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零一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零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零一

杨建云被老公突如其来的“精彩演出”吓蒙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公会有如此“特技”,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老公所具有的“能量”。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人都说知老公莫如妻,可是杨建云今天终于知道这句话也不是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

此时,杨建云已经没有办法再去责怪自己的女儿了,她所担心的问题,不再是女儿的读书,而是自己的老公对女儿不知轻重地“教训”。

为了缓解一下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杨建云还是小声地埋怨起自己正在气头上的老公:“你是一个学校教师,自己家的小孩子,今天出了这样不光彩的事情,你这个做爸爸的也应该好好想想了!总不能把所有的罪过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吧!”她的声音不大,但是对万宝强来说,仍然起到一定的收敛作用。

万宝强绝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爸爸”!此刻,他也在为刚才发生的事情,产生懊悔之意,也情不自禁地开始反思起自己的过失来:自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人,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自己多年的教师涵养都弄到哪里去了呢?自己是一个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人,为何今天不能较为冷静地处理孩子的问题呢?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心平气和地走到自己的面前向自己陈述不上学的理由呢?为什么不能用一个很友善的方式方法来与自己的女儿进行思想沟通呢?为什么不能在心情舒畅的时候,让自己的孩子所出自己心里的委屈,让自己做一个友好的倾听者呢?为什么不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好好地研究一下各自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不能针对问题的纠结点,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什么不能把那些矛盾化解在萌芽当中呢?为什么把好好父女之间的友好关系,弄到今天形同陌路的关系呢?

想到这里,他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个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

当这个压力继续向他膨胀的时候,他开始寻找解脱的理由了。只可惜自己既没有读过高深的家庭教育理论,也没有仔细研究过关于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此时,他想到了万能的马克思……马克思的辩证思想告诉他,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普遍联系的。并且在普遍联系的时候,都存在矛盾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因此,他似乎有什么发现,隐约感到自己也有很多委屈的地方。若不是自己女儿娇生惯养惯了,自己又何来这么大的气呢?自己又怎么能跑到县城来教训自己的女儿呢?看来好好教训女儿一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已经成为眼前必须履行的义务……

他在心里不住地告诫自己:对女儿进行严厉训斥的时候,绝不能心慈手软的;这个决心也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你再这样折腾下去,不要说今年的高考成了问题,就连我们这个家庭也要崩溃的……你到现在还不知悔改,你究竟要把这个荒唐事情,闹到什么程度?……”万宝强一边往回走,一边训斥自己的女儿,目的是让自己的女儿产生忏悔之意。

可是他的女儿到现在还没有从惊吓之中缓过神来,对爸爸的话没有丝毫感觉……

杨建云见到如此情景,她不在是同情自己的女儿,而是开始直接袒护自己的女儿了。

“你能不能少说两句,现在不读书孩子多的是,难道不读书就无法生存了,隔壁的吴老二儿子,初三没读完,现在还不照样成为瑞祥服装厂的总经理吗!说起来每月的工资,比你的十倍还要多,你不要把读书看得太神奇……”

“我现在不是在和你斗嘴,社会上不读书当大官我见到过,但是,那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你不要让我相信守株也能待到兔子……”

“孩子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她不愿读书我们也拿她没有办法,将来受罪、享福都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只能尽到仁至义尽……但是,我们做父母的绝不能硬强求孩子做什么,我们只能向她陈述利害,听与不听,只能让孩子拿主见……”

“让孩子拿主见?你看她还能拿出自己的主见来?……”

“我现在只能请求你们父女俩,不要在折腾下去了……我现在真的受不了这个罪了!……谁还能够承受这样的打击?三天两天闹别扭?再聪明的孩子都要失败的,再坚强的家长,都会变得精神恍惚,方寸大乱的……今天,你们的洋相出足了!……再这样僵持下去,你们不疯,我先疯了……”杨建云面对如此局面,她也显得身心憔悴……

本来,万宝强是来教育女儿的,是来劝说女儿上学读书的,可是……现在却演变成为夫妻之间争吵了……

回到租房后,万宝强一言不发地坐在宿舍的床上……

此刻,万宝强心里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女儿现在特别狠爸爸,在那样的大庭广众之下,没有顾及她的面子,她的尊严。现在她对爸爸一点的好感都不会有,她与爸爸的关系已经形同陌路:什么亲情,什么人间大爱,在女儿眼里早已贬得一文不值。

这个时候,万宝强女儿的内心的确存在很多怨恨,其中怨恨自己的爸爸的心情最为强烈。当然她怨恨爸爸的理由也是很多的:爸爸是一个对自己女儿读书不负责任的人,明明在调班问题上,爸爸能够很轻松地通过关系,调到师资配备最好的“火箭班”,可是就是三天两天地对后推迟,根本不愿为自己的女儿前途考虑,完全不考虑自己女儿的真实感受,使自己的女儿每天都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艰难地过着所谓的高三生活……

除此之外,万宝强女儿还有另外一种较为痛苦的心情:她想到在这样的心境下继续读书,根本就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再加上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一个严厉有余温和不足的老师,在班级当中很难看到他露出温暖的笑容,这使本来就感到很压抑的万宝强女儿,更是雪上加霜……

确实,万宝强女儿每天坐在这个班级里面就好像坐在蒸笼上面,自己的心情很难舒畅地融和在这个班级里面,而这样的感觉曾经不止一次地讲给爸爸和妈妈听,可是每次交涉的结果,爸爸都认为她在无理取闹,爸爸总是认为这是她没有把心态放好。因此,她逐渐对父母的要求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你看这样的书还能够再读吗?当我们明白了万宝强女儿的“难处”,对她提出不读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在这种逆反心理无法疏通的时候,万宝强还不止一次告诉她:假如爸爸没有什么可以找的关系,她分配到那个班就只能在那个班读书。可是这样的话对女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要知道这些话,对万宝强女儿来说,说了不如不说,因为他说了只能加剧她对爸爸的怨恨,因为,她认为天底下所有称职的父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都是从积极的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那些不称职的父母亲才学会逃避困难,才会想出这种最无能的“办法”。

就这件事情的本身而言,我们不难发现万宝强和女儿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各自固执己见,都是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他们都不愿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埋怨对方对家庭不负责任。

万宝强责怪自己的女儿:到现在这个骨子眼上,还没有丢掉一切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高考的大事情上去;而女儿则责怪自己的爸爸: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把她调到最理想的班级,把天底下所有的好老师聚集起来任她来挑选,把班级最好的座位留给她。

我们作为旁观者,对这个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思想隔阂,我们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说白了都是不愿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一下,都不愿抛弃各自的虚荣心,勇敢地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都是一个普通的凡人……

万宝强认为这个年头,找一个熟人去“打通关节”,都不是嘴说说就能解决的问题,都需要用钱开道,才能得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再说自己在“找人帮助”方面还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确实没有一点实战经验。

不是万宝强不想去找熟人帮助,关键有两点顾虑让他一时下不了决心。第一就是认为找人办事,就是在巴结别人,就是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愚笨,就是在说明自己的无能;第二就是找人做事太麻烦,根本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要是没有这些顾虑,万宝强早已把问题给办妥了。

而女儿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自己今年是高三,乃是自己十年寒窗的关键,能够进入自己非常称心满意的班级,在一个学习气氛非常浓厚的班级,有一个素质比较高的老师任教,那是一件最为高兴的事情。当然她也非常清楚自己非常向往的“火箭班”,绝不是任何学生随随便便都能进去的地方。但是,她知道自己的爸爸有一个在这个学校干副校长的老同学,只要爸爸肯去找同学帮助,这根本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她不知多少回催促过自己的爸爸,爸爸总是不愿意,这使她感到非常的伤心。因为,她认为这是自己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候,爸爸都不愿帮助,这实在是让她感到万分的沮丧。因此,她认为爸爸是一个非常自私的爸爸,是一个对子女读书极不负责任的爸爸,爸爸说这是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培养发愤努力精神的最好时机,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万宝强总是喜欢说:“假如你的爸爸没有这个老同学怎么办?你是不是还要固执地来调班吗?”其实她知道,爸爸是用这句话来化解自己不愿找老同学的理由。

万宝强心里想,自己的那个老同学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同学,根本就没有去“深交”。加上自己仅仅是一个普通教师,没有什么特殊社会地位。万宝强在这个老同学面前确实存在一种自卑……更何况“这件事”并不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情。

要知道,万宝强女儿对进入“火箭班”的激进思想,一直表现得相当强烈,只不过,她开始把这种强烈愿望埋藏在自己的内心。她不是用它来激励自己斗志的,而是同自己斗气,同父母斗气,同高考斗气。整个好端端的读书家庭,因此而一下子蒙上了灰色的、沉闷的大幕,没有任何生气可言,偶尔射进一点阳光进来,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这种可怕的“大幕”,“阴气”太重,它很快就会把家庭中自身滋生出来的点滴快乐湮没在阴霾气氛当中。

我们应该知道女儿毕竟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在她的思维当中,如果爸爸能够满足自己进入“火箭班”这个愿望,他才算是一个够格的爸爸;如果爸爸还能在县城挑选到最好的租房,有一点吵杂声,就立马更换,他也才算是一个够格的爸爸;另外,她自己需要娱乐的工具,爸爸都会为她一应俱全,这样她爸爸才算是一位好爸爸。只有这样,她每天才会对爸爸有一种比较甜美的笑容。

由于这个条件太苛刻,万宝强很难做到。如果你要问到万宝强女儿为什么会有这种执着的念想呢?这要从女儿的性格说起,我们别看万宝强女儿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她从来都是一个不甘示弱的女孩子,最喜欢挑战。其实,这种性格并不是什么坏事,对学习还是有很多帮助的。可是,当她积极进取的时候,若是遇到较大困难的时候,往往选择逃避,使很多有望成功的事情遭遇滑铁卢。

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喜形于色,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往往都是写在自己脸上的;她的脾气、她的孤傲、她认为对的事情,你是很难去改变她的;如果你要是迁就她,她对你更是懒得理睬;她追求完美,但是她并不清楚完美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拥有的。

万宝强面对女儿这种独特的性格,面对难以正常沟通的家庭教育局面,他也感到万分的无助。他试图改变这种家庭教育局面,可是,每次都是收效甚微。因为万宝强和自己的女儿都不能从“固执己见、相互理解”方面找原因,一味地在挑别人的毛病,不能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过失……

以前,我在报刊杂志上,看过一个小故事:王镇长“又”带着五百余人浩浩荡荡去外市那个水产养殖重镇参观学习。早些年,王镇长想在全镇大搞甲鱼养殖,就专门到那个镇去学习取经,可是搞了两年,王镇长看到养的甲鱼只赔不赚,就决定改养鲍鱼。但是,两年过去了,大养鲍鱼的蓝图“又”泡汤了……此次王镇长决定大搞珍品花纹蛤养殖了……可是没有到一个月,王镇长一行“又”到那个镇去取经,原来不知何故,全镇的珍品花纹蛤半数以上都发病了……

其实,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何尝没有类似的情况:人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人人都在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勾画美好蓝图,但是,如果我们家长都像万宝强、王镇长那样,能取到家庭教育真经吗?这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吗?

先哲有言:播撒行为,收获习惯;播撒习惯,收获性格;播撒性格,收获人生。所以,万宝强在家庭教育方面长期固执己见、不善于与女儿沟通、不能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导致今天闹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好在万宝强女儿现在还很年轻,一切都还没有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毕竟是一张白纸……只要我们能够及时纠正家庭教育的错误,苦练家庭教育“真本领”,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孩子的明天,仍然会充满阳光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