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九十一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九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九十一

自从女儿得到这个MP3后,女儿一到家里,耳上立即塞上耳机到房间里面放松自己的心情去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一开始,女儿的母亲杨建云认为这些行为很正常,她想,女儿刚刚得到这个“宠物”,对它有所偏爱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令杨建云感到不解的是,随之时间的推移,女儿对这个“宠物”的偏爱却有增无减。

杨建云意识到这种反常的举动,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她的心里渐渐地怀疑这个玩物很可能是一个不好惹的东西,很可能把自己女儿这些千金难买的大好时光白白地葬送掉,很可能把女儿的主要精力消磨在这种很具诱惑力的尤物上。

“宝强啊,我看你给女儿买的那个洋玩意,现在女儿把它当成稀世宝物一样……真是如痴如醉,我担心这种‘尤物’不但不能转变孩子的郁闷心情,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读书的信心。”杨建云很快把自己看到的情形用电话向万宝强作了简要的说明,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担忧向万宝强禀明。

“不要那么神经质好不好,在买MP3之前,我已经和自己的女儿约法三章:这MP3是学习的辅助工具,不是随心所欲的玩具,它只能充当你精神不振时候的兴奋剂;它是你学习疲劳过后的按摩师;它是你晚上睡觉时候的催眠曲;它是清晨醒来时候的第一缕阳光;它是失落时候可以互诉衷肠的知心朋友;它是得意时候让你保持清醒头脑的哨兵;它是传道授业的老师;它最大的功用使你放松心情,让你很快地恢复精力,尽早地投入到紧张学习之中……这一点,我们可要相信自己的女儿。”万宝强听了妻子杨建云的汇报后不以为然,认为妻子对这些反常的行为有的夸大其词。

但是,对妻子的汇报,万宝强又不能熟视无睹。毕竟杨建云是女儿的母亲呀,她对女儿的一言一行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古人言:知女莫如母。这肯定有它的道理的。

因此,刚刚心情稍微放松的万宝强,听完妻子的汇报后,心情又开始凝重起来……新的的担心又出现在他的头脑里:如果女儿把MP3的这些基本的功用,用反了、用偏了,把买MP3当成阻碍学习的顽石,成为阻碍进步的累赘,自己又该怎么办?……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但是,他继而又想:我的女儿绝对是那种知恩图报的人,肯定会自我约束自己的。如果她到现在都不能安心学习,那她又怎么能对得起这个一直为她奔波的父母呢?如果她在学习上还是三心二意,收不到一定的效果,又如何向父母解释呢?

想到此,万宝强开始自信起来,认为自己的女儿绝不是三岁小孩,她绝对不会辜负全家人、老师、同学对她的殷切期望的;她会非常清楚这个小小的MP3里面所寄托的深厚感情;她会非常清楚MP3中所潜伏的利害关系。

因此,万宝强对妻子的提醒并没有认真地考虑。只是在和女儿电话交流的时候,很委婉地对女儿说:“在学习上,我和你的妈妈能够为你做的事情,就是力所能及为你提供方便的读书环境,这些我们一直都在尽力地做着,你应该理解我们的心情,其余的话,我不需要深讲,因为我们以前讨论过很多关于学习的问题,你曾经向我表过态,绝对不会因为买MP3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并向我保证买MP3只能对学习有利,不会对学习产生负面作用。你应该清楚,我们说过的话,余温还没有散尽,耳边还能够回忆起当时说话的语气、说话时虔诚的态度。更何况你已经十八岁的人了,况且你还是我们县最高学府的高三学生,你应该知道一个人许过的诺言是不能违背的,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不能放弃的。如果你把我们说过的话当成敷衍塞责的幌子,当成大风吹草帽,根本不能当成一回事,你应该比我更清楚这里面存在的严重后果。

“你和我讲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不觉得自己很累吗?你今天除了这个话题,还有没有别的话题?如果没有的话,我可以上学校了……”女儿对爸爸所说的话,感到多余,感到不耐烦,就差一点说爸爸的话就等于是噪音。

“我今天是带着万般诚意向你说话的,同时也是带着我们全家人对你的无限关爱来与你沟通的,因为,我们今天每走一步,都要在今后的人生留下清晰痕迹的。如果你现在还不愿和我们进行真诚的谈心,我怕你一个人内心承载的负荷太大,让你无法排泄心中的郁闷。你要清楚,谈心也是一种排泄心中不快的良方;你老是用‘沉默’来代替家庭正常的沟通,这不是显示你的成熟,显示的坚强、显示你的智慧,相反,我们还会认为你的这种表现,就是不成熟的表现。现在很多人都在你的进步,这你比我更清楚。我们现在把话挑明说,你现在必须放下所有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不然的话,你是无法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有所交代的;连我们以后都无法面对关心你的老师、关心我们周围的人。今天,我该说的话,都对你说了,如果你现在还是执迷不悟,那么我们以后就只能装聋装哑,一切随你自便。”面对女儿的态度,万宝强还是觉得自己今天还没有得到和交流的目的。便不顾女儿的反感继续他的说教。

按照万宝强的理论,上述的话都是必须要说的话,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得不说的提醒话。说是不得不说的提醒话,但是万宝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还是忐忐忑忑的,无法安静的,因为这些话,软中带刺,柔中带刚,主要目的还是给女儿敲警钟,告诫她不要让所有关心她的人失望,不要让父母的良苦用心化成无形的泡影,不要给这个一直忧心忡忡的家庭增添新的忧伤,要她勇敢地承担起家庭赋予她的责任,担当起时代赋予她的使命。

其实人是有自尊心的,更何况一个面临高考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对人情的理解、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对摆脱困境的决心要比我们普通的局外人要高明的多。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总以为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阿斗,总要自己千嘱咐万叮咛,老是用一个有色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在你咄咄逼人的眼光中,孩子的自尊心在受伤,孩子的进去之心在滴血,你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不是必要的关心,而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千斤重荷。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自古就有的,对父母的用心良苦是早就耳染目睹,根本就不需要父母在面前婆婆妈妈地说个不停,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关爱泛滥同样是极端有害的。

一个成功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重在无声的关照,重在对孩子心灵的撞击,智慧的点燃,要知道过多的责难对孩子的教育绝对是有害的,教育孩子绝不是靠自己的打骂、靠自己三番五次的数落孩子。我认为鼓励性的教育,要比我们动手动脚的教育要胜出千倍万倍。我们教育孩子是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脑力活,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体力活。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亲近的就像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对孩子进行任意的处置。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孩子是你最亲近的人不错,但是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体;他们也是一个需要别人尊重的人。要知道在这个人的世界上,最能引起人反感的就是对一个人自尊心的践踏。而任何命令式的语言、任何粗暴的行为都是都人自尊心的蔑视!我们想一想,在一个连自尊心都不能得到尊重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把你的教育思想播撒在孩子心中去吗?在一个没有平等、没有自尊的土壤里是绝对开不出灿烂教育之花的。而这一点,恰似我们做父母平时最容易或略的地方。

“女儿呀,如果你还有一点自尊,还有一点责任心,我想你都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不会在我们屡屡受伤的心口上再放一把盐,因为我们好话歹话说了一大筐,讲话的吐沫星飞得像下雨,所耗的心血不是三杯两盏,而是浮可载舟,这是谁之过?”这是万宝强教育女儿原汁原味的一段话。

当我们细心的读者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也许想到在哪里是在教育子女?这仿佛在拷问子女,用这种口气在教育子女本身就是在犯错,再加上那些完全责备性的语言更是让受教育者感到浑身的震颤。应该这么说教育人的语言不是靠“声音分贝数”的大小来衡量教育功败的,也不是根据向受教育者施加压力的大小来评价教育得失的。

当我们向孩子陈述这么多你的教育之苦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我们教育的效果问题。有些人,三言两语尽得教育真经,孩子立马回心转意;有些人,口若悬河,讲话全不得要领,全部在陈述自己的教育之苦、家庭生活如何的艰难,仿佛要让自己的孩子背一个破口袋跟着你沿街乞讨,才能对得起你的教育之功。我们教育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的问题,绝不是让他们像无头的苍蝇,在没有目标的天地间乱转。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绝不是像坐飞机似的,很快就能够直达目的地。语言的重心应放在引导孩子怎么做上面,绝不能用责备的口吻在数落孩子已经过去的错误上面,语言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杂;态度宜缓不宜急,宜温不宜燥,次数要恰当,绝不能一日一小教,三日一大教,开口就教育,闭口还是教育。要知道教育的“真经”是无言而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