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2014-08-26 作者: 皇甫琪
孙涛

当年轻的山里娃皇甫琪第一次走进矿山,穿上矿工的工作服,成了一名井下工人时,他的心中充满的是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山里娃己经长成一个成年的汉子了,成年的汉子变成矿工,而矿工,会凭着自乙的力气去挖掘鸟黑的煤,会凭着自己的力气挣钱养活自已和父母,还会凭自己挣的钱去娶媳妇,在矿山过上一种不同于农村其他伙伴们的生活。在这种喜悦和憧憬中,皇甫琪便更想念家乡的那条河,这也是他后来将自已的笔名起作阳式河时心中那难解的情结。

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时侯想当作家的。某种内秀的性格,使皇甫琪和其他的矿工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矿山里的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单调的,但他身边的朋友以及朋友们的朋友们,使他感受到了矿山里的汉子们婆娘们以及孩子们独特的生活。那种生活与农村不同,与都市也不同。当皇甫琪自已完全变成了这种生活中的一员之后,他有了一种自豪,也有了一种向别人诉说些什么的欲望。这并不奇怪。他是有文化的新一代矿工,新一代矿工中不乏能承善舞者也不乏喜文善画者。他选择了写小说这种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在八十年代初,他便开始写了起来。

我便是那是结识了他的。那时我在一家小刊物当编辑,发了他的小说。虽写的还嫩一些,但小说中年轻矿工的爱情生活却写的有声有色,足见他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年来,皇甫琪的工作几经变动,却一直没有离开过矿山。他时有新的小说发表,几乎全是写的矿山。他早已不当矿工了,但文学创作于他,是生命中的第二次掘进。他依旧在矿山掘进着,开掘出来的不再是太阳石,而是凝着太阳石光和热的一行行文字。这一行行文字,写不尽矿山里矿工们的汗水、婆姨们的笑声。他的小说,展示着矿山的宏伟面貌,展示着矿山的当代风流。矿山里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没有去着意描述那些阴暗的角落。那里能没有阴暗呢?山西是我们祖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皇甫琪所工作过的古交西曲矿和太原西山矿务局,又是我们这块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充满了四化建设的光明和主流。所以,在他的笔下,矿山美,矿山的人更美。

在山西的小说界,曾有晋军掘起的光辉和灿烂。晋军受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李束为、胡正等老一辈作家的创作风格影响,继而有所创新受到全国文学界瞩目。但晋军中以农村题材见长者不乏其骁将,善写工矿者则鲜见了。而在太原,由于作家们自身的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并军虽然也杀声阵阵,渐成气候,但真正以能源重化工基地为背素,扎根工矿写工矿者,也难得数出几人。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不敢在这里说皇甫琪的小说巴经写到比全省及省城的作家们高出一筹的话,他的小说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他的生活阅历和至今仍泡在矿山生活中,在生活底层搞创作,在创作中认真打捞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情形,却是别人没有的,也是无法比拟的。这是一种优势。发扬这种优势,对一个作家来说,十分可贵也十分重要。仅此,未来的皇甫琪首先在并军中创造出奇迹,当不是一句诳语。

但皇甫琪切莫以为自己有了这种优势,就注定会成功了。首肯和恭维的话如酒,喝到好处,可以补肝益肾,强身健体。喝多了,则会迷迷糊糊,甚而人事不省,那就要误事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快,信息传递的快,小说家其实也与其他工程师一样,当别人己经建构新的大厦时,你还在那里欣赏和描划着过时的图纸,那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所以,对于皇甫琪而言,矿山和我们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他人生的第二次掘进更富有了广阔的前景。在这前景中必须继续奋斗,任何满足和懈怠,都是自我的羁绊。以皇甫琪内向的性格,我想他会细细思索;以皇甫琪矿工的秉性,我想他会一往无前,既如此,此文如酒,他是绝不会喝迷糊的。

皇甫琪的第一本小说集《寻找那半个圆》即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在这本小说集中的二十篇小说,可以说全是皇甫琪近年来小说创作中的上乘之作。与皇甫琪一样,我也是个写小说的人,自知每篇小说的成败与否,它们的问世都是充满作者艰辛的。与其我在这里再喋喋不休地逐一评说,真不如让读者去一一阅读,细细品味。以此短文为序,不知皇甫琪和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1995年11月24日于噪耳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