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水桶盛水多少取决于短板高度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一十章 水桶盛水多少取决于短板高度

去年县城中学那个考生,因为迟到半小时而被禁止参加高考中的英语考试,当时这件事情在全县上上下下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家长、老师、学生为之拍脑叹惋,叹惋之余,也在思考中国的高考究竟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良?中国的基础教育育人方向又应该向那些方面调整?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孩子的家长都在积极地寻找答案。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为什么我国教育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为什么我国教育不能千方百计地挖掘孩子们的非智力潜能呢?原因是我们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急功近利思想太严重了,在关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时候,忽视了水桶盛水多少取决于短板高度的哲理性思考。因此,我现在有必要在此为孩子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摇旗呐喊,希望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我的呐喊,改变一下教育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吹进一股清新的空气。

去年,那位县城中学的考生因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头一年,即便被高烧折腾了一夜,但是他当年的高考成绩还能够得到国家二类本科分数线的,这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考生的智力水平已经超出常人,甚至比正常人水平要高出多少倍,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他的非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甚至要比正常人水平低下好几倍。如果用结果来衡量一个人的整体水平,那么那位考生整体水平只能是低于正常人水平,甚至要远远低于正常人水平。

由此,我想起中国哲学中所讲的短板效应,一个水桶能够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水桶最高那块木板的高度,也不是取决于最高木板与最低木板的平均高度,而是取决于水桶最低的那块木板高度。

这个结论很残酷也很现实,我们没有必要为之叹惋,正如我们没有必要为那位考生叹惋一样,你不要说我这个人近乎野蛮,没有人情味…因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很多东西并不是靠别人的同情和叹惋来赢取先机的,而是靠自己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来决定得失的,如果你素质中有短板,那么你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别人再多的眼泪都是零,因为在这个日趋完善的社会制度面前,眼泪真的不值钱!

“哎呀,这个孩子的命就不好,前年考试之前发高烧,你看去年这孩子高考又偏偏把考试时间记错了。”从超市回到伴读小院的万宝强,在“午禁路”上和伴读父母谈起这件事,目的是让住在附近小院的伴读家长们对这件事有所警惕,不要发生类似的事情,可是住在万宝强租房斜东面的那位年事较高的伴读老妈妈不以为然,非常神秘地对万宝强说,“我敢说,即使家长再给这个孩子几次高考机会,他也不可能取得高考成功的…如果有人不相信我的话,我敢和他打赌。”

“就是这么回事,我那个村里也有这样的孩子,平时,在学校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一到中考、高考,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要不就是把准考证弄丢了,反正,他不会在考试中正常发挥。”一直保持沉默的小钱,听到那位伴读老妈妈的话后,陡然来起了精神,兴致勃勃地对着大家说,“这种事情就是奇怪着呢?”

“有人说,这种事情信就有不信就无,”刚洗完碗筷的小朱也赶来凑热闹,“小时候,我也不相信这些事情,可是当我见过很多这样事情以后,我才发现这种事情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简单,而是真的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左右这种事情……”

“你讲话就是喜欢欲言又止…遮遮掩掩的……你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什么?”在厨房包完粽子的杨建云也走出厨房来到“午禁路”,由于平时和小朱比较要好,便带着调侃的味道笑着对小朱说。

“我不是想遮遮掩掩的,而是我不好意思对大家说出这句让你们扫兴的话…因为,我现在太相信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冥冥之中的神!”小朱激动地说,“到现在为止,我亲身领教过好几次这样事情了,不过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你不是曾经在别人面前说你是从来都不相信神的么?为什么现在又相信神了呢?”杨建云追问道,“既然你现在相信神了,你有何必到这里带孩子读书呢,干脆把孩子就放在家里算了,反正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神手里,你又何必在这里陪我们这些人受罪呢?”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真的很蹊跷,你要是不信吧,偏偏有些事情真让我们用现在科学技术都无法说清楚…为什么平时遇到那么多的考试,这些考生都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事情,偏偏都是在中考、高考等关键时候发生了,什么头疼、腚疼的…都一一赶来了,方正不是大卵泡,就是小肠气……让人防不胜防,而且是那么的巧合!那么的不可思议!你说这奇怪不奇怪?”

“我的外甥,平时成绩好着呢?初三时候,每次学校组织的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名,结果在中考时候,浑身发高烧,差一点没有被县城中学计划内录取……到了县城中学,他从普通班很快被‘跳’到‘火箭班’了,而且他在‘火箭班’学习成绩也是非常出色的,经常考试成绩在全校前三名…全家人都估计这下好了,应该不会再发生中考那样‘倒霉’事情了,可是,到高考的时候,老毛病又犯了,又是浑身发高烧,竟然在考场上打点滴,那一年他所在的火箭班全班就他一人没有考上一类本科,而且他所在‘火箭班’的其他学生,都考上全国重点一类本科院校,最低的也是苏州大学…我的外甥最后勉强被二类本科院校录取了…你说这件事奇怪不奇怪…现在啊,我对这神真是深信不疑了。”

万宝强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个不停,就拿出老师的架势对身旁伴读父母说:“你们声音都要小一点,我们虽然在‘午禁路’上说话,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声音传到小院里面…我们的孩子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了,什么神呀鬼呀的,这全是骗人的,这都是我们家长、老师平时对孩子这方面知识教育得太少,才导致这类悲剧的发生……如果你们一味地相信神在左右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就会容易错过对孩子这方面知识的教育…这样的悲剧不仅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会产生越演越烈的态势……因此,我请大家一定要多关注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我们这些人中间发生……”

写道这里,我想起一件事:好几年前,我被县教育局抽出给中考学生监考,我看到一位带队的女教师,在考生进考场的时候,给她所带的每一个初三学生发一块巧克力糖块和一个自己亲手编织的手环。当时,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这个老师确实很了不起,她不仅仅知道巧克力的妙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小小的举措温暖考生的心,让考生感受到被爱的甜蜜和温馨,体现出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师爱。这无疑对在场老师和考生都是一次灵魂的大洗礼!

虽然巧克力和手环对考生并不能直接产生多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却能在中考中发挥奇特的效果,它不仅让这些考生心情舒畅,而且还会使这些产生一种积极的感恩心态,这无疑对考生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多年过后,这些考生们即便忘记当年的考试成绩,但是这位老师对他们的那种伟大的关爱之情,一定能够永远地扎根在同学们的心里,成为一种日久弥新的师情见证。这种关爱之情所产生的正能量,绝不是我们几句话就能说完的。

我们都知道一块巧克力和一个手环不值多少钱,但是由这块巧克力和手环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却是很难用金钱的多少去衡量。凭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来看,它至少可以挽救“一部分”学生的灵魂。因为,我后来用过这种方法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做过试验,赠送巧克力和手环的班级和没有赠送的班级,结果在学生考试心态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赠送过巧克力和手环班级的学生考试心态普遍优于没有赠送巧克力和手环班级的学生考试心态,他们的心态大多数显得较为平和,所以他们中考取得的成绩也略胜一筹。

我不知道这巧克力和手环对学生的智商有没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这里面的奇特之功还是显而易见的。同学们,请相信我!因为,有一年,我们班级的几位同学,他们考完试亲口对我说:这种效果很不错!以前大型考试的时候,还很紧张,可是,当自己嘴里含一块巧克力、手上套着老师赠送手环的时候,紧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减少了许多,做起试题来感到一种少有的轻松感,真正有一种说不出的妙法。

我听了之后,认真地思索了一下:我知道,我的学生所说的有点夸大巧克力和手环的作用,但是巧克力和手环对他们那年的中考还是起到较大的作用。那年中考,我班的学生竟然有七名学生被县城中学计划内录取,三年过后,我的学生在高考中相互赠送,结果在高考中他们没有出现较大的失误!更让我特别感到欣慰的是,我班级七名被县城中学计划内录取的学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其中有一位叫王薇的女同学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我学生中第二位考取北京大学的学生。

我们不说巧克力和手环在其他方面有什么重大“成绩”,但是有了这一点,高考中没有“出格”的失误,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因此,我们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时时注意一些小细节,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频率。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你就应该感到无比欣慰。根据高考专家研究,高考中没有不失误的,只要考生能够正常地发挥,就是最大的成功。

有时我在想,父母的善心爱心是众口皆碑的。但是,这些最伟大的关爱也会因为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孩子承受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失败的痛苦。因此,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在平时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必须十二分的慎重,在关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注意培养孩子非智力因素。

这看似很简单的家庭教育,真正把它做好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看似很“真理”的做法,有时却成为摧残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毒汁,这就对我们做父母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同自己孩子沟通的时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切不可主观臆断;遇到棘手的问题,一定要多请教内行,多请教专家,多去看一看一些教育大家的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专著,不断地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准确无误的帮助。

如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花精力、花钱财、不能把高效落到实处,不能把更好的教育孩子好技巧、好方法落到孩子最需要帮助的地方,那么,我们这些做父母所损失的将不仅仅是精力和财力,有时孩子的前程、幸福也会在我们不够科学的教育中,白白地断送。

如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能够准确无误地为孩子提供“最科学”帮助,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在我们所提供的知识、情感、温暖、物质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健康成长的阶梯,找到自己奋力前行的动力,就会很快乐地学习、很幸福地生活、很灿烂地成长。我们从中所得到的绝不是付出的阵痛,而是从中获取的将是无限的快乐和无限的幸福。

也许我们的腰包变得空荡了,身上的肌肉变得松弛了,脸上的皱纹变得细密了,头上的黑发也变得斑白了,但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我们的心里却是始终充满无限的快慰,我们会始终觉得自己每一次的昂贵付出都是值得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我们自己的生活再苦、我们的面容再憔悴,我们都会无怨无悔。

其实,我们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最感委屈、最感痛心的,就是我们的高付出没有在孩子身上得到有效的回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我们对孩子的智力因素关注太多,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孩子在素质教育中出现了短板,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失策。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行春风哪来秋雨呢?

既然我们知道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那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又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个完整意义的现代家庭,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素质时,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情感、意志、兴趣、习惯、志向等方面。让他们胸怀大志,坚定良好的人生信仰,拥有健康向上的唯美情趣,并且让他们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多种抗击打的能力,坚决反对家庭“包办主义”,让孩子在耐挫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困难中丰盈自己的能力,不断强化孩子的综合素养。

我国翻译学家傅雷先生堪称教育孩子的楷模,他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教孩子仪表、修养、礼节及做人的道理,与孩子交朋友,孩子一直受到他的教诲和指导,使孩子形成多种适合社会发展的能力,他的优秀育儿方法很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快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求。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孩子的智力因素和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绝不能顾此失彼。

许多研究表明,现实中很多“差生”,他们差的原因,往往不在于他们的智力水平低下,而主要是他们非智力水平差。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拿出关羽“刮毒疗伤”的勇气,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进行普遍教育,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孩子们都能够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