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九十四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九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九十四

今天是星期天,万宝强被一阵急促的闹铃惊醒,他揉揉双眼,仍然感到有点疲劳,因为上周国家基础教育司到他学校进行督导检查,他作为教务主任,自然忙得不亦乐乎。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他看着窗外雾蒙蒙的天气,真想躲进被窝再躺一会儿。可是,一想到自己女儿学习状态还没有好转过来。他所有的疲劳一下子没有了,精神陡然高涨起来……

“赶快起来,要不去县城的早班车赶不上了。”他想到这里,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脸没洗、牙没刷,提起小包直奔客车出发的地方,早饭更是谈不上吃一口。

他出了家门,看到小客车正好从停车小院子开出。他赶忙招手示意旁边的熟人让客车暂停一下,幸亏这趟客车推迟发车,才跌跌碰碰地赶上去县城的早班车。

“万老师,你今天这么搞得如此狼狈,你的外套的纽扣都扣错了。”万宝强一上车,见车上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刚做好位置,抬头一看是自己的老同学郑长伟。

“哎,我这几天忙得上厕所的空子都没有,今天缝上星期天,本来是想好好在家睡一觉,可是,女儿高三了,眼看就要参加高考了,我哪能闲着在家睡觉呀。”万宝强趁着驾驶员等人之际,一边和老同学说话,一边把纽扣扣好。

“老同学,你女儿参加高考,又不是你去高考,我看你那是假着急,更何况高考还有八九个月呢!我看你管教孩子有点过火了!”郑长伟对万宝强的“操心”不以为然。

“难道,我这个时候,不应该去关心孩子的高考吗?你认为我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你这个时候,你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刚才不是说想睡觉吗?我认为你这个时候,就应该好好地睡觉,要知道你这个时候去教育孩子,很容易把你工作上的心情带到教育上去,肯定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老同学,你说的话,有点道理,但是,你现在去打听一下,孩子要高考了,哪一个家长不是全身心投入到为孩子服务上来,现在很多家长,甚至丢下自己本职工作,来专门伺候自己的孩子。难道你没吃猪肉,还没有听到猪叫吗?”万宝强对郑长伟振振有词,继续说:“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不会让所有的人都喜欢的,正如世界上再高明的家教都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样。”

“哎呦喂,万老师,不要在我面前拽文,我是大老粗,你的大道理太深奥……不过,我既吃过猪肉,也听过猪叫,至于你所讲的高明家教,我更说不清楚,现在关键是,那些丢下自己工作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的家长,到头来对孩子帮助有多大效果?”

“你既然知道这么多,我问你现在孩子为什么学习没有劲头……没有我们那个时候读书劲头大呢?”

“万老师,你想想,当我们深处高雅之堂,富贵之所,我们的还会学着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吗?……”郑长伟在反驳万宝强。

“老同学……当我们身处绝境,谁不想千方百计地逃出此地?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就是置之‘死地’也想不到‘后生’。你说该怎么办?”

“顺其自然,孩子就是跌倒了,你也不要扶起他!在人一辈子当中,谁没有摔过跤?有时候,需要扶,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扶!因为人都会有自尊心的,他们跌倒了,自然会想到爬起来,并且还会用最大的努力来防止以后再次跌倒。你是一个教师,你比我更懂的教育孩子的道理。现在你对孩子的担心太多了,以致让你小心过分了。《圣经》里说,不要叫醒,不要惊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愿意。不扶,常常是最大的扶。”

“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真没有想到,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知道那么多教育大道理,今天竟然被“书”咬了手,被“大道理”困了脚,被漫天的“爱心”迷了双眼。”万宝强睡意初醒道。

“其实,在人性之中,谁都有它坚强的一面,所谓的‘孤愤而作’也从人性的角度,告诉人们,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自己把人生放在绝壁的‘悬崖’之上,像雏鹰一样慢慢地研习搏击长空之技,在‘危险’的炙烤中,突破命运强加给他的种种艰难与不幸,在熹微的阳光中,磨砺金石之志,铸造不朽伟业,根本就不需要别人在督促他们怎么做!现在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沉迷于孩子教育之中,不能自拔,这都是家庭教育从众心理在作怪,”郑长伟一边说,一边从自己的皮包里面掏出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温室难出壮苗》。

万宝强一看老同学拿出一本书,连忙接过来,翻了几页,便对老同学说:“现在,很多人都说温室里难出壮苗,我认为这句话不完全对。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虽然是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孤愤之心,但是,离开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是同样难出‘壮苗’的。”

“万老师,我们只能认为好的成才环境,是人事业成功外在条件,它绝对不能成为人们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但是,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说优裕的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警示处于‘温室’之中的孩子,不要贪图眼前的享乐,而忘记自己的奋斗。要想使自己孩子能够更好更快地到达理想的目的地,那是要靠孩子个人的雄心和孤愤之力……家长仅仅是“旁观者”,充其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导者,绝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体者!因此,谁能在人生的大道上,常怀孤愤之心,不被嘈杂的尘世、喧嚣的环境所困惑,谁就定能建立不世之功,虎视天下英雄,坐镇不败之地。”

“可是,我们在为孩子伴读过程中,却发现,房子小了,女儿生气;租房的地面没有用地板砖贴上,女儿生气;租房的周围环境差了,女儿生气……女儿生气了,自然读书的效果肯定就差,要想让女儿不生气,我们必须花大价钱租好房子。这可是事实!”

“老是用享受的观念,来读书,那怎么能成呢!”如果永远沉迷于这种享乐的生活里,那么,我们就可能折断鹰击长空的‘翅膀’,最终得到的将是永生的烦恼。

“这些道理,我也懂,但是实施起来,却比登天还难!”

“这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家长、我们孩子的心态都没有调整好。如果我们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捡起那些别人不屑一顾的微小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能够坚持不懈,不断进取,我们必定会在时光老人的手中,接过更为珍贵的礼物。我们有限的平凡之心,就会得到最为高贵的褒奖,这种苦后的快乐,苦后的幸福,往往会置于美满之巅。原来所谓的‘最美丽的东西’,不是我们肉眼所能够看到的东西,不是我们凡心所极力推崇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普通人内心的不堪寂寞、孤愤而作的精神。”

“那为什么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根本就不需要费多大力气、用多大功夫,他们却能够值事业的顶峰?”

“你当这么多年的老师,你应该清楚:如果‘官二代’、‘富二代’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把自己的人生事业推向顶峰,那么,我可以断定他们肯定自身很有实力!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神话‘官二代’、‘富二代’对事业成功的价值,我们就会把“孤愤而作之心”、当作事业成功的法宝。”

“就算你说得正确,可是,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能够具有孤愤之心?因为,你所说的‘孤愤之心’太苦了,现在的孩子忍受不了。”

“万老师,你说得有点偏激。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孤愤而作之心”放在读书方面,我们就会从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中获得非常高雅的读书之乐;我们就会让那些只知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的富家子弟,用一种赞许的目光去羡慕我们;我们就会用自己的杰出的成绩来证明这个世界所有的成绩都不是靠金钱来争取的,而是用我们的汗水、我们的实力、我们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获得的。这种靠自己的汗水换来的成绩,要比金钱光环照耀下灰色的成绩要绚烂、辉煌的多。”

“老同学,你现在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家长,宠孩子现象太普遍,总希望用物质的诱惑来获取孩子的进取心。这是很难改变的现实。”

“万老师不知你有没有感悟: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希望用物质条件来激励孩子的进取之心,这是下策中的下策。我们做家长的不要认为,这是我辛辛苦苦用血汗换来的油锅钱,让孩子信手花来,孩子就会更自觉、更幸福、更快乐地读书,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当我们的孩子在信手花钱的时候,感觉不到这钱来得烫手,孩子就会对你的血汗钱降低本来应有的尊重。你们不要说我的话太幼稚,当你从很多次教育实践中,头脑清醒过来的时候,你就会和我一样,对靠金钱来教育孩子的做法产生一种可伶、可笑、可悲的理性想法,我们就会清醒地认识到用金钱去攻克孩子的读书堡垒,这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其结果,往往是与我们的初衷相差甚远的,甚至是得到截然相反的后果。”

“你的教育方法,有点‘离奇’,对我的女儿不适用。”

“你们也不要认为我的这种想法有点离奇,因为,事实中很多孩子是被好的物质条件宠坏的。我们好好地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关爱、爹爹奶奶的痛爱之中,他们之中又多少人能够知道生活甘苦?我们给他们吃好、穿好、用好、玩好,他们中很少有人感恩戴德,绝大多数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我们即使每天给他们一百元去做无聊的消费,自己每天喝稀饭、吃萝卜干,他们中也很少有人心存怜悯之心的。”

“老同学,车开了,我们不要在这高谈阔论,影响视听。今天中午,我请你到我‘那儿’小叙,说不定吃过饭,我们那里还能有人陪你搓麻将,你看好不好?……”

万宝强的老同学,听说搓麻将,连忙摆摆手……

我们想一想,让孩子在这种伴读环境中去读书,他们的成绩又怎么能很快提高呢?所以,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一亮,难道教育的迷雾就是在农村的上空盘旋吗?不是,绝对的不是!因为,教育的误区,不是贫穷地方所特有的黑洞,其实,不管是城里的小孩,还是农村的小孩,不让他们先尝一尝生活的艰辛、苦痛;不让他们尝一尝人生中困难、挫折,不让他们去了解世界上还有“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人”的生活处境,一味地让他们在蜜水中浸泡,这样的孩子,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那才是咄咄怪事!因此,我认为,让现代的孩子接受一点清苦教育、耐挫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应该把清苦教育、耐挫教育作为他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把它们作为孩子健康成长、通向成功殿堂的必经之路。

万宝强女儿现在已经接近成人了,应该能够理解父母的甘苦,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不需要让父母为她的读书去烦心了。可是,事实上却让自己的父母亲放心不下。不是万宝强和杨建云对女儿有过高的要求,而是,女儿对自己要求太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是谨慎处之,而是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她不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寻找积极进取的通道,而是像水流一样,无力地朝着低洼潮湿的地方流淌。无限美好的顶峰,只有尺寸之间,她却甘愿做一个放弃理想的羔羊。

不要总认为父母在有意刁难自己的孩子,其实做父母的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独立生活,放马南上,只不过有些孩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随随便便,不负责任,让自己的父母放心不下而已。

有些孩子,自己做错了,父母帮助他们纠正过来,可是三天没有过,老毛病又犯了。这样几次一折腾,做父母对你们的自制能力、独立生存能力产生了怀疑,心里感觉越来越凉,不敢让你们在这不可多得的、一刻值千金的大好时光中荒废下去,亲自来到你们的身旁,像搀扶弱不禁风的柳条一样,为你的学习鸣锣开道。这样的父母做法,究竟对不对?其实做父母也认为这样做并不太好,但是,他们总是想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错误的小圈子里面荡秋千吧!

我是一个过来之人,不能对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下断然的结论,但是,我敢说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都是孩子的保护神,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爱心大使。他们心甘情愿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离开自己的温暖的“小窝”,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来县城租房带孩子读书。有些孩子非常珍惜有父母伴读的成长机会,总是利用点滴的时间,在学习上孜孜追求,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用这种大爱来表达无私的奉献,他们总是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可是有些孩子,认为父母来伴读是应该的,没有什么感激不感激的,天天嚷着要父母做精致的饭菜,买最时尚的衣服,倒开水,洗衣服,让自己的父母做起居的闹钟,甚至是让父母为他们把饭盛到床面前,连刷牙的水、牙膏、洗脸水、洗脚水都要父母事先准备好,简直比伺候小皇上、小公主还要苛刻!

对这些刁蛮的孩子,父母们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每天总是忍气吞声、陪着十二分的小心,做着自己认为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可是这样的孩子有怎么样呢?只要自己的父母亲动作有点迟缓,时间没有准时,饭菜有点不合胃口,服务质量有点不到位,他们就用冷言冷语相撞自己的父母,甚至还有“低劣手段”威胁自己的父母。几百米远的路程,也要让自己的父母找一辆打的车送自己到学校。每当万宝强看到这些孩子在自己的父母面前表现大不敬,万宝强总是把自己的脸憋得铁青,忍不住地摇着已经不听使唤的头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