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沉重的代价

2018-04-15 作者: 刘万里
第三十二章沉重的代价

刘万里

父亲是位小学教师,父亲的学校在深山老林里。Www.Pinwenba.Com 吧

其实父亲教书的那个地方,严格地讲算不上是一所学校,因为教室只有破烂的两间,共四个班。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四年级一个教室。因老师只有我父亲一位,再加上交通不便,又不通电,可见条件是多么艰苦,父亲的任务是多么繁重。正因为学校条件差,每年的失学儿童都在增加。父亲就一家一家的去劝学,在劝学的过程中,父亲学会了喝酒。当地的农民喜欢用粮食自己烤酒,所以喝起来就很豪爽,父亲经常醉倒在农民家里。尽管父亲经常劝学,但总有一些孩子还是辍学了,父亲就很伤心。父亲就给上面写信,反映山里的实际情况,但结果是石沉大海,没有起一点作用。

一天,乡上的教育专干来到了父亲的学校,他给父亲传达了一份重要的指示:县上有关领导将要来视察学校。教育专干还说,一定要做好迎接的工作,到时有啥难处当面提出来,也许能起点作用。父亲听了很高兴,在教育专干的配合下,他带领学生排队,练习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这“欢迎”整整练了三天。

第四天,县长在镇长、村长的陪同下来到了我父亲的学校。学生早就排好了队,父亲一声令下,学生们就像大声背课文一样嘴里喊着台词。县长挥着手,面带笑容,他握着父亲的手说:“辛苦了,辛苦了!”这时县电视台的记者用摄像机对准了父亲,父亲木纳地说:“应该的,应该的!”县长说:“有啥困难就提出来。”父亲就说:“办学条件太差,教室是危房,辍学儿童增多……”镇长咳了一声,他给了父亲一个暗示,让他不要说了,但父亲装作没看见,依然侃侃而谈。县长听完后说:“你谈得非常好,特别是你说的这破教室,我们一定会解决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亲激动得抓住县长的双手,眼泪扑扑而流。县长视察完学校后便走了。

这天晚上,父亲回家时心情很好,母亲给他炒了几个小菜,父亲边喝酒边看电视。我突然发现父亲上了电视,便大喊大叫,父亲和母亲睁大了眼睛,确认这就是父亲时,父亲哈哈大笑起来。这时主持人说,县长情系山区教师,教师感动得热泪长流。然后荧屏上出现县长握住我父亲的双手,父亲泪水长流的境头。一会儿,这条新闻就播完了,但父亲始终没看到那破烂的教室,听到他自己说的那些话。父亲很失望,端起酒杯一饮而净,那晚父亲喝醉了。县长的视察,并没给父亲的学校带来任何变化。父亲每天就开始喝闷酒,有时上课时还带着酒瓶,但父亲在上课期间从没喝醉过。

父亲不罢休,他本打算找县长,但考虑到县长太忙,就去找镇长。这天,父亲来到了镇长的家,镇长没在家,镇长在镇上一家豪华的酒店里陪领导。父亲就在酒店门前等,父亲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才见镇长出来,父亲拦住镇长,父亲说:“教室再不修,恐怕学生都会走完了,假设哪天教室倒塌了咋办?”镇长不耐烦地说:“现在经费紧张,再说全县又不是只有你一所这样的学校,以后不要再给我添乱子了。”

风亲默默地回到了学校,默默地喝酒,默默地流泪。

山里开始下起连夜雨,一下就是好几天。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一天,父亲正在上课,父亲感觉到了教室异样,连忙喊叫学生朝教室外走,教室一片混乱。其中几个一年级的学生吓得呆呆不动,父亲就把他们朝出抱。当剩下最后一个孩子时,父亲抱住他朝外冲时,教室突然倒了下来,父亲和孩子都受伤了,那孩子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而死了。

学校的倒塌在全县引起了震动,省上有关媒体也作了报道。一石击起了千层浪,于是在原校址的基础上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

父亲又回到了学校。每天父亲都要独自去学校后面的山坡,山坡上葬着那个孩子。父亲说:“孩子,你死得值,可惜代价太大了。”

那孩子就是父亲的小儿子,我的7岁的小弟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