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字与符

2018-06-02 作者: 张敬坤
第23章 字与符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点横竖撇捺提等基本元素组合成文字的国家,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化和发展,但文字的基本元素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

文字创立的初衷在于沟通和交流,但那时候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文字的阅读与书写,而绝大部分人因为社会及财力的等方面的原因,对文字的认识一直处于蒙昧的状态。因此在原始社会只有祭祀、官吏会阅读并书写文字,而文字的所记录的内容也多是以祭祀、记载当时的一些历史大事为主。

随着上层阶级对文化的重视,文字才开始在民间流传并普及开来,只是那时的文字依旧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开始出现了统一的字体——篆字。至今很多刻字、治印的人都把篆字作为初学的基本课程,而很多书法爱好者也把写篆字作为基本功进行习练。

篆字之后就有了隶书、草书、楷书、仿宋体等多种字体,但这些字体依旧离不开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基本元素,因此这些基本元素也就被赋予了相应的五行属性。比如说竖属木,横属土,点属水,撇属火,捺属金;三点水属水、四点底属火,心属火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属性,汉字才开始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起来。至今很多人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都会根据孩子八字的旺衰配以相应的名字,希望日后能够平安富贵。

文字的第三个的特性在于其审美性——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人常说见字如见人,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秉性如何,都可以从他写的字上看出来。比如说《梅花易数》中记载云:富贵人字多圆润,贫贱人字多干枯……因此一个人的写的好看与否,都直接与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

小学时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某个人自小就喜欢书法,后来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就直接去了部队。在部队里因为他的字写的好看,就直接被派到宣传部负责文案工作。有一天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他就被派去负责会议记录。当记录完之后,上级领导看到他的会议记录本上的字写的非常工整好看,如同铅字印上去一般。就当场提出将他调到自己身边做文秘。后来他的官运越来越好,并多次被破格提拔。而能产生这一切变化的,就在于他写的那手好字。

类似的故事后来又听过一些,有些人是以字而闻名,有些人是文章而闻名,有些人则是两者兼备。父辈们对文字的信仰也直接影响着我,每当看到有写字写的非常漂亮的人时,总有一种想去结识的欲望,但结识只是开始,若是没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光是结识也无用。所以我就决定练字。

当然我决定练字的还有另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庆叔在看过我的字后,说我的字若是如此下去,生活必将贫瘠——这话我似乎相信,因为他算命算的很准的。另一个方面是在于一场梦。

梦中我来到了一个书画展的现场,里面人山人海,墙上、展板上挂满了各派书画名家的字画。在现场中间坐着五位书画界的泰斗,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一方面对民间收藏的字画进行鉴定,另一方面则是对现场书画的人进行指导。于是我也找来文房四宝当场手书一首古诗,并将字交于泰斗们指导。没想到他们一看到字就很无奈的笑了笑,最后坐在最左边的一位老者指着我写的字说,你这字还真的拿不出手,看起前程必不能大富大贵了……

梦中所云和孟庆叔所说的几乎非常相似,于是我决定开始重新习字,虽不求大富大贵,但也不能贫瘠的一无所有吧。父亲听到我要练字的决心后,非常赞成,并拿出收藏的几本钢笔字帖放在我的面前说,要练字任何时候都不晚,关键是在于坚持。这些字帖都是庞中华写的,你好好看看,琢磨琢磨,先从楷书开始,然后再练其它的字体。

定定的坐了三天以后,我就开始变的浮躁起来,练字自然也没能坚持下来。只有偶尔没事的时候才想起来拿笔在纸上随意的画画,写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讲求什么章法啥的,想到啥写啥,写成啥样是啥样的。父亲看后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日子很平淡的过去了,年也如往常一样,过的越来越没有意思。备年货、走亲戚等等,就连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看着都没啥意思,还是这些人,还是老套的故事,没有新意。于是当包完饺子之后,我们一家就早早的上床睡觉了。

年后日子过的如飞一样,很快就到了快要返校的时间。在返校之前我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先是咨询了考试成绩的事情,幸好我全部过了,虽然都是险过。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在外租房子的事情。那位同学是我的舍友,又是本地人,帮我找一所合适的房子应该不在话下。同学听完我对房子的要求后,说没有问题,等我返校后就带我去看房子。

放下电话我又给章晓曼打了一个电话,先是询问成绩的事,然后就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然后就提到了我准备搬家的事情。晓曼说,放假前你不是已经决定搬家了吗,随便你了。我开玩笑说,那你还准备过来住吗?老规矩床是你的,地板是我的。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下,说,我还是继续住宿舍吧,那里人气旺。我说,好吧,只是给你说说。章晓曼问,还有事吗?我说,没了,就这些,开学见。

放下电话我心里有一种空空的感觉,或许舍长说的对,我们根本就不适合,我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想到章晓曼,我又想起了雷超。我始终不知道他拿走那个戒圈是为了什么,难道那个戒圈里含着一个世人不知的秘密吗?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相信,戒圈对于雷超研究黑魔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我想起了当初在房间里收藏的那些关于西方魔法的稿纸,心里突然后悔没有把它们带回家来。

父亲从外面高兴的走回来,给我一本书说,看看这个,刚借来的。我接过书一看,是关于消灾解难一类的书。我问,这是从哪里借来的,靠谱吗?父亲说,是你穆爷爷不知道从哪里搞到的,说让我们先看看。我说,看来这书肯定不靠谱,不然他早就藏在箱子底下了。父亲说,那也不见得。上次他本来想把书给咱们看呢,可是他儿子在城里给人家搞装修,就偷偷的把书拿了出去。业主看到那书后觉得不错,就花三百元给买走了。你穆爷爷当时气得把他儿子给收拾了一顿,那书就是给三千也不能卖的。我听后心里一咯噔,想不到那书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命运,看来当初我错怪穆爷爷了。

翻开破旧的封皮,一道符映入眼帘。上面画的如同一个“鬼”字,但鬼字里还有三四个字在其中,仔细辨认原来是“驱”“镇”“破”三个字。这四个字很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很像是我们常见的明星签名。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去看一道符,也是第一次研究符。

说到“符”,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电视和小说中我们都看到并听到过它们,而且多用于驱邪镇妖之用,而且也多为道士所用。但是在有些地方也会见到佛门弟子用符,这是真的,但不同的是佛门所用的符多为梵文所书,而道士用的符则多以汉字为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符”是用朱砂等可以驱邪的物品混合后写在黄裱纸上,书写时先叩拜神灵,然后待神灵附体后才开始书写,一边写一边默念咒语以增加符咒的威力。一道符往往是一气呵成,笔在纸上如游龙飞凤般游走,因此写符又称为画符。当符画完直后,画符人就会从神懿中苏醒,然后开始使用符咒。或烧、或贴、或收藏于某处,其威力根据所画符的内容来定。

符有很多种,有的符可以摄人魂魄,取人性命;有的符可以消灾解难,救死扶伤。而符与符之间同样存在着五行相克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被摄了符的人只有用符来救治的原因。当然大多数符和外物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比如说有点符不能见光,有的符不能见水,有的符需要与金相配合,有的则需要用火烧才能见奇效……

看着书上千奇百怪的符,我感到非常有意思,就动手在纸上仿照画起来。才画了两天,就感到上面的符有一个奇怪之处,就是字体全是现在的简化字体,难道古人早就预感到简化字的出现,所以就用简化字来书写符吗?后来穆爷爷说,上面的符全是错的。那么也就是说,这本书也是错的了!我心里感到十分懊恼,一本错书花费了我两天的时间,可以说这两天我做的全是无用功。

但父亲却说,至少你从中知道符的作用和用法了。父亲这话算是说对了一半,作用我知道了一二,但是用法我却一直不知。这时我想到了离家不远的那个道观,说不定里面藏着“真经”呢。如果我能在返校的这几天了解一下灵符方面的东西,这也算是开学前不少的收获吧。

但是父亲说,道观里藏的书至今谁也没有见过,也没有人知道里面藏没藏书。看来所有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位看家的哑巴身上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