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大突围四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四章教育大突围四

教育大突围四

车子在公路上艰难行进,这位驾驶员和万宝强是同村人,只不过以前没有太多交往,显得有点面生,他的小孩也在县城中学读书。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他非常理解万宝强此时的心情。他告诉万宝强,自己的两个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就被送到县城小学读书,自己的爱人陪着两个儿子读书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对农村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家都有点生疏了。现在回趟老家,就像走亲戚一样,再到家里做农活,已经是显得笨手笨脚的了。有时犯愁,一旦孩子都考上学校走了,再回去种地肯定做不了。好在大儿子非常争气,在去年的高考中发挥出色,考上南京大学。小儿子有点儿调皮,没有大儿子文静,但是学习成绩在县城中学也很好,言语中流露出对两个儿子赞许和自豪。

“天啦!南京大学,那可是江苏省所有大学中最出色的大学,孩子考上南京大学,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万宝强开始对自己有点不满起来。心想自己是一个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别人家很多小孩子被自己培养成为全国知名的高校大学生,而自己家的孩子却被教育成为平淡无奇的人,他开始责怪自己在培养自家孩子方面,连一个普通的驾驶员都不如。他无望地看看仍然灰蒙蒙的天气,对孩子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眼前的这个普通的驾驶员,在他的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并且很快淹没了自己。

现在谁家的孩子读书有出息,谁就是老大,谁就可以在人家面前挺直腰板走路。如果你家现在富敌一方,家里的小孩子不争气,什么高校都考不去,在社会上成为小混混,那么你的身价就自然而然地被削减,甚至因此而声名狼藉。这种社会风气已经从非常低矮的草房、普通的瓦房、一直吹遍到都市的高楼大厦。把培养孩子当作自己崇高的使命,当作整个家庭的无限寄托,当作整个家庭的工作中心,已经成为今天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没有理由对此产生任何不恭的言辞,但是,中国哲学体系中的度,往往让很多人难以把握,稍微不注意就会有失偏颇。万宝强和杨建云身在当局,头脑里的在家庭教育这方面的思维,时常超过三十八度。

“老弟(其实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大,只不过从外表上看驾驶员稍微年轻一点),恕我冒昧,我可以请教你的家教经验吗?尽管你没有进过大学校门,家属(妻子)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你们在家庭孩子教育方面绝对是一个行家。我一向尊重既有家教经验又有真挚感情的人,希望你能够痛痛快快、无拘无束地为我指点迷津。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你的儿子如此优秀的?你的儿子能够从农村家庭中考上南京大学有什么独特的天赋?孩子在读书方面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我虽然是一名大学生,现在还是小学的教导主任,懂得的教学道理可以说很多;教过的学生,清华、北大、南大、复旦都有。可是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却让我举步维艰、束手无策。我真不知道在家庭教育方面做错了什么!”

“你不要过于自责,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小孩子读书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夫妻都不善言谈,在孩子面前努力干的事情要比在孩子面前随便说的事情要多得多;诚心赞扬的话要比有意批评的话多得多;留给孩子自由的时间要比要求孩子学习的时间多得多。孩子学会了在无声世界中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的本领。因此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做人方面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强大的爆发力,并且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学习中的一切困难。我们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一种自由自在的享受;不再是强迫性的苦差事,而是一种完全自觉的快活行为。”驾驶员把家庭教育说得很轻松,没有半点的埋怨感、没有半点急躁感。他这非凡脱俗的谈吐,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轻松,真正让万宝强这个自以为在高等教育的殿堂里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感到无比的惊讶。虽然万宝强心里早已料到这位驾驶员的与众不同,但是,当他听完的驾驶员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是那样的空白、那样的无知、那样的低能。他转而影响,今天真是非常庆幸,自己没有花任何学费,却受到了一次来自天外的、非殿堂里权威教育。原来高尚的人、权威的人身上向来是没有标签的!

由于路面积雪太多,车子只能像一位古代刚刚裹了小脚的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笨拙地在路面上缓缓移动。不管怎么慢,万宝强和杨建云心里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今天他们遇到了一位来自天外的神仙,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得到一次醍醐灌顶的机会,得到一种升华开窍的洗礼,使他们真正感到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美妙,不是衣锦还乡的宠爱,更不是金榜题名时狂喜,而是有一种枯禾遇甘露、他乡遇故知一般惬意。

“你儿子是在一中读的高中吧!”万宝强高声的说。驾驶员朝他笑了笑。“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老经验嘛,屡试不爽的经验!”他的手指头轻轻地拍了拍脑门,表示自己除了教育孩子没有经验,还有一个较为聪明的头脑。“你以前在家种地,肯定是小麦亩产过千斤,水稻亩产‘万斤’,是一个种田行家里手!对不对?因为,人的聪明往往表现很多方面,绝不会是单一的。还比如你的开车技术,别人不敢在雪地里开,而你在雪地里开车是那么的从容!……对不起……”万宝强还想表现自己的口才,突然意识到这个车子正在很艰难地爬坡,车子不住地摇晃,显得非常吃力,并且车轮在雪地上打滑,不时发出与雪相互摩擦的吱吱声,他连忙收敛口技。他弓起腰来,紧握双手,身体不断地前倾,像是在给汽车加力。他的这个天真的举动,使我想起街道上那些三四岁不懂事小孩子,他们常常在自家的玩具车上表现这个举动。可是,今天这个举动却发生在一个小学教师的身上,真有点滑稽。也许,这就是人的本能!其实,这种有劲使不上的情形在现实中处处都有,就好像一个教育专家、一个大学教授,偏偏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为傻瓜一样。

车子经过短暂的、艰难的跋涉,终于来到一段较为平坦的路段。但是,车子的速度比以前快不了多少。驾驶员告诉万宝强,雪地上车子不能开快,不然容易失控。万宝强心里想,车子毕竟在路上行驶了,车子和县城的距离在不断地减少,况且眼前这个驾驶员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把式。只要能够继续往前开,慢一点没关系,反正自己的家到县城的距离不足三十里。半个小时不到,一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到,两个小时一定到。看来女儿下午上学绝对误不了。想到此,竟然闭目养起神来。

我知道万宝强这个人是一个谈锋甚健的人,就是喝醉了酒,躺在床上也会前言不搭后语和陌生人噜苏几句。更何况今天遇到了心目中的神仙呢!他很快缓过神来,又和驾驶员亲热地聊起天来,仿佛刚才短短的几分钟,就像几个月憋得没有跟人谈话似的。

“老弟,”他几乎庄严地说。“农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真理。不爱田间劳动不是美德,这也是真理。可是因为喜欢田间劳动而荒废学业,这更是天大的罪恶。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就喜欢田间劳动,不愿背起书包到学校读书,你能够保持那天生的耐性不去烦恼吗?如果你的孩子见到书就烦,整天坐在电视面前不起来,还能够保持你那天生的矜持无动于衷吗?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你还能够在孩子面前表现那自然的微笑吗?我想天底下只有你能够做到。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不能这样说,我们应该知道,训斥孩子、体罚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心灵受到痛苦、肉体受到创伤,这也是最不科学的家教方法。因为,我们去训斥孩子、体罚孩子首先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自然不能够得到教育孩子的预期目的。况且,我们在训斥孩子、体罚孩子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满腔的恼火。这不仅仅伤及肉体,而且还要伤及心灵。你训斥孩子、体罚孩子不仅仅惹怒了孩子,同时也惹怒了自己。这对自己、孩子都是极端不利的。你明白吗?……对不起,你从小受到父母亲的训斥和体罚吗?你当初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嘿嘿!”万宝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你得意什么呀,早晨时候,你猴急的就要淌眼尿,现在有人帮你了,你就高兴的有点不知道东西了,像你这样没有一点城府,喜形于色,你知道不知道会有人笑话你?”杨建云看到自己的老公过于轻松,心里有十二分的不高兴。因为,她心里比万宝强清楚,天空的雪还有继续再下的可能,车子这么难行,能不能到达目的地都是两可之间。因此,只要车子一打滑,她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咯噔一下。唉!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面对险情竟然有如此大的区别!我真有点羡慕万宝强了。

当万宝强们的面包车开到省道路的时候,护路员已经拖来沙子在路面撒了。这样,面包车在路上行驶起来比以前稍快了,也相对安全多了。毕竟是省道路,雪下得这么大,路上的车子还是不见少,车子行驶在撒着沙子的路面上,驾驶员仍然十分小心地踩着油门,谁也不敢开得太快,车子比陆地上蛇游的快不了多少。万宝强透过车窗,远远看去,车队就好像一条白色的长龙,在灰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的“疲惫”,一辆接一辆地向着县城的方向艰难地行驶着。就这样,还不时地有车子在路上打滑,走不动,甚至有的车子上的人,走下车推着车子跑。当万宝强、杨建云所租的车子开到县城的时候,这辆车子在雪路上已经挣扎了近一个半小时。

万宝强对此竟然沉思起来: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这么艰难的路,还有那么多车子行走?这不是自我作贱吗?!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习惯走难路,都认为轻松的路愚蠢的人走的。这究竟是人犯贱还是路犯贱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