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三十二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三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三十二

有了开诚布公的交流,有了比较理性的科学诊断,万宝强一家有了公认的良方,只等把共识付诸实践。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万宝强和杨建云首先考虑女儿的建议,在伙食方面进行改革。根据上一次伙食改革的经验和这一次女儿的要求,杨建云把带有火气的肉食进行缩水,每天尽可能多买一些新鲜的蔬菜,当然在肉食方面也要有所表现。例如,一顿买两元钱的瘦肉糊子,两元钱的鱼圆子,也就是说,在肉食方面,不是完全拒绝,而是尽量加以控制并且多元化。

开始那几天,由原来的“奢侈”一下子变成了“寒酸”,杨建云和女儿都有一点不太适应。以前,每天桌子上面要摆几样肉食,而现在只是星星点点。一向注意饮食保健,注意饮食营养的杨建云,对这些小菜都感到有点太寒酸;再看女儿,放学回家一看到桌子上面放的饭食,筷子就不由自主地在碗里面乱翻,希望有更新的发现。她知道蔬菜在口感上面要比荤菜差一点,但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

“妈妈,怎么就这两样难吃的菜。”女儿有时忍不住地问妈妈。

“这不是你要我多买点蔬菜吗?你是不是反悔啦?”妈妈面带笑容地女儿说。

“如果你反悔现在还可以更改,但是我认为从你现在的体重考虑,从你的身体状况来看,你多吃一点蔬菜对你还是很有帮助的。你经常感到肠胃不好,非常需要多吃一点蔬菜。你认为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杨建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伴读生活过后,对女儿的教育开始有一种新的认识,命令没有商讨好,动手没有动脑好,批评没有赏识好,急躁没有心平气和好。

万宝强认为,既然是伴读教育改革,那么伴读教育改革仍然是具有风险性的,对与错往往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我们总不能遇到一点小问题,就立即把马拉回头吧;总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更况且这是为女儿好呢!女儿由于长期体育锻炼时间太少,体重比刚来县城中学的时候要增加十斤以上。她的胃子还时常犯病,有时候疼痛的一口饭不能吃,除此之外,万宝强女儿有时还出现一些难以启齿的便秘症状,所以在饮食方面万宝强和杨建云很有同感,必须让自己的女儿多吃一点蔬菜,最大努力改变身体的不适。

有时杨建云感到有点为难,孩子在学校太辛苦,一天的体能消耗非常大,不给她多吃点肉食恐怕身体吃不消。但是她又知道自己的女儿有便秘的毛病,又不能多吃肉食,这确实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你不要担心她的营养根不上,只要你在蔬菜搭配方面多注意一下,孩子的营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不能心肠太软,总认为买蔬菜给孩子吃,有点亏待她,别人会笑你舍不得给孩子吃,你想想看,孩子的肠胃不好,一会儿胃痛,一会儿便秘,身体跟不上,学习怎么能跟上趟。而多食肉食,容易使孩子的营养过剩,在自己的身体上面长出赘肉,这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反而容易使孩子的便秘毛病加重,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多花钱,买罪受,找麻烦,这种事,我们坚决不能做,现在你必须按原来计划做事,坚持几天,如果到了一个星期,你认为不行了,我们再重新考虑,你看行不行?”万宝强对自己的妻子有些动摇之心,在给她吃定心丸。

做事情,必须理性地考虑,不能想当然,有些既定的“方针、政策”我们必须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下去,往往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一开始做事就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既不敢上前,又不敢退后,对任何事情都存在怀疑,以致畏畏缩缩。再加上有些事情本身就存在复杂性,很容易使人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不能认真去履行职责,那又怎么能去把红红火火的事情做好呢?

由于万宝强一家对饮食改革态度比较坚决,一个星期过后,女儿的胃病得到了很大的好转,便秘那个难以启齿的毛病症状也得到较大的缓和。女儿终于从肠胃这个毛病和便秘这个痛苦当中解脱出来,重新步入为正常人的生活。她的焦急不安心理,也得到较大的改变,思想也比以前成熟多了。特别是与父母交流时的态度已经发生明显的好转,不再为自己的过失强词夺理。以前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从不敢去坦然面对,往往把错误一味地推托在别人的身上,总是找这样和那样的理由和借口去为自己辩护,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更谈不上去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交流中,不管是老师与她交流,还是自己的父母与她交流,大多数是在争吵中不欢而散。根本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有时让你暴跳如雷,让你在一片无奈的叹气中收起沟通的心情。甚至气得老师父母直跺脚,她还是一副无所谓的面孔。她事后还责怪老师和父母架子大,心难交,根本不让她倾诉自己的委屈,表达自己内心的郁闷。她从来都不认为倾诉自己的委屈是要一个相互尊重的氛围,需要一个心平气和的环境,和她交流的人都以为她是来放鞭炮的,噼噼啪啪炸过以后,交流的人早已被她的语言“魅力”惊得上气不接下气。现在好了,堵塞的心窍终于开通了,与你谈话的语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沟通时候的烦恼心情没有了,责怪别人的心态也没有了,笑声多了,冷面孔少了,虽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是让万宝强一家,尝到了意想不到的欢乐。平淡、清静、朴素,虽然也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审美心境,它既不是高楼大厦的专利,也不是村野农庄的特产,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寻找它,开发它,它就会依偎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相亲相爱,结伴同行,不离不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馨的享受。

万宝强在这次饮食改革当中,使他意识到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却是我们身边无法克服症结的发源地。全天下绝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每天三顿饭都有山珍海味,鸡鱼肉蛋,享受无边的口腹之乐,但是我们却发现这些无边的口腹之乐,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无边的享受。往往让我们感到这些无边的享受,却是我们滋生烦恼和痛苦的温床。这些稀世美味,吃得越多,往往在我们身体里面堆积的就越多,在体内产生的无名之火也就越多。那些遇事浮躁、懒散之性,也会随之蔓长。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些坏毛病,又怎么可能去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呢?我认为这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端有害的。对于向来注重饮食文化健康发展的杨建云,对这次饮食改革的成功,使她非常高兴。

“我说以前女儿经常跟我们争吵,原来是出自身体的原因,现在身体好了,她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杨建云经常在电话里面对自己的老公说出这个新发现。

这次饮食改革成功以后,杨建云的心情比以前大有好转,在饮食方面比以前更加注意实效,她不再迷信书本,但是又不完全离开书本,她对科学饮食有了很深的体会。科学的东西必须合理、实效。但是又不是放之四海而又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它也有它适用的时间、空间,也会因人因时因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它的有害一面。因此,我们决不能对书本知识一味地崇拜,导致走向事情的对立面,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由于杨建云在饮食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所以,她在饮食方面,不仅再选择食物方面下功夫,而且在经济上下功夫,一些容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成为杨建云的首选食物。因为这些易消化的食物,不容易使孩子在吃过饭的以后产生疲劳感。吃过饭几乎就没有什么睡意,可以在吃过饭以后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有睡意,只要在床上一趟,不要一分钟就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学习和休息的深度都是非常到位的,根本不需要用勉强这个词来形容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尤其是在学习上,用心的程度明显增强,这和以前吃过饭在万宝强和杨建云的督促下才去学习的情况完全不同,特别是在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成绩跟以前有较大的进步。

除此之外,杨建云还注意把以前研究过的食谱,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绝不去迷信书本上面的条条本本,而是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面,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她听人家说,学生每天多吃一些碱性食物,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它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还能够提高孩子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听后只是淡淡的一笑,并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如获稀世之宝,只是回到家中,把听到的这些话,和自己手头的商品指南,进行较为仔细的对照,然后付诸于实践,再经过一个阶段的检验,认为有它的可行性,才能从碱性食物中,挑出一些价廉物美的东西,成为自己常选的食品。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飘石者,势也。只有深谙石头、水的天性,只有打破常规的条条杠杠,不被眼前的定势所迷惑,给石块一个超常的动力,你才有可能让一块普通的石头飘在水面上。杨建云对女儿学习阶段的饮食方面专研,也说明这个道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