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教育大突围 七十九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七十九章教育大突围 七十九

“唉……唉……这个书,叫我怎么读……呀!到处充满……欺骗,到处充满…铜臭……留级…也是死路一条!这年头,做一个学生真难……”万宝强女儿在心里自言自语。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由于万宝强女儿不能主动地和自己的父母亲以及老师们沟通,再加上她又不能坦然面对这次的失败,所以自卑的情绪开始慢慢地写在她的脸上。最主要表现在她对别人讲话上,她总是吞吞吐吐,没有底气,根本就不敢抬头与老师、父母亲讲话。这使万宝强感到非常困惑。总觉得,自己的女儿身上的自信,已经被天上的一阵狂风吹走了。这种来自自身奋斗而逐渐养成的优秀品行,却在这没有成熟的季节,被无情的岁月给碾碎了。这确实是令万宝强伤心欲绝的事情,这个中滋味谁能明了!

“何时能够让这种“天生丽质”重新回到我女儿的身上,让女儿重新焕发往日的风采……老天呀,你何时能够让我女儿觉醒过来呀”万宝强倍感焦急。他为自己的女儿不够坚强难过,他为县城中学领导无视女儿的自尊难过,同时也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难过。他因此而变得烦躁不安,他在一天一天地在消瘦,头上的白发也仿佛和他较劲似的,在逐日增多。

再看看杨建云,她也是心急如焚,整天唉声叹气,动不动就冲着万宝强发脾气,万宝强知道杨建云的心里比自己难受,每当杨建云发火的时候,万宝强有时只能痛苦地摇摇头,显出万般的无奈。因为,万宝强不敢和妻子搭腔,他知道妻子有一个怪脾气,就是在她生气的时候,他所说的话都是错误的。不但安慰不了她受伤的心,反而让自己的心情跟着遭殃。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因此,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老师们、领导们,我们都应该谨慎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语、每一行,特别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千万要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不负责任对孩子乱说挖苦话,更不能用粗暴的语言对孩子的人格进行攻击。要知道我们说过话,所传授的知识,都是相当有份量的,既可以让学生站在云端,又可以让学生钻进地狱。我们身上所肩任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我可以这么说,他的学问越大,对学生的伤害也就越大……一个缺乏师德的教师,不管是他多么的有学问,他对学生的教育都是相当有害的。甚至……让学生走上不归路。”有一天对正在发愁的妻子杨建云说。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样的老师,他们的坏德行,可以在学生面前伪装得比较深,很容易在学生上当的时候,学生还感觉不出来……这样的老师,他是不配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的。我记得古人曾经说过:用文先德,用武先威,这也许就说的这个道理吧!”万宝强回答的很坚决。这是万宝强的气话!当然,这话里面有很多合理的成分。

“学生在学校是接受教育的,我们应该容许孩子犯错误,也应该给孩子纠正错误的机会……要清楚:孩子犯错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点错误都不犯的学生是绝对没有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使自己的肩膀更宽,才能使自己的胸怀更广,才能使自己的腰杆更硬,才能使自己的头脑更聪明,才能使总觉得眼睛更明亮。当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学生也绝不能消极地逃避错误,一定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坚决做到,不为自己失败找借口,而要多为成功找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无愧时代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万宝强继续对着妻子发表高见。

“不错!我记得有位哲人讲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能保证其准确性,那你岂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了吗?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是天才,那么,这个社会还有教师存在的必要吗?”妻子随声应和。

“由于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都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地改正、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地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学生大可不必害怕错误!”万宝强对妻子的应和,似乎发现了深藏在素质教育里面的真理。

“可是,现在很多教师,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都把学生当作不会犯错误的神仙……这哪是教育呀,这分明是舞棒子……”杨建云对学校教育,早已心存不满,只不过平时不敢说,今天,她的话匣子是老公为她打开的。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这些老师和学生们都是普通的凡人,只不过我们这些老师比学生们先来到这个世界上而已。学生们的今天就是我们自己的昨天,学生们的明天就是我们自己的今天,所有的差距都不过是时间的差距。”万宝强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已经冒汗。

所以我们这些做老师千万别认为我们自己就是唯我独尊的皇帝:我们所说的话,学生只有听的份;我们讲怎么做,学生们就必须当作圣旨来执行。其实,这就是大错特错的问题!老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挖苦、处罚、辱骂除了证明我们老师的无能还能证明什么呢?如果学生们做错了一点小事情,我们老师就肆无忌惮地乱训一通,其结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学生对老师的仇视,与我们整个教育规律是严重背道而驰的。

作为当代文明开化到如此进步的今天,我们作为教育者,你应该知道学生们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你发泄完自己的满腹牢骚之后,你只顾自己的当时的心情,而忽视了学生们心理上独特感受,甚至是只顾自己的一时痛快,对学生进行一顿“狂轰滥炸”,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小敌人”。这样的教育活动就会孽变成为“暴政的统治”,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意义了。

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待学生们错误,我们不能在处理方法上过于简单,或者成人化。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恩威”并施,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有人认为,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和医生看病一样,医生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处方,我们的老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学生犯错的原因,来考虑教育的方法。

但是我还认为,现在老师不仅仅是“医生”!因为,老师教育学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育人工程,要远比医生的工作辛苦,要远比医生的看病“难以驾驭”,医生可以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非常自如地为病人开好处方,而且绝大多数是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甚至是很快走出医院,康复回家。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医疗”学生的“顽劣”症结的时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者是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都不可能通过三天两天看到很明显的起色。即使是一个再普通的学生毛病,也需要个把月才能收到效果。

这种见效慢,疗程长的教育过程,你作为老师,心急是徒劳的,粗暴更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知道教育学生是一个脑力活,千万不能把教育学生当成体力活,一定要知道“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道理。

当然,对一些所谓的“顽固不化”学生(这里主要是对那些调皮的男孩子,女学生应该杜绝使用,因为女学生的心理要比男孩子脆弱),语言的疗效已经失去星点作用的时候,我也认为对这些学生来一点小刺激,进行“适度”的处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他们当众“难看”,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种教育方法一定要考虑到“度”的问题。刺激大了,容易使学生造成破罐破摔的脆弱心理,使这些学生心理产生一些“抗教”因子;刺激小了,犹如蜻蜓点水,根本产生不了教育效果,这种教育形同隔靴搔痒,这种处罚纯粹是多此一举,反而容易在孩子们的心里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理。

如果学生的心里产生了这种无所谓的软抵抗心理,我们一定要对他改变教育的策略,要对他多做思想工作。因为这种无所谓的心理,危害很大,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产生对人生的麻木、对读书不感兴趣的错误思想。

另外,对学生处罚“度”的把握,绝对不可造次:不能兴起就来,兴尽就无。如果把这个“度”当成家常便饭,我们的学生同样会在教育方面吃苦头;而我们自己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后我还是要劝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务必记清楚,处罚中永远教育不出最优秀的学生来,正如古人所言:只靠外表的装饰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成长为最美的天使。

对于万宝强在教育孩子方面所遇到的难题,这是目前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做教师的,绝不能袖手旁观。因为这些“教育难题”很容易演变成为“灰色教育”的导火索,也很容易使受教育者在中国教育的舞台上产生心理郁结,演变成为对“美好人生”的背叛。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足够的时间,用自己最真诚的温暖,最大的耐心、最温馨的语言、最强烈的责任感来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但是,万宝强既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致在教育子女方面,成效甚微。当然,万宝强在教育女儿方面也想做好,只不过他的教育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个“无能”,一直成为万宝强难以释怀的疼痛。

有人说,人生难免遇到挫折,难免遇到苦痛。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一蹶不振,整天唉声叹气。再说每一个成功的人,谁又没有跳过几次难过的“坎”呢?作为学生,如果老是抱怨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朋友,没有人提供更多的帮助,而自己又不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去正确分析造成挫折和苦痛的根本原因,又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的孩子,也绝不是什么优秀的学生。

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拯救你的真命天子?谁是你扭转乾坤的万能菩萨?我想最完美的答案,只能是自己。爸爸亲妈妈亲老师亲,他们总不能永远跟着你。再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靠父母、老师的恩泽绿荫就能够建立不世功业的能有几人?

古人言:在诸多成才的因素中,自己的勤奋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内因决定外因。如果自身有足够的实力,只要有人给你足够高的梯子,你就可以凭借展翅飞翔,如果你还能够继续努力,甚至你还能够平步青云。

如果你这个人,就像一个臭气熏天的、没有一点骨力的猪大肠子,提起一大贯子,放下一大摊子,请问谁还敢靠近你?谁又还能把你提携到花团锦簇的胜境呢?你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与成功、快乐、幸福结缘呢?

由此看来,万宝强女儿要想自己从困境之中独立地凭借自身的实力,力挺过来,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提高自己对不良习惯以及抗击不良品行的免疫功能,让自己走得更正,坐得更直,行得更端,不断地激发自身潜能、奋发进取、不畏艰难、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态,勇敢面对挫折,正视挫折,拿出自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勇气和胆识,坚定人生必胜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勇敢地面对明天所有的人生挑战。

也只有这样,人生的“风暴”才能不使她扑倒,人生的“苦难”才能不使她低头;也只有这样,通过她自己的顽强拼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遇到的难题,才能制命于天,才能自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做到天塌下来,也不能奈何于她自己,地陷下去,“我自岿然不动”,真正做到身居烈火之中,而不觉炎热,身处猛虎之中,而不惧怕;也只有这样,她的内心那种超越自我的坦然之花,才能迎风绽放,万千掌声就会为她喝彩。

只可惜,万宝强女儿毕竟是一只太普通的“凡鸟”,她的双眼已经被灰色的迷雾所迷惑,自己为自己增设的障碍太多,作茧自缚,很难跳出自身的樊篱……

难怪有人说,失败的道路有千条万条,但是通向成功的大路只有一条。也就是说,出类拔萃的学生只有一种类型,积极进取、敢于藐视一切困难。但是失败的学生,却有千万种类型,调皮捣蛋的、不思进取的、懦弱的……也许这就是教育的困惑所在、复杂所在,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职能所在、功用所在。

现在,我国教育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这势必对全民族理性思维的发展、人才素质教育以及整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想当整个民族都能够崇尚理性之光的时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在西方“理念世界”的教育体系中,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备受世人推崇。这部书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都必须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且归结为理念。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或者孩子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茅塞顿开”,喜获“理性之乐”。

因此,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必须成为一个理性的思考者,否则,教育出来的学生或者孩子,就会在小小的失败面前,伤失前进的动力和走向成功的自信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