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育大突围六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六章教育大突围六

教育大突围六

万宝强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搬到租房的时候,还没有到十二点钟,但是,此时的太阳已经偏西。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面对一大堆急需要做的事情和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他变得迟钝而又无力,只想依在行李上睡一觉。可是,女儿必须在两点之前赶到学校;女儿必须让在吃午饭之前睡一觉;午饭也必须在一点半之前做好。王宝强此时心里非常清楚眼前要做的事情。这些琐事虽然不是如临大敌的战事,但是这些事情在王宝强心里却比战场上战事更重要。他没有第二种选择,只能不顾疲惫地把床放好,把被褥铺好,好让女儿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觉,以消除先前“旅途”的疲惫。至于自己的疲劳吗,眼下只能忍一忍。

此时的王宝强妻子杨建云也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架好炉灶做饭,心想自己受寒受饿都是小事,可不能让女儿空着肚子赶到学校上课。她看了老公万宝强一眼,觉得老公比自己还要疲惫,本想要老公来帮自己一把,看到这种情形,也只好作罢。值得宽慰的是:大米、所用的菜都是现成的——从家里带过来的,只要简单的烹饪一下即可。

等到饭菜烧好后,他们见女儿还在熟睡,再看看时间,觉得时间还有“拉伸”的余地,便各自轻轻地整理所带的东西……

一点二十八分钟的时候,杨建云才轻轻地摇醒女儿,端来洗脸水,为女儿饭前“细心”的服务……“在这种处境中,总算让女儿吃上一顿暖和的饭菜,总算先前的努力没有白费!……”一直等女儿背着书包走出房间,万宝强夫妇俩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就像从昏昏欲睡中醒过来似的。此时,他们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都和衣转进被窝睡着了,一直睡眠不太好的万宝强,竟然没要一分钟就已经呼呼大睡了。

当他们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此时的万宝强,并没有一种体力得到恢复的感觉,并且开始不住地胃疼,就像因卷曲而麻木的四肢,等到伸直以后,血脉流通了,不是短暂的舒适,而是较长一段时间的“刺痛”。杨建云立即端来一碗菜汤,让万宝强一口气喝下去。又坐了一会儿,万宝强只才感到舒适一些。

回想上午那一段“刺激”的行程,万宝强当时没有功夫辨别滋味,现在就像牛反刍似的,零星断续地“细嚼”起来,竟然让他从这些细小琐事中,细品出人生百味:苦的、酸的、辣的、甜的……样样齐全。他环顾租房,此房可谓“斗室”,除了摆放两张单人床、一张课桌、一张饭桌以外,再也没有可以伸腰打呵气的地方了。对面的厨房也小的可怜,从门口到对面的墙壁刚好满两米(这是万宝强后来反复用步子测量的数据)。室外很开阔,有山、有林,还有一座足有三十米高的宝塔。可是这些山林、宝塔并没有人的灵性,它们并不能了解万宝强一家来到此处居住的心境。

我在前面已经提过,像万宝强这个家庭,为孩子的读书能够创造这样的条件,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每月的房租费、生活费,加上房租、电费、水费、电话费、阿凤的资料费,至少要用去万宝强工资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工资除了自己的生活开支还能剩下什么?要剩下的,那就是他们牙缝里节省下来的……一般情况下,人情事务,那是轻易不敢随便开支的。因此,背后不少同学、同事、亲戚说他是铁公鸡。他满肚子的苦水向谁诉呢?想想自己能混到如此尴尬的境地,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有时倒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地活着,竟然没有了自己、没有了人情、没有了娱乐、没有了事业、没有了其他的……仿佛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给孩子“还债”的。

一些和万宝强关系不错的知心朋友,经常用比较真诚的话来开导他:“万宝强,如果来个朋友,你就不敢大大方方在街道的饭店里,大摆一桌?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钱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宝强每当听到别人这么劝他,他都会低着头,笑而不答。因为,他非常清楚,“孙子”和“爹爹”本质没有区别,只不过是看他们家底有多大,看一看他们对金钱有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其实谁不想风风火火闯九州?谁不想潇潇洒洒走一回?谁不想一掷千金美人笑?但是,腰里无力,讲话没有底气,谁喜欢交际场上的买嘴郎中?头一会耍耍嘴皮能混碗饭吃,第一次张张嘴,人家不管是你的初次之交,还是多年你的老相识,他们不看僧面看佛面,都能给你带来一定的方便,甚至能够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几回一忽悠,你的铁公鸡面目就会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许你的家境困难能换取一些心地善良人的同情,但是,同情不能当钱用,同情不能当友情,这个时候的朋友,就会用一种鄙视的目光瞧着你,让你心慌、让你自惭形秽。从此,你在整个交际场上的生命,也就走进了坟墓,走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你身边的朋友也就很快和你“渐行渐远”。因为,在社会交往的大舞台上,很多活动都要用金钱开道,没有钱你只能装孙子,龟缩在自己的小木屋里。我们大家都知道,专门靠别人同情的人,专门伸长脖子吃别人“恩惠”的人,那只能永远充当交际场上的旱鸭子,不可能成为交际场、友谊场的英雄。

由于铁公鸡的角色扮演起来十分吃力,万宝强和杨建云都感到自己在社交方面欠人家的太多。偶尔万宝强也学着别人的潇洒样子,家乡的亲友、远道而来的朋友、难得一见的同学来到他所在街道,办完事,他也会盛情相邀。几个月下来,自己的可怜工资,竟然堵不住这项看似平常的小开支。有一次,孩子向他要上学生活费,他竟然拿着自己只剩下百十元的工资小本子,站在银行门口发呆,不去取这点钱吧,孩子就站在井口边上等水喝,去取这点小钱吧,又怕被熟人发现,自己二寸半的老脸往哪放。他知道自己这口钱井已经枯竭到了没有水可以解渴的地步,借钱吧,人家都认为你这个拿工资、吃皇粮的大老爷们在装蒜。因为人们的记忆当中,喜欢借钱的人,绝大部分都是那些在社会上不顾脸面的“小瘪三”,或者是吃喝嫖赌沾上号的。而自己是一名很多人都羡慕的人民教师,是一名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在职工作人员,不要说吃喝嫖赌,就是说抽烟都不沾染。何谓借钱!小时候自己家境贫困,家里姊妹多,父母为了度命,整天叫他拿着小干瓢,走庄邻,窜亲友,到处借粮,他尝遍了“借”字的心酸、家穷的滋味、世态的炎凉。自从自己有了正式工作以后,他把“借”字看得相当龌龊,哪怕他掼锅卖铁,他也不愿意去借钱,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都是妻子杨建云在自己的兄弟姐妹跟前张开金口的,反正,他已经在他的字典里把借钱的“借”字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他去取这点小钱,最怕银行里的当行长的老同学看到挖苦他。想当年,万宝强刚做教师的时候,每月只有百十来块钱,母亲体弱多病,女儿出生后妻子缺少奶水,家里人情事务繁多,家庭经济真可谓是入不敷出。无奈,他只好拿着贷款证到银行申请贷款,正好老同学(那时,他是银行的普通职员)在那里放贷。当老同学知道到他要办五百元贷款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老同学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老同学,你是不是觉得我坐在这里没有事情做很无聊,特地找点事情来给我逗乐?你们这些没事找事的家伙呀,专门找一些歪点子来算计我,今天我偏偏不上你的当!”

“老同学,你不给我办贷款,请你不要找借口,我可是认真的,要不帮助我借贷款,晚上,我就邀几个老同学坐火车赶到京城去控告你,控告你这个不讲半点人情的家伙……让你永远呆在家里难见真的人……”

“开什么玩笑,我这个人前世差你们人情债太多,我今晚请客……顺便把你的夫人也叫来,让我好好地补一补如何挣钱的课。”

“老同学,不是我想给你省钱,你在这个时候,请我到你家里做客,我真的没有空子,我明天就要到南京参加论文答辩,除了这一次,以后邀请我到你家坐一坐,就是再没有空子,我也要跟孙悟空学两招分身术。不过,你不要以给我‘补课’为名,你要是以给我‘补课’名义去邀我,我还真的有点不高兴。”

“有啥不高兴?要不,你就以给我‘补课’为名,邀请我到你家给我‘补课’,我可不会生一点气。要知道,我在学校的时候,可是一个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深受老师表扬的好学生。”

“此话当真?等我从南京回来的时候,你再邀请几位老同学到我家,我与你嫂子会丢下任何事情,专门来摆你们过河……”

万宝强的老同学还想继续闲扯,被万宝强打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