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理解性名篇名句

2018-04-15 作者: 蔡明
3.2理解性名篇名句

背默理解性背默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题型,题量的比重有不断增加的势头。Www.Pinwenba.Com 吧综合起来看,它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摒弃死记硬背的不良学风和纯背默这一呆板的考试样式。二、体现了考查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三、重在理解,突出教与学的导向性。

3.2.1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落红不是无情物3.2.2(2008·北京)

默写。

(1),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鸟儿的两句是:,解析:(1)闲来垂钓碧溪上(2)弓如霹雳弦惊(3)苔痕上阶绿(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2.3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书引领我与古人对话:“,不舍昼夜”,孔子告诉我时间的珍贵;“关关雎鸠,窈窕淑女,”,这跨越千年时空的诗句,让我体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爱情的纯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令我体验到曹操老当益壮的情怀;“,断肠人在天涯”,使我感受到游子思乡的惆怅;我在心目中描摹王维笔下“,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图景;我在写作时揣摩苏辙“文者气之所形,”的为文主张。

解析:逝者如斯夫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夕阳西下大漠孤烟直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3.2.4(2008·上海)

(1)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2),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由是感激,(《出师表》)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解析:(1)波涛如怒(2)山重水复疑无路(3)惟吾德馨(4)遂许先帝以驱驰(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3.2.5《五柳先生传》的“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解析:答案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道题不仅检测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包括对诗文结构的把握,“相照应”的要求,就反映了这一点。实际上“相照应”既是要求,也是提示。文中的两句诗的核心一定要是反映“不慕荣利”的,这就缩小了选句的范围。

3.2.6战争给人类带来不尽的痛苦。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古诗词中深刻地体验到当时将士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恶劣的生活环境;感受到他们激烈的战争场面;体会到他们痛切的思念之情。

解析:这道题分别从生活环境,战争场面,思念之情三个方面来反映战争给人类带来不尽的痛苦,“生活环境”的填句题目已有示例,这对填写“战争场面”、“思念之情”起了提示性的作用,降低了考生答题的难度。示例①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2.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选择空间大,考生积极思维能充分调动起来。“雄浑、开阔”的意境是答题的核心所在,是选句的着眼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这类诗句都可以。

3.2.8古诗文填空。

(1)情思是诗。我们回味“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寞惆怅;也感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

(2)情怀是诗。陆龟蒙歌咏凌波独立的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杜甫高歌至死不悔的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情结是诗。龚自珍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用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

解析:这类综合性题目,能够检测出一个人对文学的知识积累,归纳和联想的能力,思想内容和情境意境的感悟水平。

(1)似曾相识燕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2)月晓风清欲堕时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3)落红不是无情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2.9请选出符合诗词句原文的鸟名,分别填在横线上,使诗(词)意完整。

黄鹂白鹭鹊黄鹤燕沙鸥鸳鸯鸥鹭鹰凤凰杜鹃莺鹦鹉春鸠雁(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李清照《如梦令》)

(2)明月别枝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3)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杜甫《绝句》)

(5)草枯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微雨霭芳原,鸣何处。(韦应物《东郊》)

(7)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杜甫《绝句》)

(8)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杜甫《旅夜书怀》)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0)含**说宫中事,前头不敢言。(朱庆余《宫中词》)

(1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李商隐《锦瑟》)

(12)独有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3)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解析:(1)鸥鹭(2)鹊(3)莺燕(4)鸳鸯(5)鹰(6)春鸠(7)黄鹂白鹭(8)沙鸥(9)雁(10)鹦鹉(11)杜鹃(12)凤凰(13)黄鹤3.2.10(2008·重庆)

默写填空。

(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4),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7)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包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解析:(1)学而不思则罔(2)天涯若比邻(3)梦回吹角连营(4)沉舟侧畔千帆过(5)春蚕到死丝方尽(6)似曾相识燕归来(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2.1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是解析:答案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2.12“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部分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选自余秋雨《阳关雪》)

文中提到的那几首人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的诗你一定也很熟悉,请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含有以上名胜名称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三处名胜中任选两处)

解析:示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2.13天下亭台楼阁,因诗文而闻名的很多,如黄鹤楼、岳阳楼、醉翁亭、滕王阁等。请任选一座,写出其中的连续两句:。

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3.2.14当人们从生活和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时,往往会借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来抒发感慨。

解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2.15《论语》中表达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来修正自己的句子是:,解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2.16情哀深处,万物同悲。杜甫的《春望》一诗中两句就是借花鸟来创此意境的。

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2.17“月”因其清澈皎洁、神秘遥远历来为文人骚客所钟爱,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由此产生。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含“月”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题目。

诗句:

作者或题目:

解析: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日明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2.18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冀:(《夜雨寄北》)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2.19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解析:这一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点侧重于诗文思想内容综合性的理解。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本来就不多,要求写出两组,难度就大了些。

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2.20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幼时抄书之艰的句子是“,,”;写成年后求教之难的句子是“;,,”。

解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2.21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蕴涵执著、炽烈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解析: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3.2.22(2008·吉林)

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1)蒹葭苍苍,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诗人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

(6)我们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解析:(1)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2)黑云压城城欲摧(3)似曾相识燕归来(4)醉翁之意不在酒(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2.2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景物描写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解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寓含哲理”的景物描写,但题干限定性的范围是陆游的《游山西村》,提示语是“人们广为传颂”,这就给了解题的一把钥匙,只要能背上这首诗,问题不大。

答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2.2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解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意境相似”,那么首先必须弄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词的“意境”是什么,然后才能想到相似,才能搜索相似,才能准确答题。

答案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2.25(2009·上海)

默写。

(1)柴门闻犬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4)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吾视其辙乱,故逐之。(《曹刿论战》)

(6),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解析:(1)风雪夜归人(2)山光悦鸟性(3)白云千载空悠悠(4)梦回吹角连营(5)望其旗靡(6)野芳发而幽香3.2.26(2009·天津)

(1)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①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②问君何能尔?。

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④大漠孤烟直,⑤闲来垂钓碧溪上,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2)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请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一个用典的句子。

解析:(1)①小桥流水人家②心远地自偏③江山如此多娇④长河落日圆⑤忽复乘舟梦日边⑥先天下之忧而忧(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2.27(2009·重庆)

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寄情于物,表达了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鄂教版教材句中问号为逗号)。

(8)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解析:(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浅草才能没马蹄(3)黑云压城城欲摧(4)高处不胜寒(5)安得广厦千万间(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或“随君直到夜郎西”)

(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2.28(2009·河北)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朱自清《春》)

(2),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5),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越明年,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1)春天的脚步近了(2)八月秋高风怒号(3)欲渡黄河冰塞川(4)五月人倍忙(5)有朋自远方来(6)政通人和3.2.29(2009·山西)

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7)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

解析:(1)直挂云帆济沧海(2)柳暗花明又一村(3)会当凌绝顶(4)我想那缥缈的空中(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2.30(2009·河南)

古诗文默写。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4)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解析:(1)大漠孤烟直(2)奉命于危难之间(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3.2.31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3),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令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1)风正一帆悬(2)半卷红旗临易水(3)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2.32(2009·安徽)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③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解析:(1)①一鼓作气②生于忧患③天涯若比邻④直挂云帆济沧海⑤几处早莺争暖树⑥但愿人长久(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2.33(2009·江西)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春蚕到死丝方尽,(2),化作春泥更护花。

(3)羌管悠悠霜满地,(4)黑云压城城欲摧,(5)中国人都喜爱用《爱莲说》中的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6)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这真是。(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回答)

解析:

(1)蜡炬成灰泪始干(2)落红不是无情物(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甲光向日金鳞开(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醉翁之意不在酒3.3.34(2009·长春)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4.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5.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当胸怀大志,以超群的雄心和气魄,傲视一切艰险,勇攀高峰。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的那样:,6.“举眼风光常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面对宦海沉浮,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显示了他豁达的襟怀和坚定的信念。

7.苏轼与弟弟天各一方,中秋时节,难以团圆。于是他在《水调歌头》中,借一轮圆月表达了作为兄长的一份美好祝愿。这两句是:,8.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作者或题目:

解析:

1.在河之洲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不求闻达于诸侯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示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示例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或《村居》

示例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示例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或《春夜喜雨》

示例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示例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或《约客》

示例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或《天净沙·秋思》

示例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或《山行》示例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示例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或《江雪》

3.2.35(2009·沈阳)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霜晨月,喇叭声咽。

(2)无可奈何花落去,(3),往来无白丁。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5)几处早莺争暖树,(6),到乡翻似烂柯人。

(7)右手秉遗穗,(8)山回路转不见君,(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过零丁洋》中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解析:(1)马蹄声碎(2)似曾相识燕归来(3)谈笑有鸿儒(4)回清倒影(5)谁家新燕啄春泥(6)怀旧空吟闻笛赋(7)左臂悬敝筐(8)雪上空留马行处(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2.36(2009·兰州)

古诗文默写。

(1)永结无情游,(李白《月下独酌》)

(2)叶上初阳干宿雨,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5)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6)庭下如积水空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解析:

(1)相期邈云汉(2)水面清圆(3)不愤不启(4)戎马关山北(5)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6)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2.37(2009·青岛)

诗文默写。

(1)请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补充完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填空。

①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曲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②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了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③一点点黄晕的光,(朱自清《春》)

④,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宫中府中,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

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解析:(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④佁然不动俶尔远逝⑤俱为一体不宜异同⑥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3.2.38(2009·潍坊)

名句填空。

(1)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

(4),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解析:(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也无风雨也无晴(4)但愿苍生俱饱暖3.2.39(2009·南京)

用课文原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2),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9)《岳阳楼记》中的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解析:

(1)悠然见南山(2)山随平野尽(3)安得广厦千万间(4)千树万树梨花开(5)留取丹心照汗青(6)月有阴晴圆缺(7)断肠人在天涯(8)草色入帘青(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2.40(2009·徐州)

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5)子曰:“岁寒,”(《论语·子罕》)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7)“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解析:

(1)采菊东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3)相见时难别亦难(4)弓如霹雳弦惊(5)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2.41(2009·常州)

默写。

(1),身世浮沉雨打萍。

(2),恨别鸟惊心。

(3)何当共剪西窗烛,(4)但愿人长久,(5)无丝竹之乱耳,(6)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两个名句:,解析:

(1)山河破碎风飘絮(2)感时花溅泪(3)却话巴山夜雨时(4)千里共婵娟(5)无案牍之劳形(6)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2.42(2009·苏州)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论语〉八则》)

②,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③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⑤,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

①有朋自远方来②大漠孤烟直王维③恨别鸟惊心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⑥化作春泥更护花⑦出淤泥而不染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2.43(2007·天津)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以乐观旷达的胸襟面对生活,而不是患得患失,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解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2.44(2007·山西)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忆往昔,同学相聚时,“,不亦乐乎(《论语》)”的情形历历在目;学习中,合作探究攻克疑难后,“,(陆游《游山西村》)”的体验还在心中;分别在即,相互赠言,用苏轼“但愿人长久,”固然能表达美好的祝愿之意,不如用李白《行路难》中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之情。

解析:有朋自远方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里共婵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2.45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解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2.46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解析: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2.47(2007·安徽)请补写出横线处名句所缺的部分。

三年来,在老师引领下,我泛舟书海,品读美文。我随白居易踏青于钱塘湖畔,领略“①,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初春美景;与五柳先生一道“采菊东篱下,②”,理解他远离尘俗的心境;同范仲淹一起登临岳阳楼,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③”的博大胸襟;驻足于杜甫的茅屋前,体会“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受教于孔孟门下,聆听“学而不思则罔,⑤”的谆谆教诲,感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⑥者也”的人生大义。

①②③④⑤⑥解析:几处早莺争暖树悠然见南山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思而不学则殆舍生而取义3.2.48交友的标准关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解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2.49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默写:

陈胜:

陆游:

解析: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2.50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句中须含有“雨”字)

解析:如:(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2.51美国哲学家欧文曾说过: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永远呆在一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正好体现了这一观点。

解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2.52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先以为立论的根据,由董邵南推出的结论。然后笔锋一转,用提出的疑虑,最后奇峰突起,借凭吊、致意,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规劝告诫的主旨。

解析: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3.2.53(2008·河北)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俱往矣,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2),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5)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1)数风流人物(2)人有悲欢离合(3)绝胜烟柳满皇都(4)芳草鲜美(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2.54(2008·河南)

古诗文默写。

(1),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令人敬仰。

(3)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4)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1)谈笑有鸿儒(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千树万树梨花开家书抵万金化作春泥更护花3.2.55(2009·襄樊模拟)

请按要求默写。

(1)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2),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拥有的心态。

(5)8月,我国将迎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赛事,为了表示对各国运动员的热情欢迎,又能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们可选用《论语》中的来作为欢迎标语。

(6)“思乡”是唐诗中极为鲜明的主题之一,请你从初中课本中举一联为例:

(7)我们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因为老师“台上三分钟,”

解析:(1)为有源头活水来(2)山重水复疑无路(3)叶底黄鹂一两声(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示例: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7)台下十年功此题除了考查基本的识记能力之外,同时,还重点考查了对特定语境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自己所积累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因此,要做好此题,除了要对初中教材中规定熟读,还应重视提高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

3.2.56(2009·模拟)

按提示填空。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因为。

大敌当前、万分危急的形势可用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句来形容。

解析:燕然未勒归无计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是理解应用型默写题。这类题把背诵、默写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考查与测试考生的迁移、联想能力,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对所考的名言名句能熟练背诵默写,还必须深刻理解其含义,变成自己的语言积累。

3.2.57(2010·模拟)

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两个含“雪”的诗句。要求出自不同的诗篇,课内外均可。

①②解析:示例:①独钓寒江雪。②夜来城外一尺雪。

3.2.58(2009·模拟)

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

(1)在《〈论语〉十则》里,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就是:

(2)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3)朋友即将远行,依依惜别。为表达你对朋友的不舍、宽慰或祝愿等感情,请你从所积累的送别诗中选出一句(含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解析:(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示例: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2.59(2008·江苏泰州模拟)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思而不学则殆。

(2)但愿人长久,(3)不识庐山真面目,(4)纸上得来终觉浅,(5),江春入旧年。

(6),乌蒙磅礴走泥丸。

(7)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境界的句子是:,(8)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这种风采的句子。(连续两句),解析:(1)学而不思则罔(2)千里共婵娟(3)只(自)缘身在此山中(4)绝知此事要躬行(5)海日生残夜(6)五岭逶迤腾细浪(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8)本题系开放题,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他符合要求的句子也可)

3.2.60(2009·模拟)

填空。

(1)同窗三载,你和好友分别在即,请借用王勃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来劝慰他。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梨花之美喻雪花美景的诗句是。

(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荣一耻凝聚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心声啊!爱祖国,爱祖国的土地,艾青爱到“--然后我死了,”这样的深沉;戴望舒用那残损的手掌轻抚,“,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寓了自己所有的爱和一切希望,今天我们不必像辛弃疾那样待年老白发时还慨叹,记住岳飞的嘱托“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随李白一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解析:(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可怜白发生直挂云帆济沧海3.2.61(2009·模拟)

按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

(2)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把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是这样说的:

解析:(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2.62(2009·模拟)

按要求默写。

①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

②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③根据提示,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诗词。

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

解析:①却话巴山夜雨时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①题属于直接填充题,学生只要会背会写即能作答,在作答时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②题为理解型填充题,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对古诗词文的意思有充分的理解。③题给出了一个语境,默写时不仅要求考生会默写诗文的名句,还应该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地运用。

3.2.63(2009·江苏盐城模拟)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

(1)知者乐水,(《论语》)

(2)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3)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诗句中的“国”指当时的国都。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5)古诗中有很多写到传统节日的佳句,请写出其中的一联:,(6)大海的浩瀚无边,曾经引起我国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留下无数优美的诗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联有关大海的名句:,解析:(1)仁者乐山(2)奉命于危难之间(3)城春草木深长安(西安)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略。诗句必须涉及到传统节日(6)略。诗句必须涉及到大海。

3.2.64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经过许多磨炼,其目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

解析: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2.6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

解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2.66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党的领导干部当如唐代诗人虞世南《蝉》诗所言,依靠自身的高洁品行赢得人们的广泛赞誉。

解析: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3.2.67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表现了一代诗圣的宽阔胸怀及其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解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2.68(2005·福州)

根据语境,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诗文的原句。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解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2.69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上下文衔接顺畅的句子。将它们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我寄愁心与明月B.蓬莱文章建安骨C.今日听君歌一曲D.铜雀春深锁二乔E.巴山夜雨涨秋池F.浊酒一杯家万里①东风不与周郎便,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④,中间小谢又清发。

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⑥,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①D②F③E④B⑤A⑥C3.2.70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或所设情境,用原文填空。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的《》中的句子,目前有许多卖羽绒服的商家,希望冬天天气更冷一点,请你将第二句诗改动一个字来表达商家的这种心理:“。”

解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衣贱愿天寒3.2.71《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宠辱不惊”的语句是:,解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2.72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说:这句话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2.73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含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2.74《敕勒歌》中以动态画面表现草原美丽富饶、充满生机景象的一句是:。

解析:风吹草低见牛羊3.2.75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解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3.2.7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两句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解析: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2.7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句,请写出三个句子。(只要出自不同篇目,是直接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句即可)

解析: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②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3.2.78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三个与“劳动”有关的句子。

解析: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②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无光。

3.2.79在中国古诗文中,有许多格言给人以教育和启迪。请你写出一则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格言。

解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2.80(2007·太原课改)运用积累在①-⑤句的横线上填空,并仿照画线句子补全第⑥句。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雨总是落在南方。①“竹杖芒鞋轻胜马,”②“山下兰芽短浸溪,”③“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南方的雨啊,在兰溪,在巴山,打湿了苏轼的衣衫和李商隐的思绪。

南方落雨的时候,北方总在落着雪。“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④“欲将轻骑逐,”⑤“欲渡黄河冰塞川,”这北方的雪啊,在天山,在黄河,染白了边关将士的征袍,冷却了李白济世的豪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听着南国的风雨,梦中又回到了北方铁骑飞驰的战场;⑥“忽如一夜春风来,”,解析:①一蓑烟雨任平生②松间沙路净无泥③巴山夜雨涨秋池④大雪满刀弓⑤将登太行雪满山⑥千树万树梨花开示例:岑参面对北方的雪景,眼前仿佛出现了江南梨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景象3.2.81(2007·威海课改)根据提示,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解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3.2.82(2009·杭州)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解析:

①一览众山小②不畏浮云遮望眼③化作春泥更护花④温故而知新3.2.83(2009·宁波)

古诗文填空。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②,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③《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⑤古诗文中有不少与“黄河”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解析:①铜雀春深锁二乔②会挽雕弓如满月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例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⑤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2.84(2009·长沙)

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论语》中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4)九十年前的“五四”爱国青年具有《岳阳楼记》中的济世情怀。

(5)“诗仙”在《行路难》中的诗句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精神的写照。

解析:(1)化作春泥更护花(2)乱花渐欲迷人眼(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2.85(2009·常德)

古诗文默写。

(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4)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6)《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7)人们常用《长歌行》中这两句诗来勉励年轻人积极进取,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