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教育大突围 四十三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四十三章教育大突围 四十三

杨建云尝试着努力,希望自己变得大度一点,幽默一点,希望以更快的时间,适应这里的环境,能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开开心心交朋友,这种努力,使杨建云一度兴奋过。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小院子自从“红豆事件”过后,杨建云的精心努力,小院子似乎一下子变得亲切了许多,甚至杨建云觉得陈羽妻子和房东女人在自己巧妙的帮助下,两个人变得非常要好,讲话的态度,要比“故事”前强多少倍,于是,杨建云天真地认为这里的一切都会因为自己的心情好,而变得“阳光灿烂”。一个多月都风平浪静,一个多月都相敬如宾,一个多月都那样快快乐乐。小院子变成一个春意浓浓的小家庭。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更大的激流却在风平浪静的大海底下慢慢地酝酿着,让杨建云对这个非常安静的、阳光充足的、没有外界干扰的理想的伴读地方心存去意。

这里租户的用电,都是分开用的,每户都装上一块电表,所有用户的用电,都是经过房东女人家的总表分流过来的。杨建云刚搬进来的第一天,房东女人就和杨建云一起把电表的度数记下来,当时电表的度数是1499.5度,房东女人非常慷慨地对杨建云说:“1499.5度,不好记,我们干脆就记个整数1500度,我吃点亏,你们讨一点巧,日后相处时间长着呢!谁还没有用过几毛钱呀!”

杨建云由于生来咋到,人生地疏,对房东女人的好意,表示由衷的敬意,因为房东女人的这番好意,那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谢谢您的关照,谢谢您这么客气!这1500度的数字,我就记在我们租房的门头上,您呢,也应该把这个数字记在您的笔记本上,免得以后忘记了。首先我得向您申明,我这个人的记性不好,您要是忘记了,记不起来这个数字,那以后,我可不付这个电费钱了。您到时可不要怪我这个人是不讲人情味呀!哈哈!……”杨建云连说带笑对眼前这位非常漂亮的房东女人说,眼里充满了感激。

“你说得是,好记性还不如烂笔头,我回到房间里,一定把这个数字记下来,绝不会记错,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宽心吧!”杨建云听房东女人这么一说,估计她是一个精明人,因为,这里的房客走了一茬又一茬,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也就对房东女人放心地笑了笑,去忙自己的家务去了,也就没有和房东女人认真地履行一下正当的手续。其实杨建云也知道人熟礼不熟的道理,但是,她还是或略了这个手续的重要性,都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不了就是四五十块钱的问题,何必去过那道“手皮”呢!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人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就这个小小的疏忽,却导致了一场让人很难下台的事情。要知道多少事情都不是纯粹的金钱问题,如果是纯粹的金钱问题也许大家都能够相互一笑,绝不会把那些细小的问题,看得那样复杂。可是,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人与人自己的关系也是复杂的,金钱的背后往往潜藏着人人都不想回避的人格问题,失去百把几十块钱,也许不当一回事,但是,如果这个百把几十块钱当中,夹杂着带有侮辱人格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很快升级,甚至演变成为相互不能原谅的敌对矛盾。这样,我们还会认为当初的一道简易的手续,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吗?

古人言,懊悔最好放在事前,要是放在事后,那个懊悔就是一道生存的槛,越过去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杨建云的房租是每学年结算一次,电费、水费是每学期结算一次,房租是你一进门交清全学年的,那时,杨建云的租房的租金是三千八百元每年,这个钱大家都会履行正当手续,绝不会有半点差错。而电费、水费每学期总共不会超过三百块钱,都认为没有什么必要履行手续,我们都认为这些小钱,谁还能在这方面做文章呢?

“吴姐,到我们那里看看电表,我们要回去了,把这一学期的电费给你。”一学期要结束了时,这个小院子里的房客们,都会主动地对房东女人说。

“好的,如果你们没有时间,等到下学期来给我也不迟。”房东女人总会很客气地对房客们说。

杨建云房租的电表是在杨建云租房的门头上,大约有两米多高,房东女人拿来一个竹梯,亲自爬上去,一看电表上显示的度数才一千九百一十五度,本来笑嘻嘻的脸上很快布满了阴云,脸皮一下子就拉下来,并且很生气地对杨建云说:“你家怎么会就用这么一点的电,你家用的电,肯定有问题。”

杨建云听了房东女人的话,仍然很平静地对房东女人说:“有问题,你就下来好好地查一下线路,这里的电线拉的到处都是,接错了用户,那也是很可能的事情。”

“我家的电线都是我请的电工拉的,绝对不会错的。”房东女人一脸的严肃。

“吴姐,你看我只读过几天书,对电的知识一窍不通,我老公每次来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你们这里的电线,我们从来就没有动过。”杨建云仍然希望房东女人不要生气,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情,大家都弄得心情不愉快,何必呢?

房东女人看到杨建云对这一件事情蛮不在乎的样子,心里更是火气往上冲:“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会诬陷你呀?你们有没有乱接电线,你不要问我,你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一向非常忠厚的杨建云被房东女人几句近似侮辱人格的话,气得满脸通红。

“吴姐,我不知道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该不会认为我们…去…偷…你们…家的电…吧?”杨建云气得真正不知道对房东女人说什么好,但是仍然希望房东女人能够看在姐妹的份上,对她说话客气一点。

其实,房东女人根本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也在乎和她一起相处的姐妹情分。但是,她离婚以后,遇事容易急躁,嘴上说话往往有失水准,根本不在乎对方的能不能接受这些话,根本不在乎说话的轻重,一气上来,什么话都能够从嘴里喷出来。

“你看这里的用户,没有一家低于八百度的,偏偏你家只用了四百多度!我认为你家不可能就用这么一点电的,不是偷电又能是什么?”

“你…你…你怎么…能这…样来…侮…辱我…人格呢?”杨建云被房东女人的无端指责,气得说不出来。

房东女人越说越起劲:“你家五六个月,就用四百多度电,你去说给别人听?谁会相信?你们一家一天到晚用水壶烧水,每顿饭都用电饭煲,不用电,用什么烧的?你说用液化气吧,我看也不比人家用得多,这真是奇事!”

杨建云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对她如此不敬的声音。她真正佩服这个房东女人“会说话”,她的话句句咄咄逼人,句句伤人。她今天总算领教了天底下还有如此不顾情面的女人!她心想:她已经没有必要多说一句话,再说一句话都是多余的,因为眼前这个房东女人此时已经丧失一个普通人应该具备的理性,她如果再跟着房东女人“凑热闹”,岂不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吗?

房东女人看到杨建云一言不发,自己这个独角戏,已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再唱,连这个小院子的大树都要抗议了。后来她转而一想,杨建云一家,都是安分守己,从来不喜欢讨别人半点便宜的人,从来不去做那些偷偷摸摸的龌龊鸟事,说她们偷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眼前这个数字又让她心存疑虑。她开始怀疑杨建云门头上的数字出了问题……于是,她硬说杨建云当初把电表的度数记错了,应该是1299.5度,而不是1499.5度,这样一来,杨建云一家本来用四百多度的电,一下子变成了用七百多度了。

杨建云不慌不忙地把当初抄电表底数时候房东女人所说的话,从头到尾复说一遍。包括当初那些人在场,都一一列举出来。房东女人再一次看一看门头上的数字(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在自己本子上留下记录,她记忆中也是1500度),发现当初杨建云在租房的门头上记下的电表度数虽然存在痕迹,但是字迹还是有点模糊,很难辨认。这个1499.5度数字经过五六个月的风吹日晒,已经落满了灰尘。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已经失去说服力,只能凭当初的记忆来处理这个问题了。可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谁能相信记忆呢?证据在这个时候,就是主持正义的上帝!

“记忆有什么用,谁能作证?你说底度是1500度,谁信?你现在说是1800度,我也拿你没有办法!再说,门上记的数字,即使写作1500度,谁来作证你是对的?”房东女人对这个“铁证”不以为然。言辞里面充满挖苦的味道。一向温柔、善良的杨建云被房东女人尖酸刻薄的、而又显得刁钻的言语激怒了。

“你讲这些话,你还是不是人呀?是人应该讲人话!你把我们一家当成什么人看待啦!我们走得正,坐得端,祖祖辈辈再穷也不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情!你讲那些话,还讲一点人情味呀?我们用电少是有原因的,你看我们在这里住了五个多月,我们在这里真正烧锅的只有二个多月。另外三个月,我们早上炒一点饭,中午我们家一般不做饭,女儿大多数是在学校吃饭,晚上我在家里只能烧一些简单的饭菜。那时,我上班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有时来不及就用煤气灶煮一些方便面。你看我们电是用得比人家少,但是我们的液化气用得可比别人多得多。你可不要不讲道理把我们看得一分钱不值!”

房东女人听了杨建云的话,那盛气凌人的态势,渐渐地收敛下来。她知道杨建云说得话很有道理,有刚有柔,不卑不亢。但是她对1500度还是心存怀疑,觉得自己还是吃亏了。

我早年读史记,史记中记载这样的一个故事:汉景帝时期有一个叫石奋的人,他的四个儿子皆为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人尊称他万石君。他的小儿子石庆为太仆,御出,汉武帝问车中有几匹马,石庆用鞭子点指着数马的个数,数完后,举起手:“六马。”石庆为石奋诸子中最为简易的人,然犹如此。可见石奋一家做事多么谨慎。石奋为齐相时,举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备受世人尊崇。由此可见做事谨慎,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杨建云在伴读过程中,由于自己做事不谨慎,而导致和房东女人友好关系破裂。这种结局又能够怨谁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