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零三章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以前,万宝强所知道的高考作弊是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上看到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至于眼前阿巧所在的学校,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厚重”的高考作弊文化,着实有点让万宝强感到吃惊。

万宝强认为,目前我国的高考还是相当严明的,所说作弊现象也是极个别的。不管这个人权力多大、职位多高,他都不可能在高考这个问题上,公开越雷池半步,去为自己孩子的高考打开方便之门。必定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谁也不敢在高考上,公开兴风作浪。

至于高考中,利用自己的工作方便,暗地里为自己的孩子,作出一些不光彩的行为,应该还是有的,但是,这种现象毕竟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当今高考的严肃性。

万宝强想到这里,立即给阿巧的哥哥打去电话,对他说:“不要在高考作弊方面动脑筋,要知道,这些作为正常人难以启齿的高考作弊,绝不能再做。要知道,常在河边溜哪有不湿脚的!如果你现在能够‘放下屠刀’,我想你这么年轻,‘立地成佛’还是有可能的。不要到了头撞上南山了,再去回头,那可能是已经来不及了。”

阿巧的哥哥听了万宝强的话,这个爱幻想的老师在幻想之余也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本来想通过一些考场“游戏”想使自己妹妹坐收渔翁之利的阿巧哥哥,头脑也逐渐开始冷静下来。

冷静过后,这位很想在自己事业上大有作为的年轻副校长,开始有点后怕了。认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太有点感情用事了。幸亏以前做事十分谨慎,在高考作弊方面考虑较周密,再加上不少人在他的背后支持他。所以他在去年帮助校长儿子作弊的过程中,感到得心应手。我们都清楚高考,这毕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如果我们国家连这样的考试都搞得乌烟瘴气,考生还有什么信心可言?还有什么努力的方向?如果这样下去,农村的教育将何以堪!

现在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农村的教育大有“每况愈下”的感觉。以前,从农村中考去的清华北大所占的比例还是令农村考生感到无比兴奋的,可是现在诺大的一个县城,近百万人口,连一个清华北大都很难考取,这不能不让农村基础教育寒心!那些重点的本科院校在农村所招的学生中的比例也在大幅度地减少。

难道是农村的学生就是天生的愚笨、驽钝吗?我本人认为,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头脑并不比城市里面的学生蠢笨,他们所努力的程度也不比城市的学生差,可是现在出现这样的变化,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但是,我敢说城市孩子的高考,并不是靠作弊取胜的!

那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症结在哪里呢?这不得不让人想到教育均衡问题,应该可以这么说,现在城市孩子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要比农村高得多。不要说,现在我国教育资源已经均衡了,其实城乡还存在很大差距的!我们不要自我欺骗!

如果单从高考命题获取信息量的角度去考虑,城市学校所了解的高考信息要比农村学校多得多。他们中不少教师是曾经参加或者是曾经间接参加高考命题的教师,这种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那是农村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有些省城高中学校,就有教师参加过高考命题。你不要说现在参加高考命题的人,绝大多数是从省城高等师范学校中抽取的专家、教授。你要知道这些专家、教授离这些城市的学校很近,他们的教育“思想”很容易被辐射到他们中间,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这个道理都知道。

如果我们国家均衡教育不能得到高效设施,在高考方面信息再把关不严、高考作弊现象再不能有效禁止,那么我们农村中学的考生还能够考取多少一本、二本的学生呢?难道我们国家的公民教育真的希望我们农村中学的考生在高考方面再雪上加霜吗?

现在想想,阿巧的哥哥浑身都直打哆嗦。头脑里面不住地在责问自己,为什么当时竟然糊涂到那种“任人摆布”的地步?假如东窗事发,谁还去可怜自己这种微不足道的糊涂虫?他想到这里,对帮助妹妹阿巧作弊的胆量一下子降到零度。

他非常后悔自己对妹妹灌输那么多作弊的思想,觉得真对不起自己的妹妹。好在自己没有把高考作弊的具体做法提前告诉自己的妹妹!只不过是在最近才在妹妹跟前说一些鼓励妹妹到考场勇敢作弊的话。现在听万宝强这么一说,才知道作弊并不是自己家“小葱拌豆腐”的事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经把妹妹考试旁边的那几位“好学生”讲好了——只要他们在考试的时候,把自己的考试卷稍微向桌子旁边挪动一点,或者把他们做好的选择题答案写在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橡皮包装纸下面,并且有意把橡皮弄到地上,让阿巧在考试的时候,假装在地上捡橡皮,顺便把“答案”拿过来。这几位考生都是本校相当优秀的学生,而且都是阿巧哥哥的学生,所以阿巧哥哥交代的事情,他们都“乐意”帮助阿巧,大有那种英雄救美的气魄。

经过万宝强的“点拨”,阿巧的哥哥迫于良心发现,考虑再三,他又把那几位热心的、优秀学生找到自己的办公室,把自己最近心里的一些变化和想法告诉那几位优秀学生,让他们不要再去想帮助阿巧作弊这件事了。

而这几位学生听了阿巧哥哥话以后,都知道这位“敬爱”的老师已经对以前所说的作弊事情打退堂鼓了。他们都禁不住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们也知道,帮助别人作弊也是一种违法违纪的事情,对自己的高考也是相当不利的。

可是当哥哥把这个决定告诉他妹妹阿巧的时候,阿巧对哥哥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非常生气。事到如今已经没有第二条退路了!她只好在内心默认了“这件事”。但是,阿巧毕竟曾经在“作弊方面”有过打算的,现在不去做了,心里总有一种难以“下咽”的失落感。她想到以前没有用心看书的损失,心里未免暗暗地“恨”起自己的哥哥来。她责怪自己的哥哥把已经箭在弦上的“事情”搅局了。

阿巧经过几天的内心斗争,她总认为这样有点吃亏了。她觉得自己高考旁边的那几个考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自己今年高考占不到他们半点便宜,真是太有点资源浪费了。所以,她很快就跑到自己的哥哥面前,央求哥哥再去对这些学生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在高考的时候,对阿巧给予照顾,结果遭到哥哥严厉训斥。

他再三叮嘱自己妹妹:“你一定要好好完成试卷,千万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几位考生身上,要知道这几位考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对他们而言作弊是一件非常痛苦而又冒险的事情,我不能为了你而成为千古罪人,我也不能为了你再知法犯法。”

妹妹听了哥哥一顿训斥后,她心里才“安静”了许多。她只才无可奈何地离开哥哥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房间,“认真”地看起书来。

万宝强回想到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他监考过一些国家级的大考,也碰到过各式各样的作弊者。有些考生把“书中知识要点”写在手心里面;有些女生把认为能考到的“答案”写在自己的大腿上;有些优生把答案写到纸条上,然后,他们故意把“纸条”丢在地上,让那些想作弊的考生去捡;有些考生被他当场抓获,但是这些被抓的“考生”为了消灭证据,竟然当着他的面把纸条吞进肚里,弄得万宝强非常尴尬。万宝强非常清楚,这类非常重要的大考,如果一个监考老师没有抓到足够的证据,你是不敢轻易去抓考生的。因为,每一个监考老师都知道,连法院都不敢去接这类无证据的案子。

说到这些,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去杜绝高考作弊事件发生呢?我认为现在每一个高考考场都安装非常“高清”的、全方位的电子摄像设备,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样,考生考试整个过程以及整个高考现场监考老师的行为都会完整地“记录”下来,就再也不会出现监考教师因为找不到考生作弊证据而犯愁了。这对整个考生包括整个监考老师都会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同时也对严肃整个社会考风考纪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况且,现在在考场安装几个“摄像头”,那也是非常方便而又不算什么浪费的事情。这样做,我敢说我国高考的作弊率绝对会大大地降低。当然我们国家也要在高科技作弊的防范上,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把高考作弊的歪风,抹灭在还没有成形的时候。

写到此,我想到最近中央新闻联播节目中了解到一桩高考作弊团伙被警方成功破获,山东济南18名大学生跨省当高考“枪手”被抓。这桩新闻是这样的:

据有关人士透露,就在高考前夕,有这么一帮人就开始活动了,从各个高校内招募枪手,秘密转移到外地替考,没料到,刚准备动身就被警方给抓获了,近二十名大学生,有序的坐在教室内,看到警察的到来,大家都慌了神,还没动手,这秘密竟然泄露了,原来,这些“枪手”中已经有警方打入的内线。

民警将18名大学生带回派出所,初次之外,组织学生当“枪手”的嫌疑人王某也被民警当场控制。嫌疑人说:“他们只让我把人集合起来,说好时间地点,他们来接人就可以了。”民警说,他们在网上巡查时看到王某发布招募枪手信息,“得到消息是6月5号在驻济某高校集合统一乘车,到达河南某地,准备帮别人高考舞弊工作。”

真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十八名“枪手”自认为天衣无缝,却不曾想到自己,没有进考场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刚进考场,就成为瓮中捉鳖,这不能不让以后的作弊者胆战心惊。

据国家反高考作弊的有关教育专家称:现代高科技作弊已经成为高考作弊的“首选”,这种作弊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形是“很难被监考老师识别的无线器材,考生带入考场,试卷发下来之后,通过信号发到外边来,外边有接收器,再组织“枪手”,把试题做出答案之后,再通过无线设备传到考场里;另一种情形是:伪造考生的准考证,事先准备指模,高考开考后由“枪手”冒充考生进入考场,而这些所谓的“枪手”都是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

其实,这两种作弊手段,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金量,往往涉及的人面比较广,都有严格的分工,隐蔽性较强。如果有人问这两种作弊手段中哪一个更具危害性,那么,反高考作弊专家就会告诉你后者隐蔽性更强,对我们国家规范性高考具有很强的挑战心理,其危害性更强。

对此,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对“高考作弊行为”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些作弊者的操作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反作弊措施,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年高考健康、有顺、高效地运行下去。

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枪手“的反思经历,让我们读者了解一下,这会有助于全民参与反高考作弊行动,更有助于提高我国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

小强(化名)第一次参加高考是为了能够上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要参加今年高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得上万元的报酬来贴补他现在的学校生活——他,现在已经是北京一所大学里大一的学生了。

小林原本想找一个兼职工作,但在中间人的怂恿下,他成为了高考替考队伍中的候补队员。他参加了三次考前测验,以证明自己是否拥有拿到那1万元替考定金的资格。而如果最后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他最多可以拿到5万元的报酬。尽管有号称是“考生家长代表”的人物承诺风险几乎为零,但恐惧让小林最终放弃了替考。

作为北京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小林平时会做一些兼职,赚取零花钱和生活补贴。去年底,有同学联系上小林,告诉他有一个收入可观的“兼职”。几番接触下来,小林才知道他将替一位高三的文科学生参加高考。通过这个同学,一位所谓的联络人与小林取得了联系。

“如果不行的话,提前就通知你了,如果有事情的话就不让你们去了。”在小林提供给北青报记者的录音中,陈姓男子试图打消小林的疑虑,并说这些“都是内部的事情”。

录音显示,在涉及到安全问题的时候,陈姓男子的声音明显变小,“有个家长是教育局高招办的,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等你们定下来以后再采集信息。”按照陈姓男子告知小林的说法,所有的信息都是被替考学生的,小林等人只需要到场考试。

尽管如此,小强最终还是明智地选择放弃!

在这里奉劝所有想作弊的家长和所有想作弊的考生,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真理!

高考呼吁公平公正!社会各行各业都呼吁公平公正!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相当重要的标志。当然,在高考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国人反思,高考作弊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高考作弊行为为什么还会有高考“组织者”参加?还有,现在的自主招生中为什么会滋生腐败分子?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什么时候才能有效突破?高考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为此,我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高考方面多多弱化它的功利作用,多去借鉴国外的一些“优良做法”,让高考作弊现象只是我们遥远记忆之中的尘埃。让我们所有的高考考生、所有的监考老师、所有的本地教育领导们都能够理性地把握高考行为,让人类高尚的灵魂,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净化;让追求人类高深的、优秀文明成为世界上所有人最自觉的行为。我深信这种人类最理性、最美好的追求,肯定会在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