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四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五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四

杨建云见女儿背起书包提前上学以后,她的气也渐渐消了下来,晚上还是照样烧饭等女儿回家吃饭,女儿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晚上还是和往常一样回到这个房子里面。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经过一次争吵以后,唯一的改变是她们之间的话少了一些,她们说话的态度稍微温和一些。但是总体上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母女在租房方面存在的分歧,矛盾只不过是暂时隐忍一下罢了。

这种隐忍的局面一直持续了几天时间。杨建云照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烧锅、洗衣服还是认认真真、一下不落。毕竟是一个母亲,女儿对她再伤心,但是她总认为女儿是自己的心头肉,事情一过还是和从前一样,绝不会把这些不愉快往心里去塞,几次都是她主动和自己的女儿沟通的。可是她女儿生母亲的气还是一时难以消散,女儿总是表露出不理不睬的样子,或者就是勉强和母亲搭讪,三天“好日子”没有过,女儿与妈妈讲话的火药味又上来了。仿佛母女之情,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水火”之情。

杨建云没有办法,这种僵持的局面实在不能再继续维持下去了,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打电话向万宝强求援,希望他赶到县城来化解母女之间的矛盾。

万宝强向单位请了半天的假,赶到县城,他希望通过吃中饭的时候,由自己牵头,让杨建云和女儿坐下来好好地交流交流,让她们心里所想的,都放到桌面上,坦言相对,开诚布公,共同做好伴读教育工作。

“你母亲一直身体不太好,情绪容易激动,希望你能够多多体谅母亲的苦衷,多多地为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考虑考虑。我们不是不想把房子租大一点,你要知道我们隔壁的大房间,每年都要五千多块钱,我们家的经济很难承受得起,希望你静下心来,慢慢地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万宝强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极其温和,因为,女儿今年已经是高三,这可是十年寒窗的最关键的一年,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感觉,所以在和女儿交流的时候,显得格外的谨慎。他很担心自己的女儿因为闹别扭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他唯恐有得罪自己女儿的地方。

可是女儿对爸爸所说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根本就不吃爸爸的这一套,仿佛她受了太多的委屈,受了太多的伤害而无处伸冤,所以他女儿的情绪显得异常不安,不仅不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反而也同自己的爸爸唇枪舌剑地展开了攻势……“你让我体谅妈妈的苦衷,可是谁又能来体谅我的苦衷呢?都说全家都是为了我好,都说全家都是整天围绕我运转的,而我现在是黔驴技穷,没有一点退路了,我上前不能,退后谁又能依我?你们现在让我怎么做?书在这种环境当中还能读好吗?如果你们能够从我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我在这个地方读书、休息的艰难,就请你们尽快给我换一个房子,或者是让我妈妈回家去,让我一个人呆在这里面学习,这样也许大家都会高兴一些。免得我们彼此相互掣肘,结果没有一个人是舒心的,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请你们慎重地考虑我提出的问题。”

对女儿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万宝强和杨建云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们都认为这是万万不能的事情,因为他们总认为,杨建云抛弃自己心爱的工作,敲锣打鼓地来到这个地方为自己的女儿伴读,为自己的女儿提供优美的学习环境,结果又被自己的女儿赶回家,这总是与理不符,同时这又是一个要自己好看的事情,即使偷偷地回到自己的家里,门旁邻居、单位同事问及此事,也不好意思说出这个实情。万宝强和杨建云都是一个十分要脸面的人,真要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不是对于拿自己的巴掌打自己的脸吗?况且,让自己的女儿一个人在这个人生地疏的地方读书、休息,又怎能放心得下呢?万一有一点闪失,岂不是懊悔一辈子吗?这个要求不要说万宝强和杨建云不同意,就是那里所有的伴读父母们都是不会答应这样几乎荒唐的要求的。所以万宝强和杨建云对女儿这个要求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在这个骨子眼上,万宝强只能用好言安慰自己的女儿,希望女儿能够像王欢那样,把自己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可是,女儿对爸爸的好言好语表现很冷淡。古人言:好马不吃回头草,既来之则安之。因此,万宝强只有考虑女儿的要求——换房子。

提到换房子,万宝强感到很棘手。由于他任教毕业班,星期六学校正常上课,只有星期天下午半天时间的空闲,从这一点来考虑,找房子只能让杨建云去做。但是杨建云早已领教找房子的艰辛,所以对重新找房子,万宝强不敢武断地把这个任务交给杨建云,也只能同杨建云商量解决这个问题。

“你对于重新找房子你有什么看法?我们可要从家庭的大局考虑。现在我们在女儿读书问题上,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全力以赴。总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你如果有什么难处的,不妨现在提出来,看看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来的目的很清楚,是来解决问题,不能来增加矛盾的,所以我们要尽快拿出合理的方案,尽快让你们都安心地投入正常的‘工作’,尤其是要让我们的女儿尽快地投入紧张的学习中去。要知道我们走上这条伴读路,是没有退路可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伴读问题,绝不能让人家看我们的笑话。”

“这些大道理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不要婆婆妈妈讲那么多。对于找房子的问题,你又是不是不知道它的难处。我们现在这个房子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才得到的。我为了这个租房我的脚都磨破了好几次!我那次扭伤的脚,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好,现在每天到山下市场去买菜都还隐隐作痛。你看我还能去找房子吗?况且,我们是刚到这里两个多月,现在把这个房子丢下来不要,这个房租房东肯定不会退钱给我们的。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再找房子,岂不是要花双份钱吗?”

女儿一听妈妈讲这个话,自然心里不高兴。她耐着性子同妈妈谈了这样的一笔交易。

“妈妈,我先问你,明年高考你们准备给我多少钱去读书?”

“这个,我现在还没有考虑。但是我估计不会低于一万块钱吧!”杨建云对女儿的问题,很认真地答道。

“那你们说现在再找一个房子需要多少钱?”女儿继续问道。

“根据现在的租房形势,我估计不会低于三千块钱。因为,现在在找房子,肯定要比现在的房子要大一点,虽然现在一学年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但是这个地方的房东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的,他们会仍然按照一学年的时间来计算房价。”万宝强由于对这里的租房情况不了解,只能两眼望着杨建云,意思是要杨建云告诉自己的女儿。杨建云想了一下,便对女儿和万宝强说出自己的看法。

“那好吧,你们不妨先把这个钱预付出去,重新租一间比较好的房子,你们放心,我会在那里好好努力争取让你们明年少花三千多块钱,即使考得不好,我也会记下这一笔钱,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也会努力去多挣这些钱,把这个为我多花的钱还给你们!”女儿针对租房问题,一点也不肯让步。

万宝强看到自己的女儿对重新租房问题态度如此的坚决,也就不好再继续讲那么多的困难,只好很勉强对女儿说:“我现在答应为你去找房子,考虑到你妈妈脚上的伤还没有好的情况,我只能在星期天去为你找房子。如果我能为你找到比这一间更好的房子,我会肯定为你租下来。但是,我先把不好听的话说在前头,如果我找不到你所要的那么好、那么大的房子,那你也不要怪我对这件事不负责任。不过你放心我会尽心尽力去找的,你看怎么样?”

其实女儿心里非常清楚这是爸爸放得是烟幕弹,她知道爸爸这样讲,就已经对重新找房子失去了足够的信心,就已经在委婉地回绝了她。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爸爸像这样的忽悠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从自己的内心考虑,要把这样的一间房子丢掉,重新花那么多的钱再找一间房子,她自己也感到有点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她知道自己的父母亲“腰里无力”,又不是在那里当官发财。这多出的三千块钱,更不是从那里偷来抢来的,要说万宝强女儿对这些钱不心疼,那肯定是假的。想到这里,万宝强女儿只是向爸爸妈妈苦笑了一下,也不好意思再同自己的父母讨价还价了。但是她从爸爸妈妈刚才的谈话当中,已经了解到爸爸妈妈已经对她的问题已经足够重视起来了,不会认为她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基于这一点,她认为以后也许妈妈会更加注意一些,这里面的环境会有些好转的。况且,爸爸答应的问题,又不是对我重新找房子给否认了,说不定真会找到一间理想的房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呀!

“爸爸,咱们一言为定,我会耐心等待你的好消息的,我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但是她仍然不希望放弃找房子的机会,因为,她心里非常清楚,在一个好环境去读书,肯定有好效果的。虽然现在多花了一些钱,比起自己一辈子的前途,这一点钱又算什么呢?

本来万宝强认为现把女儿的烦躁不安的情绪暂时稳定一下,等过一段时间,看看女儿的心情有没有改变,如果女儿的心情好一些了,对这里的租房环境已经习惯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厌烦心理,就可以省下这三千来块钱,这不但解决了问题,又化解了杨建云和女儿之间的小矛盾,这不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吗?但是当他听到女儿最后的两句话时候,他的心里还是感到了自己的女儿对这次租房问题,是十分认真的。看来这间租房对女儿来说,确实是非常厌烦的,或者说对这里的租房环境是不适应的,因此,他对自己原有想法已经不抱什么幻想了,看来对这个重新租房问题,还必须去认认真真做一下,绝不是什么好忽悠的事情!

“女儿放心好了,你一定要答应我,你现在绝不能在和你的妈妈有什么矛盾了,你一定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面,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你,尽我最大努力让你满意!”女儿听了爸爸的话,觉得爸爸说的有道理,多少天的委屈一下子消了许多,精神也为之一振。

我们搞教育的人应该知道,不管处理什么教育问题,都应该学会从孩子(学生)的身上寻找一些值得“肯定和认同”的东西,要知道“肯定和认同”在教育方面却有一种无穷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孩子人体内的潜能。很多时候,一声呵斥可能会毁灭一个人,而一句“肯定和认同”却可能成就一个人。所以在教育方面,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肯定和认同”,或许会催生一个人才,创造一个奇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