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道观,其实只是一处有着三间平房的小院。院子的正中是一个砖垒成的大香炉,上面抹上水泥砂浆。这个香炉类似于我们见过的方鼎,只是没有耳朵。院子的香炉的两边都被开垦成了菜地,里面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尤其到了葡萄成熟的时候,院外的小孩会偷偷爬上墙偷葡萄吃。
平房的正房供奉着台上老君和两个童子,东西偏房用来住人。与当地房屋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灶房盖在了院子外面。可能是担心人间的烟火扰乱了这里的清静之地吧。
早先住在这里的是一位道士,那是我总能看到他胖胖的身材,穿着蓝色道袍,脚穿黑色不写。不过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他头上的发髻,好像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那样的发型。
记忆里那位老道总是很神秘的样子,无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道观的大门总是紧闭,只有在早晨的时候才能看到道士拿着大扫帚扫地。那时我也喜欢和其他小孩一起爬墙去偷葡萄吃,可是道士似乎很在意他种下的葡萄,并经常坐在葡萄树下看书。于是我们趁道士打盹的时候,就偷上一两个葡萄赶快跑,虽然吃到嘴的葡萄都是又酸又涩,可觉得那味道非常的好吃。
后来上了高中,我大部分时间住在学校里,也对那高墙里的葡萄失去了兴趣。偶尔看到一群孩子玩着我们小时的游戏,嘴里就有股酸酸的感觉。那道士对他的葡萄依旧看到很紧,虽然不打人也不骂人,会在我们不注意间把我们给抓住,然后在老君面前磕三个头才放我们出去。虽然很多小孩态度很强硬,打死也不认错的样子。可是一走到老君面前,我们的腿都软了,唯有磕三个头以后才感觉有点力气跑。
于是那个道观就成了我们最为恐惧的地方,有的小孩说那道观里的老道士到了晚上专门捉小孩,然后把小孩放进炉子里炼丹。后来更为可怕的谣传是,他专门捉男孩子炼丹,女孩子只是在旁边拿扇子扇火。这不仅让我们对道观更加惧怕,同时还对女孩子们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恨——凭什么我们炼丹,她们扇火?而女孩子也不甘落后,冲我们喊道,凭什么用你们炼丹,我们只是打杂的——看看,这要命的事情还有人挣着干。
长大后才知道那些拿孩子炼丹的说法只是一个骗人的传说,但我的心里对道观和道士们存在恐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老师们的教导。因此我们也常常将宗教信仰列入到迷信的范畴,以至于到了提都不能提的地步。
我上高二的时候,听说那个胖道士跑了,因为男女不正当关系而跑的。据说被他搞大肚子的女孩年龄还很小,刚够十八岁而已。女孩的家人把村上所有的领导都找来,并报了警。可是人家道士早就跑了,这事闹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没有了下文。总之胖道士是再也没有回来。
道观荒了大半年之后,有个哑巴来到了这里。他将道观里里外外全部收拾干净以后,就正式住了进去。起先村里人很奇怪,怎么这人一声不吭的就住了进去。后来村长说,这地方闲着没有人住怎么行。他不住进去,难道你们住进去?于是大家也就不在说什么。后来又有一位孤寡的老太太也住了进去,从此道观才算真正有了人气。
每天天刚蒙蒙亮,哑巴就起来打扫卫生做早饭,这时老太太也起来拄着拐杖四处转转,然后和哑巴一起吃早饭。早饭后老太太或是在门口坐着,等着和上香的人聊聊天,或者四处走走找人聊天。人的年龄越大就越感到寂寞,尤其是到了老年,身边最需要人的时候,也常常是最没有人的时候。
哑巴似乎总闲不住,种菜、锄地、打扫卫生以及做一些泥瓦活。至于看书、诵经什么的,倒是很少看见。只是当人们进去烧香跪拜时,他就会停住手上的活,直到里面的人走出道观,他才继续手中的活计。
哑巴和老太太心地很善良,自从他们进来住以后,道观的门常常是大开的。但是奇怪的是,前来偷葡萄的小孩却没有了。因为他们不用这么费劲,也无需提心吊胆的去偷一颗葡萄。只要愿意,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去美美的吃上一大串。但是这样却少了偷的乐趣,于是孩子们只好去偷别人家的葡萄,并引来主人一阵的狂追。
人就是这么个怪脾气,越是不容易得到的,就越能从中感到得到的快感。而越是容易得到的,反而越是觉得没意思——这点就连小孩子也知道。
那天天气很好,我闲着没事就来到了道观。和我预想的一样,到了这里我依旧不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甚至连一本书都看不到。哑巴以为我要上香,就停下手中的活默默的看着我。当看到我只是在里面转了一圈又出来时,他冲我笑笑,然后继续干活。这时坐在墙角晒太阳的老太太却对我说,上个香吧,保佑你一年平安。我笑着摇摇头走了出去。
回到家里我向父亲诉说着道观的无聊,父亲将修好的车子往墙上一靠说,你可别小看那个哑巴,他现在的道行很深。我就奇怪了,他一不磕头二不念经,怎么就道行深了?
父亲从屋里拿出几幅对联说,你看这些对联,都是他一个人写的。我翻看着那些对联,感到上面的字出了工整好看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父亲说,那是因为你不会认字。会认字的人可以从字里看到人,你也就是看到了字而已。于是父亲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吕洞宾修仙的故事。
话说吕洞宾在去修仙的路上,遇见了一位靠打柴为生的好友,就相约一起去某处山里修道成仙。在路上他们借宿到一个人家里,但这家人只有一个女人和一个不到一个月的孩子。
看到吕洞宾他们吃过饭后,女人说,我现在有房、有地,条件也不算太差。但不足的是家里缺个帮忙干活的男人,雇人吧我又不放心。我看你们两个人品不错,要不就不要去修炼了,还是留下来帮我照顾这个家如何。
吕洞宾是一心要修成正果的,所以当时就没有答应。而他的朋友沉默了一会儿就点头答应留了下来。吕洞宾以为朋友贪图人家的家产,在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愤愤的走了。经过苦心修炼,吕洞宾终于修成正果,一****突然想起那位中途分离的朋友,想知道他最近过的如何,就打扮成凡人的模样来到那女人家里。没想到他的朋友早就修炼成仙了。
吕洞宾很奇怪,就问原因。朋友平静的说,我在这里一边干活,照样可以一边修炼。只要不心存杂念就行。
父亲指着对联的上的字说,其实我也不懂字,但是你把这些字和其他人的字一比较,就能看出不一样了。听村里很多写字的人说,他的字无论从力道上还是排布上都有相当的功力——这可是不容易的。
我不服气的说,如果让我也天天闲着,说不定练的比他还好。
父亲说,这你就错了。功力不是说字好看不好看,看的是修养。有的字显得浮躁,有的字显得沉稳,有的字显得很内敛,有的字看着很张扬……我问父亲,这些你都能看的出来吗?父亲说,我也只是听人家说说而已。真正让我去看,我也看不出来。
我笑着说,说了半天,这练字和修行有什么关系?父亲说,练字也是在修行呀!只是我们不懂字,看不到里面的境界而已。
父亲的话给了我两个启示,第一个就是,修行无需固定的模式,只要心诚志坚,心存修行的念头,最终的目的就会达到。练字是一种修行,坐禅是一种修行,跪于神像前磕头诵经同样是一种修行。
记得孟庆叔曾给我讲个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某一天弘一法师和弟子们来到某一村里,突然看到距离村很远的地方有个草棚,于是他们赶过去一看,才知道里面住着一位聋哑的老和尚。这位老和尚平日既不诵经念佛,也不跪拜磕头。他只是不停的拉土拉石子修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路已经被他修了很长很长。渴了就喝路边的河里的水,饿了就去村里化些斋饭或者吃好心人送来的食物。
弘一法师看到此情景就在草棚里住了十几天,每天都只看到一个情景,就是修路在修路。十天后弘一法师对弟子们感慨的说,他出家虽然只有五年,却胜的过我十年修行。我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民间杜撰出来的,我无从考察,也没有在弘一法师的一些记载中发现过。估计杜撰的可能性比较多一些,也有可能是他的弟子或是后人觉得这段记载有损法师的威望,就没有记录进去吧。不过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修行真的是靠心,而非其他外物。
第二个启示就是,通过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一个人来。这点我信。而且在《梅花易数》中也有很大的篇幅是对字的描写。上面记载说,通过看一个人的字,不仅能够知道他的秉性、心态、喜好、事业,而且还能看出他的未来。
不过我在想,字是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的,那么一个人的未来是不是也是变化的,而非有些四柱书中所说,八字定性呢?
于是我开始琢磨中国的汉字。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