。吃完东西之后,兰伯龙会到水边喝水,甚至还可能会在水中泡上一会儿。

哪种恐龙会“唱歌”?

副龙栉龙。当然,副龙栉龙无法像我们现在一样,唱出那么多动听的歌曲,但它也能发出很美妙的声音,而且它还会根据各种情况发出不同的声音。事实上,像艾德蒙托龙、慈母龙和盔龙等也能和它一样“唱歌”,只不过它们的发声器各不相同,艾德蒙托龙依靠自己的鼻囊发声,而副龙栉龙则依靠自己头上那个长长的头冠发声。

副龙栉龙的头冠能帮助它在水下呼吸吗?

以前,人们都认为副龙栉龙会潜水,当它潜水的时候,它的头冠就会伸到水面上,帮助它呼吸。可是后来古生物学家对副龙栉龙的头冠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副龙栉龙的头冠内部是呈倒U字形的,顶端完全封闭了,所以不能作为副龙栉龙的呼吸管。古生物学家猜测副龙栉龙的这个头冠可能只能用来发声,不过发出的声音因年龄、性别不同而有差异。

副龙栉龙怎么保护自己?

副龙栉龙为了保护自己,一般都选择成群生活,因为它既没有像梁龙那样长着鞭子一样的尾巴,也不像甲龙一样浑身披着坚甲,可以说在它庞大的身体上没有任何防御武器。副龙栉龙主要依靠大大的眼睛、敏锐的听觉和嗅觉来发现附近的肉食性恐龙。此外,它还能利用头冠发出警报或是求救信号。

我国有长着鸭子嘴的恐龙吗?

在我国也发现了像副龙栉龙那样的长着鸭子嘴的恐龙,这种恐龙叫青岛龙。青岛龙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头部上方竖着一个细长的角,这个角从它的双眼之间直直地向上伸出。不过,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这块骨骼是研究人员在给青岛龙复原的过程中摆错了位置,其实它应该是青岛龙的鼻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