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29天前 作者: 秦时明
第215章

第215章

然而,高家这几天各种事情缠身,无暇他顾,并不知道他们家得罪了公主殿下和沈侯府,被报复,被抢了产业的事已经在外面传遍了。

等到高老夫人一众人等想起来,再出去传话的时候,就已经没人信他们的话了。

事情发展到最后,压根就没有高慧儿一家人什么事。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高宁海和高老爷子在梅江城大半辈子,把持着梅江城的诸多事宜,可以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如今,他们倒了,曾经得罪过的那些人自然是能伸把手就伸把手。

一时间,高家更是空前低糜,家里大大小小的稍微值点钱的物件摆设被搬了个干干净净。

高锦儿一夕之间从高高在上的小姐跌落云泥,接受不了的整日以泪洗面。

高老夫人一看,家里实在待不了,直接让人收拾了行囊,不顾高老爷子病重,带着一家老小赶赴京城,投奔娘家去了。

而高慧儿一家人,成功接了奶奶的牌位回去,又请了平安寺的得道僧人,在葫芦村找了风水宝地,挑了良辰吉日,给奶奶迁了坟。

坟头墓碑也再不是之前无名无姓就一个田氏了,而是请人写了碑文:亡母田思心之墓。

看着高书生把自家老娘的牌位都接回了葫芦村,害怕高书生一家人都迁居梅江城的葫芦村村民们也放下心来,都自发的去祭拜了。

他们并不知道高慧儿一家人在梅江城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高书生以前在梅江城的遭遇,只觉得高书生既然把母亲的坟墓都迁到了葫芦村,那就是把葫芦村当祖宅,以后要常住了。

回来安置妥当后,正月就已经过去了。

王大伯这边给女娃娃们准备的私塾也已经要开始建了,就来找了高书生商议女夫子的事。

过了十五的半个正月,高书生从梅江城回来后,兴头一直都不高,在家里也都是到处转悠,干什么都不得劲。

村里的人也都看出来了他心里有事,想着他可能是在梅江城遇上了什么事儿,问了几次,他都不说,大家伙儿也就不好多问了

这会儿,王大伯一说女夫子的事儿,高书生才想起来自己竟是把这么大的事给忘了,连忙就道:

“我这几天去县城里转转,让县里合作的几家掌柜都留意一下。”

王大伯也听出来高书生这是忘了这个事儿,没说什么,倒是好生看了高书生一会儿,忽然说道:

“高老弟,咱葫芦村就是你的家,葫芦村的大家伙儿都是你的家人,有什么事大家一起扛,你可千万别一个人憋在心里了。”

他还以为高书生在梅江城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想着法子开导他一下。

高书生疑惑的看了王大伯一眼,愣了愣:“我能有什么事?怎么了?”

王大伯还以为他还不想说,就道:“高老弟啊,咱葫芦村能有现在,可是仰仗着你们一家才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的,你可不能想不开啊。”

高书生更是愣了,不明所以,他到底什么时候想不开了?

见高书生这副样子,王大伯叹了口气:

“高老弟,你是不是遇上不能解开的难题了,这几天看你都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不管是大棚地里,还是去牧场,都神情恍惚的,今天一早竟然还站在沟畔一站就是半天。”

见高书生比自己还疑惑的样子,王大伯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顿了下,又道:

“还有昨个,人家王丰收给你打招呼,你连理都没理人家,要不是知道你近些日子心情不好,他都差点以为得罪了你。”

“不是……我那是……”

高书生也终于知道是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影响了他们。

他从梅江城回来这些日子,心情是没有调节好,但也不可能想不开啊。

高书生无奈的说道:“王丰收给我打招呼,我应了的,就是可能声音有些小,我是真没事,你们也都别担心了。”

“那你一个人站在沟畔咋回事?”王大伯还惦记着这事儿。

今天有人给他说的时候,他还专门跟在他屁股后面在沟畔站了半早上,心里也是凸凸着,怕高书生是遇上了事。

为了不被他发现,一个激动再发生什么事,连吱声都不敢吱声,看着他离开沟畔回家去,这才松口气。

见王大伯连这事都知道,他就没好气的道:“我那是在想附近几个村子土地入股的事呢。”

他不过是想事情想的入了神罢了,哪想到被人看去了,差点以为他轻生。

这玩笑可是有些开大发了。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日子都过这么好了,怎么可能会有那种想法。

“……”

王大伯看着高书生,还是有些不放心:“反正你最近就是不对劲儿。”

高书生眼角有些抽搐,无奈道:“我真没啥事儿,有事会给你们说的,再说,我家日子过的这么好,儿女成双的,你觉得我会想不开?”

说起这个,高书生就有些想笑,这世上谁想不开他也不会想不开啊。

女儿聪慧,儿子成了亲,连梅江城的仇人都一举解决了,日子正过的风生水起呢,会想不开?

“也是。”

王大伯看了高书生半响,点了点头。

他们也是相差了,都以为他在梅江城遇上事了,都觉得他不对劲。

可细细一想,就觉得就算是自己会想不开,高书生日子过的那么好也不会想不开啊。

高书生笑了笑,也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沉闷下去了,就道:“好了,别瞎想了,女夫子的事儿我放在心上了,这些天就去县城里看看。”

说着,就起身回家了。

回到家的时候,高书生给人的感觉就明显不一样了,担心了他半个月的石云也总算是放下心来。

正好高慧儿也从外面大棚地里回来,就叫了她过来说话:

“慧儿,你哥成亲的时候,我和你王大伯就说了村子里开个女私塾,请女夫子回来教书的事儿,这事本来是要给你说的,可后面太忙就给忘了。”

高慧儿笑着点头:“这是好事啊。”

之前王翠红读书认字的时候,她就想说让村里的女娃娃也跟着一块儿认的,可那个时候,大家条件跟不上,也没那个觉悟,的不觉得女娃娃读书有什么好的,还怕影响了女儿名声。

“好事是好事,就是你王大伯这边女私塾的房子都开始建了,这女夫子还没头绪呢。”

高书生有些发愁,这些日子也是忘记了这个事儿,而且女夫子可不似一般的夫子那么好找,随随便便一个秀才过来就能教。

女夫子可是很难得的。

这个时代,本来就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认字的女人本就不多,就是有,那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

人大户人家的闺女谁会来乡下抛头露面的给人教学?

高书生有些发愁。

高慧儿也想到了这一点,尤其是这次去了一趟梅江城,就更是感触深刻。

琴棋书画都懂的女子不是没有,但大多都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和夫人们,让他们来村里的女孩们读书,压根就不现实。

看着高书生发愁的样子,高慧儿就道:“我先去县城里看看,让合作的几个掌柜的也都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吧。”

高慧儿想着,实在不行找不到人的话,就让小九小七她们上,实在不行,还有方珍珍和秦素素,也都可以顶一阵子的。

高书生点了点头,就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父女二人说着话,石云就去沏了茶过来,一家人围着说了会儿话,就说起高永安今年秋闱应试的事儿。

高永安院试的时候中了秀才,今年正好赶上乡试了,若是再中了,就是举人。

隔一年,明天春春闱,就可以赴京赶考,若是中了,那就是贡士,紧接着就是殿试。

若是成绩再好一些,还有可能是进士或者探花郎,更甚者是榜眼、状元。

这事儿一家人都放在心底的。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高慧儿之所以加紧对梅江城的高家进行夹击,又和艾琴沈俊岚一起对付他们,也是有这一方面原因的。

今年的乡试是要去梅江城考的,若是梅江城的知府还是高宁海,难免不会给他们穿小鞋。

倒不是高慧儿多想,而是不得不防。

所幸的是,现在事情也已经解决了,今年乡试的时候已经是秋天,定然是来了新知府的,想必也不会特意为难高永安一个考生。

几人说起高永安来,脸上都洋溢起了笑容,之前梅江城之行带来的不愉快也消散了许多。

第二天,高慧儿就去长岭县找了李夫人,一个月没见,李夫人又拉着高慧儿叙了会话。

高慧儿就说起了葫芦村要请女夫子,教村里的女娃娃们读书识字的事儿。

正说着话,李长东就进来了。

“女娃娃读书识字?又是慧儿丫头你给出的主意吧。”

李大人没在意的说着,李夫人就递上了茶水,说道:

“夫君,这次你可是冤枉慧儿丫头了,是他们村里的人都想让自家女娃娃认识几个字,村长都已经在建女私塾了,慧儿丫头这头还没找到女夫子,就过来问问。”

话是高慧儿之前说的,李夫人只是给李大人叙述一遍。

不过,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是不信的。

没有慧儿丫头就葫芦村那些泥腿子可能会让自家女娃娃去读书?

事实上,这次他们还真是冤枉高慧儿了。

她还真就是什么都没做。

只是葫芦村的人见方珍珍、秦素素这些识字的都嫁了好人家,高家那些识字的丫头们都去管了高家的产业了,察觉到了读书的好处,这才想让自家女娃娃们读书识字的。

听着李夫人的话,高慧儿连连点头,就道:“李大人,你有没有认识的合适人选?”

李大人皱了皱眉,道:“这女夫子可不好找啊。”

李大人说的是事实,这点,高慧儿和李夫人等人都是知道的。

高慧儿却是笑了笑,说道:“不用多好的,认几个字,琴棋书画略懂一些就行,看谁家的婆子有认字的也行。”

高慧儿说着,目光就放在了李夫人身后的常嬷嬷身上。

那常嬷嬷是跟着李夫人从京城过来的教养嬷嬷,跟着伺候了这么多年,读书识字自然是不在话下的,说不定琴棋书画也不差。

之前高慧儿来李府的时候和她接触过几次,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接人待物办事却有条有理,是个不错的妙人儿。

李夫人见高慧儿把目光放在自己身后的常嬷嬷身上,哪里还能不明白。

李夫人蹙了蹙眉,心里想着这事行不行的通。

她自己到没什么,就是怕常嬷嬷不愿意去葫芦村。

葫芦村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也毕竟是乡下,一个小村落罢了,常嬷嬷可是跟着她从京城过来的人。

见李夫人不说话,高慧儿也知道她的顾虑,就没多说,更没有张嘴要人。

陪着李夫人说了会话,李婉婉就回来了,一看高慧儿在自己家里,当即就乐了,叫嚷着要和高慧儿去葫芦村玩。

李夫人对李婉婉的跳脱很是头疼,唬这脸瞪她:“不行,拘着你几天,让你好好的练练女红,学着安静一些,可你倒好,又偷偷跑出去了!”

李婉婉朝着李夫人吐了吐舌头,笑嘻嘻的说道:“哪里有的事儿,我这不是看娘你最近几天总是吐,肚子里不舒服,吃不下饭,给你想办法去了嘛。”

说着,李婉婉就拿了从喜桐奶茶铺子拿来的半坛子桃子罐头放在了李夫人的面前,笑着说道:“娘,这是孝敬你的。”

又回头瞪着眼看高慧儿。

“还有啊,慧儿你家还有桃子罐头,竟然骗我说没有了,要不是我今天过去你的奶茶铺子里,正好赶上白璃那丫头在做蛋糕用到的话,我都不知道还有呢。”

李婉婉献宝的拿着手里的半坛子桃子罐头到李夫人面前,笑着说道:“幸好我聪明,悄悄进厨房,给倒了半坛子出来。”

这东西可是好东西,她喜欢吃的很,只是去年桃子不多,高慧儿做的也不多,她吃的就更不多了。

就这顺来的半坛子罐头,一路上就被她吃了好几块了,若不是想着李夫人的话,她路上连汤水都能喝的干干净净。

李夫人哪里能不知道自家女儿的德性,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指着另外一张桌子上放的东西,就道:“你自个儿去看!”

李婉婉愣了下,就看到了那桌子上放的高慧儿送来的东西。

一看之下,大喜道:“竟然还有桃子罐头,哇哇,草莓……好想念你们啊,这么久没去葫芦村,都没吃到你们了。”

说着,就拿了一颗草莓放进了嘴里,也不洗,就那么吃了,还一脸想享受。

见李婉婉这副样子,李夫人就没好气的瞪她,指着她说教,又对高慧儿说道:

(本章完)

关闭